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4.3 机械能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4.3 机械能导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量的概念,机械能,能量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二物理春季班
教师
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
课型
同步
课题
机械能
教学目标
1.知道动能、势能以及机械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知道各种能量的转化规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动能、势能以及机械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试要求A;出题频率高)
2.掌握各种能量的转化规律(考试要求A;出题频率高)
教学安排
版块
时长
1
知识梳理
30分钟
2
例题解析
20分钟
3
随堂检测
30分钟
4
课堂总结
10分钟
5
课后作业
25分钟
6
能力提升
20分钟
机械能
知识梳理
一、能量的概念
1、能量:如果一个物体能够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____,简称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
2、能量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_______越大。具有能量的物体__________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_____具有能量。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移或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机械能
奔跑的猎豹具有动能
1、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_______和物体运动的________。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______越大,动能_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________动能_______。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__________,静止的物体动能为______。匀速运动且质量不变的物体动能_________;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物体是否_________。
滑梯上的小朋友具有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物体处于__________时所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处的_______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所处高度相同时,________越大,重力势能越大。物体所处高度升高且质量不变_______在增大,所处高度降低且质量不变的物体_________在减小,高度不变且质量不变的物体________不变。
压弯的弹簧床具有弹性势能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________叫做__________。对同一物体而言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对同一弹簧而言_______越大,_________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机械能: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机械能。物体具有动能而不具有势能,那么物体________机械能;物体具有势能而不具有动能,那么物体________机械能;物体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那么物体________机械能。
三、能量转化
1、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在滚摆实验中,则滚摆上升时,速度_______,动能_____,高度______,势能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滚摆下降时,速度_______,动能_____,高度________,势能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2)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________转化为弹性势能,它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之间。从高处落下的皮球与地面撞击的过程中,由于皮球发生_________,皮球的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皮球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______转化为动能。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的过程中,拉弯的弓具有___________,射出的箭具有________,这就是弓的弹性势能_______箭的动能。
(3)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三者之间可以相互_______。即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可以相互_______,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_______,动能与弹性势能也可以相互_________。蹦床运动员在下落接触到蹦床过程中,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能,蹦床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把运动员反弹起时蹦床的__________转化为运动员的________,接着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__________转化为他的__________。
2、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1)在风力发电站,风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而电风扇又将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2)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将燃料的_________转化为汽车的________,而汽车在爬坡的过程中又将汽车的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
例题解析
一、能量
知识点一:能量概念
【例1】下面关于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量 B.具有能的物体都在做功
C.不做功的物体就不具有能 D.能够做功的物体,它一定具有能
【例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C.只要物体能够做功,就说明物体具有能
D.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方法与技巧
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认为其具有能量,与物体是否正在做功、做功的多少无关。物体具有的能越多,表示其做功的本领越强。
二、机械能
知识点一:动能
【例1】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B.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C.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能一定越大
D.速度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较大
【例2】子弹能够轻易射穿靶子,是因为子弹具有较大的 ( )
A.内能 B.动能 C.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
【例3】如下图所示,同一木块沿AB,AC,AD三个光滑的斜面(高度相等、斜面长不等)滑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都转化成动能,滑至底端时,动能较大的是 ( )
B
D
C
A
A
A
A.沿AB滑下的木块
B.沿AC滑下的木块
C.沿AD滑下的木块
D.它们的动能一样大
知识点二:重力势能
【例4】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们在打桩时,正要把锤举高,锤具有重力势能
B.人们在打桩时,若锤正在落下,锤无重力势能
C.高山上的石头,由于静止,没有做功,无重力势能
D.一架飞机飞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飞得越低,重力势能越小
【例5】如图所示,货架上放着ABCD四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其中A和B为铅球,C和D为铁球。则A与B相比,_______的势能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与C相比,________的势能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与C相比,_________的势能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球中,势能最小的是_________。
知识点三:弹性势能
【例6】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B.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C.外力对弹性物体做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就发生变化
D.弹簧的弹性势能只跟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有关
【例7】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智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1) 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4)小智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智的观点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与技巧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通过控制变量法比较能的大小
(1)动能: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三、能量转化
知识点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例1】如图是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速度越来越________(“快”或“慢”),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例2】如图所示,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开手,头保持不动,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锁在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C.铁锁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铁锁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例3】如图,小球落地后又弹起的闪光照片,小球从A下落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小球撞击地面发生形变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小球反弹恢复过程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方法与技巧
1、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根据影响因素去判断能的变化,从而判断转化关系;
3、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不考虑摩擦等),机械能是守恒的。
随堂检测
1、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在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2、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
A.钟表里的发条带动指针转动 B.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得越来越快
C.被拉开的弹簧门自动关上 D.跳高运动员跃起的过程
3、下列过程中,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向上抛出的石子 B.从坡顶匀速滑到坡底的自行车
C.竖直向下落得越来越快的冰雹 D.足球场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4、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其机械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能不变 B.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5、为了使快速降落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6、如图所示,小智分别沿三条路径滑到地面,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到地面时速度最大的路径是 ( )
A.1 B.2 C.3 D.都一样
7、幼儿园小孩们在荡秋千游戏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关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8、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筑越建越高,但如果不注意建筑上的物体(例如放在阳台上的花盆),就会有“高空抛物砸伤人”的危险。在物体落下的过程中,它具有的_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能,而且高度越高,物体落到地面时做功本领就越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所以危险性也越大。
助跑
撑杆起跳
越横杆
9、如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1)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员和撑杆获得的动能。
(2)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能增加。
(3)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能。
10、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_______能。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
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洒水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匀速行驶,在工作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___________,机械能将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留下圆斑说明皮球下落到纸面上时发生__________,此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中两个圆斑大小,还能知道,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_____(选填“A”或“B”),由此可间接知道: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12、弹簧门在推开后能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被推开后,弹簧被卷紧变形,具有________能;放手后,这个能转化为门的________能,使门被关上
13、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将A、B两球(mA<m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______且两球的速度跟______无关。
(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C、C'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______球将木块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
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比较v1、v2,可知vl_______v2(选填“>”、“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学期专题复习知识点专练-06-凸透镜成像 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记忆口诀,解题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5.2 热量 比热容导学案,共3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度,分子动理论,热传递,内能,热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4.1 简单机械导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