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湖北专版
展开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湖北专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糖尿病患者应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肥胖患者也应当减少糖类的摄入,原因是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米、玉米、小麦等种子中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B.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
D.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所含H比例更高,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更高,释放的能量更多
2.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内质网中的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Ca2+浓度,并形成激活Ca2+通道,主动将Ca2+排出。一旦内质网腔中Ca2+浓度降到正常水平,TMCO1形成的Ca2+通道就会随之解体消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合成TMCO1的原料,放射性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
B.Ca2+进出内质网都通过TMCO1形成的Ca2+通道,且不需要消耗能量
C.内质网内外Ca2+浓度相等是TMCO1形成的Ca2+通道消失的必要条件
D.若敲除TMCO1基因,则内质网腔中Ca2+浓度可能过高
3.科学家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以研究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经检测,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物质依次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和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胰蛋白酶能为蛋白质的水解提供活化能
B.催化反应完成后胰蛋白酶会立即被降解为氨基酸
C.盐析能降低胰蛋白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D.胰蛋白酶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相融合
4.在中国的传说中,醋最早是由“酒圣”杜康之子发明的。杜康的儿子黑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且酸甜可口,于是黑塔便把“廿一日”加一“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酒发酵初期发酵装置中氧气的作用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
B.酒精是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的,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
C.黑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
D.酿酒时糖类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酒精含量增多
5.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分离酶能使黏连蛋白解聚。通常情况下,securin蛋白(分离酶抑制蛋白)与分离酶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 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APX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协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B.黏连蛋白和securin蛋白都能与分离酶结合,说明分离酶不具有专一性
C.securin蛋白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D.若抑制APX的活性,会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6.某种雌雄同株植物(2n=28)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对A和a为显性,A对a为显性),其中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形成,含有相应色素就开相应颜色的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5种
B.基因A+、A、a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花色的植株
D.若亲本均为杂合子,则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7.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
C.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生长
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
8.某雄性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是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出现如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B.此时该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12个核DNA分子
C.若发生隐性突变,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种类为AB、BB、ab或Ab、ab、aB
D.若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则可使A和a之间发生基因重组
9.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各项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下列对参赛运动员体内生理过程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比赛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是肝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
B.机体脱水时,原尿中的水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C.不同神经冲动重复频率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的神经递质类型不同
D.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产生情绪,是人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10.大引物PCR定点突变常用来研究蛋白质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变化。单核苷酸的定点诱变仅需进行两轮PCR反应即可获得,第一轮加诱变引物和侧翼引物,第一轮产物作第二轮PCR扩增的大引物,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轮PCR与第二轮PCR的退火温度不一样
B.定点诱变产物需具备启动子、终止子等结构才能进行转录
C.第二轮PCR所用的引物是第一轮PCR的产物DNA的两条链
D.将某功能蛋白的第17位Cys改造成Ser,属于蛋白质工程
11.据报道,美国某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阻止病毒繁殖的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果给艾滋病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红细胞能成为抗原,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消除
B.感染HIV的成熟红细胞被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无关
D.T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12.下图为相互联系的两个神经元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静息时,两个神经元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B.由于Na+内流而产生的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C.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
D.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号且只能从①→②传递
13.麻雀的羽毛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某一年该麻雀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后,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了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只相同羽色的麻雀杂交,子代不一定发生性状分离
