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历史统编版七下全册课堂同步课件PPT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图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6课北宋的政治,学习目标,探究导学,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天下自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收拢地方财权,科举取士,1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1.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2.知道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
赵匡胤(927-976)
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原后周禁军统领。960年,于汴京东北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庙号太祖。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962-979年,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北宋建立后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北面有强大的民族政权(辽)
南面有南唐、后蜀等割据政权
局部统一,而非全国统一
比较一下北宋与唐朝的中央官制,有何区别?
隋唐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北宋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
重程序分工,一件事分几个阶段
重具体事务,一件事一个部门完成
普曰:“……唐季以来……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出自《续资治通鉴》
收其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粮
措施1:文臣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措施2:地方增设通判一职,分散知州权力,对其实行监督
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杜绝了藩镇割据,维护了国家统一消极:政府机构臃肿,财政开支负担大,出现“冗官”现象
措施1: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握措施2:设转运使,收归地方财赋至中央
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1.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收归地方财赋至中央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更戍法)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太祖、太宗平一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是以天下晏然(安宁),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内乱),此制兵得其道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1.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2.促进了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结合材料和图片,说说宋朝出现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材料: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中国通史》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因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这使他们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
《神童诗》·宋朝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材料一 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1)政治: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权转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评价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2)科技文化: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宋太祖: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
宋太宗: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
宋真宗:(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 129人。
材料二 本朝(宋朝)鉴于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仁宗时蔡襄曾经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端明集》
(3)军事:对武将和军队的发展不利。
①北宋政治风气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②屡败屡战,送出大量钱物,财政入不敷出。
③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不断。
材料二: 北宋与辽和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却战败,每年向辽和西夏交“岁币”“岁赐”。
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材料三: 宋朝税种有两税法、支移、折变、丁口之赋、杂变之赋等。平民还需服差役、杂役等徭役。而统治者纵容地主侵占土地,豪强地主享受免役特权,一般农民承担更多的徭役赋税。
(4)影响: 收到一定的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兴修水利工程10 000多处。(5)结果: 没有完全取得成功,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 全部被废除。
北宋建立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王安石变法
建立:960年,陈桥兵变统一: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措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影响:皇权大大加强
原因:防止武将专横的弊端重现表现: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发展文教事业等影响: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1.下图的连环画讲述的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是(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2.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 )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3.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的官民比例约为1:2 460,宋朝皇祐前则约为1:929。唐宋官民比例变化的原因是宋代( )A.中央掌控了地方税收B.增设官员以分化处理事情的权力C.注重文教事业的发展D.推崇武将而忽视文臣
4.宋真宗准备让陈尧咨陪辽使射箭,并允诺授予高级武官。但陈母杖责他:“你们父子都是以文章立朝,现在为了厚禄,要使家族蒙羞吗?”这反映出宋代社会( )A.礼法兼顾B.重文轻武C.德才并举D.君弱臣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完整版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6课北宋的政治,重文轻武的表现,②改革发展科举制度,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影响,北宋的政治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治世良言,史料实证,1李自成起义,2建立政权,④结果,年大顺政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说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探究导学,明朝的建立,1在地方,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按察使司司法刑狱,都指挥使司军务,朱元璋强化皇权,2在中央,秦始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