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共8页。
    (2019·全国文综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1~3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高考考查内容]
    [设问分析]
    答案 1.C 2.A 3.B
    解析 第1题,黄河下游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年降水量800 mm线)以北,农业生产主要以旱作为主,该地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均不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 A错。读图可知,长江中游区、淮河下游区为稻谷余粮区,B、D错。珠江下游区由于非农经济快速发展,耕地大量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水稻种植面积急剧减少,从而导致该区域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对。第2题,安徽省位于长江流域,淡水资源丰富,为我国传统的稻谷种植区,区域内农业劳动力多。同时,安徽省的水热资源满足一年两熟的水稻种植条件,复种指数较高。因此,水资源、复种指数和农业劳动力数量等条件,均是安徽省成为稻谷盈余区的主要条件。相对于安徽省水稻种植条件,黑龙江省所在的东北平原,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较多,故A 正确。第3题,我国南方居民以大米为主要口粮。当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后,北方稻谷余粮的省份需要将大米运往以大米为主要口粮的南方省份,从而导致运输成本上升,故B正确;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近几十年来粮食进口数量呈逐年扩大态势,A错;稻谷流通效率与稻谷运输距离(成本)呈负相关,当稻谷运输距离(成本)上升时,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稻谷流通效率的降低,C错;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气温高、湿度大,稻谷的储存难度大。而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年平均温度相对较低,更有利于稻谷储存,D错。
    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分析和借鉴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低。
    ③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上来;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人工草场建设;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③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④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考向1 通过“农业生产特点”考查“ 区域认知”
    (2021·浙江Z20联盟联考)下表为2020年美国某州优势农作物播种面积与爱荷华州、北达科他州对比示意(单位:千英亩),该州棉花播种早、品质好。下图为“美国本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资料来自:美国农业部统计网站
    1.该州最可能是图中( )
    A.甲州 B.乙州
    C.丙州 D.丁州
    2.与北达科他州相比,爱荷华州玉米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无霜期长
    D.病虫害少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州棉花、冬小麦、玉米等播种面积较大,且该州棉花播种早,表明其纬度较低。读图可知,相比而言,乙州面积大,所处纬度低,热量充足,最符合材料信息,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与北达科他州相比,爱荷华州所处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较长,C正确;两州地形、土壤等差异不大,A、B错;并无信息表明爱荷华州玉米生产的病虫害更少,且北达科他州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虫卵不易越冬,病虫害更少,D错。
    考向2 通过“农业地域类型”考查“综合思维”
    (2021·河南九师联盟联考)“稻鳖共生”是水稻与甲鱼的种养结合模式。在此模式下,稻田能为甲鱼提供良好的摄食、晒背场所,甲鱼生长发育快;甲鱼可疏松土壤,使病虫害明显减少,其代谢物可作为水稻生长的优质肥料,实现有机、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同时该模式还应遵循择优选种、合理放养、科学换水等原则。据此完成3~4题。
    3.“稻鳖共生”模式种养过程中( )
    A.完全不施用除虫剂和饲料
    B.需加高田埂并向内倾斜
    C.田间管理要求低
    D.生产投入成本低
    4.“稻鳖共生”模式的优点是( )
    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②稳粮增收 ③土地产出率高 ④节省灌溉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稻鳖共生”模式需要加高田埂并向内倾斜防止甲鱼逃跑,B正确;养殖甲鱼可大大减少稻田病虫害,但仍需合理适度投用除虫剂和饲料,A错误;水稻种植和甲鱼养殖都需要人工管理,田间管理要求高,C错误;劳动力、生产资料投入大,生产投入成本高,D错误。第4题,“稻鳖共生”模式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提高经济效益,使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提高,②③正确;该模式对当地产业升级影响不大,不会节省灌溉用水,①④错误。故选B。
    考点练
    (2021·浙江之江教育评价联考)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侧深施肥”装置,在插秧的同时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 cm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为5 cm的土壤中。据此完成1~2题。
    1.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可以( )
    A.降低水稻生产成本B.防止土壤盐渍化
    C.解决土壤污染问题D.延长水稻产业链
    2.下列地区中,最适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 D.洞庭湖平原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插秧的同时施肥,可减少后期施肥的人工成本,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 cm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为5 cm的土壤中,可增加施肥的精准度,从而减少肥料使用,节约肥料费用,降低水稻生产成本,A正确。第2题,我国洞庭湖平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产,故最适合推广该技术。
    (2021·江苏省1月适应性考试)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下表为 “我国主要粮食产区1985年和2015年粮食产量全国占比统计表”。据此回答3~4题。
    3.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耕作制度 B.水土资源
    C.光热资源 D.地形条件
    4.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其主要原因是( )
    A.水稻种植技术提高 B.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D.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表格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粮食增产明显,黄淮海区增产数量有限,说明东北地区粮食增产优势更大,其优势是东北地区的黑土地肥沃且面积大,水资源也比黄淮海区丰富,选B。耕作制度方面,东北地区一年一熟,黄淮海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地区不具优势,A错;东北地区纬度偏高,热量条件较差,C错;两个地区都以平原为主,地形条件相似,D错。 第4题,水稻种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农业,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农村外出劳动人员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造成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D正确。技术提高不会造成撂荒现象,A错;气候变暖更有利于双季稻种植,B错;双季稻改种单季稻,仍然是种植业生产为主,并没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错。
