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绵阳市2021年初2019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国之脊梁,稻田守望者”——袁隆平院士,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在该技术路线指引下,我国超级杂交稻亩产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根据下表,判断超级杂交稻亩产连续增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年份
2004年
2011年
2019年
2020年
产量(kg/亩产)
≥ 500
1026.7
1046.3
1530.76
A. 观察法 B. 比较法 C. 推测法 D. 分类法
【答案】B
【分析】生物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不符合题意。
B.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由题表可知,判断超级杂交稻亩产连续增长是通过不同年份的亩产数量比较即可得出,因此的属于比较法,B符合题意。
C.推测法是在确凿的证据下,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加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C不符合题意。
D.题表只是把不同年份的杂交稻的亩产数量罗列出来,并没有进行其他的分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鸟类能自由飞翔,而翼装飞行员借助具有双翼的飞行服和降落伞等设备,也只能从高处进行滑翔。同学们对鸟类能飞翔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中,不具有探究价值的是( )
A. 鸟类能飞翔,与什么有关?
B. 鸟类能飞翔,与其体型是流线型有关吗?
C. 鸟类能飞翔,与鸟翼上有几排大型羽毛有关吗?
D. 鸟类能飞翔,与其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有关吗?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详解】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应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某类问题。类能飞翔,与其体型是流线型有关吗?鸟类能飞翔,与鸟翼上有几排大型羽毛有关吗?鸟类能飞翔,与其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有关吗?都有具体的目标,因此具有探究价值。而鸟类能飞翔,与什么有关?没有具体的目标,不具有探究价值。
故选A。
3. 小雷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相比,乙图放大倍数增大
B. 与甲相比,乙视野范围增大
C. 甲、乙视野的边界都不是细胞膜
D. 在甲、乙视野中能看见细胞内的细胞核
【答案】A
【分析】1.甲图细胞个体小,乙图细胞个体大,所以乙视野的放大倍数大。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之积。
【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就越大,所以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小。由于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大,故与甲相比,乙视野范围增大,B正确。
C.分析两幅图可知,甲、乙视野的边界都不是细胞膜,C正确。
D.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在甲、乙视野中能看见细胞内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A。
4.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选用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作实验材料 B. 待小鱼在培养皿中安定后进行观察
C.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 D. 选择血流速度快的动脉血管进行观察
【答案】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内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并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详解】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小鱼是活的,血液循环流动,同时色素少的小鱼,易于观察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因此,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含色素少的活的小鱼,目的是有利于观察血液流动的情况,A正确。
B.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情况时,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再将培养皿放置在载物台上,待小鱼安定后,再将载物片盖在尾鳍上,再进行观察,B正确。
C.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C正确。
D.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应选择血流速度慢的毛细血管进行观察,D错误。
故选D
5. 为了获得“火星存在过生命”或“火星存在能支持生命的环境”的证据,今年5月15日,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并与火星车——“祝融号”联合产生火星表面的科学数据。如果火星数据显示出下列证据,则推测严密的是( )
A. 由土壤成分推测火星表面有绿色植物 B. 由流水痕迹推测火星表面有水生生物
C. 由氢气和氨基酸推测火星表面有生命 D. 由清晰细胞结构推测火星表面有生命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在地球上,绿色植物死亡后,其有机物会转化成土壤中的腐殖质。但由土壤成分不可直接推测火星表面有绿色植物,A错误。
B.水是生命之源。由流水痕迹可推测火星表面有水存在,但不能直接推测火星表面存在水生生物,B错误。C.氢气存在于许多星球,是宇宙的基本气体;氨基酸是组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原料。但由氢气和氨基酸还不足以推测火星表面有生命,C错误。
D.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可以由清晰细胞结构,直接推测火星表面有生命,D正确。故选D。
6. 下列关于动物类群身体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扁形动物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B.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 环节动物具有脊柱,呈圆筒形 D. 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答案】C
【分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详解】A.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A正确。
B.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一般身体外面有贝壳,B正确。
C.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但没有脊柱,C错误。D.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足和触角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7. 根据老师提供的生物体结构层次图(下图),小丹同学罗列出表格中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红细胞
肌肉组织
心脏
消化系统
B
神经元
神经组织
大脑
神经系统
C
