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练 金属及其化合物-2022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20天必练小题
展开2022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20天必练小题
第08练 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22·辽宁·模拟预测)新型陶瓷钻头(氮化硅与金属氧化物烧结而成)加工铝件后,常因附着Al2O3而致钝,使用后需用饱和NaCl溶液进行超声清洗。下列关于该现象的产生及处理方法分析错误的是
A.钻头摩擦铝件产生的高温促进了Al2O3的生成
B.不利用强酸、强碱溶液洗涤附着的Al2O3是防止钻头被腐蚀
C.与光照、加热相同,超声波也是为反应提供能量的一种方式
D.清洗过程的原理可表示为:Al2O3+8Cl-+6H+=2[AlCl4]-+3H2O
【答案】D
【解析】A.钻头摩擦铝件产生的高温可以加快铝与氧气的反应,A正确;
B.用强酸、强碱溶液洗涤钻头可与其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而使钻头被腐蚀,B正确;
C.超声波也可以传递能量,是为反应提供能量的一种方式,C正确;
D.清洗过程的原理中不是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物不应该有H+,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2022·江苏·模拟预测)我国拟定于2022年底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次填补时域天文观测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国际空白。X射线主探器单体结构如图,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属铍有延展性,可作主探器的射线窗
B.石英对光线全反射,可作光导材料
C.SiO2属于原子晶体,可作耐高温材料
D.NaI、CsI遇光易分解,作为闪烁体
【答案】D
【解析】A.铍窗利用了铍的延展性,将铍做成铍片,A不选;
B.石英对光线全反射,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可作光导材料,B不选;
C.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点很高,可作耐高温材料,C不选;
D.NaI、CsI能作为闪烁体的原因是:吸收高能粒子,闪烁体中的电子被激发跃迁后又回到基态,释放光能而发光,不涉及化学变化,即不涉及NaI、CsI的分解,D选;
答案选D。
3.(2022·广东茂名·二模)生活因化学更美好,以下生活用途和化学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生活用途 | 化学原理 |
A | 电热水器内胆连接镁棒防止腐蚀 |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B | 过氧化钠用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 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 |
C |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 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
D | 铁粉和生石灰常用作袋装食品的抗氧化剂 | 能够吸收氧气防止食品腐坏 |
【答案】A
【解析】A.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形成原电池,其中Mg棒作负极失电子,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
B.Na2O2与呼吸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
C.明矾溶于水可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但不能消毒,故C错误;
D.铁粉作食品的抗氧化剂,生石灰作食品的干燥剂,故D错误;
选A。
4.(2022·辽宁锦州·一模)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探究过氧化物性质,进行下图所示实验。经检验实验①、③中的白色沉淀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 | 与反应后的溶液 | 与混合溶液 | |
现象 | 出现白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出现白色沉淀 |
A.实验①、②说明在碱性条件下电离得到
B.实验①、②、③证明与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
C.实验①、③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可用检验长期放置的中是否含有
【答案】B
【解析】A.实验②、③说明在碱性条件下电离得到,A项错误;
B.实验②、③说明在碱性条件下与溶液反应生成,在对比实验①可证明与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B项正确;
C.实验①、③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HCl,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与均可以与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项错误;
答案选B。
5.(2022·河北秦皇岛·二模)《石雅》云:“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丽于天也。”青金石中主要矿物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Ca)8(AlSiO4)6(SO4,Cl,S)2,故其可看作由Na2SO4、Na2S、NaCl、CaCl2、CaSO4、Al2O3和SiO2等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和SiO2均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B.Na2SO4、NaCl和Na2S的焰色都呈黄色
C.用AgNO3溶液可区分Na2SO4溶液和CaCl2溶液
D.以惰性材料为电极电解NaCl水溶液可制得金属钠
【答案】B
【解析】A.不与强酸反应,故A错误;
B.、NaCl、都含钠元素,焰色都呈黄色,故B正确;
C.、AgCl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用AgNO3溶液不能区分Na2SO4溶液和CaCl2溶液,故C错误;
