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信息预测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信息预测卷(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每年冬天,会有许多候鸟来汾河两岸栖息觅食。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汾河周边生态环境的是( )
A.变废为宝,打捞蓝藻制作有机肥料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汾河
C.处理垃圾,将废旧塑料在河边集中焚烧D.在汾河沿岸植花种草
2.生产KN95口罩熔喷布的核心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都不属于( )
A.合成材料B.高分子材料C.塑料D.天然纤维
3.磷酸二氢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辅料之一,化学式为,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B.-1C.-3D.+5
4.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村中的678道世界各地特色菜品为冰雪健儿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以下菜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清炒白菜B.水果拼盘C.意大利面D.红烧牛肉
5.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大诗人。他的以下诗词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B.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C.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D.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6.铜在空气中锈蚀会生成铜绿铜绿加热分解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CuOB. C. D.
7.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能得到“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一结论的是( )
A. B.
C. D.
8.2021年12月15日是我国大陆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安全发电30周年。铀是核裂变的重要元素之一,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中子数为92
C.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2
9.对比实验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0.NaCl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6.6%
B.60℃时,将等质量的NaCl与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NaCl>
C.若中混有少量NaCl,可用蒸发结品的方法提纯
D.在20~40℃时,可以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和的饱和溶液
三、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关注生活现象】
“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下列图片均与航空航天有关,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1题~4题。
21.图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胖五”,是我国目前体积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其发动机将液态氢和液态氧推进剂泵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火箭推力,燃烧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2.图Ⅱ:航天员在太空中呼吸的气体成分和地球类似,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依然是_________。航天员在舱内生活,通过电解舱内的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满足航天员在舱内的氧气需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
23.图Ⅲ:“天和”核心舱采用大面积可展收柔性太阳电池翼供电,其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柔性太阳电池翼的基板采用超薄型轻质复合材料,它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当空间站运行到太阳无法照射的阴影区时,由锂离子蓄电池为整个舱体供电,锂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
24.航天员在核心舱内的饮用水来自“水处理”系统,“尿液处理组件”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蒸馏得到的水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水处理”系统将核心舱内产生的污水收集后通过RO反渗透技术进行渗透净化处理,这种RO反渗透膜利用的净化方法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_,实现污水变净水,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关注生产实际】
25.山西省蕴藏着丰富的铝土资源。某工厂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等)提取,提取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通常将铝土矿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的主要目的是______;“酸浸”后所得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
(2)经检验,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由此可推知的性质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D.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3)向滤液Ⅰ中加入过量NOH溶液,发生的反应除已知中提到的,还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写一个)。
(4)滤液Ⅱ中的一种溶质能与通入的过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小苏打,则该溶质是______。
(5)滤渣Ⅲ受热分解生成的产物除外,还有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的化学式为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26.食品的包装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球可被人类食用的所有食物中有三分之一被“浪费”掉了。食品在生产后被放到变质,甚至腐烂,是食物被浪费的一大因素,腐烂的食品会释放甲烷。人们通过研究,找到了许多方法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比如冷冻、风干、密封等,从而减少食物“浪费”。
改进食品包装,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浪费。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包装需求。比如,脂肪曝露在空气中或在光照条件下会变性,产生异味,这也是油炸食品不能使用透明包装袋的原因。密封包装通过隔绝空气来延长食品保质期。还有一种方法是“气调包装”。将包装袋内的空气替换成一种理想化的气体,比如薯片包装袋内充入氮气替代空气。有些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的铁粉干燥剂,不仅可以干燥食品,还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鲜切苹果表面涂一些柠檬汁等酸性成分,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防止鲜切苹果表面变色,也是保鲜的一种方法。
开发绿色环保食品包装材料,有利于保护环境。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腐烂的食品释放出的导致气候变暖的物质是________。
(2)食品冷冻可以延长保质期的原因是________。
(3)薯片包装袋内充入氮气可以防止薯片变质,是利用了氮气________的性质。向使用后的铁粉干燥剂中加入稀盐酸,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用pH试纸测定的方法是________。
(5)减少食品浪费,从自身做起,你的做法是_______(写一条)。
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27.如图五边形的五个顶点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C在农业上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A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A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
(4)B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六、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1分,共6分)
28.小宁在社会实践中,对某工厂废弃电器零部件黄铜(锌铜合金)中铜的含量产生了兴趣,为了测定该黄铜中铜的含量,小宁将该黄铜带回化学实验室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测定分析。他们称取该黄铜样品25g放入指定容器中,然后将2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小宁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他的题解如下:
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的值应该为;
②黄朝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③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过程为:
解:设5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夏丽看了小宁的题解,认为不正确,小组同学们和小宁一起开始检查题解中的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检查。
(1)仔细观察:你发现小宁的题解过程中的错误共有_____处。
(2)纠正错误:兴趣小组的同学帮助小宁纠正了部分题解中的错误,请你将③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正确解题过程写出来。
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基本实验】
2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装置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
(1)若用装置A作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B可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写一种),药品是_______。
(3)用装置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0.在一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走进消防大队,倾听消防安全讲座,进行干粉灭火器灭火操作。同学们对“发生火灾时要往低处逃生”的原因、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和干粉的分解产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启了项目性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分析“发生火灾时要往低处逃生”的原因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是火灾中使人室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达交流】常温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二氧化碳在低处聚集,但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密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低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处二氧化碳的含量低,因此发生火灾时要往低处逃生。
