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爬山虎的脚表格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爬山虎的脚表格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文,自主探究,拓展阅读,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三章10.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学会细致观察身边事物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这篇说明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学生会产生了探究的愿望,但激起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是难点。
难点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形象思维来完成的,所以单凭教师单一的讲解,学生可能存在很大的疑点,如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方法
1.通过自主先学、小组交流等方式能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如虎、嫩、柄等13个生字,会读本课的词语:嫩红、舒服、均匀等16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了解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请大家认真的观察你知道这些都是谁的脚吗?
你们见过植物的脚吗?
今天就跟着蒋老师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所写的一篇说明文爬山虎的脚。
指导学生书写“虎”
2、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交流:
(1)检测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拂过,叶柄,紧贴,蛟龙,枯萎,牢固,蜗牛,瞧不起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三、自主探究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叶子颜色或形状的词语完成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爬山虎的叶子由 ( )变成( ),绿得那么( ),叶尖 朝下,铺得那么( ),不留一点儿 ( ) 。
2、交流、观察书上的插图,结合文中出现的词语或句子描述观察到的脚的特点。
3、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用“ ”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词,说一说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往上爬的。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给动词找家
(结合图片、以及自己做动作并结合一系列动词体会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3、从爬山虎一脚一脚坚定地往上爬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点拨:爬山虎虽然没有艳丽的身姿,却始终保持着向上的信心,爬山虎用它一只只有力的脚不停地往高处攀登,虽然没有坚强的枝干,却显露着坚强的毅力和无限的生机。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找一找我们主题阅读中《牵牛花》一课,牵牛花向上爬的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动词。
五、作业
用学习本课的观察方法去观察另一种植物如凤仙花的成长过程,完成一篇小练笔
小结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作者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过程。相信读过课文同学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学会细致观察,品味美好生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语文竹石表格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