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1701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1701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1701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17010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17010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17010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17010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17010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诗歌形象(人、景、物)鉴赏 课件44张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析题步骤,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二、人物形象的类别1.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2.客观人物形象(笔下的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三.设问方式:1、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诗中刻画的某个形象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分析
四、鉴赏人物的策略:1、要联系诗歌的景象和物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象。
如:江 汉 杜 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中所用的物象、典故有:“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及典故“老马识途”。分析: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人物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效国家的儒士形象。
1.抓住作者生平经历、思想主张2.抓住注解,把握诗歌内容,了解背景了解写作背景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策略2:要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
如:诉 衷 情 陆 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
【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此词写作的背景:词后“沧洲”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词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人物形象: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策略3:抓住人物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中有关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的词语有:“蓬头”“侧坐”“遥招手”“怕得鱼惊”。分析:“蓬头”的外貌、“侧坐”的动作表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机灵,“遥招手”“怕得鱼惊”的动作和心理体现出小孩的聪明。人物形象: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
五、诗歌中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五方法1.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多表现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上。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2.烘托。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3.对比衬托。
4.比兴手法。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妇怀远之情的深长和凝重。下片直述思远恨别之情怀,并点明思妇怀远的时间(月明)、情状和地点(倚楼)。5.抒情方式。作者或直抒胸臆,或情景交融,或寓情于事,借以塑造人物形象,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1、区分形象类别:抒情主人公/客观人物形象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语言、动作、肖像、环境、细节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反衬等。3、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特点4、塑造人物的意义(时代意义、作者情感)。5、结合诗人的所处环境、时代背景、个人遭遇,知人论世。
1.抒情主人公(有时得知人论世+诗)/客观人物形象(诗中找)
人物身份定位+特点+分析
2.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形容词)+分析
形象特点: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心理情感、品行操守、生活态度、价值观等。
七、规范答题——三步骤 1.盖帽子+身份。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体特征(两三个词)+身份(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征人、悲士、英雄、隐士、爱国者、诗人等)。 2.析例句+解释+技巧。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意,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3.明作用+表感情。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答题模式】 诗歌描写了一个××(特征)的××(身份)形象。诗句用了××手法写出了××(或翻译重点诗句)。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2014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陈居士是一位洒脱、高雅的诗人。(步骤一)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采用动作、神态描写,写出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采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步骤二)
拟古·其一幽并重鲍照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注释: 【1】幽并:古二州名。 【2】鞬:弓袋。象弧:用象牙装饰的弓。雕服:雕绘的箭囊。 【3】雁门、楼烦:边疆要塞。 【4】石梁有余劲:语出春秋宋景公事。宋景公射出的箭的余力 ,尚能射入石堰。【5】虎竹:是汉代国家发兵遗使的信符,符分为二半,朝廷留右符,郡守或主将分得左符。
幽州、并州自古就重视骑射,少年尤其喜好骑马驰逐。毡带上系着双鞬弓袋,象弧弓插在鞬中,雕服箭囊里插着箭。春草低矮野兽肥壮,飞马奔驰在辽阔平川上。早晨游马雁门山,晚上就回到楼烦住宿。箭射入石梁犹有余劲,少年要射飞鸟的眼睛就必然射中。汉人的仇敌还没有与我们和平友好,边城你争我夺反复无常。誓请留一白羽箭,以便将来分符守郡为国立功。
【小题3】本诗塑造了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其精神品质集中表现在后四句,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题要点: 少年是一个爱国、勇敢的英雄形象。 (步骤一)①采用了动作描写和用典的手法,塑造了一位任侠少年,他在面对外寇未灭,边城形势紧张这一现状时,(1分)表明心迹,誓请留一白羽箭,以便将来分符守郡为国立功。(步骤二)(1分) ②突出了少年的爱国/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精神,点明了诗歌主题。(步骤三)(4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4~15题。江城玩雪萨都刺雷正纷纷客倚栏,长江风急吼天关。千重铁瓮成银瓮,一夜金山换玉山。舟子迷归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间。晓来霁日高林照,好景依然悦我颜。注:铁瓮:即铁瓮城,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前的一座古城。金山:在京口西北,原在长江之中,后因砂土堆积而与长江南岸相连。
15.简要分析这首诗刻画了怎样一个“玩雪”者形象。(6分)
(1)一个审美独特、乐观、热爱自然的“玩雪者”。(2)颔联以“银瓮”“玉山”两个妙喻写出了大雪之后所形成的奇丽景观,生动形象。 颈联写舟子在寒浦外迷失归途,僧人在山上如同置身于白云间,明写人而暗写雪。“玩雪”者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光,以赏玩的心态和新颖的视角观赏江城雪景,善于发现独特之处,笔下充满诗情画意;(3)玩学者不畏恶劣环境,赏玩壮丽雪景,表达了他热爱自然,豪迈乐观的感情。(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①贾 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 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清正廉洁。(步骤1)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步骤2)。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①苏 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 ①这首词写于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当时词人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块荒地,名之曰“东坡”。苏轼还在东坡筑屋,名之曰“雪堂”。这首词记叙了深秋之夜苏轼在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征。
①豪兴纵饮、有着真性情,词人晚上在东坡雪堂喝得微醉,酒醒后又接着喝,直到大醉,醉后归来已将近三更。开怀畅饮,醉而复醒,醒而复醉;②风姿潇洒、襟怀旷达,词人独自回家,家童鼾声如雷鸣,任你敲门都也不应。我拄着竹杖倾听江涛声。③心情孤愤、不满世俗、向往自由。时常为身不由己而深深遗憾,何时能忘却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夜将尽,风静水波平。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却余生。
二、诗歌意象鉴赏常见题型
1.根据要求找出古诗中意象
溪 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题: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找出意象并说明其含义或寓意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题: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3.找出意象并用简洁语言描述画面
解题步骤:1、找意象(名词性短语或词组)2、抓特点(动词、形容词)3、析作用(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②衬托人物。③抒发感情。④结构上:过渡或起着线索的作用。)
次石湖书扇韵姜 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诗歌选取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荷花、人家、庭院等意象(步骤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生活的惬意。(步骤三)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题:“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步骤一)描绘了一幅冷寂落寞初秋景色(步骤二),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之情。(步骤三)
1、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借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2、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3、诗人的理想情操(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步骤一: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步骤三: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马 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烘托了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参考答案】(1)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高洁;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超出常人的才能和心怀天下的气慨,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2)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木芙蓉 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题: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 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二:鉴赏形象 课件+试卷,文件包含2021年诗歌鉴赏一轮复习专题二鉴赏形象课件pptx、2021年诗歌鉴赏一轮复习专题二鉴赏形象试卷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 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景物形象,象境情,参考答案,咏物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之诗歌形象鉴赏 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确目标,诗歌中形象分类,什么是意象,常见诗歌类型意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