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版高考物理专题39“滑块_木板”模型中的能量问题练习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专题39“滑块_木板”模型中的能量问题练习含解析,共6页。
专题39 “滑块—木板”模型中的能量问题1.分析滑块与木板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确定两者间的速度关系、位移关系,注意两者速度相等时摩擦力可能变化.2.用公式Q=Ff·x相对或动能定理、能量守恒求摩擦产生的热量.1.(多选)如图1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x,滑块速度为v1,木板速度为v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A.上述过程中,F做功大小为mv+Mv22B.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越大,x越小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长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答案 BD解析 由功能关系可知,上述过程中,F做功大小为二者动能与产生的热量之和,选项A错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越大,长木板的加速度越小,x越小,选项B正确;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的加速度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短,选项C错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F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选项D正确.2.长为L=1 m、质量为M=1 kg的平板车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以初速度v=5 m/s向右运动,同时将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平板车的最前端,物块和平板车的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物块相对平板车向后滑行距离s=0.4 m后与平板车相对静止,平板车最终因为地面摩擦而静止,如图2所示,物块从放到平板车上到与平板车一起停止运动,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图2A.0 B.4 J C.6 J D.10 J答案 A解析 将小物块轻放到平板车上时,由于摩擦力做正功,使小物块加速,到与平板车速度相等时变为静摩擦力,由于地面对平板车的阻力而使平板车和小物块都减速,静摩擦力对小物块做负功,因为小物块初速度为零,最终与平板车一起减速到零,故动能变化量为零,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零,选项A正确.3.(多选)如图3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A、B两物体(A视为质点),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B的长度为L.当B不固定时A以速度v0从左向右从B上面滑过,这一过程中,A克服摩擦力做功W1,产生热量Q1,当B固定于水平面时,A仍以速度v0从左向右从B上面滑过,这一过程中,A克服摩擦力做功W2,产生热量Q2,则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图3A.W1=W2 B.W1>W2C.Q1=Q2=FfL D.Q1>Q2>FfL答案 BC解析 A从B左端滑到右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fs,因为B不固定时A的位移要比固定时大,所以W1>W2,摩擦产生的热量Q=Ffs相对,两次都从B左端到右端,相对位移相等,所以Q1=Q2,故B、C正确,A、D错误.4.(多选)第一次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4甲所示,一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第二次将长木板分成A、B两块,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若小铅块相对滑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小铅块将从B的右端飞离木板B.小铅块滑到B的右端前已与B保持相对静止C.第一次和第二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等D.第一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答案 BD解析 在小铅块第一次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当小铅块运动到B上后A停止加速,只有B加速,加速度大于第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B将更早共速,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B的右端,二者就已共速,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第一次的相对位移大于第二次的相对位移,则第一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选项C错误,D正确.5.(2020·浙江绍兴市诊断性考试)如图5所示,两块材料不同的木板M、N,长度分别为2L、L,首尾相连固定在水平地面上,B为两木板的连接点,物块与木板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和2μ.当物块以速率v0向右从A点滑上木板M,恰好可以滑到C点;若让物块以v0向左从C点滑上木板N,则物块( )图5A.恰好运动到A点停下B.两次运动的时间相等C.两次经过B点时的速率不同D.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答案 A解析 当对物块以速率v0向右从A点滑上木板M,设物块质量为m,由动能定理,-μmg·2L-2μmg·L=0-mv02,若让物块以速率v0向左从C点滑上木板N,同样由动能定理,-2μmg·L-μmg·2L=mv-mv02,解得vA=0,即恰好运动到A点停下,选项A正确;物块以速率v0向右从A点滑上木板M,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maM,其加速度为aM=μg;物块向右滑上木板N,由牛顿第二定律,2μmg=maN,其加速度为aN=2μg;物块以速率v0从C点向左滑行,同样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N′=2μg,aM′=μg;可画出物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块以速率v0向左从C点滑上木板N,运动的时间较长,两次经过B点时速率相等,选项B、C错误;两次位移大小相等,时间不同,所以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相同,选项D错误.6.(多选)(2019·安徽安庆市期末调研监测)如图6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板质量为M=2 kg,质量m=1 kg的铁块以水平初速度v0=6 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0.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0.5,木板长为4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A.