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c
展开2022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潜山痘姆陶器烧制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下列制陶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和泥 B.制坯
C.绘图 D.烧制
2.杭州2022年亚运会将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优先使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B.使用氢能客车,实现绿色出行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垃圾不随意丢弃,注意分类回收
3.化学在保障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蔬菜中只含维生素和水分 B.动物肝脏可为人体补充铁、锌等常量元素
C.霉变大米煮熟后即可食用 D.新装修的房间内有甲醛,应先通风再入住
4.“天宫课堂”第二课王亚平演示了“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结晶实验。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在外界提供结晶核的情况下很不稳定,很容易析出晶体。从一个晶莹剔透的小水球变成白色的小雪球。下列有关乙酸钠(CH3COO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钠由三种非金属和一种金属组成
B.乙酸钠中碳、氢、氧、钠四种原子的质量比为12:1:16:23
C.乙酸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乙酸钠由碳、氢、氧、钠四种原子构成
5.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B.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
C.原子的中子数为26 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 B.移走蒸发皿
C.配制盐水 D.称取氯化钠
7.近日科学家首次实现水的金属态。他们将钠钾合金液滴暴露在少量水蒸气中,只见水在其表面开始凝结,然后形成厚约0.1微米的薄层,制得了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金属水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属水能够导电 D.金属水中水分子不再运动
8.放热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放热反应的是
A.用水鉴别NaOH和NaCl B.炸药用于拆除危旧建筑
C.铁粉用于制作暖宝宝 D.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9.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KNO3和NaCl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 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将20℃时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10.2022年1月26日,我国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该火箭采用C2H8N2 (偏二甲肼)推进剂。如图为N2O4和C2H8N2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3种分子 B.反应前后氮原子化合价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图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11.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小宇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性质不同,鉴别方法不同 | 氧化铜粉末与炭粉—观察颜色 |
B | 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 | 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
C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反应现象 |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石灰水—溶液变红 |
D | 物质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 Fe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A.A B.B C.C D.D
12.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煤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制取医药、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煤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也可以作燃料,但煤燃烧产生多种气体污染物,如CO、SO2等。化学上利用碳酸钙、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脱硫过程中燃煤烟气里SO2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上述材料中涉及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
(2)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下列措施能使脱硫效率提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均匀 b.适当增加碱石灰的用量 c.将时间由300s延长至500s
(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SO2任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
三、实验题
14.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若用B装置干燥氧气,则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填试剂名称),若将B装置中装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若直接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图中C~F四个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_______(填字母)。
四、流程题
15.近日,安徽省财政厅发布通知,推行无纸化办公,确需印刷的资料双面印刷。下图为某造纸厂造纸流程。
(1)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步骤3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此操作中常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
(3)经检测甲造纸厂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可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再排放,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4)推行无纸化办公的意义是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6.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较高温度时,轻轻摇晃,发现熔化的铝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资料:铝的熔点660℃,氧化铝的熔点2054℃)。请解释原因_______。
【实验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在15%氯化铜溶液中,观察到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且附着红色物质,过一段时间还有白色沉淀产生。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监测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反思】
(1)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结合图1分析,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铝、氯化亚铜(CuC1)均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②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和Cl-。
③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实验方案】将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沉淀过滤出来,并洗涤干净后,加入浓氨水,沉淀部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含有Cl-。
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_______ ,该溶液中含有。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
[思维拓展](3)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小李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小李同学将Cu粉与15%CuCl2溶液混合,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图2“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对实验进行改进,确证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CuCl。请你写出改进后的实验方案_______。
(4)金属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化学电池(如图)。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小电珠发光、烧杯中溶液始终无色。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铜与稀硫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B.铜的金属活动性变得比锌强
C.烧杯中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 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六、计算题
17.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火炬“飞扬”使用的燃料是氢气,获取氢气的方法之一是电解水。
(1)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其目的是________。
(2)若要获取2Kg的氢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千克的水?(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B
6.D
7.D
8.A
9.B
10.B
11.D
12.A
13.(1)合成纤维
(2)ab
(3)2NaOH+SO2=Na2SO3+H2O
(4)导致酸雨产生
14.(1)长颈漏斗
(2)2H2O22H2O+O2↑
(3) 浓硫酸 b
(4)E
15.(1)属于
(2) 过滤 引流
(3)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6. 氧化铝的熔点比金属铝的熔点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未能使氧化铝熔化
氢气##H2 硝酸银##AgNO3 溶液变蓝 取Cu与15%的CuCl2溶液混合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ABD
17.(1)增强水的导电性
(2)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x=18Kg
答:若要获取2Kg的氢气,至少需要电解18Kg的水。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