表皮细胞
保护组织
叶片
植物体
D
分生区细胞
分生组织
根尖
植物体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分析】动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A.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属于结缔组织,因此甲不属于乙;心脏属于循环系统,丙不属于丁,因此不符合图示关系,A错误。
B.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大脑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因此符合图示关系,B正确。
C.表皮细胞属于保护组织,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片是组成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之一,因此符合图示关系,C正确。
D.根尖是植物体的一部分,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因此符合题意关系,D正确。
故选A。
8. 夏季某绿色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叶片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暗环境下,M可代表能量
B. 充足光照下,M可代表能量
C. 黑暗环境下,M可代表二氧化碳,N可代表氧气
D. 充足光照下,M可代表氧气,N可代表二氧化碳
【答案】D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详解】A.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氧气不属于能量,A错误。
B.充足光照下,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也可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氧气都不属于能量,B错误。
C.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M可代表氧气,N可代表二氧化碳,C错误。
D.充足光照下,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也可进行呼吸作用,因此M可代表氧气,N可代表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D。
9. 课堂上小勇同学为了回答老师提问,举手示意。在“举手”这个屈肘动作过程中,有关骨骼肌所处的状态是(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答案】B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选B。
10. 营养专家建议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多吃一些牛奶、鸡蛋、鱼肉等食物。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牛奶、鸡蛋、鱼肉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B. 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C. 蛋白质可贮存在人体内,作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 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C
【分析】1.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2.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
【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所以,综合分析选项,ABD的观点正确,而“蛋白质可贮存在人体内,作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的观点错误,故选C。
11. 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观点是基于事实提出的。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 彩超下,8周左右的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
B. 青春期,男孩发现会出现遗精,女孩发现会来月经
C. 在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D. 除了非洲,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答案】D
【分析】事实是事情的实际情况,是实有的事情,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等。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详解】A.彩超下,8周左右的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A不符合题意。
B.青春期,男孩发现会出现遗精,女孩发现会来月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B不符合题意。
C.在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C不符合题意。
D.除非洲外,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基于事实提出的观点,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20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强化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的责任,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努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冠病毒、HIV都是攻击呼吸系统 B. 新冠病毒、HIV的传播途径有差异
C. 新冠肺炎、艾滋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D. “防疫抗艾”是人类共同的健康责任
【答案】A
【分析】1.新冠肺炎是由一种特殊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高危性肺部感染,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感染2019-nCoV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2.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
【详解】A.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的呼吸系统,而HIV病毒攻击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故新冠病毒、HIV的传播途径有差异,B正确。
C.新冠肺炎、艾滋病都是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
D.目前,艾滋病和新冠肺炎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故“防疫抗艾”是人类共同的健康责任,D正确。
故选A。
13. 小明的妈妈想参与无偿献血,小明和爸爸都非常支持。支持献血的理由有( )
①挽救他人生命 ②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③抽取的是静脉血,流速较慢很安全④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丧失的血液成分可以很快恢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分析】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详解】①参与无偿献血,能够挽救他人生命,①正确。
②参与无偿献血,不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②错误。