D.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得到的是氢氧化钠,不能制得钠单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6.(2022·辽宁·模拟预测)下列实验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在空气中灼烧过的铜丝趁热伸入盛乙醇的试管中 |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铜丝冷却后呈红色 | 乙醇有还原性 |
B | 将盛同浓度FeCl3溶液的两支试管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中 | 冷水中呈黄色,热水中呈红棕色 | Fe3+在不同温度下颜色不同 |
C | 向盛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 | 溶液变为棕黄色且出现气泡 | 生成了Fe3+和Cl2 |
D | 将一定量Na2O2粉末撒在湿润的pH试纸上 | pH试纸呈蓝色 | Na2O2呈碱性 |
【答案】A
【解析】A.该反应是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体现乙醇的还原性,选项A正确;
B.铁离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颜色是相同的,颜色不同是因为不同温度下铁离子水解程度不同,选项B错误;
C.反应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生成的三价铁离子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产生的气泡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不是氯气,选项C错误;
D.过氧化钠有氧化性,可以破坏pH试纸上的显色分子,所以现象是先变蓝,后褪色,另外过氧化钠不显碱性,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显碱性,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7.(2022·北京顺义·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 | Na2O2 | NaHCO3 | Al2(SO4)3 | Fe2O3 |
用途 | 呼吸面具供氧剂 | 膨松剂 | 净水剂 | 红色颜料 |
【答案】A
【解析】A.在呼吸面具中,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
B.NaHCO3作膨松剂时,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Al2(SO4)3作净水剂时,发生双水解反应Al3++3=Al(OH)3↓+3CO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Fe2O3作红色颜料时,利用其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FeCl2 B.CuCl2 C.HCl D.Mg3N2
【答案】A
【解析】A.Cl2具有强氧化性,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不能生成FeCl2,故A符合题意;
B.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故B不符合题意;
C.H2与Cl2点燃或光照时,化合生成HCl,故C不符合题意;
D.Mg和N2化合生成Mg3N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2·江苏·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单质铝能导电,可用于制作导线 B.熔点很高,可用于治炼金属铝
C.有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明矾能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答案】B
【解析】A.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导电,可用于制作导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熔点很高,不易熔化,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氧化铝用于冶炼金属铝是因为其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故B符合题意;
C.有弱碱性,可以与酸反应,且没有腐蚀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不符合题意;
D.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净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22·重庆·二模)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中过量CO2可以用过量HCl代替
C.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③应在蒸发皿中进行
D.反应①中的主要反应为Al2O3+2OH-=2AlO+H2O
【答案】D
【解析】铝土矿中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偏铝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分解为氧化铝,电解得到铝单质。
A.①②③中均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反应中过量不能用过量代替,因氢氧化铝溶于盐酸,故B错误;
C.反应应在坩埚中进行,加热固体分解,故C错误;
D.氧化铝与反应,则反应中的主要反应为,故D正确;
故选:。
11.(2022·湖南·雅礼中学一模)部分含铁微粒所带的电荷数与其中铁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由该图可预测含铁微粒间相互转化时所需试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常温下,可用R材质容器储运浓硫酸
B.M可用K3[Fe(CN)6]溶液检验
C.若Q为金属阳离子,可通过Fe2O3与稀HI溶液反应生成
D.Fe3+与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FeO
【答案】B
【解析】M不带电,铁的化合价为+2价,则M可能为FeO;Q带2个单位正电荷,化合价为+2价,则Q为Fe2+;R不带电,铁的化合价为0价,即R为铁单质。
A.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可用R材质容器储运浓硫酸,故A合理;
B.Fe2+和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M不是Fe2+,所以M不能用K3[Fe(CN)6]溶液检验,故B不合理;
