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练习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01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02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03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01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02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广西崇左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广西崇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引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本次考试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展开,试题包括三个板块。

    一、积累·传文化基因(共32分)

    (一)

    学修身之方以为基

    《礼记·大学》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学说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先贤们致力于“修身”、从经典中学习坚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_________,坚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______和坚持“日三省吾身”的_______。

    (二)

    修齐家之略以为本

    《礼记·乐记》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勤克俭”等的优良家风家训流传至今,也有诸如“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警示世人。《曾国藩家书》在平淡的家常事中yùn   )含真知良言,《傅雷家书》字里行间是对儿子   )心沥血的教诲。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长幼有序、仁爱和善、礼义廉耻等已经成为嵌入骨髓的民族基因。

    (三)

    养浩然之气以为根

    心持家国情怀,肩担时代重任,善养“浩然之气”,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何为浩然正气?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胆气;是③“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自我坚守的人格品质;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为民之情;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舍生取义之志。正是这种凝聚而成的一腔热忱,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1. 下面词语依序填在文段(一)中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心    决心    恒心 B. 决心    初心    恒心

    C. 恒心    初心    决心 D. 决心    恒心    初心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材料(二)中加点字注音

    (1)yùn         (2)呕      

    3. 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4. “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民间有许多关于家风的对联,请你从下列句子中,选择其中的两句,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在材料(二)的横线上。

    ①宗传后稷家声远  ②忠厚传家远  ③互谅互帮邻里温馨  ④德勤孝义传家宝  ⑤学绍濂溪道脉长  ⑥诗书继世长

    5. 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6. 下面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学说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B. 有“克勤克俭”的优良家风家训流传至今,也有诸如“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警示世人。

    C. 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长幼有序、仁爱和善、礼义廉耻等已经成为嵌入骨髓的民族基因。

    D. 心持家国情怀,肩担时代重任,善养“浩然之气”,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四)明得失之道以为鉴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饱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对民族历史和未来前途反思的自我革新,也是不断适应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化的真实产物。艺术家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创作出的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学校举行“读名著,学党史”活动。

    7. 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学习委员找来上面的两幅画,要求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作为底本,为该书的阅读分享会创作宣传海报。你也来参与,并填好推荐表。

    推荐表

    图片

     

    事件

     

    理由

     


     

    8.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你从中获得哪些启迪?

    9. (五)强创新之心以为任

    2021年5月20日上午,CCTV6@中国电影报道发帖,批某卫视推出的“520特别版星辰大海”MV抄袭其于一年前推出的宣传片《星辰大海》,指出两则视频从创意、形式、布景乃至分镜都惊人一致,缺乏创新意识。也有时评认为:抄袭、复制,如此错误的价值导向,如何带领青年人去看“星辰大海”?

    请结合此次事件,针对“文化与创新”的关系,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字数在80字以内。

    二、精读·品文化精髓(共38分)

    (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 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登亭远眺,感慨历史兴衰,大处落笔,时空交融,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追。

    B. 褒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魂宏大雄壮,在小令中含如此大题材的,并不多见。

    C. 融典故入词,曹操的话被巧妙地安排在下阙,毫无斧凿痕迹,融经诗史,驱遣自如。

    D. 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进,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边奔放。

    11. 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蒹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请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

    (二)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资料链接】

    以下两则材料,与古邕州的两篇亭记有关。

    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余为记。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

    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吏事旁,午胸臆无奇然。草亭阒寂,素影蹁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

    12.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字意义

     

    字源法

     

    行者于树

               甲骨文 

             金文    

                            

                                      

     

    1)________

    迁移法

    吏事旁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________

     

    查字典

     

    余为记

    1shǔ:①类别。②隶属。③是。

    2zhǔ:①连缀;连续  ②(意念)集中在一点。  ③同“嘱”,嘱咐

     

    3)________

     

    13.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  

    A. 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B. 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 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像,“醉”是根本。

    14. 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议语。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

    15. 结合“北固亭”“醉翁亭”“心远亭”“孤鹤亭”的命名,说说古代亭子有哪些命名方式。

    16. 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上面所链接的两则材料中也有此类用法,请找出一处,并写出它借用了哪首(篇)诗文的什么句子,

    (三)

    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

    王盛

    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亭,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玺文。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形制或许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十分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日知录》中记载: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

    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的上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唐代官吏、士大夫于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有很多人。例如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中岛亭等等。

    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在艮岳中说叠石为山, 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亭,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而又臻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节选自《浅谈中国亭建筑》,有删改)

    17.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

    B. 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

    C. 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

    D. 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它人工景观结合起来。

    18. 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开篇就对亭的总体特征进行说明,并强调了亭在中国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B. 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大致”是对“亭”字出现的时间表示估计,用语准确。

    C. 第④段举兰亭的例子,说明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观赏性转向实用性。

    D. 按时间顺序,先总后分,说明亭在造型、性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19. “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请从本文中找出并归纳中国古亭是如何讲究意匠的。

    知识提示: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四)

    路亭

    柯灵

    ①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②我不幸拙行于路,又和冯谖同病,却无由弹锬而歌。碰到这种时候,就经常不由得想起乡间的路亭。

    ③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④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天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

    ⑤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一阵闲话;再闲闲地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⑥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

    ⑦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龄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时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对联:山色湖光,四时佳兴。早南晚北,廿里官塘。

    ⑧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勿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

    ⑨“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

    (选自《柯灵散文选》,有删改)

    20. 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对“路亭”的描述,主要围绕着外形特征、实用价值,风貌品质等方面展开。

    B. 善于写人摹景状物,寥寥数语,勾画白描,形象生动,画面感强,有视觉冲击力。

    C. 语言有浅显易懂、明白晓畅特点,如“破费悭囊”“拙于行路”“聊避风雨”等。

    D. 对路亭的喜爱和赞美,透露出作者关注民生、与普通民众苦乐系于一体的情怀。

    21. 按要求赏析。

    (1)吹一阵凉风,一阵闲话;再闲闲地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赏析加点词)

    (2)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赏析修辞手法)

    22. 文章写于1935年,文末作者写道“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迟早要入历史博物馆”,基于此说,你认为路亭否应该被淘汰?为什么?

    三、写作·叙文化故事(50分)

    23. 作文。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生活,如贴对联、穿旗袍;文化是技艺,如打油茶、烧泥陶;文化是建筑,如骑楼、哈亭;文化是器具,如会鼓、天琴;文化是首诗,如《乡愁》《秋词》;文化是个人,如杜甫、苏轼;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祖父传之,子孙握之。文化在身边,文化在心里,文化无处不在。

    请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物见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拟好标题井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相关试卷

    2018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化学(广西贺州市)精编word版(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2018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化学(广西贺州市)精编word版(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西贺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精品解析广西贺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