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展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教材分析】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因而,在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要通过学生范读,意象解读等方法理解诗歌情感和深意。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品,一首爱国之歌。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选取了极具个性的意象,从祖国的落后出发,以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书写了自己和那一代青年的迷惘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及那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感与赤子之情。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重音、停留等表达情感的朗读方法,初步具备解读诗歌的能力。然而在本诗中,诗人用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表达个人情感,这给学生的解读增加了困难,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想象的方式走进诗歌情境,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学生距离诗人的时代较为久远,没有经历过诗人的心路历程,需要以“知人论世”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体悟。
【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想象场景品读意象的诗歌阅读方法,感悟祖国历经苦难而又不断拼搏的形象;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中“我”的多重意义,体悟诗人那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感与赤子之情,体悟诗人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重点)
2. 反复朗读,感悟诗人从低沉悲哀到充满希望,愿意为祖国献身的情感脉络,并通过重音、停连、拖音、语调等朗读技巧表达情感变化。(重点)
3. 通过补写诗句,懂得“留白”手法的表达效果;通过仿写诗歌,学会用意象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真挚情感。(难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疑问,导入课堂
教师出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疑问,进入课堂: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著名诗人舒婷的一首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上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也提出了下列的疑问(根据提问人数多少排列)。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PPT出示:
问题1. 文中的“我”指的是什么?——叶欣雨等15位同学
问题2.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时候?——董镇源等9位同学
问题3. “我”为什么是那么多矛盾的事物?——魏文祺等4位同学
问题4. 为什么要把祖国写得这么破败、痛苦?——方彤安等3位同学
问题5. “‘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指什么?——童话等3位同学
问题6. 为什么“希望”是“痛苦”的?——金芷萱等3位同学
问题7. 怎么理解“迷惘”、“深思”、“沸腾”?——黄佳奕等3位同学
(设计意图:本堂课的诗歌学习基于学生的阅读期待,希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的疑问,并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取了疑问人数多的问题,串联课堂教学。)
二、选配乐,定基调
教师播放三段不同情绪的配乐,通过学生对于配乐的选择,明确本诗第一节的感情基调。学生配着所选的配乐,朗读第一节。
明确:第一节低沉的感情基调。
(设计意图:诗歌学习要从朗读入手。朗读要把握好诗歌的情感基调。三段音乐的挑选,检测了学生对于第一节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程度,同时,音乐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中。)
三、想象联想,品读意象
1. 从“老水车”入手,明确“意象”的概念
教师出示“老水车”的图片,询问学生见到老水车以后的心情,明确“意象”的含义。(板书:意象)
明确:学生在见到“老水车”可以有不同的心情。因为当老水车作为一个客观物象出现在那里,它不悲不喜,但是当它出现在诗歌里,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它就有了丰富的内涵。这种客观物象加上主观情思,称为“意象”。
2. 联想、想象,品读意象,走入诗歌情境
第一节诗歌里,诗人写了很多意象,学生阅读诗歌,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场景,将最有感触的场景描述出来,并说说自己还联想到了什么。
预设:
1)看到老水车吱吱呀呀地,在河边很吃力地转动着。尤其是“纺”字更显得缓慢、疲劳,正如祖国当时的状貌,疲惫、落后。
2)看到一个矿工头上在一个很破旧的隧道里面慢慢爬行,他的脸上已经被那些黑土抹得十分狼狈了,全身衣衫褴褛、破旧不堪。说明祖国当时前进的步伐非常缓慢,前进艰难。
3)看到一条驳船现在淤泥里了,一些光着身子的纤夫拉着纤绳努力地走着,很辛苦。正如行进中的人民、祖国,非常痛苦。
4)干瘪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失修的路基破败不堪。如同当时的祖国,破败不堪。
(设计意图:诗歌学习要品读意象,通过比较学生看到老水车和诗人看到老水车时不同的情感,明确“意象”的概念。通过联想、想象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形象思维,借助意象理解诗歌深意,走入诗歌情境。)
四、续写诗歌,以写促读
1. 以写促读:
学生提到的场景里出现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淤滩上的驳船,都有承接的下一句。但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却没有下一句。学生结合第一节诗歌的感情基调,联合上下文,把可以承接的下一句补充出来。
2. 请学生来读一读书写好的句子,并请说一说创作时候的想法。
预设:
1)我是干瘪的稻穗,用仅剩的营养喂饱你的身体。
(虽然稻穗是干瘪的,但它依然努力提供营养,就矿灯虽然微弱,但依然照亮方向。)
2)我是失修的路基,用单薄的身躯铺成通往希望的道路。
(虽然技术不完善,但依然要努力搭出一条道路。就好像虽然国家艰难,但我们仍抱有希望。)
总结:纵使身处苦难,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依然顽强拼搏。
3. 对比阅读,体会情感变化
学生对比补充完整的诗歌和舒婷的诗歌,说说诗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明确:
1)留白(板书:留白),就是诗人有意留下的相应的空白,能给读者想像的空间,读出更丰富的内容。
2)长句结合短句的方式,更利于作者表达情绪的变化。
总结:虽然第一段整体是低沉的,但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一定用一种语调,读到“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作者虽然没有展开,但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祖国的落后和破坏,甚至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想到更多,内心因悲伤而激动,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也要能够读出这个变化。