C.Fe2O3与稀HI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O3中的+3价铁被I-还原为Fe2+,故C合理;
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碱性溶液中可以生成,中铁为+6价,所以Fe3+与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故D合理;
故选B。
12.(2022·福建·模拟预测)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记载:“黄矾,乃即炼皂矾(FeSO4·7H2O)炉侧土墙……刮取下来,名日黄矾,染家用之。金色浅者涂炙,立成紫赤色也。”下列有关黄矾说法错误的是
A.黄矾的主要成分中含有Fe3+ B.黄矾在医药上可以作补铁剂
C.黄矾可以应用于印染工业 D.黄矾经火烤,立刻生成Fe2O3
【答案】B
【解析】A.根据黄矾的名称及Fe3+呈黄色,且黄矾是炼皂矾时得到,皂矾的主要成分FeSO4·7H2O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易被氧化,得到黄矾,因此黄矾的主要成分中有Fe3+,A正确;
B.人体缺亚铁离子,会造成贫血,而黄矾中的Fe元素是+3价,B错误;
C.“染家用之”意思染坊经常用它,所以黄矾可以应用于印染工业,C正确;
D.依题意,“金色浅者涂炙,立成紫赤色也”,紫赤色是红棕色的Fe2O3,D正确;
故选B。
13.(2022·山东青岛·一模)实验室中利用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物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4g固体”一定是铁铜混合物
B.“溶液2”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D.反应②能生成0.04gH2
【答案】D
【解析】实验中得到溶液1发生的反应为CuO+H2SO4=CuSO4+H2O、Fe2O3+ 3H2SO4=Fe2(SO4)3+3H2O,得到溶液2可能发生的反应为Fe2(SO4)3+Fe=3FeSO4、Fe+H2SO4= FeSO4+ H2↑、CuSO4+ Fe=FeSO4+Cu,设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xmol、氧化铜为ymol,由氧化物的质量可得:160x+80y=4,由反应的方程式可得:64y+5.6—56(x+y+0.1—3x—y)=3.04,解联立方程可得x=0.01、y=0.03,则4g固体中含有1.6g氧化铁、2.4g氧化铜,3.04g固体中含有1.92g铜、1.12g铁,溶液1中含有0.01mol硫酸铁、0.03mol硫酸铜、0.04mol硫酸,溶液2中含有0.1mol硫酸亚铁。
A.由分析可知,3.04g固体中含有1.92g铜、1.12g铁,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溶液2中含有0.1mol硫酸亚铁,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4g固体中含有0.01mol氧化铁、0.03氧化铜,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6mol,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溶液1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则与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mol×2g/mol=0.08g,故D错误;
故选D。
14.(2022·广东佛山·二模)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新制氯水,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下列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硫酸亚铁中亚铁离子和新制氯水中氯气反应生成铁离子;反应后溶液中存在:氢离子、氯离子、铁离子、次氯酸、硫酸根离子;
A.硝酸和以上物质均不反应,无明显现象,A符合题意;
B.新制氯水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明显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铁离子和KSCN反应使溶液变血红色,C不符合题意;
D.次氯酸具有氧化性和硫离子生成硫黄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2·广东佛山·二模)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d的代表物质高铜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B.将c加入浓碱液中可制得e的胶体
C.的转化可用于检验葡萄糖
D.存在的转化关系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d的代表物质高铜酸钾中的铜元素具有最高价,化合价容易降低,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
B.c为正二价的铜盐,加入浓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会形成胶体,B错误;
C.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在碱性环境中可以二价铜转化为一价铜,故的转化可用于检验葡萄糖,C正确;
D.氧化铜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存在的转化关系,D正确;
故选B。
16.(2022·山东·模拟预测)某小组对FeCl3溶液与Cu粉混合后再加KSCN溶液的实验进行如下研究。
①向2mL 0.1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2天后,溶液变为浅蓝色,有白色不溶物生成。
②取①中浅蓝色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出现白色浑浊。振荡后白色浑浊物增多,红色褪去。经检验,白色不溶物是CuSCN。
③向2mL 0.1mol/LCuSO4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未观察到白色浑浊。放置24小时后,出现白色不溶物。
已知:CuCl和CuSCN均为白色不溶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产生白色不溶物的可能原因是Cu+Cu2++2Cl-=2CuCl↓
B.由③可知②中白色浑浊不是Cu2+与SCN-直接反应生成的
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Fe3+被完全消耗了
D.实验表明:Ksp(CuSCN)<Ksp(CuCl)