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③正确。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④正确。
所以,①③④正确,故选C。
14. 谚语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见,视觉和听觉对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小
B. 随意用手揉眼睛,容易使细菌污染视网膜,造成角膜炎
C. 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戳伤鼓膜,使听力下降甚至丧
D. 失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在咽鼓管张开的同时堵耳
【答案】C
【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眼和耳,视觉与听觉的形成是与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的。
【详解】A.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方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可配带凹透镜纠正。因此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原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A错误。
B.如果用沾染了细菌或病毒的手揉眼睛,那么眼睛就会带入细菌或病毒,会引起眼部发炎。较常见的就是结膜炎和角膜炎,虽然结膜和角膜位置不相同,但会互相影响,患有结膜炎,那么也会有机会弓|起角膜炎,B错误。
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戳伤鼓膜,使鼓膜不能产生振动,影响声波的传递,致使听力下降,C正确。D.遇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开口或者闭嘴、堵耳,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防止震破鼓膜,D错误。
故选C。
15. 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中央总体部署,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十年的禁捕。那么,长江全面禁渔的意义不包括( )
A. 有利于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 有利于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 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资源 D. 有利于开发长江干流及支流生态旅游
【答案】D
【分析】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是持续性原则。另外,不里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人类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参与。
【详解】A.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10年禁捕政策,恢复流域渔业资源,保证后代人利益,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
B.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长江流域生物种类丰富,则对其进行的保护是对生物种类多样性保护,长江全面禁渔有利于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B正确。
C.鱼类等水生动物可以利用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然后再被生产者利用,说明鱼类等水生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面发挥作用等。动物作为消费者,还可以维持生态平衡。长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长江全面禁渔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资源,C正确。
D.长江全面禁渔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开发长江干流及支流生态旅游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
故选D。
16. 孟德尔将高茎豌豆(DD)的花粉授给去除雄蕊的矮茎豌豆(dd),子一代植株全为高茎,又将子一代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既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亲本矮茎植株上获得的种子,胚的基因组成全部都为Dd
B. 子一代高茎植株只产生D基因的精子和d基因的卵细胞
C. 亲本到子一代,子一代到子二代均可判断高茎为显性性状
D. 子二代植株既有高茎也有矮茎,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
【答案】B
【分析】豌豆属于两性花,可以进行自花传粉。豌豆高茎为显性性状(用DD或Dd表示),矮茎为隐性性状(用dd表示),高茎和矮茎称为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型为DD和dd亲代杂交,子一代(F1)基因型为Dd。子二代基因型为DD、Dd、dd。
【详解】A.亲本矮茎植株上获得的种子(即F1),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为Dd,A正确。
B.子一代高茎植株基因型为Dd,能产生的精子、卵细胞是D或d,B错误。
C.在子一代中,矮茎亲本基因型被隐藏可判断高茎为显性性状。在子二代中,出现了子一代中没有的矮茎性状,可知矮茎为隐性性状(无中生有为隐性),高茎为显性性状,C正确。
D.子二代基因型为DD、Dd、dd,其中DD和Dd为高茎,D正确。
17. 人类红绿色盲由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小马同学体检时被告知患红绿色盲(XbY),为探明自己红绿色盲基因的来源,绘制了下列示意图。根据下图,判断小马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 )
A.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父
D. 外祖母
【答案】D
【分析】人的性别遗传:
【详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XBXB(表现正常),XBXb(表现正常,但携带色盲基因),XbXb(女性色盲患者);在男性中:XBY(表现正常),XbY(男性色盲患者)。小马的基因组成是XbY,Y染色体遗传自父亲,Xb遗传自母亲;而母亲表现正常,基因组成是XBXb,外祖父表现正常,基因组成是XBY,因此,母亲的Xb只能遗传自外祖母,故选D。
18. 喷瓜存在只产精子的雄株(A)、既产精子又产卵细胞的两性植株(aa、 aa- )和只产卵细胞的雌株(a-a-) 三种性别类型。与性别相关的A基因决定雄株,a基因决定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雌株。下列有关推理错误的是( )
A. 从基因的来源上看,雄株基因组成只有AA
B. 雄株和雌株之间交配,子代一定含有基因a-
C. 两性植株之间交配,子代性别有两种可能
D. 雌株与两性植株交配,子代性别有两种可能
【答案】A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雄株(Aa、Aa-)、两性植株(aa、 aa-) 和雌株(a- a-) 三种性别类型,A是显性。
【详解】A.由分析可知雄株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和Aa-两种,A错误。
B.雄株的基因则成为Aa和Aa-两种,雌株基因组成为(a- a-),后代的基因一个来自雄株,一个来自雌株,则子代一定含有雌株基因a-,遗传图谱如下:
B正确。
C.两性植株基因组成为(aa、 aa- ),如果是aa-和aa-交配后遗传图谱如下:
则子代性别有两种可能,C正确。
D.雌株(a- a-) 与两性植株(aa、 aa-) 交配,当雌株(a- a-)与两性植株(aa-)交配,遗传图谱如下:
D正确。
故选A。
