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书法上册全一册表格式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17/131927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书法上册全一册表格式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17/131927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书法上册全一册表格式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17/131927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书法上册全一册表格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书法上册全一册表格式教案,共49页。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一 单元
课题
1认识工具
共 1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毛笔。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认识毛笔,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课前准备: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
二、墨色的分类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松烟墨 : 用松树枝烧烟,再配以胶料、香料加工而成。
特点:墨色浓而无光,入水易化。
油烟墨 :用油烧烟(主要是桐油,并和以麻油或猪油等),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
特点:墨色乌黑有光泽。
三、 纸
纸分类:
1.生宣 : 渍水渗化,宜书宜画;
2.熟宣 : 经过胶矾浸染,不渗化,宜于工笔,小字;
3.半生熟宣 : 介乎生、熟宣之间
初学可使用低廉的毛边纸。
四、 砚
砚,是磨墨器,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墨盘 。
四大名砚:
广东端州端砚 安徽歙县歙砚
甘肃临洮洮河砚 山西绎州澄泥砚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板 书 设 计
毛笔的种类----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毛笔的构造-----笔锋、笔腹、笔根
毛笔的选择-----尖、齐、圆、健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一 单元
课题
2.姿势与执笔
共 1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姿势和五指执笔法
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的姿势和五指执笔法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 姿势要领
毛笔书写姿势主要有坐姿和立姿
二、 坐姿
头正:
身直:
臂开:
足安:
三、 立姿
基本要求与坐姿一致,站在桌前,左手轻按纸,右手执笔,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腰身正,上身自然前俯
四、 执笔要领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五、手腕姿势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六、怎样学习书法
三定:定时、定量、定贴
三勤:眼勤、手勤、脑勤
作业设计:
练习基本的执笔
板书设计:
执 笔 法-----擫、押、钩、格、抵。
书写方法----用腕法 发力法 执笔
三定:定时、定量、定贴 持之以恒
三勤:眼勤、手勤、脑勤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二 单元
课题
3、4、5.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式
共 3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复习上课双姿
二、导入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我们今天来认识和运用笔法。笔法,就是正确地使用毛笔的方法,亦即笔毛在点画中运行的方法。中国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篆书有《大盂鼎》、《散氏盘》、《峄山刻石》;隶书有《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楷书有颜、柳、欧体;行书有《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草书有《十七帖》、《书谱》、《自叙帖》……等等。如此林林总总,数目繁多,有如浩瀚星海中的颗颗明星,熠熠生辉。如此众多的书法作品,面貌不同,神采各异,但它们都是优秀的传世书法作品,它们肯定有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这相同的东西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现在我们就讲笔法。
1.毛笔的“四面八方”
◆大家肯定很奇怪,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带一杯清水来。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是要学习笔法,是要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如果是蘸墨汁来写,笔毫和线条都是黑的,看不清笔毫的变化。而蘸清水,我们不但能写,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笔毫的各种变化,只是笔画干得比较快。
我们学书法,手中的毛笔就像武打小说中武士手中的剑一样,各种招式、各种笔画全由它出来。笔毫为圆锥体,分“四面八方”,就像是地理学中的方位一样(用米字格说明),也分四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分成八方——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左上方、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中间的交点就是笔心,米字格也能反映出八种基本笔画的走向。这“四面八方”也正是米芾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毛笔的八个面都用到了。
