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5月二模化学试卷
展开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化 学
2022.5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的物质转化中,物质所含元素位于O族的是
A.由二氧化碳制取汽油:CO2→H3CCH3等
B.液氦到超流氦的转变:液氦(-269℃)→超流氦(-271℃)
C.煤炭的清洁化利用:煤炭→CH3CH2OH
D.利用太阳能合成燃料:CO2→CH3OH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疫苗等生物制剂需要在低温下保存
B.在伤口处涂抹医用酒精可消毒、杀菌
C.蛋白质、氨基酸中均含有
D.蛋白质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
3.下列关于CH3COOH的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呈酸性:
B.一定条件下,CH3COOH与C2H518OH反应能生成
C.测定CH3COOH相对分子质量的质谱:
D.醋酸溶液中,.
4.下列关于第ⅣA族元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B.酸性:
C.熔点:金刚石>晶体硅>晶体锗 D.第一电离能:C<Si<Ge
5.下列过程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 B.用Zn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
C.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 D.用Fe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
6.汽车尾气中的NOx、CO、碳氢化合物通过排气系统的净化装置(催化剂主要由Rh、Pd、Pt等物质和稀土材料组成)转化为无害气体,净化原理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B.NOx、CO均发生了氧化反应
C.CO转化为CO2时,CeO2转化为CeO2-m 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选择性
7.下列方程式不能合理解释实验现象或事实的是电解
A.电解饱和NaCl溶液产生黄绿色气体:
B.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氯气变蓝: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
D.用Na2SO3除去输水管道中的氧气:
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键能大,断开该键需要较多能量
B.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所采取的措施均一致
C.平衡混合物中NH3的沸点最高,液化、分离出NH3能提高其产率
D.断裂1molN2和3molH2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2 mol NH3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9.选择不同的反应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所用试剂不合理的是
a.(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
b.(观察浑浊产生的快慢)
| 反应 | 影响因素 | 所用试剂 |
A | a | 接触面积 | 块状CaCO3、0.5mol·L-1HCl 粉末状CaCO3、0.5mol·L-1HCl |
B | a | H+浓度 | 块状CaCO3、0.5 mol·L-1HCl 块状CaCO3、3.0 mol·L-1HCl |
C | b | H+浓度 | 0.1mol·L-1Na2S2O3、稀H2SO4 0.1mol·L-1Na2S2O3、浓H2SO4 |
D | b | 温度 | 0.1mol·L-1Na2S2O3、0.1mol·L-1H2SO4、冷水 0.1mol·L-1Na2S2O3、0.1mol·L-1H2SO4、热水 |
10.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 实验 | 实验现象 |
i | 将铜粉加入试管中,再加入稀HNO3 | 溶液变蓝,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至不再产生气泡时,铜粉有剩余,余液呈酸性 |
ii | 继续向中试管加入少量固体NaNO3 | 又产生气泡,铜粉减少,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 |
iii | 取饱和溶液,加入少量固体NaNO3和铜粉 | 无明显变化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NO3氧化性的强弱与其浓度大小有关
B.i、ⅱ中铜粉减少的原因能用相同的离子反应解释
C.i中余液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
D.用一定浓度的H2SO4与NaNO3也能使铜粉溶解
11.取1.0L浓缩卤水(CI-、I-浓度均为1.0×10-3mol·L-1)进行实验:滴加一定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已知:、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黄色沉淀是AgI,白色沉淀是AgCl
B.产生白色沉淀时,溶液中存在
C.若起始时向卤水中滴加2滴,能产生沉淀
D.白色沉淀开始析出时,
12.我国科研人员将单独脱除SO2的反应与H2O2的制备反应相结合,实现协同转化。
①单独制备,不能自发进行
②单独脱除,能自发进行
协同转化装置如下图(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H2O解离为OH-和H+,并向两极迁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反应①
B.产生H2O2的电极反应:
C.反应过程中不需补加稀HSO4
D.协同转化总反应:
13.高分子M广泛用于纺织、涂料等产品,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A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B.A是CH3 COOCH3的同系物
C.A→N为聚合反应 D.M、N均可水解得到
14.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②
CO2的平衡转化率(X-CO2)、CH3OH的选择性(S-CH3OH)随温度、压强变化如下:
已知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B.400℃左右,体系发生的反应主要是②
C.由右图可知,
D.初始、,
平衡后、,若只发生①、②,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24%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15.(9分)青蒿素(C15H22O5)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白色针状晶体,溶于乙醇和乙醚,对热不稳定。青蒿素晶胞(长方体,含4个青蒿素分子)及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1)提取青蒿素在浸取、蒸馏过程中,发现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C2H5OC2H5)提取,效果更好。
①乙醚的沸点低于乙醇,原因是__________。
②用乙醚提取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
(2)确定结构
①测量晶胞中各处电子云密度大小,可确定原子的位置、种类。比较青蒿素分子中C、H、O的原子核附近电子云密度大小: 。
②图中晶胞的棱长分别为a nm、b nm、c nm,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1nm=10-9m;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3能确定晶体中哪些原子间存在化学键、并能确定键长和键角,从而得出分子空间结构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
a.质谱法 b.X射线衍射 c.核磁共振氢谱 d.红外光谱
(3)修饰结构,提高疗效
一定条件下,用NaBH4将青蒿素选择性还原生成双氢青蒿素。
①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②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
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水溶性更好,治疗疟疾的效果更好。
16.(10分)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I由两步反应组成:
①;
②___________。
(2)反应Ⅱ:
①不同条件下,SO2达到相同的平衡转化率,温度越高,所需的压强越大,___________0。
②一定压强下,H2O与SO2的投料比对体系中S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下:
时,解释SO2平衡转化率随投料比增大而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
①i.
