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共8页。
    (2021·山东地理)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该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我国400 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东坡是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400 mm,有自然森林分布。草原是生长在降水量400 mm以下半干旱气候下的植被,图中森林以下的三处草原出现,说明下部水分条件较差。草原Ⅰ临近森林,应是草原中水分较好的地区。草原Ⅲ位于山麓洪积扇的底部,地下水经洪积扇顶部下渗,在扇缘集聚,是洪积扇中水分条件最好的区域,地下水几乎能出露地表,即草原Ⅲ处的水分最优。草原Ⅱ土壤水分相对最差,选C。第2题,草原类型的差异成因在于水分条件的差异。草原Ⅰ临近森林,海拔较高,夏季东南季风的抬升形成大量降水,可以形成喜湿的草甸性草原;草原Ⅲ处虽然降水量不足,但有充足的地下水,也可以形成湿性草甸。只有草原Ⅱ处水分条件最差,形成干性草原。草原Ⅱ处虽然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但因地势较低,暖湿空气才刚刚开始抬升,尚不足以形成较多降水;冬季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顺山坡下沉的气流增温,形成焚风效应,蒸发旺盛,土壤中水分减少,故选B。
    1.常规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
    2.雪线:终年积雪的下部界线,年平均降雪量等于消融量(受热融化、蒸发)。
    3.林线:森林分布的上限。影响因素为:
    (3)土壤—土壤发育程度差、土壤薄、土温低、冻土等——林线分布海拔低
    (5)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突变(火山、火灾、气候变化等)
    考向1 通过“影响雪线的因素”考查“综合思维”
    (2021·山东泰安市期末)在一些较封闭的河谷中,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递变规律,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示意金沙江(28°15′N)河谷两岸的自然带垂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③区域的自然带是( )
    A.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
    B.高山荒漠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金沙江河谷西坡雪线较高的原因是( )
    A.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B.位于阳坡,光热充足
    C.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D.位于阴坡,热量较低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③分布海拔相对较高,其上部为高山灌丛草甸带,下部为山地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根据材料“在一些较封闭的河谷中,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递变规律”可知,③下部的④为山地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③海拔更高,应为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A正确;由于③上部是高山灌丛草甸,下部出现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的针叶林,所以③的水分条件较其上部的高山灌丛草甸更好,不可能是高山荒漠草原带,B错;③海拔较④高,不可能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阔叶林出现的海拔应较针叶林低),C、D错。第2题,根据图中“东坡、西坡”等信息可知,该河段金沙江河谷大致呈南北走向,所以没有明显的阳坡和阴坡(阳坡和阴坡在东西走向的河谷表现得更为明显),排除B、D;金沙江河谷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西坡处于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较高,而东坡处于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A正确,C错。
    考向2 通过“垂直带谱分布”考查“区域认知”
    (2021·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山脉(部分)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4.图中山脉植被带谱( )
    A.山地疏林、灌丛带均分布于阳坡
    B.向西数量渐少
    C.东、中、西各段阳坡比阴坡都丰富
    D.西段阴坡最少
    5.图中山脉东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B.阳坡气温高,水分多
    C.阴坡是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D.阴坡气温低,蒸发少
    答案 3.B 4.B 5.D
    解析 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可知,该山脉大致位于106°E~113°E 左右,且山脉阳坡基带自东段向西段自然带为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由此判定该山脉为阴山,故B正确。天山经度值应该更小,秦岭和南岭阳坡基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A、C、D错。 第4题,西段的山地疏林、灌丛带位于阴坡,A错;其山地垂直带谱向西数量逐渐减少,B正确;图中垂直带谱阴坡比阳坡丰富,C错;植被带谱西段阳坡最少,D错。第5题,山脉东段阴坡出现了温性针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寒温性针叶林带等森林植被,说明山脉东段阴坡的水分条件更好,A、B、C错;该区域降水少,阴坡气温低,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多,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而阳坡蒸发旺盛,水分不足,D正确。
    考点练
    (2021·陕西西安月考)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经调查发现,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据此完成1~3题。
    1.在海拔2 500米左右地区,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草本植物减少
    2.在海拔3 300米左右地区,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木本植物减少,地表光照充足
    B.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水分盈余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分亏损
    3.该处山麓基带为( )
    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 1.C 2.A 3.B