2.中锋、偏锋、侧锋
中锋,即蔡邕《九势》中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运笔所产生的线条,能给人以一种浑厚、饱满、圆润、富有立体而有质感的艺术效果。初学书法,务必从此入门,才能得到精妙的用笔。同学们按“四面八方”的方向、走向练习中锋用笔。
偏锋,即运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面,而笔身又在另一面运行,运笔时笔毫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它所表现的点画往往扁平、浮薄,墨不入纸。初学书法时最好不要用这种偏锋方法来写字,而大多数初学书法者因不懂用笔方法,多数都是写出偏锋的字。
◆如何由偏锋转为中锋?——注意转动笔杆以调成中锋。
3.笔法的分解
写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笔法。
起笔——起笔有三种笔法:顺锋、侧锋、藏锋。
顺锋是锋尖儿方向与笔画的方向在一条线上,而方向相反,开始尖细,越来越粗。
侧锋和顺锋相同的地方都是锋尖儿外露,所不同的是,侧锋要有个转折顿挫的过程,落笔后经过转折再入正轨。
藏锋要把笔锋裹藏在笔画里,不露锋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只是比侧锋多了个逆笔和转折的动作。
行笔——行笔有铺毫、平移、提按和转折。
铺毫就是把笔毫铺展在纸上,使每根笔毫都发挥作用。行笔时笔毫铺开,两侧锋毫的轨迹,构成了笔画外沿的线条形态。这种运行状态就是“中锋行笔”。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笔画圆润丰满。
平移就是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等于纸面的中锋移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可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提笔和按笔指的是行笔时将笔管提起或按下。提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细,按笔运行写出的笔画比较粗。经过提按的变化,笔画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富于节奏和韵律
转笔和折笔是两种笔画变换方向的方法。转笔是在行笔时逐渐转过笔锋,形成弧线。折笔是在行笔时先提笔,然后再按笔、转笔变换方向,折笔其实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
(3)收笔——收笔有回锋、放锋。
回锋是笔画结束时把笔锋回收在笔画之内,不露锋尖儿。放锋是在收笔时把笔管逐渐提起,使笔收拢,让笔锋放出去,使锋尖儿露出。
4、笔法的综合运用,体会线的表现内涵以及线形的情感意义
以逆起回收法练习横画的写法——藏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
横的外形:粗 — 细 — 粗
用力感觉:重 — 轻 — 重
速度感觉:慢 — 快 — 慢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三 单元
课题
6 横的写法
共 1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3.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上课对待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 1、顿笔的写法;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课前准备: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 导入
永字八法的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
(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1、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
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2、师小结并导入下节。
二、熟悉不同的横画。
1、出示PPT1:上 二 三 七
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三、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
过渡:有人这样写长横,你当评委,你看看怎样来写好汉字当中的长横呢?
1、书写“二”、“三”。
(1)“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写在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
(2)“三”:第一横和第二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第二横的位置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
2、出示卡片
1: 旦 旦 旦
哪个“旦”字好看?为什么?
3、师范写“旦”字,并讲清书写要领
出示规则:长而平稳、略带斜势。
4、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旦”字。
(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加分。)
5、你能再举几个主笔是长横的字吗?
有人怎样写出示卡片
(见小黑板) 上、世、甘、止 、万、有、布、右
6、师生小结:横长的字,竖要短。横长的字,撇要短。
7、教师小结: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什么?(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8、每组挑两个练写一遍。请两生上前板演(音乐伴写)。
9、同桌互评后,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投影展示优秀作业。
四、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
教师出示PPT3
工、亚、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1、设问学生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学生归纳特点:(见PPT)
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遍或重点练习一字。(放音乐)
3、小组评议后推荐本组优秀者上台板演。(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教师小结
