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疆新源县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新源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中三校联考(5月)
高一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13C-NMR (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位素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短周期共有18种核素
B.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
C.可以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寻找半导体材料
D.和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形成了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3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逐渐变浅,密度逐渐增大
4、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W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三倍,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Y与W同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5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4>HBrO4>HIO4 B. 碱性:NaOH>Mg(OH)2>Al(OH)3
C. 稳定性:PH3>H2S>HCl D. 非金属性:F>O>S
6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CO2 B.KCl C.NH3 D.CH4
7.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M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原子符号为
B.N2分子的结构式:N=N C.次氯酸的电子式:
D.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8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 该反应吸收(a-b)kJ热量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mol A-A键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9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 B.用铁作催化剂合成氨
C.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D.用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气体
10.某温度下,反应2N2O5(g)4NO2(g)+O2(g)开始时,c(N2O5)=0.040 8 mol·L-1,经1 min后,c(N2O5)=0.030 0 mol·L-1。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
A.v(N2O5)=5.4×10-3mol·L-1·min-1 B.v(N2O5)=1.08×10-2mol·L-1·min-1
C.v(NO2)=1.08×10-2mol·L-1·min-1 D.v(O2)=1.08×10-2mol·L-1·min-1
1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2同时生成n molAB
B.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AB的同时生成n molB2 C. 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断开1molA-A键的同时生成2molA-B键
12.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SO42-向Cu极移动 ④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 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④⑤⑥
1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 a>c>d>b B. a>b>c>d C. c>a>b>d D. b>d>c>a
14.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编号 | 金属(粉末状) | 酸的浓度 | 酸的体积 | 反应温度 |
A | 0.1 mol Mg | 6 mol/L硝酸 | 10 mL | 60℃ |
B | 0.1 mol Mg | 6 mol/L盐酸 | 10 mL | 60℃ |
C | 0.1 mol Fe | 3 mol/L硫酸 | 10 mL | 60℃ |
D | 0.1 mol Mg | 3 mol/L硫酸 | 10 mL | 30℃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F2Cl2有 和 两种结构
B. 光照条件下,物质的量之比为1:4的甲烷和氯气可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Cl4和HCl
C. C3H8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 (CH3)2CHCH(CH2CH3)2有5种一氯代物
16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共5道大题,共计52分)
17 如表列出了①~⑦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二 |
|
|
|
| ① | ⑦ |
|
|
三 | ② | ③ | ④ | ⑤ |
|
| ⑥ |
|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2)②、③、⑥三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②、③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向元素②的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元素④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②和⑦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离子化合物乙的电子式___________
(5)设计一个实验比较②与③的金属性强弱
18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有(1)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2)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3)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4)________
① 正戊烷;②白磷;③ ④ ;⑤ ;⑥红磷;⑦;
19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反应过程___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2)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0)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以Zn和Cu为电极,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
①H+向____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电子流动方向由____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____极(填:“正”、“负”)。
③若有1mol e- 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____________g。(Zn的相对原子质量65)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 bM(g) +cP(g),M、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为a∶b∶c=_________。[来源:Zxxk.Com]
②1 min到3 min这段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中当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时B.P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消耗b mol 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3)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下图为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极材料为疏松多孔的石墨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该燃料电池为氢氧燃料电池。
①a极通入的物质为_____(填物质名称),电解质溶液中的OH—移向______极(填”负”或“正”)。
②写出此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若该燃料电池为甲烷燃料电池。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CH4+2O2+2OH-=CO32-+3H2O
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燃料电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D.通入甲烷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21.把0.4 mol X气体和0.6 mol Y 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Z(g)+6W(g)。2 min末已生成0.3 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试计算:(必须要有解题过程,否则不得分)
(1)前2 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2 min末时Y的浓度为。(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
(4)2 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倍。
高一化学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C | C | D | B | C | B | A | B | D | B | B | B | A | B | D | D |
一选择题
17 (1). (2). HClO4 (3). Cl->Na+>Mg2+ (4). Mg(OH)2<NaOH (5). Al+2NaOH+2H2O=2NaAlO2+3H2↑ (4) (5)与水反应剧烈程度等(设计合理均得分)
18 (1) ① ③/ ③ ④(答一种即得2分)(2)① ④ (3)② ⑥
(4)⑤⑦
19【答案】 (1). 放 (2). 吸 (3). ①
(4). 6H++2Al===2Al3++3H2↑ (5). Al
20 (1)① 正 ② 负 正 ③32.5 (2)2:1:1 0.25mol·L-1·min-1
(未带单位扣1分)BDF
(3)(1) ①氢气 负 ②H2 + 2OH-– 2e- = 2H2O ③B
21.【答案】(1)0.075 mol·L-1·min-1(2)0.175 mol·L-1 (3)4 (4)1.05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v(Z)=0.05 mol·L-1·min-1,c(Z)=0.05×2 mol·L-1=0.1 mol·L-1,起始时,c(X)=0.2 mol·L-1,c(Y)=0.3 mol·L-1,2 min末,c(W)=0.15 mol·L-1;
4X(g) + 5Y(g)nZ(g)+6W(g)
起始量/mol·L-10.2 0.3 0 0
变化量/mol·L-10.1 0.125 0.1 0.15
剩余量/mol·L-10.1 0.175 0.1 0.15
(1)v(W)==0.075 mol·L-1·min-1;(2)c(Y)=0.3 mol·L-1-0.125 mol·L-1=0.175 mol·L-1;(3)根据方程式比例关系:n∶6=0.1∶0.15,n=4;(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p(后)∶p(前)=(0.1×2+0.175×2+0.1×2+0.15×2)∶(0.4+0.6)=1.05∶1。
2023新疆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新疆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51Apdf、化学51A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新源县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新源县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