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出师表》《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出师表》《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共4页。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庶竭驽钝 再而衰,三而竭 尽心竭力
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身许国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元方入门不顾 奋不顾身
D.衣食所安 而死于安乐也 心安理得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闻名。
理解:诸葛亮自述与刘备相识之前没有建功立业之心,只想过闲适的田园生活。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理解:临终托孤这件事一方面可以充分说明先帝对诸葛亮的信任,另一方面表明诸葛亮始终不忘先帝“兴复汉室”的重托,这是出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自己的职责。
【丙】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牲畜和玉器、丝织品等,从来不敢虚报,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理解:在曹刿指出靠贵族的拥护不能战胜齐军后,鲁庄公又把取胜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护佑表现了鲁庄公善于接纳他人建议。
3.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选择,但只要有正确的信念,就不会失去人生的方向。请根据两段节选文字及下面的两则材料,谈一谈诸葛亮、曹刿、谭嗣同、林则徐是如何选择的。(4分)
材料一
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盖念南海也。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
(选自《谭嗣同之死》)
材料二
(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请禁鸦片烟,下中外大臣议。则徐请用重典,言“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宣宗深韪之,命入魏,召对十九次。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十九年春,至。总督邓廷桢已严申禁令,捕孥烟犯,洋商查顿先避回国。则徐知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严备。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馀箱,亲莅虎门验收,焚於海滨,四十馀日始尽。
(选自《清史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2 分)
2.【乙】(2分)
3.示例:诸葛亮在刘备临终托孤之际,选择致力于兴复汉室;曹刿在国家有战事之时,选择挺身而出力劝君主以民为本出兵迎敌;谭嗣同在变法失败之际,选择勇于牺牲生命坚守信念:林则徐在国弱被欺之时,选择不惧列强,焚烧鸦片。(共4分。四人分析各 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6),共21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