引申部分
五、练写带斜横的字,把握斜横的写法
1、教师范写“七”。
2、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田字格内。
如:七 也 戈 毛 我
3、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
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4、任意挑其中三个请三生板演。
5、评议板演的字。
6、学生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
(学生自评: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板演,较差的,板演其字后请他人指点。)
7、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8、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长横和短横,还要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六、请生自己挑选感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
师生互动:写好的学生请老师评点、签名留念。还可把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
七、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了带横画的不少字,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结束语结束本节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三 单元
课题
7 竖的写法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横画的写法。
2.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3. 练习“十”“干”“丰”。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认识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学习了横画的写法,练习了“一、二、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笔画“竖”。 坚画与横画一样也有态势问题。古人称竖画为“努”笔。“努”即弓弩的意思。竖画不可太直,直则无力,要像弓那样有点弯曲,这样就显得富有弹性,有一种反弹欲回复到挺直状态的态势,这就叫努势。
二、 写法指导
我们写字时,首先要求作到“横平竖直”,所谓的竖直,就是要求把坚画写得笔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弯,这是写竖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把竖画写更美观大方。下面我们就仔细地研究。
(一)、悬针竖、垂露竖的写法
竖分为两种,一种是悬针竖,(教师示范),这各竖末尾很尖,恰似针尖悬在空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是不是,给人一种像一把利剑从空中直插下来的感觉。因此,悬针竖尖的写法最关键。收笔出锋的称为“悬针竖”,其写法:①向左上逆锋起笔;②提笔圆转;③中锋向下行笔;④逐渐提笔;⑤出锋收笔
一种是垂露竖,但收笔却不一样,竖的收笔是回锋呈“垂露”状(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称垂露竖。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悬针竖的写法。(教师示范)想想看,把一根竖画写的田字格中,应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竖中线)把笔在竖中线一点顿笔后,沿竖中线向下行笔,到末尾要出尖时,把笔轻轻地提起来,边向下写边提,最后提出。这样悬针竖的尖就定好了。(教师再示范,学生模仿在方格中书写)
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1、顿笔太明显。竖画的起笔部分太大,有明显的转折。原因:顿笔太重。修改方法:笔尖接触纸面,轻轻用力不要动,只把笔尖的方向转而向下,就能解决。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时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时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写出来的,不是快速“飘”出来的。
刚才,我们把竖画的错误写法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正确的写法。(教师再正确地示范,在学生易错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学生在仔细观察字帖的基础上临写三遍,教师具体指导,及时纠正。
我们知道,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不同的笔画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汉字。下面,我们把学过的横画同悬针竖进行组合。
“十”的写法。 同学们想想看,按照前面我们学习的排列规律,“十”应该在田字格中怎样排列,字才匀称?(横画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先把长横写在横中线上,再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教师示范)。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汉字中有横有竖,要注意把横写得细一些,竖写得粗一些,也就是说,写横是用力要轻一些,写竖时要稍微用力。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把这个字临三遍。要(教师具体观察指导,及时纠正)
“干”的写法。 前面我们是把“一”和悬针竖进行了组合。现在要把“二”同悬针竖进行组合,我们首先来看,单独“二”在书写时,以横中线为界,一上一下,但加入竖画后,要把竖画的空间留出,这样我们就要把两根横画进行上移。(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三遍。
“丰”的写法。 下面我们乘胜追击,把“三”同竖组合。同样的道理,也要把竖的空间留出来,要求我们把三根横的间距适当缩小,再把竖写好。(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临写三遍。
