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第1页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第2页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第3页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8分。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9~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2分)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所使用的“雪炮”式造雪机。它利用高压空气将水流打碎成细密的雾状,喷出后快速结成雪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结成雪粒是凝华现象
    B.水雾结成雪粒要放出热量
    C.外部气温越高,喷出的水雾越容易结成雪粒
    D.外部气温较低时,喷出的水雾不可能蒸发
    2.(2分)“杯弓蛇影”是古汉语中的成语,是说墙上悬挂着一张弩弓,它的像映在酒杯中,形状就像一条小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蛇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蛇影”是实像
    C.杯中酒越多,“蛇影”距离酒面越近
    D.酒杯中有酒时,杯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深
    3.(2分)如图所示,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进行的“太空抛物”实验:她将手中的冰墩墩抛向叶光富,冰墩墩离手后几乎匀速直线飞向叶光富,叶光富伸手将冰墩墩接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冰墩墩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叶光富伸手接住冰墩墩时,冰墩墩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在地球上用足够大的力抛出物体也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2分)如图所示,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并与发电机串联。转动摇把,观察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B.两个发光二极管同时亮同时灭
    C.导线中电流方向不变
    D.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亮度不变 B.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
    6.(2分)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充满电后,充电器留在电源上不用拔下
    B.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
    C.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复位
    D.使用三脚插头的用电器是因为其功率大
    7.(2分)阳阳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电路故障,闭合开关后,电路各元件都正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根导线两端接在ab接线柱,模拟的是灯泡短路
    B.拆下c接线柱上的导线,模拟的是电压表断路
    C.模拟灯泡断路时,看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D.模拟滑动变阻器短路时,看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无示数
    8.(2分)一头牛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8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5m/s,牛的拉力为250N,(忽略绳重,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0%
    B.动滑轮重450N
    C.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10s内牛做的功为1250J
    (多选)9.(3分)如图所示,是物理老师利用手机通过网络直播上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同学们接收到的视频和音频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
    D.听课的同学看到显示屏里书本上的字变大了,是因为老师将手机镜头离书本变远了
    (多选)10.(3分)如图所示,是王老师用多功能电磨机切割玻璃酒瓶的情景。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切割过程中掉落的细小玻璃是不能分割的玻璃分子
    B.切割片上锋利的锯齿是为了增大压强
    C.切割片发热,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D.电磨机手柄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多选)11.(3分)小东发现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他做了一个橡皮泥小船,小船内又放了一个实心小球,它们静止在水面上时如图甲所示。他又将橡皮泥小船捏成实心团用细线(细线重不计)拴在小球下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从甲图到乙图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不变
    C.从甲图到乙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D.从甲图到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多选)12.(3分)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小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0.3A,只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中点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0的阻值为5Ω
    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54W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D.此电路的最大功率为2.25W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3分)阳阳听老师视频直播课时,将扬声器音量调至最大,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同时将自己这边的话筒调至静音状态,这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当有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阳阳能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是哪位同学。
    14.(3分)如图所示,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演示“液桥”的实验情景。水滴被拉成水桥时,没有脱离液桥板,说明它们的分子间存在    。水滴被拉成水桥后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组”在太空驻留了6个月之久,将在4月中旬返回地球,返回途中,他们之间是相对    的。

    15.(2分)用毛巾分别擦拭两个泡沫塑料盘,如图所示,将一个泡沫盘放在另一个泡沫盘上面,上面的泡沫盘被弹起。这是由于两个泡沫盘带上了    电荷而互相排斥,实验室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16.(3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分别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和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收获金、银牌。如图是他滑到坡面顶端准备腾空而起的瞬间,雪地上的影子是由光的    形成;此时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力方向是沿斜面    (填“向上”或“向下”);苏翊鸣在腾空上升的过程中动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3分)由于燃油价格的上涨,很多人选择购买电力能源汽车。电能属于    (填“一次”或“二次”)能源。如图是一辆正在充电的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充电线的金属芯线靠的是    导电。

    18.(3分)如图所示,一艘排水量为2万吨的货轮正在通过三峡船闸,这艘货轮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N,当闸室内水的深度为30米时,闸室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我国的三峡船闸是世界最大的人造    。(ρ水=1.0×103kg/m3,g=10N/kg)

    19.(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脉冲式电能表(3200imp表示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若他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8800W,则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值为    A。单独接入某用电器工作30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640次,该用电器消耗    J的电能。该用电器的功率为    W。

    20.(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盒内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的,图中    (填“左”或“右”)侧容器连接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较大。若要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可以将图中的电阻R3   (填“拆掉”或“放入右侧盒中”)。

    21.(3分)如图甲所示电路,两块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6A。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在保证电路安全情况下,最大范围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其中一块电流表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另一块电流表的示数与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为    A,电源电压为    V,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W。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2.(3分)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钥匙挂扣,打开扣门时相当于使用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O点支点,内部弹簧作用在B点的阻力为F2。请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臂l2;
    (2)打开扣门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23.(3分)如图甲所示,一只小猫看到鱼缸中的鱼,还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如图乙所示,S′点是小猫看到那条鱼的位置,S点是鱼的实际位置,图中A点表示小猫的眼睛,B点表示小猫在水面上的一只脚,在图中画出:
    (1)B点的像B′的位置;
    (2)小猫看到鱼的光路图。