19. 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取M枚黑色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N1枚白色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N2枚白色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下列操作合理的一项( )
A. M= N1 +N2 B. N1=N2
C. M= N1 D. M= N2
【答案】C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详解】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且数量相同,因此分别代表含X、Y染色体精子的N1、M的数量必须相等;
受精时,男性每次产生多个含X、Y染色体精子细胞,而女性一般只产生一枚卵细胞,因此实验过程中,分别代表卵细胞和精子的围棋子数目可以不相同。因此选项中只有C操作合理。
故选C。
20. 我国生物工作者培育了诸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下列培养技术中,存在着染色体数目减半现象的是( )
A. 植物嫁接 B. 射线处理种子
C. 基因工程技术 D. 植物杂交育种
【答案】D
【分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详解】A.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没有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现象,A错误。
B.射线处理种子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没有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现象,B错误。
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故转基因技术没有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现象,C错误。
D.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属于有性生殖,经过了形成卵细胞和精子的过程,有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现象,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题
21. 为响应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加强建设美丽幸福的新农村,某乡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统筹规划,挖凹地为鱼塘,集养鱼、垂钓、休闲于一体;半山种植有机蔬菜,为餐桌提供优质食材;恳荒地种植桃树,发展水果产业,桃树下间种草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乡村的两种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该乡村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该谚语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这句谚语中的动物之间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果园里,春季桃花绽放,风景迷人,吸引人们观赏的是花的__________(填结构);夏季桃树果实累累,采摘其乐无穷,人们食用部分的是果实的__________(填结构)。
(4)草菇作为分解者,促进落叶中__________________,可供桃树生长利用。
【答案】(1)①. 淡水(池塘、湿地)生态系统、农田(果园)生态系统②. 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2)①. 不能②. 食物链起始环节没有植物(生产者) (3)①. 花瓣②. 果皮(4)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小问1详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所以,根据资料内容可写出该乡村的生态系统有:淡水(池塘、湿地)生态系统、农田(果园)生态系统。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所以,影响该乡村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两类。
【小问2详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动地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但是,这句谚语中的动物之间不能构成食物链,理由是食物链起始环节没有植物(生产者)。
【小问3详解】花瓣为形状各异的叶状结构,常有鲜艳色彩,花瓣细胞中有的含有色体,可使花瓣呈现出黄、橙黄或橙红色;有的因细胞的液泡中含花青素等,花瓣呈现红、蓝、紫等色彩。有些植物花瓣的表皮细胞含挥发性的芳香油,或花瓣内有蜜腺,能散发出芳香气味。所以,果园里,春季桃花绽放,风景迷人,吸引人们观赏的是花的花瓣。果实是由显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所以,桃子被人们食用部分的是果实的果皮。
【小问4详解】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所以,草菇作为分解者,促进落叶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桃树生长利用。
22. 人体时时刻刻地进行着生命活动,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营养,同时向体外排出废物。请完善表格中有关内容:
标题
人体的营养
人体的呼吸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系统
①______________
呼吸系统
②_______________
主要是泌尿系统
器官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主要器官是③______
主要器官是血管和④_____________
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⑤__________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静脉血
⑥______
体循环:动脉血变静脉血;肺循环:静脉血变动脉血
⑦___________
有关液体
消化液的种类⑧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血液
原尿形成尿液
【答案】 ①. 消化系统 ②. 循环系统 ③. 肺 ④. 心脏 ⑤. 肾脏 ⑥. 静脉血变动脉血 ⑦. 动脉血变静脉血 ⑧. 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分析】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循环系统的作用是运输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泌尿系统的作用是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呼吸系统的作用吸收氧呼出二氧化碳;生殖系统的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激素,具有生殖功能;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详解】①消化系统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因此①消化系统。
②循环系统作用是运输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因此②是循环系统。
③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④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血管和心脏,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它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⑤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⑥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由许多肺泡组成,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进行了气体交换,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由肺泡排出体外。因此,血液经过肺时,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由静脉血变动脉血。