B.一年前,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10%
C.一年后,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5%
D.若环境没有变化,则该麻雀种群不会发生进化
14.如图表示某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家系图,如表所示为部分家庭成员的基因检测结果,已知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不受环境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员
Ⅰ-1
Ⅰ-2
Ⅰ-3
Ⅰ-4
Ⅱ-6
Ⅱ-7
Ⅲ-10
条带1
+
+
+
+
+
+
条带2
+
+
+
+
条带3
+
+
+
+
+
+
条带4
+
+
+
+
注:有“+”号表示有对应的基因片段;无“+”号表示无对应的基因片段。
A.Ⅱ-6、Ⅱ-7所携带的致病基因是由同一基因发生不同突变而来的
B.Ⅰ-1和Ⅰ-2的基因型相同,Ⅰ-3和Ⅰ-4的基因型不同
C.若Ⅱ-5与Ⅱ-8婚配,则所生孩子可能患病
D.Ⅳ-11患病的概率为7/16或1/2
15.为研究某裂解性噬菌体对耐药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小鼠肺炎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分别用等体积的缓冲液、感染复数依次为0.1、1.0、10.0的噬菌体与等量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悬液混合培养(感染复数指侵染时噬菌体与细菌个数之比,感染复数越高,细菌裂解越快),定时测定各组的细菌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研究所用裂解性噬菌体不可能是T2噬菌体
B.a组是缓冲液组,b组是感染复数为0.1的噬菌体组
C.用感染复数相对较高的噬菌体治疗小鼠肺炎会更有效
D.b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约4h后,被感染细菌开始裂解
16.“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雨露阳光,离不开信息分子。”这首诗是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描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也可调控幼苗的生长
B.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其生命活动调节均依靠信息分子
C.调控“幼苗的生长”的信息分子与调控“蒂落”的信息分子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
D.人工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也可以作为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
17.安徽徽州毛豆腐是通过人工接种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绒毛,其中主要的微生物是毛霉。毛豆腐经烹饪后味道鲜美。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毛霉与乳酸菌的区别是前者有成形的细胞核
B.豆腐可以看作是给毛霉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C.吃腐乳时,腐乳外部的“皮”主要是细菌繁殖形成的
D.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18.自然情况下,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制约,从而呈现“S”型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始期种群个体少、增长慢,主要是因为种内斗争剧烈
B.加速期种群数量增长迅速是由于资源充足、气候适宜等
C.在渔业、林业生产中转折期可作为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参考值
D.减速期种群的出生率逐渐减小但仍然比死亡率要高
19.下列关于生物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归纳法是指从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B.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C.差速离心法一般先选用较低的离心速度离心,然后改为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分离
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科学家利用这一方法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0.《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庄子对弟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从中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
C.“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D.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4分)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为探索抑郁症的发生与5-HT含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突触间隙,与____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__________,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2)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
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
C.5-HT受体基因的突变对抑郁症发病无影响
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E.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
(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中结果可归纳为__________。
组别
数量
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84
0.59
模型组
10只
0.65
0.99
(4)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可__________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
(5)综上研究,请写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_____________。
22.(17分)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合适的技术固碳,最终达到碳排放量与吸收量的平衡。目前,实现碳中和的对策大概分为4种路径: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各类生物通过_____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同,能够维持碳平衡。
(2)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是碳循环,具有_____的特点。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如图为水环境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藻类植物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水体中游离CO2浓度很低,藻类通过分解水中的获得CO2,而几乎不被利用,由此推测,随着含量的增加,藻类光合作用速率变化为_____。
(3)碳封存可以减少碳的排放,动植物遗体长期被掩埋在土壤中形成_____,是碳封存的形式之一。近些年来,禁止秸秆焚烧,采取秸秆还田等措施,使得我国农田表层土壤储存了大量的碳。土壤、秸秆中的碳以_____形式存在。
(4)碳替代和碳减排,是从源头减少CO2的排放,我们应该: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3.(1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家族中的系谱图(与甲病有关的基因为A、a,与乙病有关的基因为B、b),经调查,在自然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9%。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如果Ⅱ2怀孕期间欲判断胎儿是否患病,可采取的有效手段是_____。
(2)乙病的致病基因是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要确定其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最好对家族中的_____个体进行基因检测。
(3)如图表示该家族中某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的形态及乙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A细胞的名称是_____,B细胞中含_____对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____。