    24.(3分)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发光二极管发光。请你在图中标出:
    (1)电源右端的极性(用“+”或“﹣”);
    (2)磁感线的方向;
    (3)桌面上的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

    四、简答题(本题3分)
    25.(3分)菲菲在23楼的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盘子中倒些水,将一块点燃的蜡烛放进去,把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如图乙所示,盘子中的水很快就被吸进到玻璃杯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菲菲能闻到蜡烛燃烧的气味属于什么现象。
    (2)水是在什么的作用下被吸进玻璃杯里的。
    (3)同样的装置拿到一楼做实验,为什么被吸到玻璃杯里的水会增多?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
    26.(9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伞兵突击车,满载时的质量为2t,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2,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60kW,在水平路面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km,求:
    (1)车满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10N/kg)
    (2)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3)若伞兵突击车以汽油为燃料,其转化效率为25%,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km,消耗汽油的质量。(q汽油=4.5×107J/kg)

    27.(9分)小北利用两段电热丝设计了具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档的空气加热器,图乙为其简化的电路原理图,将其接入家庭电路中,中温挡和高温挡的功率分别为1100W和1650W。闭合S、S2为“中温”挡。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2)“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3)若房间内空气质量为50kg,加热器的“高温”挡正常工作20分钟,产生的热量有50%被房间内的空气吸收,那么可使此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多少℃?[c空气=1.1×103J/(kg•℃)]

    六、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36分)
    28.(6分)小顺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烧杯中倒入约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温,目的是    。
    (2)水沸腾时水中出现大量气泡不断    、变大;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温度是    ℃;水沸腾后还要持续加热几分钟并继续测温,发现温度    。
    (3)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    (填“能”或“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
    (4)移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条件包括:①温度达到沸点;②   。

    29.(6分)如图甲、乙、丙是阳阳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1)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体现    。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    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如图丁,阳阳用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两根手指上的肌肉的凹陷程度不同,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
    (4)阳阳利用如图戊所示装置练习测量滑动摩擦力,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小桌,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30.(6分)乐乐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
    (1)蜡烛从如图所示位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此时的成像原理应用于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图中透镜固定不动,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处,向    (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保持蜡烛25cm刻度处的位置不变,将焦距为7cm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    (填“强”或“弱”)。

