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交流点拨,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 【导学目标】1.了解演讲的一般要求。2.理解演讲是心灵的表白。3.体会口语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演讲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挑拨离间(jiàn) 赋予(fù) 卑劣(liè) 蛮横(mán hèng)2.词语解释挑拨离间:搬弄事非,破坏团结。赋予:给予。卑劣:卑鄙恶劣。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3.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湖北浠水人。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7月赴美留学。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4.讲演背景闻先生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就闻先生一人。闻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闻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残,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闻先生在发表这次讲演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5.演讲词的特点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1.听录音,学生试读。(多媒体播放)【交流点拨】注意讲演的气势与感情,把握文章的强烈感情。2.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交流点拨】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3.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交流点拨】为民主和平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1.轻声读课文,思考: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交流点拨】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2.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交流点拨】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3.分析重点句:“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交流点拨】此句用双重否定的感叹句式更有力地表现了痛斥敌人的感情。4.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交流点拨】号召青年发扬云南民主运动的光荣传统,加强团结,坚持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表明自己随时为真理献身的决心。1.前面,我们侧重领会了本文的思想内容,大家一定深有体会,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交流点拨】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句式?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运用了40多个感叹号,把讲演者的思想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展示给了听众,造成了使之越来越分明,越来越强烈的效果。设问、反问及反复和排比等修辞的综合运用,也是这篇讲演词的一大特点。 这些修辞的综合运用,使听众的思想与讲演者的思想感情始终处在激荡、交融,再激荡、再交融的过程中,从而不断地涌动和撞击,达到强烈的共鸣。3.在讲演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试作简要地解析。【交流点拨】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地交锋。4.语言上的写法有哪些特点?(1)短句较多,语言口语化。口语又叫口头语,是大多数人日常交际时口头使用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词汇大众化,句式简短,少用关联词语。演讲多用口语。(2)饱含激情的语句。讲演词的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能否吸引听众和能否达到讲演目的的关键。该文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使听众振聋发聩,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高超的讲演技巧。(3)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感情色彩。如:第一段“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第二段“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后声……)”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1.总结课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接触了演讲稿这种文学体裁及其特点,学会了无论是讲话还是写作都要根据特定场合和对象讲话,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拓展延伸说说下列每组的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1)【交流点拨】①句有两个感叹句组成,语气强硬,语调斩钉截铁,情绪激愤,面对敌人,形成强大的攻势。(2)【交流点拨】①句用简明的语言向敌人发问,发人深思,接着宣判反动派必然灭亡的下场 ,通过反复,既打击了敌人的器张气焰,灭了敌人的威风,又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板书设计】敌人必败,人民必胜)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最后一次讲演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文体知识,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品味语言,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3 最后一次讲演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3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辅助,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