(4)根据C细胞推测,乙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Ⅱ2的基因型是_____,Ⅲ3的基因型是_____。
(5)Ⅲ3与自然人群中仅患甲病的男子婚配,则他们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
24.(15分)质粒克隆载体是以质粒DNA分子为基础构建的克隆载体,主要用于原核生物和植物的基因转移以及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构建。大肠杆菌质粒载体pBR322是一种常用的载体。在设计和构建pBR322时,选用pMB1作为出发质粒。pMB1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以大量复制,但缺少较好的选择标记基因和酶切位点。为克服这些缺点,通过一系列处理,将质粒pSF124中含Amr(氨苄青霉素抗性)的DNA片段、质粒pSC101中含Tcr(四环素抗性)的DNA片段及含复制起点(ori)的DNA片段重组,构建成载体pBR322。该载体的Amr基因区和Tcr基因区具有多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这些限制酶在载体pBR322上都只有一个识别序列,可作为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在这些限制酶的任何一个识别序列上插入目的基因都会导致Amr基因或Tcr基因的失活。利用这种性质就可以筛选出含有重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所给信息可知,改造后用于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包括_____、_____、_____等部分。
(2)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目的基因插入了载体pBR322的Amr基因区域内,请设计一个筛选思路,将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并预期实验结果。
筛选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植物细胞通过淀粉储存能量,而且纤维素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因此植物中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A正确;B、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血糖可以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脂肪可以转化成血糖,但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B正确;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非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固态,C错误;D、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所含C、H比例更高,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更高,释放的能量更多,D正确。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TMCO1是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属于结构蛋白,所以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放射性不会出现在高尔基体中,A错误;哺乳动物内质网中的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Ca2+排出内质网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a2+进入内质网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内质网腔中Ca2+浓度降到正常水平是TMCO1形成的Ca2+通道消失的前提,此时内质网中的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C错误;内质网腔中的Ca2+排出内质网需要通过TMCO1形成的Ca2+通道,若敲除TMCO1基因,则内质网腔中Ca2+浓度可能过高,D正确。
3.答案:D
解析:酶的催化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错误;酶可以重复多次利用,B错误;盐析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C错误;胰蛋白酶是一种分泌蛋白,其以胞吐的方式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以与细胞膜相融合,D正确。
4.答案:B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所以发酵初期通入氧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A正确;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酒精的产生,B错误;酒变酸是醋酸杆菌发酵的结果,黑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发酵装置没有清洗干净,导致醋酸菌混入发酵液中,C正确;在酿酒的过程中,糖类即使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増多,对发酵起抑制作用,导致酵母菌发酵停止,D正确。
5.答案:C
解析:A、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与纺锤丝牵引无关,A错误;
B、securin蛋白(分离酶抑制蛋白)与分离酶活性部位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securin蛋白不是分离酶的底物,所以分离酶具有专一性,能与特异性黏连蛋白结合,催化黏连蛋白解聚,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分离酶能使黏连蛋白解聚。通常情况下,securin蛋白(分离酶抑制蛋白)与分离酶活性部位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说明securin蛋白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C正确;
D、若抑制APX的活性,不能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就不能激活分离酶,结果姐妹染色单体的不能分离,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能加倍,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该雌雄同株植物群体中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有3种纯合的,3种杂合的,共有6种,A错误;
B、基因A+、A、a是一组复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蓝花植物砍交,后代有红花(A+A,A+a),蓝花(Aa)和黄花(aa)三种花色,C正确;
D.若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若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若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泡菜制作过程中,主要是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形成乳酸;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在密封也就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时大部分乳酸杆菌已死亡,不会大量繁殖;故选B。
8.答案:D
解析:因为该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出现图示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A)的现象,既可能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又可能是基因突变;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2N=6,所以含有6条染色体,12个核DNA分子;若发生隐性突变,基因未标出的那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应为a,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B、ab或Ab、 ab、aB;若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则可使A和之间发生基因互换,与A和a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其他非等位基因才可与A和a发生基因重组;故选D。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比赛过程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是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错误;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水通道蛋白通透性增强,原尿中的水分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B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C错误;情绪是人对外界环境做出的反应,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D正确。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蛋白质工程。两轮PCR反应的引物长度不同,与模板链形成的氢键数量有差异,第二轮PCR过程中,为防让第一轮引物与模板结合,退火温度应该比第一轮高,A正确;转录需要具备启动子和终止子等,B正确;第二轮PCR仍需加入另一种侧翼引物,以便进行另一条链的延伸,C错误;改造功能蛋白的结构,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范畴,D正确。
