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品析语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______
学校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8分)
下列词语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 钦佩(qíng) 元勋(xūn) 遨游(á) 忧心忡忡(chóng)
B. 炽热(zhì) 毋宁(wú) 忏悔(chàn) 兀兀穷年(wù)
C. 哺育(bǔ) 羸弱(léi) 迸溅(bèng) 盘虬卧龙(qiú)
D. 譬如(pì) 矜持(jīn) 吞噬(shì) 叱咤风云(chà)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3分)
迥乎不同 眼花瞭乱 耀武扬威 奈人寻味
鲜为人知 锋芒必露 五脏六腑 迫不急待
色彩斑澜 悲天悯人 永往直前 如释重负
海市蜃楼 家喻户晓 语无伦次 毛骨悚然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保证他听不到我唱,我是张嘴但是没有声音的,而且我还蒙着被子,他怎么能听到
呢?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
B. 这个相声节目实在幽默风趣,我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
C. 我曾多次提醒要注意安全生产,可他就是不以为然。
D. 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众人广坐,群众的力量却是不能忽视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5.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代表作是三部曲《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的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C.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2)读完《海底两万里》,对于尼摩船长这个人物众说纷纭。有同学认为他是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精神的战士;有同学评价他是知识渊博、富有创造力的智者;还有同学说他虽然外表冷漠,但是内心却很柔软……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你眼中的尼摩船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泊秦淮》杜牧)
(3)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韩愈)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王安石)
(5)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句子,读来耐人寻味。陆游在《游山西村》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告诉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都是消长变化的;杨万里则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苦难,履险如夷。可见,人生无论面对逆境还是顺境,我们都应该保有一颗平常心,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 生活处处有语文,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主题为“我的语文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李华觉得下面这个招牌设计得很好。请你帮她写一段话,说明这个招牌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2分)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活动当然少不了“诗词大会”了!班级诗词大会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两条原因。(2分)
材料一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追求,《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让人们重拾一颗单纯的诗心,不求其他,只求安静地品一首诗词,享受片刻的宁静。《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人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阐释。
材料二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把诗词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赢得了满堂喝彩,传统与现实的融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该节目既大力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野菊花之恋
刘文方
①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革。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②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③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遨,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④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表。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⑤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⑥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⑦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看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昧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荷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疗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艰、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痛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八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逆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⑧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略有改动)
8.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 (3分)
贫贱但不卑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老越有用。
9.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析语言。(6分)
(1)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地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品
析加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
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5分)
穿过岁月的白发
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②习惯于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③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④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依然挺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⑤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支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中、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合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⑥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的、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⑦我一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⑧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当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⑨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明透澈,亮如银丝,竟没有一根灰黑色,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⑩我听罢,顿觉地阅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
(选文有改动)
12. 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2分)
初见母亲的白发,感到凄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自己的白发,感到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
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依然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6-20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陆草木之花 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初,权谓吕蒙曰(《孙权劝学》)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D.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亭亭净植( ) (2)宜乎众矣(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意在咏莲,可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借莲的形象来抒写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1.著名作家余光中曾说:“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请以“过后才美”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答案:
(28分)
1.C 2.D 3.C 4.A
5.(6分)
(1)(3分)A
(2)(3分)
答案示例1:具有正义感反抗压迫的战士——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答案示例2:知识渊博、富有创造力的智者——在遇到土著人围攻时,尼摩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闪电击退了的土著人。
答案示例3:外表冷漠,内心柔软——在同伴受伤去世后,他含泪将其安葬在与世隔绝的海底公募,使他免受鲨鱼和人类的侵扰。
答案示例4: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在采珠人遇到危险时,不顾危险出手相救,并赠送珍珠给采珠人。
答案示例5: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在南极遇到冰山封路,他镇静勇敢,让船员轮流用铁镐凿底部厚10米的冰盖,又用开水喷射,将潜艇拉到挖好的大坑里,灌满储水舱,增加潜艇的重量,压碎了底部最后两米的冰层,终于脱困。
6.(10分)(1)会当凌绝顶(2)隔江犹唱后庭花 (3)草木知春不久归 (4)自缘身在最高层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二、(7分)
7. (1)(3分)招牌中的“品味”二字是由图形表现出来的,有汤勺的形状,还有热气飘散的形状,看了以后似乎就想到香气四溢的食物,让人很有食欲。
(2)(2分)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
(3)(2分)示例:一是紧紧抓住了中国人的诗词文化情结;二是把诗词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实现了传统与现实的巧妙融合。
三、(45分)
(一)(15分)
8.(3分)蓄势而动,厚积薄发(默默无闻、努力生长) 王者 雅致和悲情
9.(3分)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写出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1分)下文写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1分),为下文赞美野菊花做好了铺垫(1分)。
10.(3分)通过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深化了文章主题(1分),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1分),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1分)。
11.(6分)
(1)“逼”是威胁、强迫的意思,写出了野菊花勇于面对绝境(1分),突出了野菊花的倔强和孤傲(1分),表达了“我”内心对野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2)拟人(1分),写出了野菊花在沸水中绽放出的美丽姿态(1分),以及带给“我”的愉悦、舒畅之感(1分)。
(15分)
12.(2分)(1)为忽略、漠视了妻子的白发而愧疚、惊讶;(2) 听过老者的话顿觉地阅天宽,心情快活。(2分,每小题1分)
13.(6分)
(1)“挺立”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根白发的突出,在黑发的对比下,更加引人注目。(3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发比作落叶,将黑发的岁月比作树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岁月易老的无奈感慨。(3分)
14.(3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15.(4分)“季节”在这里代指年纪,本句的言外之意是人们应该顺其自然,少去强求,表明了虽然时光易逝,岁月易老,但要有热爱生活,顺应自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分)
(15分)
16.(3分)C
17.(2分)(1)竖立 (2)应当
18.(4分)
(1)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9.(3分)作者采用衬托手法,用菊花的傲然凌霜从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雍容富贵从反面衬托莲的质朴、自然。通过不同角度的衬托,从而突出莲花的高洁,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0.(3分)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志向。
100
200
200字
300
400
400字
500
600
600字
700
800
800字
400
500
10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