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第1课时 区域的发展阶段
区域的发展阶段 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下表所示:
◆方法技巧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1)从时间上看 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和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从空间上看 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3)从产业结构上看 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4)从人地关系上看 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化,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18@ )
#19#[解析]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2)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前期,区域的集聚效应仍在增强。( @20@ )
#21#[解析]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后期,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效益降低,造成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前期,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
一个成熟区域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但许多区域由于发展时间短或起点高等原因,区域发展阶段并不完整,或者说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尚未暴露出来。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2. 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 @22@ )A. 初级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B.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转型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C. 转型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D.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初级阶段→转型阶段→成长阶段
#23#[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排序即可。
3. 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24@ )A. 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B. 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C. 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D. 人地矛盾已趋于缓和
#25#[解析] 在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由于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
4. 资源型城市在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特征,正确的是( @26@ )A. 资源开采量明显减少B. 区域内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C. 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甚至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D.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27#[解析] 资源型城市在区域发展成长阶段,资源开采量明显增加,区域内人地关系表现为明显的不协调;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甚至形成城市群和工业带;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探究主题 区域的发展阶段
探究活动一 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和成长阶段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沿岸,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华侨之乡,是广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1978年以前,东莞还是个农业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比超过80%,一个完全劳动力的日收入最低仅有几分钱。 1978年7月,东莞利用政策和地缘优势建起全国首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太平手袋厂。仅仅三个月,工人们工资翻了10倍。接下来几年间,大量企业选址东莞建厂开工,到了1984年,“三来一补”的企业达到1 000多家。 2007年全球48%的耐克鞋产自东莞,全球每10副眼镜中就有一副是在东莞生产的,全球70%的鼠标、键盘、电容器产自东莞。无数生产型企业争相选址入驻,东莞已然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1) 2007年以前东莞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28#[答案]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和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2) 1978年东莞发展工业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
#29#[答案] 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交通便利;华侨之乡。
(3) 东莞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30#[答案] 积极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加重交通、住房、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的压力;增加社会治安管理困难;环境污染加剧;等。
探究活动二 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和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 2008年东莞经济下滑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31#[答案] 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外贸经济。
(2) 目前,东莞处在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32#[答案]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3) 从“世界工厂”到国际“智造”中心,东莞的华丽转身带来什么启示?
#33#[答案] 抓住国际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如下: (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初级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拓展延伸 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个区域一般经过四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高
(3)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4)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匹兹堡市曾以钢铁工业著称,20世纪70年代末,匹兹堡的钢铁工业陷入持续、全面衰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匹兹堡重视培养、引进人才和科技创新,从一个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逐步转变为以一系列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以“绿色”“宜居”“科技”等新的城市形象示人。下图为匹兹堡产业转型演变图。
(1) 匹兹堡产业转型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_@34@____________演变,产业发展方向由_@35@____________演变。
#36#[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分析,第一阶段匹兹堡产业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到了第三阶段,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而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 匹兹堡是美国钢铁设备、技术与服务的核心源地,其市场面向全美及全球各大钢铁基地。分析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匹兹堡地区的原因。
#37#[答案] 原有钢铁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高;协作条件好。
#38#[解析] 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匹兹堡的原因主要考虑当地的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和协作能力。
(3) 匹兹堡产业转型的成功案例,给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39#[答案] 对原有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
#40#[解析] 传统的重工业区,产业结构单一,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所以产业转型的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二是治理环境污染,以适应新型产业发展的需要。
区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三题。
1. 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1@ )A. 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 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C. 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D. 后期的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42#[解析] 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初期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但其产值是不断上升的;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第二产业;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导致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3. 关于区域转型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45@ )A. 前期资源枯竭、环境恶化B. 前期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C. 吸引大量人口迁入D. 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46#[解析] 区域转型阶段前期,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萎缩、衰败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社会问题。区域产业必须进行调整,寻求新的发展。
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是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延伸。(节选自《曼哈顿街头夜景》)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 上述材料所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__阶段( @47@ )A.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B.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C.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D.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
#48#[解析] 根据材料“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可推断,材料所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5. 该区域( @49@ )A.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B. 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C.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形成D.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50#[解析] 由上题可知,该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高,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大,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形成。