11.答案:A
解析:衰老的红细胞能成为抗原,由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清除,A项正确。感染HIV的成熟红细胞被清除属于细胞凋亡,B项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故可作“陷阱细胞”,C项错误。T细胞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A、静息状态,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是钟离子外流,造成膜电位为外正内负,A正确;B、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而产生兴奋,该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B正确;C、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C错误;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且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只能从①→②传递,D正确。故选:C。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杂交,AA×AA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aa×aa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Aa×Aa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A正确;一年前,a的基因频率=aa+1/2Aa=30%+1/2×50%=55%,B错误;假定原来的个体总共有100只,那么AA有20只,Aa有50只,aa有30只,一年后AA、Aa的个体数量各增加了20%,aa个体数量减少20%,此时AA为20×(1+20%)=24(只),Aa为50×(1+20%)=60(只),aa为30×(1-20%)=24(只),a的基因频率为[(60+24×2)/(24+60+24)×2]×100%=50%,C错误;环境条件保持稳定,但可能存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麻雀种群的进化,D错误。
14.答案:D
解析:结合图表分析可知,该遗传病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其中一种隐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患病,设相关基因为A/a、B/b。Ⅱ-6、Ⅱ-7为患者,所生孩子正常,说明Ⅱ-6、Ⅱ-7分别携带致病基因a和b,A错误。条带1、2、3、4可分别代表基因A、a、B、b,则Ⅰ-1、Ⅰ-2的基因型均为AaBB,Ⅰ-3、Ⅰ-4的基因型均为AABb,Ⅱ-5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Ⅱ-8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Ⅱ-5与Ⅱ-8婚配不会生出患病孩子,B、C错误。Ⅱ-6的基因型为aaBB,Ⅱ-7的基因型为AAbb,Ⅲ-9的基因型为AaBb,Ⅲ-10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A、a和B、b两对基因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Ⅲ-9和Ⅲ-10所生Ⅳ-11患病的概率为7/16或1/2,D正确。
15.答案:D
解析:A、T2噬菌体专一寄生大肠杆菌,而该实验用的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因此该研究所用裂解性噬菌体不可能是T2噬菌体,A正确;B、据分h可知,a组是缓冲液组,b组是感染复数为0.1的噬菌体组,B正确;C、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噬菌体在体内可以有效地治疗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小鼠肺炎,而且感染复数越高,噬菌体对小鼠肺炎感染的保护作用越强。因此用感染复数相对较高的噬菌体治疗小鼠肺炎会更有效,C正确;D、b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约3h后,被感染细菌开始裂解,D错误。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激素是赤霉素,其也可以促进植株生长,A正确;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除了依赖信息分子的激素调节,温度、阳光等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B错误;调控“幼苗的生长”的激素主要是赤霉素,调控“蒂落”的激素主要是脱落酸,它们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拮抗作用,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具有易于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D正确。
17.答案:C
解析:毛霉是真菌,与原核生物乳酸菌的区别是前者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豆腐可以看作是给毛霉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培养基,B正确;腐乳外部的“皮”主要是前期发酵时毛霉等微生物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对人体无害,C错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正确。
18.答案:A
解析:开始期种群个体很少,种内斗争较弱,A错误;加速期因种群数量不大,且资源充足、气候适宜等因素导致种群增长较快,B正确;在渔业、林业生产中,一般在减速期某个阶段开始收获,到转折期结束,转折期可作为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参考值,C正确;减速期种群的出生率逐渐减小但仍然比死亡率要高,种群数量在增加,D正确。
19.答案:D
解析: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假说是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也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B正确;由于细胞器大小、质量不同,差速离心法一般先选用较低的离心速度离心,然后改为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分离,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C正确;同位素标记法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特征射线的性质,探测标记物质的运行和变化,但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采用的是荧光标记法,D错误。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写了发光的萤火虫,萤火虫通过发光求偶,所以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题中涉及的是物理信息,A正确;“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植物的枝条能够长成植物体,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B错误;“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强调了物质生产的有限性与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矛盾,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C正确;庄子的意思是人们只知道直接价值,而不在意其他价值,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D正确。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1)受体分解
(2)ABDE(2分)
(3)模型鼠的中缝核内miR-16含量低于正常鼠,而SERT含量高于正常鼠(3分)
(4)抑制miR-16与SERT mRNA结合,引起mRNA的降解,抑制SERT合成(3分)
(5)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从而使5-HT的摄取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3分)
