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20 曹刿论战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西汉初称《左氏春秋》或称《春秋古文》。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它“情韵并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时间的故事情节化。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第四,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历史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2、积累文言词汇,翻译全文。
学习目标(1分钟)
自学指导一:(10分钟)1、朗读课文。2、熟读课下注释。3、看原文,翻译课文。
1)又何间( )焉2)肉食者鄙( )3)弗( )敢加也4)小惠未徧( ) 5)小信未孚( )6)望其旗靡( )7)登轼( )而望
自学检测:一、读准字音
自学一:解释红色的字词,并翻译课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 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
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也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了您本职的一类事情了,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了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1)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 )(3)何以战( )(4)弗敢专也( )(5)小惠未徧( )(6)弗敢加也( )(7)小信未孚( )(8)神弗福也( )(9)小大之狱( )(10)忠之属也( )(11)齐师败绩( )(12)再而衰( )
(13)彼竭我盈( )(14)惧有伏焉( )(15)望其旗靡( )2、翻译句子。(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和丝织品之类的祭品,我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禀告。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来处理。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彼竭我盈,故克之。(7)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这是尽了您职分的一类事情啊,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害怕他们有埋伏。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 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
敌人的士气耗尽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因此我们战胜了他们。
3、下列各组中红色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齐师伐我 威武之师 B.肉食者鄙 卑鄙无耻C.牺牲玉帛 英勇牺牲 D.忠之属也 赤胆忠心 4、下列句中红色词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神情与苏黄不属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下列红色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C、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分析典型人物的形象。3、分析本文谋篇布局的特色。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叙述的历史事件是齐鲁长勺之战。战争以弱鲁战胜强齐而宣告结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2、这个历史事件中的中心人物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3、文中还涉及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是怎样的人?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1、本文叙述的历史事件是齐鲁长勺之战。战争以弱鲁战胜强齐而宣告结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掌握战机,后发制人。
2、事件中的中心人物是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中心人物是曹刿。曹刿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有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的人。人物的对话描写。
3、文中还涉及到了哪些人?他们各是怎样的人?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乡人:对国事漠不关心,缺乏爱国热情。鲁庄公: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但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任用贤才、不耻下问。以上人物对曹刿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以“乡人”的劝阻来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有责任感。以鲁庄公的“鄙”来反衬曹刿的“远谋”。
总结课文 延伸拓展(5分钟)
1、“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它为后来的弱国对强国的战争提供了哪些宝贵的战争经验?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掌握战机,后发制人。2、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与鲁庄公有关吗?说说理由。与鲁庄公有关;因为鲁庄公能够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并给曹刿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使曹刿的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3、本文叙述史实的方式是“记言”,材料的处理,语言简练,剪裁精当。在文中有关战争的经过一笔带过,写得很简略,而侧重写整个事件中人物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更能突出曹刿这一卓越的军事家的形象,有利于突出表现文章的主题。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内容理解选择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曹刿和乡人的对比,突出了他参与国事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B.曹刿选择“辙乱”“旗靡”之时乘胜追击,体现了他善于把握战机。C.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表现了鲁庄公目光短浅,昏庸无知。D.曹刿重视民心向背与战争的胜负的关系,确实比“肉食者”有“远谋”。
2、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3、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二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B. “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C.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D. “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文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单元目标,学习目标,故事背景,重点字音,梳理情节,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事件发展的线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页。
2020-2021学年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单元20 曹刿论战示范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故事背景,古今异义,把握情节,思读课文,写法探讨,分析本文的写法特点,归纳本文中心,丰富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