(设计意图:以写促读,通过学生的续写,更好加深对沉重意象中又蕴含着不屈精神的诗作情感的理解,并了解诗歌“留白”这一手法。)
五、朗读,体悟
1. 教师根据配乐范读,学生评价教师朗读
明确:除了重音、停连以外,留意教师语调的变化,当读到“稻穗”、“路基”的时候,诗人情感越来越激烈,教师用升调传达情绪的激动;最后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用下降的语料,低沉地朗读“祖国啊”。
2. 学生朗读第二节,按顺序解决预习中的疑问:
问题4. 为什么诗人要把祖国写得这么破败、痛苦?——方彤安等3位同学
问题2: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时候?——董镇源等9位同学
问题5:“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指的是什么?——童话等2位同学
问题6. 为什么“希望”是“痛苦”的?——金芷萱等3位同学
明确:
1)学生沿用教师整体低沉的情感基调,在第二节末用降调读“祖国啊”。
2)解答问题4:
A. 祖国破败与痛苦来自苦难的历史。
B. 联系时代背景(契合学生预习问题2):舒婷同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确实遭遇过低落与黑暗,因而他们的笔下有着真切的“破败”与“痛苦”,所以她的诗歌里才出现了那么多“破败的意象”。
明确:
第二节中较难懂的意象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飞天是传说中的一个神,据说它代表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那么飞天袖间的花朵代表的就是富国强民的愿望。但是,在舒婷写作的此诗的时候,我们的愿望,仍然没有实现!(这样可以同时解决问题6)
3. 学生选择配乐,并朗读第三节。
预设:学生选择高昂的配乐(同样是教师提供的三段中的一段)。配合着这段音乐,这三节的朗读需要学生情绪高昂。这一变化是为了体现新中国的新生、希望。
4. 寻找对比,加深情感体悟
第三段的描写和第一段出现了很大的反差,学生通过寻找具有强烈对比性的词语,促进对第三节的理解。
预设:
破败-簇新;干瘪的稻穗-古莲的胚芽;熏黑的矿灯-雪白的起跑线……
总结:
通过这样的对比,这样的用词,学生就能更好地去品读诗中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样,我们尝试补出作者的留白并朗读:
PPT出示:
我是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1)蓄积了千年的生机就要萌发;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2)洋溢着获得新生的欢喜;
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3)只等待发令枪响奋勇冲刺;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知人论世”的手法,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通过对比体会诗人情感的起伏波澜,并通过补白凸显诗歌中的希望,进一步感受诗人曾经低落但一直不懈地思索追求的品质。)
五、难点问题探讨
通过对比,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我”是很多矛盾的事物,从而引出学生的疑问(问题3),并进入本堂课难点问题探讨(问题1):
问题3. “我”为什么是那么多矛盾的事物?——魏文祺等4位同学
问题1. 怎样理解诗歌中的“我”?——叶欣雨等12位同学
1. 小组讨论并汇报展示
六人一组开展讨论后,请一个同学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另一个同学把大家讨论的关键词写在纸上:
明确:
“我”指的是——
1)诗人舒婷,诗歌抒情主人公本身。
2)每一个中国人。“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虽然我们很渺小,但是我们为祖国奋斗,愿意为祖国赢得富饶、荣光、自由。
3)土地。最后一节里写“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我就是每一寸的土地,组成整个国家。
4)祖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祖国经历了各种苦难和悲哀,终于迎来了新的希望和新生。
5)经历了诗歌中的时代变迁的那一代人。他们见证了祖国的苦难,又对祖国抱有希望,他们曾经迷惘,现在已经沸腾,做好了为祖国献身的准备。
总结:“我”既指代了人,也指代了祖国;诗人用“我”这个意象来写祖国,表现了诗人与祖国血肉相连的情感。
(板书:“我”字写在中间,边上是发散的线条,连接各组的理解。最后总结的时候,将各组的理解连城一个大圈。)
2. 聚焦“一代人”
引导学生关注 “我”的一种解释:经历了诗歌中的时代变迁的那一代人。
明确:虽然在上述诗文的分析中提到,作者那一代人经历了苦难和破败,但是他们却始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希望为祖国的崛起不懈追求。正如朦胧派另一位代表诗人顾城所说 (ppt出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诗人的觉醒,更是那一代人的觉醒。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迷惘”、“深思”、“沸腾”三个词语:
问题7. 怎么理解“迷惘”、“深思”、“沸腾”?——黄佳奕等3位同学
明确:
作者思想情感的递进过程,虽然那一代人经历了苦难,但依然想要为国奉献,是他们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的体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对于“我”的理解,以板演法的方式,更清晰地呈现大家的思考,并通过顾城的诗歌,帮助学生体会那一代人的觉醒。)
六、读写结合,表达情感
课堂练笔并交流:
“我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明确:
选择具有这个时代特点的意象,能够表达学生个体的情感。
总结:
从同学们的诗歌里,看到了你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听到了你们愿意为祖国去奋斗的心。那么课堂的最后,让我们一起起立,再次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学生朗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如今距离舒婷写作已过去40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舒婷那个时代的苦难、挣扎,但他们也一定对这个崭新的时代有着新的体会。经过诗歌学习以后,要求学生选择他们熟悉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情感。)
【拓展阅读】
课外推荐学生阅读以下朦胧诗派的优秀作品:
舒婷《致橡树》《这也是一切》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北岛《回答》
顾城《远与近》
江河《星星变奏曲》
(设计意图:部编教材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向更多同类作品阅读的拓展,以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过程。学生通过课外的阅读,能更好地学习朦胧诗派的作品,帮助他们学习诗歌的写作。)
【板书设计】
(蓝圈部分为预设的小组讨论结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我亲爱的祖国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2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我亲爱的祖国教案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我亲爱的祖国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2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我亲爱的祖国精品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