解析:(1)根据分析,突触前神经元将5-HT(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灭活,大部分被转运蛋白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2)A、突触间隙的5-HT含量降低,A正确;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加快5-HT的回收导致突触间隙含量减少,B正确;C、5-HT受体基因发生变异,则无法表达出与5-HT结合的受体,从而导致5-HT无法发挥作用,而与5-HT的含量无关,C错误;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从而导致突触间隙5-HT含量下降,若该动物出现抑郁症,则说明抑郁症的发生与5-HT的含量减少有关,D正确;E、若给出现抑郁症患者补充5-HT,能够缓解其症状,同样能够说明抑郁症的发生与5-HT的含量减少有关,E正确。故选ABDE。(3)根据表格中数据,模型鼠的中缝核内miR-16含量低于正常鼠,而SERT含量高于正常鼠。(4)根据图示,随着miR-16含量的增加,对照组和模型组的SER丁含量均下降,miR-16会抑制SERT的表达,推测是:miR-16是-种非编码RNA,与SERT的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抑制SERT合成。(5)根据题意,抑郁症的产生是突触间隙的5-HT含量减少,可能是因为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从而使5-HT的摄取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2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7分)(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
(2)循环往复、全球性CO2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先增加,后保持稳定(3分)
(3)煤炭等化石燃料有机物
(4)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不乱焚烧垃圾和秸秆等(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碳循环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同,才能够维持碳平衡。(2)碳循环具有循环往复、全球性的特点。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其可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据题意可知,藻类通过分解获得CO2,随着含量的增加,CO2的供应增加,光合作用先增强,当CO2浓度达到饱和点后,光合作用维持稳定。(3)碳封存可以减少碳的排放,动植物遗体长期被掩埋在土壤中,形成煤炭等化石燃料,是碳封存的形式之一。土壤、秸秆中的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4)碳替代和碳减排的措施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减少含碳能源的使用,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常见措施有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不乱焚烧垃圾及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等。
2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产前诊断(或基因检测)
(2)隐性Ⅰ1或Ⅱ3
(3)次级精母细胞4AC
(4)XaaXBXb(2分)AaXBXb或AaXBXB(2分)
(5)241/304(2分)
解析:(1)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和减数分裂。Ⅰ3、Ⅰ4患甲病,生出不患甲病的Ⅱ4,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可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Ⅱ4不患病,说明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2怀孕期间欲判断胎儿是否患病,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检查胎儿染色体的基因来做判断。(2)Ⅱ2、Ⅱ3不患乙病,生出患乙病的Ⅲ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Ⅱ1和Ⅲ2都患病,要确定乙病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最好对家族中的患病男性的父亲进行基因检测,若其带有致病基因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其不带有致病基因,则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选择Ⅰ1或Ⅱ3。(3)3个细胞都处于细胞分裂后期,且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即产生这三个细胞的个体是男性,根据A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以判断A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大小相似,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另一对是性染色体,且B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应有4对同源染色体。A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B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C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AC。(4)由C细胞可知,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形态不同,说明一条是X染色体,一条是Y染色体,X染色体大于Y染色体,可以分辨出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甲、乙两病的遗传特点,可以推出Ⅱ2的基因型是aaXBXb,Ⅲ3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5)Ⅲ3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是AaXBXb的概率为1/2。自然人群中仅患甲病的男性基因型可能为AAXBY或AaXBY,在自然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1-19%=81%,根据基因平衡理论,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90%=10%,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0%×10%=18%。在甲病患者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8/19,所以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为18/19,为AAXBY的概率为1/19。将甲病与乙病分开计算,Ⅲ3与该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1/8=7/8;不患甲病(aa)的概率为18/19×1/4=9/38,所以子代完全正常的概率为7/8×9/38=63/304,患病的概率为1-63/304=241/304。
24.(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复制起点标记基因酶切位点
(2)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分子(3分)
(3)筛选思路:经重组DNA分子转化处理的大肠杆菌先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再取菌落的一部分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3分)
预期结果:含重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可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生长,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3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点。由题干“pMB1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以大量复制,但缺少较好的选择标记基因和酶切位点。为克服这些缺点,通过一系列处理,将质粒pSF124中含Amr(氨苄青霉素抗性)的DNA片段、质粒pSC101中含Tcr(四环素抗性)的DNA片段及含复制起点(ori)的DNA片段重组,构建成载体pBR322”可知,改造后用于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包括复制起点、标记基因、酶切位点等部分。(2)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分子。(3)依题意,目的基因插入了载体pBR322的Amr基因区域内,故Amr基因被破坏,要通过实验将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具体思路为将重组DNA分子转化处理的大肠杆菌先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再取菌落的一部分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预期实验结果为含重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可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生长,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福建专版: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福建专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模拟卷 湖南专版: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模拟卷 湖南专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阶段的进行,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