    31.(6分)佳佳非常喜欢吃小柿子,很想知道它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测量: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
    (2)他用天平测出了一个小柿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将小柿子放入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小柿子的密度为    kg/m3。
    (3)他将小柿子放入量筒中时,发现小柿子表面有很多气泡,测得小柿子的密度会    (填“偏大”或“偏小”)。
    (4)回到家中,佳佳还想测量盐水的密度,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他找到一个轻质、薄壁、带盖的圆柱塑料小瓶(质量、外壁体积忽略不计),用刻度尺和水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在塑料小瓶中装满盐水,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小瓶的高h;
    ②将塑料小瓶放入装水的容器中,塑料小瓶    (填“下沉”或“上浮”),逐渐将小瓶中的部分盐水倒掉,调试到小瓶在水中悬浮,如图丁所示;
    ③将小瓶从水中取出,用刻度尺测出小瓶内盐水的高h1;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32.(12分)小东学习了电学知识后,进行了下面的探究实验。
    (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选用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四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标有“5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若干导线,实验过程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不变。
    ①小东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甲图中将错误的导线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
    ②改正错误后,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    (填“左”或“右”)端。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断路。
    ③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眼睛要看着    (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某次实验记录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连入电路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Ω。
    ④将③实验的电阻取下,换上5Ω的电阻时,要使电压表示数达到2V,滑动变阻器滑片在原来位置的基础上向    滑动。
    ⑤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不小于    Ω。
    (2)“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东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R0,图中还有一个电压表和开关S2未画出,若不用拆接电路完成实验,电压表应该接在    (填“a”或“b”)处,开关S2接在另一处。小东却把电压表和开关S2位置放反了,也完成了实验,下面是小东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开关S、S2闭合,S1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先断开所有开关,   ,再使开关S、S1闭合,S2断开,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   (用字母表示)。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8分。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9~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2分)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所使用的“雪炮”式造雪机。它利用高压空气将水流打碎成细密的雾状,喷出后快速结成雪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结成雪粒是凝华现象
    B.水雾结成雪粒要放出热量
    C.外部气温越高,喷出的水雾越容易结成雪粒
    D.外部气温较低时,喷出的水雾不可能蒸发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现象,凝固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AB、人工造雪机在造雪时,吸入大量的水而产生雪,因此这个“雪”是由“水”变化来的,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正确,A错误;
    C、外部气温较低时,喷出的水雾越容易结成雪粒,故C错误;
    D、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外部气温较低时,喷出的水雾能蒸发,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的热点。
    2.(2分)“杯弓蛇影”是古汉语中的成语,是说墙上悬挂着一张弩弓,它的像映在酒杯中,形状就像一条小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蛇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蛇影”是实像
    C.杯中酒越多,“蛇影”距离酒面越近
    D.酒杯中有酒时,杯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深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解:AB、蛇在酒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蛇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B错误;
    C、杯中酒越多,弩弓与酒面的距离越近,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蛇影”距离酒面越近,故C正确;
    D、酒杯中有酒时,由于光的折射,杯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3.(2分)如图所示,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进行的“太空抛物”实验:她将手中的冰墩墩抛向叶光富,冰墩墩离手后几乎匀速直线飞向叶光富,叶光富伸手将冰墩墩接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冰墩墩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叶光富伸手接住冰墩墩时,冰墩墩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在地球上用足够大的力抛出物体也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力;
    (2)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力,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冰墩墩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故B正确;
    C、叶光富伸手接住冰墩墩时,冰墩墩对手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在地球上用足够大的力抛出物体,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与运动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
    4.(2分)如图所示,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并与发电机串联。转动摇把,观察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B.两个发光二极管同时亮同时灭
    C.导线中电流方向不变
    D.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其发出的电为交变电流;感应电流的强弱与线圈的转速、磁场强弱及线圈的匝数有关。
    发光二极管只允许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解答】解: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
    BC、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并与发电机串联,发电机发出的电是交流电,所以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发光,故BC错误;
    D、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产生的电流是否是交流电的判断、能量的转化,属于基础题。
    5.(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亮度不变 B.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判定灯泡亮度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有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不变;
    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
    综上所述,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6.(2分)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充满电后,充电器留在电源上不用拔下
    B.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
    C.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复位
    D.使用三脚插头的用电器是因为其功率大
    【分析】(1)充电器长时间插在电源插孔上会发热,引起安全事故;
    (2)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3)空气开关跳闸后,应检查故障,检查完后再合上开关;
    (4)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都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解答】解:A、充电器长时间插在电源插孔上会发热,可能会引起线路安全事故,故A错误;
    B、为了用电安全,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B正确;
    C、空气开关跳闸后,应检查故障,并消除故障后再合上开关,故B错误;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这样使金属外壳接地,防止漏电而触电,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原则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观察、多分析,加强安全意识,学好电、用好电!
    7.(2分)阳阳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电路故障,闭合开关后,电路各元件都正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根导线两端接在ab接线柱,模拟的是灯泡短路
    B.拆下c接线柱上的导线,模拟的是电压表断路
    C.模拟灯泡断路时,看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D.模拟滑动变阻器短路时,看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无示数
    【分析】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
    (1)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相连,则用电器被短路;
    (2)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
    (3)若灯泡断路,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判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4)滑动变阻器短路时,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判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解答】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
    A、将一根导线两端接在ab接线柱,导线与电流表并联,模拟的是电流表短路,故A错误;
    B、拆下c接线柱上的导线,灯泡没有接入电路中,模拟的是灯泡断路,故B错误;
    C、模拟灯泡断路时,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无示数,此时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接通的,电压表有示数,故C正确;
    D、模拟滑动变阻器短路时,电路是通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有示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分析,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8.(2分)一头牛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8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5m/s,牛的拉力为250N,(忽略绳重,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0%
    B.动滑轮重450N
    C.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10s内牛做的功为1250J
    【分析】(1)由图可知n=4,利用η=W有W总=GℎFs=GℎFnℎ=GnF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G动)求动滑轮的重力;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利用P=Wt=Fst=Fv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4)利用P=W总t求拉力做的功。
    【解答】解:A、由图可知n=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GℎFs=GℎFnℎ=GnF=800N4×250N×100%=80%,故A正确;
    B、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4×250N﹣800N=200N,故B错误;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4×0.5m/s=2m/s,
    拉力做功的功率:P=Wt=Fst=Fv=250N×2m/s=500W,故C错误;
    D、由P=Wt可知,10s内牛做的功:W=Pt=500W×10s=5000J,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的拉力、有用功、总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G动)是关键。
    (多选)9.(3分)如图所示,是物理老师利用手机通过网络直播上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同学们接收到的视频和音频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
    D.听课的同学看到显示屏里书本上的字变大了,是因为老师将手机镜头离书本变远了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解答】解:A、手机摄像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是相同的,故A正确;
    B、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B正确;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同学们接收到的视频和音频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故C正确;
    D、听课的同学看到显示屏里书本上的字变大了,像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手机镜头离书本变近了,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的三原色、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多选)10.(3分)如图所示,是王老师用多功能电磨机切割玻璃酒瓶的情景。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切割过程中掉落的细小玻璃是不能分割的玻璃分子
    B.切割片上锋利的锯齿是为了增大压强
    C.切割片发热,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D.电磨机手柄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分析】(1)细小玻璃是固体小颗粒;
    (2)增大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
    (3)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等。
    【解答】解:A、切割过程中掉落的细小玻璃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故A错误;
    B、切割片上锋利的锯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B正确;
    C、切割片发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法来改变切割片内能的,与电流的热效应无关,故C错误;
    D、电磨机手柄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增大摩擦方法的应用、增大压强方法的应用、改变内能的方法等,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常见的题型。
    (多选)11.(3分)小东发现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他做了一个橡皮泥小船,小船内又放了一个实心小球,它们静止在水面上时如图甲所示。他又将橡皮泥小船捏成实心团用细线(细线重不计)拴在小球下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从甲图到乙图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不变
    C.从甲图到乙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D.从甲图到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分析】(1)对图乙中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从而判断小球与水密度的关系;
    (2)根据F浮=ρ水gV排进行分析;
    (3)根据物体沉浮条件和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从而判断液面的变化,再由p=ρgh可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4)把容器看作一个整体,则装有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内所有物体与水的重力之和,据此判断压力变化。
    【解答】解:A、图乙中,小球竖直向下受重力和拉力,竖直向上浮力,即F浮=G球+F,则F浮>G球,而F浮=ρ水gV排<ρ水gV球,G球=ρ球V球g,则有ρ水gV球>ρ球V球g,所以ρ球<ρ水,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V排甲>V排乙,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橡皮泥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中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
    C、把小球和橡皮泥看作一个整体,它们在两种情况下都是漂浮,则受到的浮力不变,由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液面也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故C正确;
    D、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内所有物体与水的重力之和,总重力始终不变,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此题考查固体、液体压强公式以及阿基米德原理以及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关键是相关公式和原理的熟练运用。
    (多选)12.(3分)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小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0.3A,只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中点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0的阻值为5Ω
    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54W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D.此电路的最大功率为2.25W
    【分析】(1)当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滑动变阻器、R0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总电压,根据灯泡正常发光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与灯泡的额定电流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0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中点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与R0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只闭合开关S1时,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利用P=UI求出灯泡的实际功率,即为灯泡的额定功率;
    (3)已知调节滑动变阻器至中点,即可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4)根据P=UI=U2R可知当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总功率最大,据此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P=UI=U2R求出最大电功率。
    【解答】解:A、当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滑动变阻器、R0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总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0两端的电压为:U0=U﹣U1=4.5V﹣3V=1.5V,
    由于灯泡正常发光,则路中的电流:I=I额=0.3A,
    根据I=UR可得:R0=U0I=1.5V0.3A=5Ω;故A正确;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中点位置不动,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与R0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0两端的电压为:U0′=U﹣U2=4.5V﹣2V=2.5V,
    电路中电流:I′=U0′R0=2.5V5Ω=0.5A,
    根据I=UR可得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R中=U2I′=2V0.5A=4Ω;
    当只闭合开关S1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IR中=0.3A×4Ω=1.2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U1﹣U滑=3V﹣1.2V=1.8V,
    则P额=PL=ULI=1.8V×0.3A=0.54W,故B正确;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R中=2×4Ω=8Ω,故C错误;
    D、根据P=UI=U2R可知当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总功率最大,则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右端时只有R0连入电路,此时电功率最大,为P=U2R0=(4.5V)25Ω=4.05W,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难度较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3分)阳阳听老师视频直播课时,将扬声器音量调至最大,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响度 。同时将自己这边的话筒调至静音状态,这是为了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当有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阳阳能根据声音的  音色 来判断是哪位同学。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
    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阳阳听老师视频直播课时,将扬声器音量调至最大,改变的是响度的大小;将自己这边的话筒调至静音状态,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阳阳能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是哪位同学。
    故答案为:响度;声源处;音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噪声防治等,是一道基础题。
    14.(3分)如图所示,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演示“液桥”的实验情景。水滴被拉成水桥时,没有脱离液桥板,说明它们的分子间存在  引力 。水滴被拉成水桥后密度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组”在太空驻留了6个月之久,将在4月中旬返回地球,返回途中,他们之间是相对  静止 的。

