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第1页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21* 创造宣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1* 创造宣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预习,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创造宣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3.重视创造的力量,培养自主、自信的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2. 回顾议论文知识。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创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指名回答)带来丰收的成果,带来奋斗的喜悦,带来生存的信念。泰戈尔曾经说:“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谁忽视了人生中的创造,无疑也是对人生的懈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从此敢于创造,勇于创造。环节二:检查预习1.交流作者及写作背景指名交流后教师出示图片。陶行知,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2.议论文知识指名回答。(1)议论文三要素?                   (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主要的论证方法?                 (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环节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问题: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这五种错误观点是?2.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3.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4.梳理文章思路。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第二部分(第2一4段):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第三部分(第5-11段):批驳了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第四部分(第12-16段):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小结: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终能让创造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森林。”的创造宣言。环节四:研读分析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比喻论证。将教育比喻成雕像,将教育方法比喻成雕刻的刀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2. 作者批驳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借口,运用的论证方法?明确:分别列举了多个反例来反驳这五种观点:平凡无过于白纸、石头,但八大山人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飞帝亚斯、米开朗琪能用石头雕成不朽的塑像;单调无过于监狱、沙漠,但是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诞生于监牢,法国企业家能在沙漠中挖出苏伊土运河;莫扎尔特、爱迪生幼时可以成才;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道统,不识字的惠能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取得佛经,哥伦布、莫扎尔特无不是在绝境中成就伟业。因此,作者是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运用了古今中外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驳斥错误认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度,又让文章气势充沛。3.第13段,东山樵夫因为心里只知道割茅草,对泰山的参天大树视若无睹,只发现了泰山的茅草没有东山多,因而得出了“泰山没有东山好”这样一个结论。泰山的树苗被樵夫随手拔下,被当成柴草烧掉了。是什么论证方法?明确:比喻论证。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树苗茅草喻指学生,指出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也不能给于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从而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环节五:品味语言1.本文有许多哲理性句子,请你找出几句,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1)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明确:在未有人之前,世界因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创造,人也是世界的创造物之一,人如今所为同样也是创造,和世界的创造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创造虽然必须服从世界创造的规律,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着我们自身的意志。(2)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明确:人是不能离开群体独自成长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注定了他的“社会性”本质,正是如此,一个人的塑成,是集体塑造的力量,“活人塑像”的比喻是极度形象恰当的。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比喻的妙用。(1)第4段“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句话怎么理解?明确:“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给人以警示。(2)第10段“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明确: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意指当一个人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环节六:教师寄语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除了勇气、自信之外,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加油!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预习成果,明确作者的观点,理解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拓展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检查预习,识记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探究,赏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