铁块最终滑离木板B.铁块最终停在距离木板右端1 m处C.运动过程中地面与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8 JD.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5 J答案 BD解析 设铁块在木板上滑动时,铁块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g=ma1解得:a1=μ2g=5 m/s2;设铁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g-μ1(M+m)g=Ma2,解得:a2=1 m/s2;设铁块与木板相对静止达共同速度时的速度为v,所需的时间为t,则有:v=v0-a1t,v=a2t,解得:t=1 s,v=1 m/s,此过程木板运动的位移x1=a2t2=0.5 m,铁块的位移为:x2=v0t-a1t2=3.5 m达到共同速度后一起向右匀减速运动,所以铁块最终停在木板上的位置到其右端的距离为:4 m-(3.5-0.5)m=1 m,故A错误,B正确;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1=μ2mg(x2-x1)=0.5×1×10×(3.5-0.5) J=15 J,达到共同速度后一起向右匀减速的位移为x3=,a3=μ1g=1 m/s2,解得:x3=0.5 m,所以运动过程中地面与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2=μ1(M+m)g(x1+x3)=0.1×(2+1)×10×(0.5+0.5) J=3 J,故C错误,D正确.7.如图7所示,质量M=4 kg、长L=2 m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1 kg的小滑块B置于A的左端.B在F=3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当B运动至A的中点时撤去力F.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图7(1)撤去F之前A、B的加速度大小a1、a2;(2)F对B做的功W;(3)整个运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答案 (1)0.5 m/s2 1 m/s2 (2)6 J (3)2.4 J解析 (1)对A:μmg=Ma1得a1=0.5 m/s2对B:F-μmg=ma2,得a2=1 m/s2(2)设F作用时间为t,由位移公式得:对B:xB=a2t2,对A:xA=a1t2xB-xA=,得t=2 sF做的功:W=FxB,W=6 J.(3)撤去F后,对B:-μmg=ma3,得:a3=-2 m/s2设从撤去F到A、B相对静止所需时间为t′,则:a2t+a3t′=a1t+a1t′,得:t′= s由位移关系得:x相=+a2tt′+a3t′2-(a1tt′+a1t′2),得x相=1.2 m摩擦产生的热量:Q=μmgx相,得Q=2.4 J.8.如图8所示,质量为M=2 kg、左端带有挡板的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板上贴近挡板处放有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现用一水平向右、大小为9 N的拉力F拉长木板,使物块和长木板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最后物块恰好能运动到长木板的右端,木板长L=4.8 m,物块可看成质点,不计挡板的厚度,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求:图8(1)小物块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拉力F作用的时间;(3)整个过程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答案 (1)1 m/s2 (2)4 s (3)72 J解析 (1)小物块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与整体的加速度相同,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2(M+m)g=(M+m)a1,解得a1=1 m/s2(2)设拉力F作用的时间为t1,撤去拉力时长木板和物块的速度为v=a1t1撤去拉力后,如果物块和长木板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则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μ2g=2 m/s2,物块要维持2 m/s2的加速度需要的外力大小为2 N,而长木板对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Ff1=μ1mg=1 N<2 N,因此物块不可能和长木板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物块与长木板发生相对滑动,长木板的加速度满足μ2(M+m)g-μ1mg=Ma2可得a2=2.5 m/s2,小物块的加速度a3=μ1g=1 m/s2-=L,解得t1=4 s(3)根据功能关系可知,整个过程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拉力F做的功即Q=Fx1,x1=a1t12,可得Q=72 J.9.(2020·宁夏银川市模拟)如图9所示,一质量为m=1.5 kg的滑块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自静止开始下滑,滑行距离x=10 m后进入半径为R=9 m的光滑圆弧AB,其圆心角为θ,然后水平滑上与平台等高的小车.已知小车质量为M=3.5 kg,滑块与斜面及小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5,地面光滑且小车足够长,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图9(1)滑块在斜面上的滑行时间t1;(2)滑块脱离圆弧末端B点前,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3)当小车开始匀速运动时,滑块在车上滑行的距离x1.答案 (1)2.5 s (2)31.7 N (3)10 m解析 (1)设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又x=at12联立解得t1=2.5 s.(2)滑块在圆弧AB上运动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A2+mgR(1-cos θ)=mvB2,其中vA=at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B-mg=m联立解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FB≈31.7 N.(3)滑块在小车上滑行时的加速度:a1=μg=3.5 m/s2小车的加速度:a2==1.5 m/s2小车与滑块达到共同速度时小车开始匀速运动,满足vB-a1t2=a2t2由(2)可知滑块刚滑上小车的速度vB=10 m/s,最终同速时的速度v=vB-a1t2=3 m/s由功能关系可得:μmg·x1=mv-(m+M)v2联立解得:x1=10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题36传送带模型和滑块_木板模型中的能量问题,共6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题35传送带模型和滑块_木板模型中的能量问题,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复习特训考点五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3练(模型方法)“滑块—木板”模型中的能量问题含解析,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