    【分析】(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形状无关,但密度与物体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3)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比较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水滴被拉成水桥时,没有脱离液桥板,这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水滴被拉成水桥,形状发生变化,而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没有改变,所以水滴被拉成水桥后密度不变;
    在返回途中,三位宇航员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
    故答案为:引力;不变;静止。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密度的特点、运动和静止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内容。
    15.(2分)用毛巾分别擦拭两个泡沫塑料盘,如图所示,将一个泡沫盘放在另一个泡沫盘上面,上面的泡沫盘被弹起。这是由于两个泡沫盘带上了  同种 电荷而互相排斥,实验室中的  验电器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用毛巾分别擦拭两个泡沫塑料盘,将一个泡沫盘旁放在另一个泡沫盘上面,上面的泡沫盘被弹起。这是由于两个泡沫盘带上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实验室中的验电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同种;验电器。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属于基础题。
    16.(3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分别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和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收获金、银牌。如图是他滑到坡面顶端准备腾空而起的瞬间,雪地上的影子是由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此时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力方向是沿斜面  向下 (填“向上”或“向下”);苏翊鸣在腾空上升的过程中动能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
    【解答】解:雪地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他滑到坡面顶端准备腾空而起的瞬间是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摩擦力会阻碍他的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苏翊鸣在腾空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向下;减小。
    【点评】本题通过滑雪比赛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摩擦力的方向和动能的变化,属于基础题。
    17.(3分)由于燃油价格的上涨,很多人选择购买电力能源汽车。电能属于  二次 (填“一次”或“二次”)能源。如图是一辆正在充电的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充电线的金属芯线靠的是  金属 导电。

