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年春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分。)
1.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闻鸡起舞 B.钻木取火 C.滴水成冰 D.凿壁借光
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3.下列河南特产中富含糖类的是
A.道口烧鸡 B.中牟大蒜 C.原阳大米 D.开封花生
4.“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小苏打作馒头、面包的膨松剂 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质期
C.发霉的大米经洗净煮熟后食用
D.为保持肉质鲜美,用亚硝酸钠(NaNO2)对肉进行腌制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C.测溶液pH D.收集氢气
6.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金 B.碱:烧碱、纯碱、氨水
C.金属:铁、铜、硅 D.有机物:葡萄糖、酒精、甲烷
7.下列对课本实验中水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消失”一一作溶剂 B.硫在氧气中燃烧——作吸收剂
C.探究燃烧的条件一一仅提供热量 D.生石灰遇水放热——作反应物
8.下列物质的构成粒子与构成干冰的微粒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冰、铁 B.硫酸铜、氦气 C.氢气、氯化钠 D.甲烷、氨气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反应前质量/g | 12 | 5 | 1.4 | 2.2 | 11.2 |
反映后质量/g | 3 | 5 | 5.6 | x | 2.8 |
A.x=13.2 B.该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C.丙和戊的质量变化量之比为2:1 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稀硫酸和镁条 B.氧化钙固体和水
C.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D.硝酸铵和水
11.下列离子能在pH=10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SO42-、NO3-、K+、OH- B.HCO3-、Cl-、SO42-、Ba2+
C.Cl-、NO3-、Ag+、Na+ D.Cu2+、H+、OH-、Fe2+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CuCl2)——铁粉 B.CO2(HC1气体)——氢氧化钠溶液
C.NH3(水蒸气)一一浓硫酸 D.KCI溶液(CaCl2)——碳酸钠溶液
1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生石灰
C.向一定量的浓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
14.有一包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共12.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8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9.6g B.3.2g C.2.4g D.1.6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人体缺少___________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16.实验室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量取、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配置过程中需使用_______________(填“100”“20”或“50”)mL的量筒。
(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烧杯在使用前未干燥③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的过程中,有部分水洒出④所用砝码已经生锈⑤将配好的溶液装入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17.如图甲所示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乙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pH的变化曲线,则图甲中胶头滴管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图乙中c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8.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O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20.A、B、C、D为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常见物质,C为炉具清洁剂中的主要成分,反应②常用于实验室检验某种气体物质(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D只含有两种元素。请回答: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E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10分)
21.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最简单有机物的完全燃烧。
(2)用稀硫酸除铁锈。
2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什么?(用化学符号表示)
(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3.在实验室中,可选择下图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3)若A、C、D装置组合用于制取干燥的氧气,D中所装的药品是什么?
24.海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MgC12、Na2SO4、CaCl2等),除去杂质可得到精盐,并用于生产和生活中。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可有以下操作顺序: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BaCl2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适量的稀盐酸;⑥蒸发结晶。
(1)写出除去MgCl2杂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⑤中加入的稀盐酸不能换成稀硫酸的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酸、碱、盐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图1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与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注:所用溶液均视为稀溶液,密度近似看做1g/mL)
①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② 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mL。
③请在图2的虚线框内将b点所示溶液中的微粒补写完整。
(3)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完全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该样品,滴加足量的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有白色沉淀生产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 |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②________________。 | 样品未完全变质,仍含有氢氧化钠 |
(4)取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
试计算:蒸干该溶液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水是宝贵的自然资,用重铬酸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4页。
115,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115,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