    (2021·安徽皖西南联盟期末)新西兰畜牧业发达,乳制品与肉类是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奶农培训了领头奶牛,在领头奶牛身上安装传感器,让其带领奶牛群到挤奶站去挤奶。据此完成5~6题。
    5.与欧洲西部相比,新西兰发展乳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本地市场广阔
    C.平原面积广大 D.环境污染较轻
    6.新西兰奶农培训领头奶牛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场距城市远 ②劳动力成本高 ③为了提高牛奶质量 ④便于管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5.D 6.C
    解析 第5题,新西兰和欧洲西部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相似,A错误;新西兰人口和城市稀少,本地市场狭小,B错误;新西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C错误;新西兰人口稀少,经济规模小,环境污染较轻,生态环境质量比欧洲西部更好,D正确。第6题,由材料可知,奶农培训了领头奶牛,在领头奶牛身上安装传感器,让其带领奶牛群到挤奶站去挤奶,说明农场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主要原因是新西兰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该措施有利于节省劳动力成本,便于农场管理,②④正确;与农场距城市远近没有关系,①错误;该措施不能提高牛奶的质量,③错误。故选C。
    (2021·天津滨海新区期末)下图为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摩根县圆形农场,该地地广人稀,农场采用机械化施工,在圆形灌溉区的中心抽取地下水,然后通过大型旋转喷灌系统进行灌溉。据此完成7~8题。
    7.对该地农业的生产特点概括正确的是( )
    A.生产规模小 B.专业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水资源利用率低
    8.该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光热充足
    C.技术先进 D.云多雨丰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美国该地地广人稀,农田采用机械化施工,说明该地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A、B错误,C正确。该地采用大型旋转喷灌技术进行灌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D错误。第8题,土壤肥沃和技术先进不属于气候条件,A、C错误。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美国西部,受山脉阻挡,该地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热充足,B正确、D错误。
    (2021·北京丰台区期末)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在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的洼地。洼地排水不畅,每到雨季,极易积水形成低湿地,限制了当地农业发展。治理低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因洼制宜”采取“鱼塘—台田”模式。下图为“低湿地区‘鱼塘—台田’模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的果树和农作物可能为( )
    A.苹果树、棉花 B.桑树、水稻
    C.梨树、甘蔗 D.柑橘树、小麦
    10.“鱼塘—台田”模式产生的生态效益有( )
    A.通过立体开发,促使当地农民致富
    B.挖塘筑台田,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问题
    C.利用河网密布的优势,发展生态农业
    D.发展多种经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9题,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适宜苹果、棉花、梨、小麦的生长,不适宜水稻、甘蔗、柑橘的生长。故选A。第10题,“鱼塘—台田”模式,挖塘筑台田,及时排灌、减轻渍涝,能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问题;促使农民致富、优化产业结构,都不是生态效益;当地并没有河网密布。故选B。必备知识
    ①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②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③农业生产条件。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①文字信息:“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说明稻谷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地位突出。
    ②图像信息:结合“稻谷供需结余”图例分布可知,2014年我国稻谷盈余的省份共10个,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西北地区的宁夏,华东地区的江苏、安徽和江西,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华南地区的海南以及西南地区的云南。稻谷供需盈余在300万t以上的省份只有5个,分别是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华东地区的安徽和江西,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
    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分析稻谷供需盈余的条件、说出稻谷种植重心北移的影响。
    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
    ①要素综合:分析我国水稻种植重心转移的原因、影响。
    ②地方综合:比较稻谷盈余区水稻种植条件的差异。
    区域认知:
    ①区域位置:结合图例判断稻谷供需盈余省份,考查考生的区域定位素养。
    ②区域特征: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以种植水稻为主。黑龙江省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人均耕地面积广大,粮食商品率高。
    核心价值
    以农业生产为情境,培养考生关注劳动、热爱劳动的道德品质。
    第1题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说明过去应是传统的稻谷种植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
    第2题
    设问“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主要考查考生对稻谷盈余省份条件的认知,包括区位、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劳动力条件等。
    第3题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说明水稻生产出现区域性的迁移,传统南方稻作区水稻播种面积减少较多,北方尤其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我国南方居民以大米为主要口粮,结合水稻生产地区的变化和稻谷的主要消费区可推知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导致的结果。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谷物、牲畜
    主要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
    混合农业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州名
    优势作物1
    播种面积
    优势作物2
    播种面积
    优势作物3
    播种面积
    某州
    棉花
    7 050
    冬小麦
    4 600
    玉米
    2 500
    爱荷华州
    玉米
    13 500
    大豆
    9 200
    燕麦
    215
    北达科他州
    春小麦
    7 500
    大豆
    5 600
    玉米
    3 500
    粮食产区
    东北区
    黄淮海区
    长江中下游区
    江南区和华南区
    1985年占比(%)
    9.52
    21.59
    20.40
    24.58
    2015年占比(%)
    19.24
    23.12
    15.93
    15.45

    相关教案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共8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3 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3 农业可持续发展,共1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考点1 农业区位因素,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