任务二:分析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同学们查阅干粉灭火器的标签后知道,灭火操作时所用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1.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的工作过程: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呈碱性的白色固体物质。
2.镁、钠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表达交流】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镁、钠等金属着火时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灭火。
任务三:探究碳酸氢钠分解后的白色固体物质成分
【作出猜想】猜想1:氢氧化钠:猜想2:碳酸钠。
【设计实验】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充分溶解。
【反思评价】
(1)小明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_________。
(2)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在河边直接焚烧废旧塑料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C项不利于改善汾河周边生态环境。
2.答案:D
解析:天然纤维是指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这里的两种塑料——聚丙烯和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选:D。
3.答案:D
解析:中Na的化合价为+1,H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设P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1)+(+1)×2+ +(-2)×4=0,解得=+5。
4.答案:D
解析:A、蔬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B、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糖类,不符合题意;
C、面食含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
D、肉类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 A项,冰是水凝固而成的,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凝固、凝华都是物理变化。B项,“黄花分外香”说明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虽然在运动,但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项,纸船明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指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6.答案:C
解析:铜在空气中锈蚀会生成铜绿,含有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能生成,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故选:C。
7.答案:B
解析:A项实验中小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B项实验中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符合题意;C项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符合题意;D项实验中被沙子覆盖的红磷不燃烧,未被沙子覆盖的红磷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铀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元素周期表单元格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铀元素的中子数≈238-92=146,B不正确,C、D正确。
9.答案:A
解析: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要用同种等浓度等量的酸,A中酸的种类不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B能达到实验目的。碘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可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剂种类,C能达到实验目的。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在冷水中扩散得慢,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能达到实验目的。
10.答案:C
解析:由题中表格数据可知,4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6g,此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选项说法正确;60℃时,假设分别取110g的NaCl与110g的分别配成饱和溶液,110g的所需水的质量是100g,而对于NaCl,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37.3g,若要使剩余的72.7g(110g-37.3g=72.7g)NaCl溶解,还需要再加水,因此,所需水的质量一定比大,B选项说法正确;由题表可知,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故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选项说法错误;在20~40℃范围内,NaCl和的溶解度可能相同,溶解度相同时二者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可以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和的饱和溶液,D选项说法正确。
21.答案:
22.答案:氮气(或);2:1
23.答案: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质轻(合理即可);
24.答案:纯净物;过滤
解析:蒸馏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方法,得到的水是纯净物。污水中一些小分子的物质或离子等能透过RO反渗透膜,一些大分子物质、溶解性盐等不能透过RO反渗透膜,RO反渗透膜相当于滤纸,该净水方法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25.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AC
(3)[或]
(4)
(5)
解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向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其中的能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氯化铁,过滤所得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说明难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滤液Ⅰ的溶质为氯化铝、氯化铁和过量的氯化氢。向滤液Ⅰ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盐酸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铁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铝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铝沉淀,根据已知信息,氢氧化钠会与氢氧化铝继续反应生成和。则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铁,滤液Ⅱ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偏铝酸钠、氯化钠,向滤液Ⅱ中通入过量的,偏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则滤渣Ⅲ为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得到产品。
26.答案:(1)甲烷
(2)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3)化学性质不活泼;
(4)用玻璃棒蘸取柠檬酸水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5)践行光盘行动(合理即可)
解析:(3)使用过的铁粉干燥剂中一定含有,加入稀盐酸后,一定会发生稀盐酸和的反应。
27.答案:(1)
(2)(合理即可)
(3)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合理即可)
(4)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置换反应(与上一空对应)
解析:农业上用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波尔多液,可知C是硫酸铜;A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则A为酸,可以为稀硫酸或盐酸;B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反应,则B可以是氢前金属,如Zn、Fe等,也可以是可溶性碱,如NaOH、等;当A为时,B还可以是可溶性钡盐,如等。
28.答案:(1)6
(2)解:设5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6%。
解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黄铜合金中只有锌可以与稀盐酸反应,铜不反应。由题表中数据可知:从第1次到第3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一直减小,第1次固体减少的质量为25g-18.5g=6.5g,第2次固体减少的质量为18.5g-12g=6.5g,第3次固体减少的质量为12g-10g=2g,所以第3次加入的稀盐酸未完全反应,合金中的锌已经完全反应,因此第4次加入的稀盐酸未参加反应,固体质量仍为10g,即①中的值应该为10;②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应该为;③中的错误有4处(不带“g”、化学式、后面应加“↑”、缺比例式),所以,小宁的题解过程中共有6处错误。
(2)每加入50g稀盐酸,消耗6.5g锌,由此可以根据消耗锌的质量,计算出5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代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9.答案:(1)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二氧化碳(或,合理即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与上一空对应)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a端导管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解析:(2)装置B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用装置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长进短出,因此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a端导管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30.答案:任务一:大;变小
任务二:降温和隔绝氧气(或空气);不能
任务三:【设计实验】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
解析:任务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灭火的原理是降温和隔绝氧气;镁、钠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镁、钠等金属着火时不能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灭火。
A探究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加入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18.5
12
10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
猜想2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中考导向信息预测临门A卷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2年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中考导向信息预测临门B卷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年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中考导向信息预测临门A卷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生活,科普阅读题,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定量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