    【分析】(1)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称为二次能源;
    (2)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属于蓄电池,充电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解:(1)电能需要消耗一次能源得到,属于二次能源;
    (2)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将转化为化学能;
    (3)电线的芯线是用来输送电能的,要用导电性能强的金属。
    故答案为:二次;化学;金属。
    【点评】知道蓄电池充电过程的能量转化,明确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可解答此题。
    18.(3分)如图所示,一艘排水量为2万吨的货轮正在通过三峡船闸,这艘货轮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2×108 N,当闸室内水的深度为30米时,闸室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3×105 Pa。我国的三峡船闸是世界最大的人造  连通器 。(ρ水=1.0×103kg/m3,g=10N/kg)

    【分析】(1)根据F浮=G排=m排g求出货轮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2)根据p=ρgh求出闸室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内液面相平。
    【解答】解: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20000×103kg×10N/kg=2×108N;
    闸室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30m=3×105Pa;
    我国的三峡船闸是世界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故答案为:2×108;3×105;连通器。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以及连通器的特点,要知道船闸是最大的连通器。
    19.(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脉冲式电能表(3200imp表示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若他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8800W,则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值为  40 A。单独接入某用电器工作30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640次,该用电器消耗  7.2×105 J的电能。该用电器的功率为  400 W。

    【分析】(1)已知他家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8800W,利用P=UI可求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值;
    (2)3200imp/(kW•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200次,据此可求电能表指示灯闪烁640次,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利用P=Wt计算出该用电器的功率。
    【解答】解:(1)已知他家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P=8800W,
    由P=UI可得,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值:I大=PU=8800W220V=40A;
    (2)3200imp/(kW•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3200次,
    则电能表指示灯闪烁640次,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W=640imp3200imp/(kW⋅ℎ)=0.2kW•h=7.2×105J;
    该用电器的功率:P=Wt=0.2kW⋅ℎ3060ℎ=0.4kW=400W。
    故答案为:40;7.2×105;400。
    【点评】本题考查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和掌握、消耗电能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正确理解电能表相关参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0.(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盒内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增加的,图中  左 (填“左”或“右”)侧容器连接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较大。若要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可以将图中的电阻R3 放入右侧盒中 (填“拆掉”或“放入右侧盒中”)。

    【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图中右侧容器的电阻与容器外的电阻并联,再与左侧容器中的电阻串联,容器中两电阻的阻值相同,通电时间相同,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不同,根据焦耳定律分析可知哪侧容器连接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较大;
    要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需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而电阻不同,据此分析。
    【解答】解: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盒内空气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
    图中右侧容器的电阻与容器外的电阻并联,再与左侧容器中的电阻串联,容器中两电阻的阻值相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左侧容器中电阻的电流大于通过右侧容器中电阻的电流,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阻和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因此左侧容器连接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较大;
    若要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需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相同,而电阻不同,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所以可以将图中的电阻R3放入右侧盒中。
    故答案为:热传递;左;放入右侧盒中。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改变内能的方式和焦耳定律的认识和理解,要注意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1.(3分)如图甲所示电路,两块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6A。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在保证电路安全情况下,最大范围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其中一块电流表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另一块电流表的示数与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为  0.4 A,电源电压为  3 V,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0.6 W。

    【分析】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时,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灯泡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当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灯泡所在的支路不受影响,即电流表A1的示数保持不变,因此图丙为电流表A1的示数与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的变化关系图象,图乙则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图象;
    (1)根据图乙图象可知干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图丙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求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
    (2)根据图丙图象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
    (3)根据P=UI求出灯泡L的额定功率。
    【解答】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时,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灯泡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当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灯泡所在的支路不受影响,即电流表A1的示数保持不变,因此图丙为电流表A1的示数与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的变化关系图象,图乙则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图象;
    (1)由图乙图象可知干路中的最大电流I最大=0.6A,由图丙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IL=0.2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
    IR大=I最大﹣IL=0.6A﹣0.2A=0.4A;
    (2)由欧姆定律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大,
    由图丙图象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7.5Ω,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滑=IR大R小=0.4A×7.5Ω=3V,
    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
    U=U滑=3V;
    (3)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
    UL=U=3V;
    灯泡L的额定功率:
    PL=ULIL=3V×0.2A=0.6W。
    故答案为:0.4;3;0.6。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2.(3分)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钥匙挂扣,打开扣门时相当于使用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O点支点,内部弹簧作用在B点的阻力为F2。请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臂l2;
    (2)打开扣门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分析】(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 L1=F2 L2),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解答】解:(1)从支点O作动力F2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l2,如图所示: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点A垂直于OA向右作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23.(3分)如图甲所示,一只小猫看到鱼缸中的鱼,还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如图乙所示,S′点是小猫看到那条鱼的位置,S点是鱼的实际位置,图中A点表示小猫的眼睛,B点表示小猫在水面上的一只脚,在图中画出:
    (1)B点的像B′的位置;
    (2)小猫看到鱼的光路图。