6. 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 @51@ )①科技、教育②金融、贸易③信息、旅游④钢铁、普通服装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52#[解析]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为主要经济增长点。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7. 按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该城市经济发展的时间排序是 ( @53@ )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③①②
#54#[解析]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①时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6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0%,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②时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2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约为5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25%,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此时以第二产业为主;③时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约为1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约为3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60%,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
8. 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是( @55@ )A. ①时期出现规模较大的区域性工业基地B. ②末期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C. ③时期区域经济为不平衡的增长态势D. ②—③时期,科技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56#[解析] 由上题的分析可知,①时期以第一产业为主。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的是工业化的早期,即②早期。③时期区域经济增长态势较为平衡。②时期至③时期,科技推动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下图为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变化示意图,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强度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产出所需的矿产资源投入为度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推断甲所处区域的发展阶段是( @57@ )A.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B.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C.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D.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58#[解析] 读图可知,甲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明显升高,说明当时区域发展需要大量矿产资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与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特征相吻合。
2. 在乙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59@ )①技术进步②交通便利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④清洁生产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
#60#[解析] 读图可知,乙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应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由于利用矿产资源技术水平提高,同样产值的产品需要的矿产资源投入减少,使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大大下降;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往往不需要较多的矿产资源投入,也导致矿产资源消费强度下降。
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发展导致的聚落空间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 第一阶段中,岛内大部分居民从事的活动是( @61@ )A. 渔业 B. 采矿业C. 旅游业 D. 金融业
#62#[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第一阶段,岛内主要为落后地区和聚落,早期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说明岛内大部分居民最初以渔业为主。
4. 第二阶段中,a与b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61@ )A.农业商业化 B.工业兴起C.腹地人口增加 D.交通线路建设
#62#[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第二阶段,a与b港口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是由于交通线路的建设,使得港口的腹地更加广阔。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庆处于区域发展的_@71@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这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_@72@______,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_@73@____。
#74#[解析] 区域发展阶段包括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和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其发展状况与区域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7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
(2) 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石油工业一直是大庆市的主导产业,该时期大庆城市规模_@75@__________,处于区域发展的_@76@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76#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
(3) 进入21世纪,大庆面临石油资源枯竭的问题,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为此大庆进行了“二次创业”,说明此时大庆处于区域发展的_@7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77#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
(4) 大庆市的发展历程,说明区域结构的空间演化与_@78@__________、_@79@__________、_@80@__________、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_@81@______—_@82@________—_@83@______的总体发展趋势。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级行政区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 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84@ )A. 辽宁B. 山东C. 上海D. 广东
#85#[解析] 图示第一阶段该地区农作物中有甘蔗和水稻,水稻和甘蔗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根据甘蔗在我国的集中分布地,可推出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广东。
2. 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86@ )A. 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B. 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C. 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D. 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
#87#[解析] 图中显示,甲、乙两城市的农业类型减少,单一作物的生产规模扩大,说明出现了农业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市场需求是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甲、乙两城市都位于广东省,自然条件差别不大;至第三阶段,甲城市以水稻种植为主,乙城市以甘蔗种植为主,丙城市以乳畜业和园艺业为主,呈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由现有信息看不出甲、乙两城市农业逐渐衰落。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1848年修通连接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88@ )A. 濒临五大湖B. 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 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 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89#[解析] 结合材料中信息“1848年修通连接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可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是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
4.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90@ )A. 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 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 美国本土
#91#[解析] 20世纪之前,芝加哥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还没有形成钢铁工业基地,所以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5.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92@ )A. 良好的工业基础B. 便捷的交通运输C. 充足的劳动力D. 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93#[解析]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水路运入五大湖附近的煤炭和铁矿石。
(2021陕西高二期末)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还只是一个毛皮贸易之地。尽管匹兹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随着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后来有了“钢都”的美誉。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 据材料分析,美国建国初期,其区域发展的特点是( @94@ )A. 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大C. 区域内已形成便捷的交通网D. 区域内已出现众多的城镇
#95#[解析]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建国初期,几乎没有工业,人口、城镇稀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7. “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96@ )A. 丰富的铁矿资源B. 便利的水陆交通C. 众多的技术人才D. 丰富的水能资源
#97#[解析] 由材料“19世纪中叶,随着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可知,匹兹堡早期发展得益于便利的水陆交通。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成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
(1) 枣庄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98#[答案] 枣庄的发展经历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现正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转变。
#99#[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和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回答。
(2) “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问题。”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
#100#[答案] 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
#101#[解析] 资源型区域发展到成长阶段后期,会面临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教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资源开发,阶段性,贸易规模,自给自足,空间结构,由点到线,不协调,城市化,服务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区域及其类型,基础清单,区域的特性,一致性,自然区,实际情况需要,自治区,经济社会,4类型,文化事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