ii. ____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分离混合物[硫酸(含I2、HI)、S(吸附了I2)等],从中获得固体S以及H2SO4与HI的混合液,便于循环利用。
a.该过程中,应选取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
b.根据所选取的化学试剂,设计方案,得到S以及H2SO4与HI的混合液。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用简要文字说明即可)
17.(12分)用零价铁(Fe)去除含氮废水中的硝酸盐是环境修复的重要方法。一种去除的过程如下。
(1)Ⅱ中充分反应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实验发现,在Ⅱ中补充一定量的Fe2+可以明显提高的去除率。向两份含氮废水中均加入足量Fe粉,做对比研究。
实验序号 | i | ii |
所加试剂 | Fe粉 | Fe粉、FeCl2(3.6×10-5mol) |
的去除率 | ≈50% | ≈100% |
分析ii中的去除率提高的原因:
a.Fe2+直接还原。
通过计算说明电子得、失数量关系:__________,证明该原因不合理。
b.研究发现:Fe3O4(导电)覆盖在铁粉表面;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FeO(OH)(不导电),它覆盖在Fe3O4表面,形成钝化层,阻碍电子传输。
c.Fe2+能与FeO(OH)反应生成Fe3O4。
用57FeCl2做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该原因合理。
d.Cl-破坏钝化层。
将ii中的FeCl2替换为_____________,的去除率约为50%,证明该原因不合理。
(4)i、ii中均能发生。该反应明显有助于i中的去除,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 。
(5)测定含量
步骤1.取vmL含氮()水样,加入催化剂、v1 mLc1mol·L-1FeSO4标准溶液(过量),再加入稀H2SO4。
步骤2.用c2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被还原为Cr3+),终点时消耗v2mL。
已知:
①水样中的含量为__________mol·L-1。
②溶液中O2影响测定。向步骤1中加入适量NaHCO3产生CO2驱赶O2,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18.(14分)褪黑激素的前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
(1)A能发生银镜反应。A中所含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试剂W的分子式是C8H5O2N,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4)G中只含酯基一种官能团。生成G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
(5)F的分子式为C11H10O2NBr。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6)由K合成Q(),Q再经下列过程合成褪黑激素。
①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②Z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③试剂b是___________。
19.(13分)某小组探究H2O2氧化性、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资料:、
(1)制备H2O2:将Na2O2溶于冰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得溶液A。向A中加入过量稀H2SO4,得溶液B。
溶Na2O2用冰水,目的是___________。
(2)检验H2O2:向溶液A、B中分别滴加适量酸性KMnO4溶液。
I.B中产生气泡,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
发生还原反应:
H2O2发生氧化反应:__________。
Ⅱ.A中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推测固体可能含MnO2,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猜想:
猜想1.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MnO2
猜想2.Mn2+有 性,能与H2O2,反应产生MnO2
猜想3.……
(3)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并分析中没有产生棕褐色固体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序号 | 实验 | 试剂 | 现象 |
i | a | 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 |
ii | b | 有少量气泡 | |
iii | H2O2溶液 | 有少量气泡 |
ⅲ是i和i的对照实验。
①X是_______________。
②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
③取i中棕褐色固体,滴加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
(4)向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迅速产生大量气泡;随后加入H2SO4,固体溶解,气泡产生明显减弱。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 。
(5)综上,H2O2,做氧化剂还是做还原剂,与________等因素有关。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B | C | C | D | A | B | A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B | C | C | D | D | B | D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15.(9分)
(1)①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②乙醚沸点低,蒸馏时所需温度低,青蒿素不易分解。
(2)①O>C>H
②
③b
(3)①sp3
②四面体
16.(10分)(1)
②
(2)①<
②一定压强下,相比于H2O浓度的增加,SO2,浓度的减小对平衡的影响更大,不利于SO2转化
(3)①
②a.SO2的水溶液
b.加热反应后混合物,挥发的物质用SO2的水溶液吸收,过滤(滤渣可用SO2的水溶液洗涤),得产品。(答案合理即可)
17.(12分)(1)过滤
(2)
(3)a.还原;所需电子:,最多提供的电子:。失去的电子数明显小于所需的电子数。
d. NaCl
(4),破坏了钝化层
(5)①
②偏大
18.(14分)
(1)碳碳双键、醛基
(2)取代反应
(3)
(4)
(5)
(6)①
②
③【或、等】
19.(13分)(1)降低温度,减缓分解(答案合理即可)
(2)I.
II.还原
(3)①MnSO4溶液
②、NaOH;、H2SO4
(4),前者MnO2催化剂,后者做氧化剂
(5)其他反应物的氧化性、还原性,溶液的酸碱性
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卷,共10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共12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