(二)垂露竖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不同,特别是:垂露竖画的收笔在圆转时有个方向问题。许多书中仅指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其实还应该有另一种收笔方法,即“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小结、回想一下,悬针竖的特点。
三、 学生练习
“十”是基础,只有在“十”训练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把后面的两个字写好。因此,“十”在教学时,所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四、 归纳总结。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横画和竖画进行复习,并把它们的特点记清楚,这样利于学生把笔画写准确。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悬针竖
垂露竖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三 单元
课题
8 撇的写法
共 1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初步学会短撇的写法、感知短撇的特点和变化。
2.初步学会“牛”、“仁”、“午”“千”几个字的写法。
过程方法:通过对作品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感知书法作品之美。
情感价值: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短撇、长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盘子、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欣赏:
1.书画作品欣赏
师:同学们欣赏了《墨竹》
①墨竹(与书法一样是线条的艺术);书法古诗(有正文,有落款);②国画大师作品(略)。
师:这几副国画中,除了画,看,还有些什么?所以要学好国画,必须得先练好书法,所以古人说“书画同源”。
2.小结
师:所以,练好书法很重要,练好书法,最好从楷书着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柳体楷书基本笔画。柳体特征:具有“严谨端庄、遒(qiu)劲丰润”的风格。
二、墨画游戏:
师:在练习书法之前,让我们先来进行墨画的游戏。
1. 学习画小鱼
2.添一幅完整的画,看谁画的小鱼多,看谁画的小鱼好
(画得又要多又要好,并且落款。)
三、新授
短 撇 口 诀
起笔:逆锋起笔、右下作顿
运笔:中锋运笔、左下撇出
收笔:渐提渐行、力送笔尖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笔画,学习“短撇”。有同学要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笔画,怎么还学笔画?其实啊,练字呢,要从一笔一画练起,而做人呢,要一生一世做真人。
“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1.短撇
(1)、看短撇,并根据口诀进行练习。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2. 短撇的意境
啄(zhuo)法,像匕首、鹤嘴、竹叶,也像小鱼的鱼鳍(qi)、尾巴等。
撇; 撇和捺是字的两翼,要左右呼应,两两对称。撇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写的仪态舒展,弧度适中,首尾粗细相当,力度贯注撇尖,使它既有兰叶般潇洒,又有象牙般坚实。其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作顿,顿后向左下用力撇出。长撇末锋飞起,短撇迅速锋利撇出。
师:其实我们刚在进行墨画游戏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短撇。
3. 教学范字“牛”“ 千”
“牛”字有一个短撇,“千”有一个撇,这两个短撇有什么区别?
引出短撇的变化——平撇
(1)、练习平撇。
(2)、教师示范 “牛” “千”(拓展:“爱”字下面的两个长撇也有变化。)
悬 针 竖 口 诀
起笔:逆锋起笔、右下作顿
运笔:中锋运笔、往下作竖
收笔:渐提渐行、力送笔尖
(3)、学生练习。
4. 教学范字“仁”“午”
通过练习复习其中的悬针竖的写法。
(1)、悬针竖的收笔和短撇的收笔有什么联系?
(2)、写好一个字,除了写好笔画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结构:布白匀称)
5. 教学范字“华”
四、缤纷展示
五、评价小结
1、评价
(1)、互动,用五角星评价。
2、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啄法
像:匕首 利剑 如犀象之牙角
平撇等
对联 斗方 中堂等
基本写法
意 境
变 化
作品章法
短 撇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三 单元
课题
9\10点的写法
共 2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点。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点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引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点”在我们的学书中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点。
二、呈现,定义:
文:瓜子点(右点)
下:长点
半:撇点
洁:挑点
观察不同点在字的位置。(老师事先在小黑板上画田字格,写好字。)
讲解定义:
瓜子点:一般在字或部首的中心上,使结构平稳
长点:一般在字的右侧,使字向右下方伸展
撇点:一般都有另一点与之呼应,对称
挑点:一般用在左旁如“三点水”中,和右部遥相呼应
三、练习:
教师先示范书写,学生模仿,临摹时教师来回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书写。
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请大家欣赏,评价
四、讨论:
教师把点抹掉,请学生先讨论,然后说说此字用什么点为好,给出名称。
高:瓜子点
池:挑点
洋:撇点
织:长点
教师再呈现原字中所用的点,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
让学生临摹。
五、总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解的不同的点,不同的点的形状,以及它们在字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根据字的要求或遵照自己的想法书写出更为出色的点。请大家在课后查找书籍或其他资料,丰富我们的点,好吗?
