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及反思
展开水的组成
课 标 解 读 与 教 材 分 析 | 【课标要求】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认识氧化物。 3.知道认识事物的途径有多种,科学的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必须通过实验进行。 4.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巩固用文字表达式描述化学性质的技能。 5.了解氢气的可燃性,纯净的氢气点燃有轻微的爆鸣声。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分析常见物质,形成较为清晰的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概念; 能运用实验方法区别氢气和氧气;电解水实验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 ||||
教学 目 标 | 知识 与 技能 | 认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及其它初步知识;通过对水组成的分析实验,巩固和提高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 |||
过程 与 方法 | 通过电解水实验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据实验结果所得。 |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 通过对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 ||||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 重点 | 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 |||
难点 | 电解水实验及其对实验结论的理解。 | ||||
媒 体教 具 | 多媒体演示实验 | ||||
课时 | 1课时 | ||||
教 学 过 程 | 修改栏 | ||||
教学内容 | 师生互动 | ||||
一、复习提问(小黑板出示) (提问)1、下列符号的意义:(追问2的意义) H____,2H_____,H2_____,2H2_____,H2O_____,2H2O____。 2.水中氢、氧两种无素的质量比;氢、氧无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学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第2 题 的练习,知道了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也会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无素的质量比是1:8,但事实是否如此? 三、新课讲授 1.水的物质性质 (观察)展示一杯纯净的水。引导学生按照氧气的物理性质顺序认识论述水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47页水的物理性质。 (小结)(1)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凝固点:0℃,沸点:100℃; (3)1标准大气压下,4℃时密度最大为1g/mL。 (4)冰的密度比水小。 2.水的组成 (实验)课本[实验3-1] (观察)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讨论)正、负两极管内分别为什么气体?如何检验? (实验)课本[实验3-2] (观察)用点燃的木条分别进行检验,可以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能使点燃的木条燃烧 得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 (小结)由此可见,阳极(正极)产生氧气,阴极(负极)产生氢气。 (提问)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互相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解,分析过程可用投影 。 (小结) (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了氢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生成氢和氧气两 种单质,证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水 氢氧 氧气。 (3)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可进一步推导水的化学式是H2O。 根据实验事实。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VH2:VO2=2:1 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所以,气体的质量比:H2:O2=(2×0.0899):(1×1.429)=1:8 所以,水中H元素:O元素=H:O=1:8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 所以,H2O中原子个数比为H:O= 根据实验测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结论)(1)一个水分子只能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水的化学式为H2O 四、巩固练习 1.巩固练习(小黑板展示) (1)通电分解水可 得到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证明( ) A.水的组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是由氢无素和氧无素组成的 C.通电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通电可使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 E.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2)计算水中H、O元素的质量分数。 (提示:①B、C ②H%=11.1% O%=88.9%) 五、典例分析 例1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所得氢所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又知在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8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及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通电计算确定水的化学式。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实验数据扒断物质组成的计算方题,一般情况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步骤是: (1)确定该物质组成的无种类,例如该题中根据实验事实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 (2)根据各种无素的质量分数及该物质的相对分发子质量 确定 它的各无素的碑子个数比; (3)根据各种无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细解题步骤见新课讲授中的最后小结中第(3)点。) 例2下图是简易的电解水的装置: (1)在图括号内标出电的正、负极; (2)与正极相练的试管里产生的是________气,与负极相练的试管内产生 的是_____________气,两 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分子个数比_______。 (分析)由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得知: (1)负极产生的气体为H2,正极产生 的气体为O2 (2)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2:1.所以分子个数比也是2:1,因此根据氧气、氢气的密度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比为:mH2:mO2=2×0.0899g/L:1×1.429g/L=1:8 六、归纳小结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水的组成,水分子的构成。会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的水的反应。 3.通过电解水生成了氢气的和氧气的事实进一步认识化学 反应实质,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
学生回答 师生纠错
学生认真观察,描述
通过多媒体展示试验现象 |
| |||
板 书设 计 | 第二节 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见课文第47页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有气体生成; 2.负极产生 的气体能燃烧 ,产生 淡蓝色火焰 --H2 正极产生 的气体能使 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O2 3.氢气与氧气的全积比为2:1 4.结论:(根据实验事实)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两 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是H2O; (4)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 =H2↑+ O2
| ||||
作业布置 |
课后习题1、2。
| ||||
教 学反 思 |
|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新课,归纳总结,知识深化;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及反思,共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水的组成,物质的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