【答案】C
【解析】A.①中,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表明有Cu2+生成;2天后,溶液变为浅蓝色,则表明Cu2+浓度减少,Cu2+被Cu还原为Cu+,Cu+与Cl-结合为CuCl沉淀,从而得出可能原因是Cu+Cu2++2Cl-=2CuCl↓,A正确;
B.由③可知,CuSO4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未观察到白色浑浊,则表明②中白色浑浊不是Cu2+与SCN-直接反应生成的,B正确;
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Cu+与溶液中的SCN-结合为CuSCN,从而促进Fe(SCN)3的不断电离,不一定是Fe3+被完全消耗了,C不正确;
D.从②中可以看出,当溶液中既有Cl-又有SCN-时,优先生成CuSCN,则表明:Ksp(CuSCN)<Ksp(CuCl),D正确;
故选C。
17.(2022·重庆·模拟预测)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杀虫剂,它的制备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的作用是增强盐酸的氧化性
B.加入少量CuO目的是为了除去Fe3+
C.石灰乳可用纯碱代替
D.若制备1mol的CuCl2,理论上消耗11.2L空气
【答案】B
【解析】A.最终产物中不含Fe元素,FeCl3与Cu反应后,又被O2氧化成FeCl3,FeCl3起催化剂的作用,故A错误;
B.加入CuO调节溶液pH,使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故B正确;
C.纯碱代替石灰乳可能会生成碳酸铜或碱式碳酸铜,故C错误;
D.未说明气体是否在标准状态,无法进行计算,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8.(2022·河北·模拟预测)如图是铜及部分含铜粒子的价荷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Cu变成a可以加入稀盐酸
B. 转化成Cu(OH)2需要加碱
C.在酸性环境中,Cu2O可以反应生成a和CuO
D.如果将高铜酸根离子()填入坐标,应该填在b的位置
【答案】D
【解析】A.a中Cu元素为+2价,在酸性条件下,Cu变为a需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需要加入强氧化剂,盐酸不能与铜反应,选项A错误;
B.由图可知, Cu(OH)2转化为需要碱性条件,而转化成Cu(OH)2需要酸性条件,选项B错误;
C.Cu2O中Cu元素为+1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2价铜和单质铜,选项C错误;
D.()中铜元素为+3价,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故填入坐标,应该填在b的位置,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9.(2022·福建·模拟预测)某化学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已知:Cu2++Cu+4Cl-=2[CuCl2]-,[CuCl2]-CuCl↓(白色)+Cl-。
序号 | Ⅰ | Ⅱ | Ⅲ |
实验步骤 |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
实验现象 | 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 |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 | 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I、Ⅱ、Ⅲ中,Fe3+均被还原
B.实验I中加入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铜以[CuCl2]-的形式存在
C.实验Ⅱ中所得白色沉淀不能溶于饱和NaCl溶液
D.向实验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不可能出现白色沉淀
【答案】A
【解析】A.实验I、Ⅱ、Ⅲ中溶液黄色变浅或褪去,反应原理为:Cu+2Fe3+=Cu2++2Fe2+,说明被还原,A正确;
B.实验Ⅰ中少量铜粉加入1mL氯化铁溶液,充分振荡,加2mL蒸馏水,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离子氧化铜单质生成铜离子,由于Cu不过量,且加入2mL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析出,说明溶液中铜元素不是以的形式存在,B错误;
C.实验Ⅱ中过量铜粉加入1mL氯化铁溶液,充分振荡,加2mL蒸馏水,铜粉有余,溶液黄色褪去,铁离子全部和铜反应,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铜被氧化的产物中有亚铜离子,生成CuCl白色沉淀,由于在溶液中存在平衡:,向其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uCl白色沉淀转化为可溶性,因此白色沉淀能溶于饱和NaCl溶液,C错误;
D.实验Ⅲ:过量铜粉加入1mL硫酸铁溶液,充分振荡,加2mL蒸馏水,铜粉有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说明铁离子反应完全,生成的溶液中可能含铜离子和亚铜离子,向其中加入NaCl饱和溶液,与反应产生CuCl白色沉淀,D错误;
故答案为:A。
第12练 化学反应与热能-2022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20天必练小题: 这是一份第12练 化学反应与热能-2022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20天必练小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研究表明,已知,一定条件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9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022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20天必练小题: 这是一份第09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022年高考复习化学考前20天必练小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6练 离子反应-2022年高考化学复习考前20天必练小题: 这是一份第06练 离子反应-2022年高考化学复习考前20天必练小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I2的一种制备方法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