    【分析】(1)要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水中鱼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认为光沿直线传播,人看到的鱼是折射光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所以人看到的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
    【解答】解:(1)做B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即为像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2)观察水中鱼时,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人看到的“鱼”在S′点,连接AS′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O为入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是沿直线看物体的
    24.(3分)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发光二极管发光。请你在图中标出:
    (1)电源右端的极性(用“+”或“﹣”);
    (2)磁感线的方向;
    (3)桌面上的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

    【分析】根据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判定电流的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根据安培定则判定螺线管的极性;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定条形磁铁的受力情况,据此画出摩擦力的示意图;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二极管的上端为正接线柱,所以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侧流入,右侧流出的,电源的左端为正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条形磁铁受到水平向左的排斥力的作用,条形磁铁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到桌面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如图所示:

    【点评】能熟练运用安培定则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进行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简答题(本题3分)
    25.(3分)菲菲在23楼的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盘子中倒些水,将一块点燃的蜡烛放进去,把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如图乙所示,盘子中的水很快就被吸进到玻璃杯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菲菲能闻到蜡烛燃烧的气味属于什么现象。
    (2)水是在什么的作用下被吸进玻璃杯里的。
    (3)同样的装置拿到一楼做实验,为什么被吸到玻璃杯里的水会增多?

    【分析】(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根据玻璃杯内气压的变化分析;
    (3)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解答】答:(1)闻到蜡烛燃烧的气味属于扩散现象,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杯内的蜡烛燃烧时会消耗杯内的氧气,使得杯内的气压变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玻璃杯内;
    (3)同样的装置拿到一楼做实验,由于海拔变低了,外界的大气压会变大,在杯内气压不变的情况下,杯内外的压强差变大,所以被吸到玻璃杯里的水会增多。
    【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大气压的应用、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属于简单的应用题。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
    26.(9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伞兵突击车,满载时的质量为2t,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2,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60kW,在水平路面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km,求:
    (1)车满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10N/kg)
    (2)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3)若伞兵突击车以汽油为燃料,其转化效率为25%,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km,消耗汽油的质量。(q汽油=4.5×107J/kg)

    【分析】(1)车满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FS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伞兵突击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知道伞兵突击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根据P=Wt=Fst=Fv求出牵引力即为受到的阻力;
    (3)根据W=Fs求出伞兵突击车匀速直线行驶12km时牵引力做的功,利用η=WQ放×100%求出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再根据Q放=mq求出消耗汽油的质量。
    【解答】解:(1)车满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2×103kg×10N/kg=2×104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2×104N0.1m2=2×105Pa;
    (2)伞兵突击车匀速直线行驶的速度:
    v=72km/h=20m/s,
    因伞兵突击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由P=Wt=Fst=Fv可得,受到的阻力:
    f=F′=Pv=60×103W20m/s=3000N;
    (3)伞兵突击车匀速直线行驶12km时牵引力做的功:
    W=F′s=3000N×12×103m=3.6×107J,
    由η=WQ放×100%可得,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Wη=3.6×107J25%=1.44×108J,
    由Q放=mq可得,消耗汽油的质量:
    m′=Q放q汽油=1.44×108J4.5×107J/kg=3.2kg。
    答:(1)车满载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2)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3000N;
    (3)消耗汽油的质量为3.2kg。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功率公式、效率公式以及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热量公式的应用等,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27.(9分)小北利用两段电热丝设计了具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档的空气加热器,图乙为其简化的电路原理图,将其接入家庭电路中,中温挡和高温挡的功率分别为1100W和1650W。闭合S、S2为“中温”挡。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2)“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3)若房间内空气质量为50kg,加热器的“高温”挡正常工作20分钟,产生的热量有50%被房间内的空气吸收,那么可使此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多少℃?[c空气=1.1×103J/(kg•℃)]

    【分析】(1)闭合S、S2,只有电阻R2单独接入电路,为“中温”挡,由P=U2R求电阻R2的阻值;
    (2)由电源电压和中温挡的功率,由公式P=UI计算得“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
    (3)根据W=P高t可求产生的热量,根据Q吸=ηW可得空气吸收的热量,根据Q吸=cmΔt可得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多少℃。
    【解答】解:(1)闭合S、S2为“中温”挡,R2单独接入电路,由P=U2R得电阻R2的阻值是:
    R2=U2P中=(220V)21100W=44Ω;
    (2)闭合S、S1为“低温”挡,R2单独接入电路,闭合S、S2为“中温”挡,R1单独接入电路,高温挡为S、S1、S2同时闭合,R1、R2并联,
    P低温=P高温﹣P中温=1650W﹣1100W=550W,
    根据P=UI可得低温挡时正常工作的电流:
    I=P低U=550W220V=2.5A;
    (3)电暖器的“高温”挡正常工作20分钟,放出的热量:
    W=P高温t=1650W×20×60s=1.98×106J;
    空气吸收的热量:
    Q吸=ηW=50%×1.98×106J=9.9×105J;
    由Q吸=cmΔt可得,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
    Δt=Q吸c空气m=9.9×105J1.1×103J/(kg⋅℃)×50kg=18℃。
    答:(1)电阻R2的阻值是44Ω;
    (2)“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5 A;
    (3)可使此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18℃。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公式、效率公式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不同挡位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常见题目。
    六、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36分)
    28.(6分)小顺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烧杯中倒入约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温,目的是  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
    (2)水沸腾时水中出现大量气泡不断  上升 、变大;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温度是  96 ℃;水沸腾后还要持续加热几分钟并继续测温,发现温度  保持不变 。
    (3)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
    (4)移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条件包括:①温度达到沸点;② 继续吸热 。

