![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1510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 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课题 | 条形统计图(2)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条形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教学重点 | 掌握用1格表示2个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 |
教学难点 | 能根据数据大小确定能否用1格表示2个数据。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 导案 | |
1.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早餐都爱吃什么呀? 预设:牛奶、豆浆、热干面、油条、包子。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吧! | |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 1.出示教材P96页例2的统计表 通过学生集体整理,谈论和交流,完成统计表。 2.出示课本96页两个条形统计图 (1)让学生通过涂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 (3)展示汇报,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 (4)引导思考: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第二个,绘制起来方便。) (5)在观察、比较与交流中,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以一当二”的必要性。 (6)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体会“当人数出现单数时,可以用半格来代表一个人”的方法。 | |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 1.完成教材P9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掌握用1格表示2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2.完成教材P101页第3题 学生独立根据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再小组交流。 | |
4.课堂活动,拓展延伸 | 1.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布置课后练习 | |
教学板书 | 条形统计图(2) 1个格可以表示2个数据。 1个数据可以用半格来表示。 | |
教学反思 | 在教学例题时,我从学生的旧知识出发,出示统计表格,让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尝试完成统计图,学生发现用以前学过的一格表示1个单位,格子不够,而且很麻烦。因此我让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发现可以用1格代表2人,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学生在争辩中达成共识,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 |
教师点评和总结:
|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