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 总复习 统计与可能性 |青岛版(五四学制)
展开《回顾整理——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教材,第132页统计与概率——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习。
教学目标:
1.将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与整理。
2.掌握知识整理的方法,并将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的知识内容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通过完成统计实例,让学生体验完成一项统计活动一般要经历“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等环节,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4.学会与他人合作,不断提高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的知识内容。
教学难点:将内容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展台。
学具准备: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三大板块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与可能性。
【设计意图:以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回顾整理。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有哪些?
生:有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生说老师板贴)
师:你记得真清楚请坐。在五年级上册,我们还学习统计的主要步骤,那么统计的主要步骤是哪些(板贴统计的主要步骤)?我们就以,统计两个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为例来回顾一下统计有哪几步?
师:首先是确定了此次统计活动的,有了主题,需要设计把这两样合起来,就是统计步骤的第一步。
师:想一想根据统计两个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这一主题,我们设计调查表时,需要设计调查哪些项目?
师:我们用这个调查表记录每个队员的立定跳远成绩,就是统计步骤中的搜集数据。
师:这是搜集的第一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20个杂乱的数据能看出第一队成绩的好坏吗?怎么办?整理数据时要用到统计表的知识。
【设计意图:从确定两个小队立定跳远的成绩这一主题入手,引导学生复习整理统计的主要步骤: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因整理数据需要用到统计表的知识,从而引入对统计表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1.整理回顾统计表的相关知识。
师:统计表分哪几种?
师:用什么统计表整理第一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从单式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刚才的信息,第一小队成绩哪段人数最多,哪段人数最少? 同样整理第二小队的成绩用什么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发现第二小队哪段成绩人数最多哪段人数最少?
师:你观察地真仔细,请坐。两个单式分段统计表,能看出每个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好坏,现在我们想知道哪个小队的成绩更好一些,怎么办?师:你的方法很好,请坐。师:谁来根据这个复式分段统计表,比较分析一下,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哪个成绩更好些吗?为什么?
师:你分析得有理有据,请坐。刚才同学们分析第一小队成绩好的过程,就是统计步骤的描述、分析数据
师:想一想刚才的分析过程中,复式分段统计表比单式分段统计表的优势是什么?
师:你很会比较,请坐。为了分析数据时,形象、直观,我们通常把统计表制成统计图。
【设计意图:从统计表的分类,引入对单式分段统计表、复式分段统计表知识的整理,通过将两个小队立定跳远成绩的数据整理到单式统计表,体现单式分段统计表在理清各自小队的成绩起到的作用。再通过提问哪个小队的成绩好?引起学生进行对比两个单式分段统计表,从而进入复式分段统计表的回顾整理,学生对比单式分段统计表与复式分段统计表,了解复式分段统计表的优势。】
2.回顾整理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1)整理知识
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分为哪两种?
师:折线统计图有哪些?
师:你能认出这些统计图,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吗?
师:请看!这是什么统计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它的特点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条形的高矮,一眼看出哪个体重人数最多?哪个体重人数最少?
师:这是什么统计图?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先看什么?
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它的特点是什么?通过比较,你发现一班的优势项目有哪些?二班呢?
师:将两种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综合到一起,可以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师:这是什么统计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观察和仔细,请坐!由此可见它的特点是什么?
师:你想得很清楚。这是什么统计图?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也要想观察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师:从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能简单地说说两种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我们用一句话来说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师:你的概括能力很强,请坐。这是什么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什么?
师: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你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分析数据吗?
(2)习题检测
师:请看第一题,要看看哪个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好些,选择什么统计图来分析两个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 为什么?
师:你说得很棒!课件出示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先画图例,用红条表示第一小队,用蓝条表示第二小队,再按数据画出相对应的条形图。从这个条形图中,你发现哪个小队的成绩好?你对体育老师有什么建议?
师:你的建议合情合理,下课说给体育老师听好吗,刚才对体育老师的建议就是统计步骤的最后一步,作出决策。
师:谁来解决第二题?请先读题再解答。
师:她说得对吗?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习题卡的方格纸中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哪位同学到前面给大家展示一下。请坐。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根据图例,先描点,后连线。从这个折线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分析的很准确,请坐。你对甲乙两种洗衣粉下次进货有什么建议?
师:你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请坐,
师:谁读一下这道题?选择什么统计图?理由是?
师:同意吗?请坐!怎样计算第一周销售量占五月份销售总量的百分比?谁来列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课件演示)同样第二周的百分比呢?第三周?第四周?有了这些百分比就可以画出扇形统计图。
师:(课件出示)同学们在这幅扇形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读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算出第四周的销售量吗?请同学们拿出习题卡做一下第2题。
学生交流,先算出乙种洗衣粉的销售总量,再求出第四周的销售量。
师:谁来给大家交流一下,跟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师:同学们我们在统计过程中,将杂乱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为了便于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我们又把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你想想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起来,统计图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生更形象、直观教师板书形象直观)你的概括简单有效。
【设计意图:用五种不同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先观察统计图,再从图中得出信息,从而回顾整理统计图的特点。通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习题,让学生对统计图的特点加深印象,并能合理的使用统计图。在整理统计图的特点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统计主要步骤:描述分析数-作出决策最后两步的复习。】
3.整理平均数的相关知识。
师:接下来,我们回顾平均数的知识。谁来说说平均数的意义是什么?(教师板贴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不表示具体的数据教师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想想你是怎样计算平均数的?(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教师板书)
师:你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师:第一题,谁来试一试,先读题再解答。
师:你分析得很清楚,请坐。课件出示。谁来读第二题算一算,谁来列出算式,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师:谁来读一下题,请同学们将算式列在习题卡的第三题上。谁来交流一下这道题。同他一样的请举手,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他分析的有道理吗?请坐。
【设计意图: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用三道习题进行巩固,加深理解。】
4.交流可能性的相关知识。
师:不管统计表、统计图还是平均数都属于统计的知识,统计大量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谁来试着说说统计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师: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我们一起来总结统计的价值和意义吧。(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师:透过现象看本质,统计可以帮我们在生活中,根据发现的规律,对后面的事情进行预测,而我们学过的可能性知识,是帮我们理清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我们通过习题一起来整理吧。
出示课件练习题一
师:通过刚才的题中,可以知道,生活中的事件分为哪两类?
师:很好,请看第二题。学生便读题边做。想想怎么判断事件可能性的大小?
【设计意图:用习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可能性知识的回顾和整理,让学生明确可能性事件有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发生的数量有关。】
三、回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快要下课了,你都有哪些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说的用线将板书的内容连接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回顾本节课整理的知识要点。教师根据学生的整理,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知识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的主要步骤
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分析数据
作出决策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青岛版(五四制):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总复习|青岛版(五四制),共6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 总复习 数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 总复习 数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共7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 总复习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青岛版(五四学制):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顾整理 总复习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青岛版(五四学制),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