    【分析】(1)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提高水的初温、烧杯加盖、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2)水沸腾前后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温度计读数时,先看清温度的分度值,再根据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进行读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根据沸腾特点分析看到的现象;
    (3)比较水和酒精的沸点进行分析即可;
    (4)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解答】解:(1)提高水的初温,从而缩短了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2)水沸腾时,气泡在不断上升,体积逐渐增大;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读数是96℃;
    水沸腾后持续加热并继续测温,会发现温度保持不变;
    (3)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低于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因此测量沸水的温度不能用酒精温度计;
    (4)当移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水停止沸腾,因为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2)上升;96;保持不变;(3)不能;(4)继续吸热。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水沸腾实验的注意事项和水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29.(6分)如图甲、乙、丙是阳阳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1)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体现  压力的作用效果 。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  受力面积 一定时, 压力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如图丁,阳阳用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两根手指上的肌肉的凹陷程度不同,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比较  乙、丙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
    (4)阳阳利用如图戊所示装置练习测量滑动摩擦力,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匀速直线 拉动小桌,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0.8 N。
    【分析】(1)不能直接观察物理量的变化,而是通过物理量变化导致其它量的变化时,通过其它量的变化判断物理量的变化,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3)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解答】解:(1)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根据形变现象来比较压强的,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知: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阳阳用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两根手指上的肌肉的凹陷程度不同,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
    (4)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要使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即便于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需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指针指在0.8N,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0.8N。
    故答案为:(1)压力的作用效果;(2)受力面积;压力;(3)乙、丙;(4)匀速直线;0.8。
    【点评】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30.(6分)乐乐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
    (1)蜡烛从如图所示位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此时的成像原理应用于生活中的  放大镜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图中透镜固定不动,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处,向  右 (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  缩小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保持蜡烛25cm刻度处的位置不变,将焦距为7cm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  靠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  强 (填“强”或“弱”)。

