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展开二O二二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F—19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北京冬奥运会被称无与伦比奥运盛会,下列行为中主要是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墩墩欢迎大家 B.冬奥运圣火在燃烧
C.滑冰赛场上比赛 D.自由式滑雪技巧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氯化铵 C.氧气 D.水银
3.实验室中存放浓硫酸的药品柜上应该贴有的标签是
A. B. C. D.
4.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大多属于有害物质。吸烟者吸烟会造成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
5.下列有关化学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发展史:门捷列夫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B.元素守恒观: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可以收集到炭黑
C.对比学习法: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D.性质与应用:治疗胃酸过多症,可服用小苏打、熟石灰等药物
6.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 D.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失去电子
7.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B.实现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C.地球71%被水覆盖,我们人类的水资源不缺
D.提倡步行、共享单车出行,减少污染气体排放
8.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N2:两个氮原子 B.2H:两个氢元素
C.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Ca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9.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10.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关于地塞米松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该物质由碳、氢、氟、氧原子构成
C.该物质属于无机物 D.该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9:5
11.分类法是认识物质世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生铁、不锈钢、玻璃钢 B.可加热的容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可回收物:旧报纸、旧纸箱、易拉罐
12.某同学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NaOH浓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气密性良好
B.表示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的曲线是①
C.若选用等体积饱和石灰水再次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D.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液体推入较慢引起
1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思维特点,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物质甲的化学式为C2H2
C.该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2:5
14.下列化学事实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化学事实 | 原因分析 |
A | 不饱和石灰水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 | 温度越高,氢氧化钙溶解度越大 |
B | 5%的蔗糖溶液中取出部分,溶液的浓度不变 | 溶液的均一性 |
C | 电解水时加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增加 |
D | 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
A.A B.B C.C D.D
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16.下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种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pH的变化曲线 | 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 水的电解 | 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A.A B.B C.C D.D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8分)化学对人类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干冰 B.活性炭 C.金刚石 D.食盐
(1)可用作净化生活用水的是___; (2)自然界硬度最大的是___;
(3)可用作食品保鲜的是___; (4)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
18.(8分)化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传入中国。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宝石中含有的中Al元素的化合价是__。
(2)生活中碘酒常用作消毒剂,其中溶剂是___;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
19.(6分)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用“”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图示能表示水分子的是___(选填编号)。
a. b. c.
(2)通过氢气燃烧验证水的元素组成,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水是否除尽,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小液滴,设计实验证明小液滴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1℃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100g水。
(2)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
(3) t3℃时,在各为x g的上述三种物质中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10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均可选择___(填装置代号)作为发生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属于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需要将E装置中___端与D装置中a端相连接(填导管口字母代号)。
(5)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据此,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___(填“甲”“乙”或“丙”)。
甲a→b→c 乙b→a→c 丙c→a→b
22.(12分)对“一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探究思路】:(1)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2)“实验”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 实验设计 |
① |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
② | ? |
③ |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④ | 将第四朵纸花喷蒸馏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10分)酸碱中和反应时会放出热。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填“增大”或“减小”)。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O二二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8小题,
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5:BBCAB 6~10:CDCDA 11~16:DCDAB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8分)(1) B;(2)C;(3) A;(4)D
18. (8分) (1) 3:4:3;(2) +3;(3)乙醇;(4) 隔绝氧气(或空气)
19. (6分) (1)a;(2) 2H2+O22H2O;
(3)将小液滴加到无水硫酸铜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是水
20. (6分) (1) 70;(2)乙;(3) 10≤x<100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 (10分)(1)集气瓶;(2) B;(3)复分解;(4) d;(5)丙
22. (12分) [探究思路]:(1)不能
[提出猜想]: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
[实验设计]:向第二朵纸花喷蒸馏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能使纸花变色
[实验结论]:②③中纸花不变色,④中纸花变红色
[反思交流]:A;B;C;D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 (10分)
(1)减小;
(2)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HCl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g×4% x
,解得:x= 0.73g
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为2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有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