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7《壶口瀑布》教案01
    17《壶口瀑布》教案02
    17《壶口瀑布》教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旧知,引入新课,初读课文,明确“所至”,细读“所见”,品味语言,理解“所感”,把握内涵,总结本课,开阔视野,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壶口瀑布

    ■教学说明

    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举凡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它的写法比较自由,风格多姿多彩,既能增长读者的知识,广大其见闻,也能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之前所学的《小石潭记》《三峡》《与朱元思书》等均为游记的“早期形态”。学习这一单元,既要回顾学过的游记,体会它们的异同,还要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所至”“所见”“所感”,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壶口瀑布》是本单元的教读课,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游记,具备游记的典型特征。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教会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学习目标

    1.       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2.       仔细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想。
    3.       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的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课堂呈现

    一、课前预习

    预习课文,完成《语文作业本》预习任务:

    1.   自主阅读单元导语,圈画出关键语句,了解单元要求。
    2.   朗读课文,完成《语文作业本》中的“课前预学”部分。

    二、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1.   回顾《小石潭记》,说说作者是怎么写他这次的出游的。教师顺势再明确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一个基本的经验与知识框架。要求学生用三种符号,画出文中表示“所至”“所见”“所感”的句子。
    2.   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语文作业本》预习一(大声朗读课文,圈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四字短,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大声朗读这些四字短语,品味凝练典雅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韵味和气势),结合《语文作业本》课后拓展材料二、材料三如图示,初步感知本文的语言特色。

    2检查《语文作业本》预学二,初步感知作者的游踪。示意图通过希沃上传,同学质疑、修改

      

    3)检查《语文作业本》预习三 朗读课文第3、4段,用你的朗读演绎“壶口瀑布”,并用几个词语来表达作者笔下壶口瀑布带给自己的感受,交流感受。

    三、初读课文,明确“所至”

    1.   “所至”是作者的基本行程,体现作者的游踪,它往往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

    1游记有两种典型写法,移步换景和定点换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及“我”的游踪变化的词句,并完成《语文作业本》导学一(1(移步换景:跳读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及“我”的游踪变化的词句并填写表格)。

     

    时间

    游踪变化

    第一次

    雨季

    下到滩里——逃离到岸上

    第二次

    枯水季

    下到沟底——走到河心

    表格希沃上传,同学修改。

    2)移步换景是游记中非常常见的手法,除此之外,游记还会使用定点换景来呈现游踪。同学们再细读课文第34段,结合《语文作业本》导学一(2(在写枯水期的壶口瀑布时,作者采用了定点换景的写法。请仔细阅读第34段,然后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着重理解定点换景的写法完成后,同桌间互评,交流思考结果。

    明确: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作者先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交代“壶口”得名的原因;再仰视河面,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河水“跌”龙槽,碎为水雾,再随彩虹由下而上,直抵青山;接着,作者平视龙槽两边,细摹千姿百态的河水,以及水雾和彩虹;最后,作者的视角转换到自己脚下,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

    2.如果梁衡不是枯水期去壶口瀑布,能否见到文中之景?如果他不是下到河心,能否见到文中之景?(经由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应当能对“所至”在游记中的作用有所理解)

    四、细读“所见”,品味语言

    1.   “所见”构成游记的主体,它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所见”可以是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也可以是风土人情、社会生活。
    2.   游记中描写景物,要避免不加选择,一一写来,而应当有所侧重。要选择最能触动自己的景物,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有灵性,有生命。刘心武曾在他的《关于游记写作》中说过这样一句话(PPT出示)。

     

     

     

    3.那么,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呢?完成导学二(2)的“观点交锋”(如图示。说明:为了避免重复,教学过程中调换导学二(1)和导学二(2)的使用顺序),体会作者在选材上的用意

    明确:写雨季的瀑布并不画蛇添足,反而从不同的季节来表现壶口瀑布不同的美。正因为雨季的时候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飞瀑,所以才有枯水季的重游。几笔带过雨季时的瀑布,重点写枯水季的瀑布,使文章自出新意又详略得当。

         写了壶口瀑布又写“石”,是因为壶口瀑布是由水和石共同造就的,石约束水,水激荡石——没有这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没有壶口瀑布。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也为下文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带刚”的个性奠定了基础。

    3.那么在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又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细读第345段的内容,完成《语文作业本》导学二(1(根据课文第34段内容,选择可以概括景物不同特点的词,填在横线上。说明:《语文作业本》该部分只要求关注34两段,但为了关照所有景物,也为了与导学二2相呼应,教师应加入第5段的阅读)。