    【分析】(1)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应用为照相机;
    (3)凸透镜的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解答】解:(1)蜡烛从如图所示位置向右移动时,物距将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应用为放大镜;
    (2)图中透镜固定不动,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处,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应该将光屏右移;
    (3)将焦距更小的透镜B替换凸透镜A,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物距不变,由于凸透镜焦距变小了,会使得像更靠近凸透镜,所以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强。
    故答案为:(1)不能;放大镜;(2)右;缩小;(3)靠近;强。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要熟记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规律。
    31.(6分)佳佳非常喜欢吃小柿子,很想知道它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测量: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填“左”或“右”)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
    (2)他用天平测出了一个小柿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12.4 g。将小柿子放入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小柿子的密度为  1.24×103 kg/m3。
    (3)他将小柿子放入量筒中时,发现小柿子表面有很多气泡,测得小柿子的密度会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4)回到家中,佳佳还想测量盐水的密度,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他找到一个轻质、薄壁、带盖的圆柱塑料小瓶(质量、外壁体积忽略不计),用刻度尺和水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在塑料小瓶中装满盐水,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小瓶的高h;
    ②将塑料小瓶放入装水的容器中,塑料小瓶  下沉 (填“下沉”或“上浮”),逐渐将小瓶中的部分盐水倒掉,调试到小瓶在水中悬浮,如图丁所示;
    ③将小瓶从水中取出,用刻度尺测出小瓶内盐水的高h1;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 ℎℎ1ρ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分析】(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之和,由图甲读出小柿子的质量;
    物体的体积通过量筒中两次液面的体积差进行计算;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柿子的密度;
    (3)小柿子表面有很多气泡,会使测量出来的小柿子的体积偏大,由密度公式可知,小柿子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4)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据此可知装满盐水的塑料小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塑料小瓶的浮沉状态;
    假设塑料小瓶的底面积为S,在塑料小瓶中装满盐水,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小瓶的高h,则可知盐水的体积,即为塑料小瓶的体积;
    当塑料小瓶悬浮时,塑料小瓶受到的浮力等于塑料小瓶内盐水的重力,将小瓶从水中取出,用刻度尺测出小瓶内盐水的高h1;根据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出此时塑料小瓶的重力;
    根据悬浮的特点可知,此时塑料小瓶的重力等于塑料小瓶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据此可求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因此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
    (2)由图甲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2g,小柿子的质量:m=10g+2.4g=12.4g;
    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2mL,小柿子放在量筒中后示数为60mL,所以金属块的体积:V=60mL﹣50mL=10mL=10cm3;
    小柿子的密度:ρ=mV=12.4g10cm3=1.24g/cm3=1.24×103kg/m3;
    (3)小柿子表面有很多气泡,会使测量出来的小柿子的体积偏大,由ρ=mV可知,小柿子的密度会偏小;
    (4)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装满盐水的塑料小瓶所受的G=ρ盐水gV1大于其排开水的质量G排=ρ水gV1,所以塑料小瓶会下沉;
    假设塑料小瓶的底面积为S,在塑料小瓶中装满盐水,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小瓶的高h,则瓶内盐水的体积V′=Sh,即为塑料小瓶的体积;
    逐渐将小瓶中的部分盐水倒掉,调试到小瓶在水中悬浮,将小瓶从水中取出,用刻度尺测出小瓶内盐水的高h1,则此时塑料小瓶内盐水的体积V″=Sh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塑料小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ρ水gSh,塑料小瓶内盐水的重力G′=m盐水g=ρ盐水V″g=ρ盐水gSh1;
    由于塑料小瓶悬浮,则F浮=G′;
    即ρ水gSh=ρ盐水gSh1;
    则ρ盐水=ℎℎ1ρ水。
    故答案为:(1)右;(2)12.4;1.24×103;(3)偏小;(4)②下沉;④ℎℎ1ρ水。
    【点评】本题是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主要考查天平的使用和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的应用,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32.(12分)小东学习了电学知识后,进行了下面的探究实验。
    (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选用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四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标有“5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若干导线,实验过程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不变。
    ①小东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甲图中将错误的导线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
    ②改正错误后,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  左 (填“左”或“右”)端。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电压表 断路。
    ③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眼睛要看着  电压表 (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某次实验记录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连入电路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10 Ω。
    ④将③实验的电阻取下,换上5Ω的电阻时,要使电压表示数达到2V,滑动变阻器滑片在原来位置的基础上向  右 滑动。
    ⑤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不小于  40 Ω。
    (2)“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东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额定电流为I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R0,图中还有一个电压表和开关S2未画出,若不用拆接电路完成实验,电压表应该接在  a (填“a”或“b”)处,开关S2接在另一处。小东却把电压表和开关S2位置放反了,也完成了实验,下面是小东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开关S、S2闭合,S1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I额R0 ,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先断开所有开关, 改变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 ,再使开关S、S1闭合,S2断开,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 UI额 (用字母表示)。
    【分析】(1)①电压表应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②为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不是断路,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短路或电压表断路,或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断路了,据此分析;
    ③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由欧姆定律求出这次实验中的定值电阻的阻值;
    ④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小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
    ⑤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2)要测灯的额定功率,应先使灯正常发光,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电压表与定值电阻R0应起到电压表的测量作用,图中R0与灯已经串联好了,因此电压表与R0并联;
    把电压表和开关S2位置放反了,在改变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的情况下会导致电压表的指针方向偏转而无法使用,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使电压表能正常使用,先通过开关的转换使电压表与R0并联,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I额R0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灯的电流为I额,灯正常发光;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改变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通过开关的转换,使电压表测灯两端的电压,因电路的连接关系没有改变,各电阻的大小和通过的电流不变,灯仍正常发光,根据P=UI写出灯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解答】解:(1)①电压表应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应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如图所示:

    ②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由图知,滑片右侧电阻丝接入电路,所以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左端;
    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不是断路,电压表无示数,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短路或者电压表断路,由题意可知故障可能是电压表断路了;
    ③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因此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眼睛应看着电压表,由④可知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不变,由图甲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连入电路的定值电阻的阻值:R=UI=2V0.2A=10Ω;
    ④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10Ω改接成5Ω的电阻,电阻减小,其分得的电压减小;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串联分压的分压原理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不变;
    ⑤实验中使用的定值电阻阻值最大为20Ω,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2V=4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4V2V=2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2×20Ω=40Ω,即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不小于40Ω;
    (2)要测灯的额定功率,应先使灯正常发光,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电压表与定值电阻R0应起到电流表的测量作用,图中R0与灯已经串联好了,因此电压表与R0并联,因此电压表应该接在a处;
    ①开关S、S2闭合,S1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I额R0,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先断开所有开关,改变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再使开关S、S1闭合,S2断开,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在①中,开关S、S2闭合,S1断开,此时R0与灯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U0R0=I额R0R0=I额,小灯泡正常发光;
    在②中,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先断开所有开关,改变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再使开关S、S1闭合,S2断开,此时R0与灯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因电路的连接关系没有改变,各电阻的大小和通过的电流不变,灯仍正常发光,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因此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UI额。
    故答案为:(1)①如图所示;②左;电压表;③电压表;10;④右;⑤40;(2)a;I额R0;改变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UI额。
    【点评】本题探究“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考查电路连接、注意事项、故障分析、器材的选择、控制变量法、电阻计算及设计实验方案测额定功率的能力,最后一问难度较大。

    相关试卷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五):

    这是一份2020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五),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