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1714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1714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1714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17149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17149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17149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17149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容量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17149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浙江专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成套教学PPT课件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人口容量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人口容量教案配套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认知·自主学习,生产力,自然资源,人均消耗量,矿产资源,人口数量,最适宜,开放程度,消费水平,能力形成·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人口增长1.概况:(1)总趋势:人口不断_____。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1)主要因素:自然资源、_____条件、社会经济、_____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2)根本因素:社会_______的发展。
3.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指标:(1)出生率和死亡率。①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___增长②出生率<死亡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___增长(2)迁入率和迁出率。①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增加,表现为___增长②迁入率<迁出率:总人口下降,表现为___增长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对_________的需求与日俱增。(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___________也在逐步增加。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_________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_________,又可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2)作用: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_____规模和_____规模。
3.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的人口数量。(2)影响和制约因素:自然资源环境、_____发展水平、地区_________、人均资源_________等。(3)特点:_____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质疑批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18世纪中叶后,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政策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就会下降。( )4.影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 )
【实践探索】2020年3月9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至2019年年末,全市户籍常住人口1 450.43万人,较上年增加2.8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上海市的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是户籍常住人口反而增加,为什么?提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因素有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尽管上海市的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是人口迁入较多(迁入率高),所以户籍常住人口反而增加。
【质疑批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球上的资源总量不会增加,从石器时代到工业社会人们可用的资源没有多大变化。( )2.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大力开采,不需要考虑枯竭的问题。( )3.随着人们的开发,部分矿产资源会枯竭,从而限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4.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 )5.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源环境承载力会无限增大。( )6.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7.经济越发达、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就越大。( )
能力一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能力形成】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3.资源环境的限制性: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具体如下图所示:
【情境探究】 英国《卫报》推测,至2100年,世界人口有七成的可能性从现在的70亿持续增长至110亿。
【探究】(1)漫画中的地球为什么流眼泪?(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提示:地球的人口过多,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环境为什么能限制人口数量?(人地协调观:辩证看待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提示: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3)人类怎样才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提示: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的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典题训练】(2021·杭州高一检测)“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一年中到某一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读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表,完成(1)、(2)题。
(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解析】(1)选B,(2)选C。第(1)题,“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到来提前了,说明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变快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B对;资源更新周期变短和资源利用种类增多应该使得超载日延长,A、C错;经济下滑,那么资源的消耗速度也会下滑,D错。第(2)题,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要么是让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慢下来,要么是提高地球资源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加大资源开采力度看似可行,可是如果是非可再生资源,这样的开采是不可持续的,A错;降低人口合理容量等于降低环境承载力,这等于在说资源供养能力不够,B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是减慢人类消耗资源速度的举措,C对。
【易错点睛】生态超载日是一种警示,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资源环境,生态超载日就会提前,反之,如果今后加强保护、节制消耗,生态超载日也会延后。
【补偿训练】 读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完成(1)、(2)题。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占有量动态预测表
青藏高原与全国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对比图
(1)青藏高原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的原因有( )①人口增幅大②不合理开发使资源减少和受到破坏③资源保护意识较差④资源利用技术水平较低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从人口角度分析,实现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大量引进劳动力,加速资源开发利用C.适度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D.发展生态旅游,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解析】(1)选D,(2)选A。第(1)题,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多少与人口数量、资源数量有关,而资源数量又受开发、保护、利用率等的影响。第(2)题,题目问的是“从人口角度”,虽然C、D项说法也利于青藏高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与题目要求不符;B项不可取,青藏高原生态脆弱,人口容量有限,不可大量引进劳动力。
【能力形成】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等。
2.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示范】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据此完成(1)、(2)题。
(1)表中代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①B.②C.③D.④(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根据所学知识,思考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2)回顾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其与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解析】(1)选A,(2)选C。第(1)题,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第(2)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补偿训练】 读我国局部地区人口密度与黑土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分布区人口密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黑土自然肥力高,开发历史悠久B.黑土分布区农业比较发达C.气候优越,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黑土分布区淡水等资源丰富
(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 )①有明显的偏集聚于沿海的趋势②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③人口密度最小的广阔区域是沼泽区④在辽宁山区人口多于平原地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选B,(2)选A。第(1)题,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分布区黑土肥沃,有利于耕作,虽开发较晚,但发展较快,集聚人口较多,人口较周边地区稠密。第(2)题,东北地区南部沿海的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等更加优越,人口更加稠密;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纬度较低地区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度较高。所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有明显的偏集聚于沿海的趋势和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的趋势。
(水平1)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但不包括本地户籍长期在外地的人口)以及全年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读表,完成1、2题。表 我国浙江省2000-2015年人口统计
1.与2000-2010年相比,2010-2015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的变化是( )A.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加快B.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减慢C.自然增长减慢,机械增长加快D.自然增长减慢,机械增长减慢
2.造成2010年以后该省人口增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①产业向外转移,外来劳工减少②环境污染严重,本省人口外迁③二孩政策出台,人口出生率大增④经济发展加快,人口出生率偏低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1选D,2选D。第1题,户籍人口的变化可基本反映人口的自然增长,读图分析可知,2000-2010年户籍人口增长了247万人,2010-2015年户籍人口增长了135万人,这表明人口自然增长减慢;常住人口的变化可基本反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2010-2015年,该省户籍人口增长了135万人,而常住人口只增长了96万人,这表明外来劳工减少,人口的机械增长减慢。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2010年之后,由于经济发展加快,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导致人口出生率偏低;由于产业转移的进行,该省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向外转移,从而导致外来劳工减少,从而导致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减慢。故①④正确。
【知识拓展】影响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因素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例如,我国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较多。
(水平1、2)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人口合理容量的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对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指导意义分别体现了人口合理容量的( )A.临界性、警戒性B.警戒性、临界性C.相对性、限制性D.相对性、警戒性4.甲处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A.人口减少B.科技进步C.劳动力增加D.消费水平下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容量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增长,快速增长,自然资源,医疗卫生,人口出生率,人口迁入率,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与日俱增,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人口容量课堂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断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人均消耗量,良性循环,持续利用,持续发展,过度开发,人地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文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认知·自主学习,定居地,行政区域,3分类,永久性移民,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优惠政策,国际人口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