六、作业
把“下,半,洁,高,,洋,只,样,羊”八个字写到田字格本上。每个字写四个。
七、拓展
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四 单元
课题
11 捺的写法
共 1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几个不同形态的点。了解其在字中的不同作用。继续了解藏锋、回锋、中锋。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点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捺。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教学重点:几种不同形态的点在字中的作用及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几种捺的书写方法,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柳公权的笔法
欧阳询的笔法
1、直捺
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n 2.折锋向右顿笔
n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n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2、弧捺
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n 2、折锋后向右顿笔
n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n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3、方头捺
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n 2、折锋向右顿笔
n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n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4、长捺
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n 2、折锋向右顿笔
n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n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5、尖头捺
n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n 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n 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6、短捺
n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n 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n 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7、反捺
n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n 2、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n 3、捺脚处向右下顿笔
n 4、提笔回锋收笔
8、曲反捺
n 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
n 2、先逆锋写撇
n 3、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
n 4、角度应大于90度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四 单元
课题
12\13 提、竖提的写法
共 1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够正确运用毛笔写字。
学习笔画提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毛笔写好笔画提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毛笔写好笔画提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练习写一写。
2、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笔画提的写法。
二、学习新知识
1、认识提的特点及写法。
“提”画又叫“挑”,是汉字中从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写提要回想写短撇的用笔方法。这实际是短撇的反方向。
2、教师讲解几种提的写法,并作示范。
平提:起笔要用力,稍顿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为了蓄势以增加笔力,可逆锋起笔。同时注意不要把挑拉得过长,显得软弱。
竖提:起笔用力,稍顿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竖直。
三、 写字医生
1、仔细观察33页4个提,看看它们的“病因”在哪里?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1)起笔过重;
(2)收笔散锋;
(3)出锋尖细;
(4)缺少提按变化。
四、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临写34页例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14 竖折的写法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毛笔写好竖折。
教学难点: 写好竖折的转折之处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并用钢笔练习写出。
2、师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内容
1、认识的特点和写法。
“折”画也和钩画一样,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它经常在汉字中出现。折的变化多在于它的角度。
2、教师讲解折的写法,并作示范。
竖折:起笔稍重,顿而向处。到转折处向左上回笔再向右横出,咯顿而回锋。转折之处要有圆弧,富于弹性。
三、巩固练习
1、 下列折画有什么毛病?
2、 学生观察,交流。
(1) 肩高耸。
(2) 塌肩。
3、“百、出”中的方折书写时,要重视什么?
4、学生练习书写“目、四、百、出”,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15 横折弯和竖弯的写法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会横折弯钩和竖弯的写法和相关字书写。
2、通过观察笔画、结构,培养学生的察观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通过横折弯钩,竖弯,初步培养学生对书法笔画(线条)之美和结构之美审
教学重点: 学习“横折弯钩和竖弯”的笔法书写。
教学难点: 运笔的轻重、快慢、连贯,笔画的弧度把握。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
竖弯和竖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竖弯、横折弯
(2)、组织学生观察竖弯和横折弯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弯和横折弯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16 我来写“福”字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认识“福”字的含义。
2、对比颜真卿其他作品中的“福”字与《多宝塔碑》中的“福”字,体会其中的异同点。
3、照课本上的作品样式,试写“福”字作品。
4、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重点:对比颜真卿其他作品中的“福”字与《多宝塔碑》中的“福”字,体会其中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照课本上的作品样式,试写“福”字作品。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说说看,你们一般是怎么庆祝春节的呢?
师小结:将“福”字贴在门上,有“迎福、接福、祝福”意,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福”,把学习书法一学期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出示课题:《我来写“福”字》。
二、 学习新知
1、 观察感受,尝试书写
1)课本上的四个“福”字。请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和小组讨论,说一说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2)学生发言
3)师小结:这些字都出自颜真卿之手,从笔画、结构上看,各有不同,但都写得端庄平稳,显示出颜真卿深厚的笔墨功夫,同学们要把字写好,还得多下苦功才是!
4)师播放视频,边强调之前提到过的特点,加深印象。
5)请生尝试书写这四个字各三遍,先描二个,再摹一个,师巡视指导。
6)师引导总对啊,写得好的笔画好在哪里,写得不好的笔画欠缺在哪里。
2、学写“福”字作品
1)出示课本上的“福”字作品图片或实物。
2)生在准备好的方纸上写“福”字,师边巡视边提示书写方面可适当自由发挥,但要注意将字写在纸的中央。
3)选出优秀作品
三、整理反思
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内容
书法 学科 三年级上 册 第 单元
课题
共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四年级上册书法 毛笔书写练习 教案(表格式),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书法上册全一册教案,共2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书法上册全一册教案,共17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