⑦组织细胞中,氧气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⑧消化腺可以分泌消化液,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分别是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
23. 酵母菌和根霉菌是米酒制作常用的两种微生物。绵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糯米为原料,探究用等量的酵母菌(5g)、根霉菌(5g)、酵母菌和根霉菌混合(各2.5g)对米酒制作的影响。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产品
米酒
葡萄酒
原料
糯米(富含淀粉,几乎无葡萄糖)
葡萄汁(富含葡萄糖)
菌种
根霉菌(产淀粉酶、滔化酶)
酵母菌(产酒化酶)
米酒、葡萄酒制作工艺的原料和菌种
(1)酵母菌和根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与细菌结构相比,它们的细胞内具有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结果:请从酶的角度分析,酵母菌不能单独利用糯米制作米酒的原因是酵母菌不产_________。
(4)实验结论:以糯米为原料制作米酒,需要_______参与。
(5)酵母菌和根霉菌利用酶,将不同的现成有机物转化成酒精,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填成分)。二者在发酵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_(填结构)提供。
(6)为防止米酒变酸,保存时应避免___________。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
(2)菌种类型 (3)淀粉酶
(4)根霉菌 (5) ①. 分解者 ②. 线粒体
(6)杂菌污染
【分析】酿酒要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粮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所以,酵母菌和根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与细菌结构相比,它们的细胞内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根据题干信息“探究用等量的酵母菌、根霉菌、酵母菌和根霉菌混合对米酒制作的影响”可知:在本实验中,变量为菌种的类型。
【小问3详解】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结合题干柱形图和表格信息可知:请从酶的角度分析,酵母菌不能单独利用糯米制作米酒的原因是酵母菌不产淀粉酶,不能分解利用淀粉。
【小问4详解】根据题干柱形图可知,把酵母菌和根霉菌混合有利于提高米酒中的酒精度。所以,该实验结论:以糯米为原料制作米酒,需要根霉菌参与。
【小问5详解】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所以,酵母菌和根霉菌利用酶,将不同的现成有机物转化成酒精,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所以,酵母菌和根霉菌在发酵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内的线粒体提供。
【小问6详解】空气中具有多种多样细菌和真菌,所以,为防止米酒变酸,保存时应避免杂菌污染。
24. 为了筑起对新冠疫情的防御屏障,我国对普通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并助力国外新冠疫情防控,为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生活与人体之间是_________关系。新冠病毒进行繁殖是遗传信息来源于____________(填“人体细胞”或“病毒自己”)。
(2)新冠肺炎确诊为传染病,则传染源是_____。在下列措施中,可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有_______(多选)。
①洗手要规范 ②口罩常佩戴 ③开窗通风 ④坚持一米文明线 ⑤养成公筷好习惯
(3)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新冠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快速产生_______(填“大量的”或“少量的”)相应抗体。抗体与病毒的结合可以促进_______,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接种新冠疫苗,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计划免疫。
(4)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医生建议休息半个小时再离开,以便观察机体是否有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功能___________(填“过强”或“缺陷”)引起的,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应及时咨询。
【答案】(1) ①. 寄生 ②. 病毒自己
(2) ①. 新冠肺炎患者 ②. ①②③④⑤
(3) ①. 大量的 ②.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③. 不属于
(4)过强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2)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免疫的类型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小问1详解】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的物质进行繁殖。新冠病毒生活与人体之间是寄生关系。
【小问2详解】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新冠肺炎确诊为传染病,则传染源是新冠肺炎患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下列措施中,可达到疫情防控的目的有:①洗手要规范、②口罩常佩戴、③开窗通风、④坚持一米文明线、⑤养成公筷好习惯。
【小问3详解】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因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抗体与病毒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从而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使其在不得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接种新冠疫苗,不属于计划免疫。
【小问4详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所以免疫的功能过强如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会形成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应及时咨询。
四川省绵阳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题(附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_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_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诊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诊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