    解析 第1题,在垂直方向上,木本植物受水分影响程度大于热量。在山地一定高度处,降水量大,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会较高,C正确。第2题,在海拔3 300米左右的地区,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主要是因为木本植物较少,地表光照充足,故A对;水分盈余或亏损情况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故 B、D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植物生长,故 C错。第3题,该处山地位于云南西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山麓基带应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B正确。
    (2021·江西南昌二中月考)“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分布海拔范围。据此完成4~6题。
    4.贡嘎山郁闭植被分布上限西坡高于东坡,主要原因是西坡( )
    A.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更多
    B.地势高,受寒潮的影响更小
    C.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更强
    D.土层深厚,土壤更肥沃
    5.下列不属于“红石滩”景观形成条件的是( )
    A.低温潮湿的环境
    B.强烈的风蚀作用
    C.大量裸露的原石
    D.丰富的矿物元素
    6.“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是由于( )
    A.海拔较高,焚风效应强
    B.干热谷附近,干燥度高
    C.人烟稀少,干扰破坏少
    D.岩浆活动强,多火山灰
    答案 4.A 5.B 6.C
    解析 第4题,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状况。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西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故选A。第5题,由材料可知,“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藻类生长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红石滩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这些地区具有的共同特征是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潮湿;“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由此可以推出红石滩分布区必须有大量裸露的原生石头、丰富的矿物质等。因此A、C、D三项属于红石滩形成的条件。风蚀作用强不利于藻类的生长,故选B。第6题,分析材料可知,红石滩的形成需要满足温度较低,空气潮湿,大量裸露的富含矿物质的原石等条件,排除A、B。红石滩的形成需要有表面干净的原石,D错误。据图可知,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海拔较高,人为破坏较少,C正确。
    (2021·江苏期末)山体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由于山体中央太阳辐射被吸收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远高于山体外相同海拔处自由大气的温度,即增温效应。某研究团队沿着大致相同的纬度,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选取了四个样点,收集了7月份的气温、林线、垂直带谱等相关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影响。读下图,完成7~8题。
    7.甲、乙、丙、丁四地中,山体增温效应最明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 )
    ①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上升 ②雪线降低 ③垂直带基带上限降低 ④林线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山体增温效应最明显的地区即其温度与山体外相同海拔处自由大气的温度相差最大的地区。丁地位于山体外部,受山体增温效应影响最小,以丁地气温为参照,依照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来计算,甲地气温应为-1℃左右,但图中甲地实际气温为8.12℃,故受山体增温效应影响,甲处温度升高了9.12℃左右。同理可求得乙地温度升高了7.76℃左右,丙地温度升高了5.28℃左右。故选A。 第8题,由题干可知,青藏高原在夏季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高原内部的气温要高于边缘地区,高原内部温度较高,雪线较高,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也较高,①正确,②错误。高原内部温度较高,林线也较高,垂直带基带上限升高,③错误,④正确,D正确。
    (2021·江西宜春市期末)高山积雪是内陆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天山西段北坡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据图可知,积雪覆盖面积( )
    A.海拔1 100m以下的各地夏季基本相同
    B.海拔1 100~5 200m,夏季先减少后增加
    C.海拔500~2 000m,冬季增加
    D.海拔2 000~3 000m,冬季下降
    10.该山地海拔4 500m以上地区,冬季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积雪升华增加
    B.气温下降,降水减少
    C.风力加大,不利于水汽凝结
    D.地势陡峭,不利于堆积
    答案 9.C 10.B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海拔1 100 m以下,夏季变化率几乎为0,但并不能说明海拔1 100 m以下的各地夏季积雪覆盖面积基本相同,A错。海拔1 100~5 200 m,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面积减少,B错。海拔500~3 000 m,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覆盖面积增加,C正确、D错误。 第10题,由材料可知,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由图可知,该山地海拔4 500 m以上地区,冬季积雪覆盖面积减少。冬季气温低,积雪升华减少,A错误。冬季气温下降,降水减少,积雪来源减少,加之冬季风力强劲,积雪不易留存,故B正确,C错误。地势不会随季节变化,D错误。

    相关教案

    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6地域分异规律(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专题06地域分异规律(Word版附解析),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真题探究,核心精要,变式演练,专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考点2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考点2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共6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