    明确:俯视龙槽,河中有河,重在奇;仰视河面,浊浪奔涌,“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重在雄;看河水重叠而下,碎为水雾,重在险。

        另,在《语文作业本》导学二(1)的基础上,补充第5段对河底巨石的描写,视角转换到作者自己的立足点,巨石“静”的形态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重在震撼人心。

    4.壶口瀑布之所以成为文人墨客争相题咏之处,就是因为它在黄河的诸多景观中独具特色。反复阅读第34段的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壶口瀑布的特点的。

        提示:赏析选择其中一点,从文本出发细加分析,分条阐述;不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也不要简单概括、脱离文本。(先独立思考,找出文中具体的语句做赏析,再小组合作交流。)

    片段实录:

    生1:节奏感强,张弛有度。在表现河水滚滚而来、急坠而下、四溢奔流的场景时,作者多次使用“更闹,更挤,更急”“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这样的短促急骤的句式,突出画面的动态。

    生2:善用拟人,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手法,用人的动作写水的动态。这两段中的动词,很多都常常用来表现人的动作,像“走”“进”“折返”“迂回”“觅”等动词都是如此,这些动词使文章的描写更有形象性,更能打动读者,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生3:选词准确,词语丰富。如描写即将坠入深沟的河水,连用“挤”“撞”“推”“搡”“呼”“拥”等动词,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水的种种动态。

    生4:适当重复,形成特殊效果。“跌”字在这两段中出现了六次,突出强调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特别是第4段,在不长的语句中连续五次使用“跌”,三次使用“碎”,不仅强化了瀑布流水的力度,也因适当的重复而形成了独特的音节效果。

    5.教师小结:作者通过畅达自然、典雅凝练的语言,拟人与动词的精到妙用,为我们展现了壶口瀑布这一独特景观。面对如此美景,和作者一样,我们也受到了触动,产生了情思。

    五、理解“所感”,把握内涵

    1. 从创作论的角度来看,“所感”其实是游记创作的动因,所谓“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苏轼《南行前集叙》)(PPT出示)游览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与思考,既可以独立于写景之外,也可以融化在对景物的描写中。

     

     

     

    2.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先在文中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文字,再完成《语文作业本》导学三(“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请从文中找出表达“所感”的文字,填写在表格中,并就其作用或内涵说说你的理解)。

    1小组交流思考成果,展示。同学质疑、修改,教师点拨

     

    摘抄表达“所感”的文字

    理解其作用或内涵

    直接体验

    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凸显水势之大之快。

    引发感想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情感。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把水的多样和人的多情联系起来,自然而恰切,是文章意蕴丰富,也为下文的进一步讨论做铺垫。

    理性思考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赞扬黄河柔中带刚、勇往直前的力量和精神;表达磨难造就个性的人生观点。提升了游记的内涵。

    (发现:每一处的“所感”都与景物的特征之间有着某种“相似”“相通”。)

    2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三种体悟感受的顺序为何不能调换。

    明确:观景时,人的直接感受最为直观,也最先被传递出来。再由自然联想到人本身,巧妙地把水的多样与人的多情联系起来,开始融情于景。进一步由脚下的巨石引出对黄河个性的解读,表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这是建立在对所写景物文化内涵有着深刻体认的基础上的。由具象到抽象,联系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走向更高阶的思维,也使游记的内涵走向深处。

    六、总结本课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壶口瀑布》,再一次明晰了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看到了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和景物的特点,理解了作者的所感所想,也领会了黄河的伟大的性格。这篇游记写法比较典型,为后面三篇游记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开阔视野,拓展阅读

    游记这一体裁,涉及内容广泛,写法自由,风格多样,读来既能增广见闻,也能带来美的享受,引发心灵的共鸣。我们这一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壶口瀑布》带我们真正地走进了游记的殿堂。当然,四篇游记肯定是不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创作过优秀的游记。老师给大家带来三篇游记(分发文章):郁达夫的《西溪的晴雨》、徐迟的《黄山记》和王充闾的《读三峡》。这三篇文章,老师有一些阅读建议供大家参考:1.读《西溪的晴雨》,思考郁达夫通过怎样的语言表现文人雅趣?2.读《黄山记》分析作者的写作视角,体会其博大的胸怀。3.品味《读三峡》诗性的语言,思考其历史感想的价值。读完后,请同学们从选材、构思和语言等角度比较这三篇文章的特点,并完成表格。

     

    选材

    构思

    语言

    《西溪的晴雨》

     

     

     

    《黄山记》

     

     

     

    《读三峡》

     

     

     

     

     

     

     

    相关教案

    语文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抓住特点,赏析语言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四自然段,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2页。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