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7.4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
展开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应用题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4节的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等有关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初步向学生渗透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也为后面的实践与探索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2、难点
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3、解决办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寻找出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并把它们分别列出方程,然后组成方程组。
(四)教学关键
引导分析,寻找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合理设元,列出方程组。
二、学法与教法分析
(一)学法分析
由于初一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比较直观,独立思考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因而在学法上我采用让学生从单个问题过渡到整个问题,,多引导,从易到难,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谈话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分析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其关键点是哪两步?
通过复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其关键点为下面列方程做好准备。
从学生列单个方程到列方程组,也就是从易到难,逐步加深,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引导分析
例1甲、乙二人相距6㎞,二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二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提问:(1)题中有几个未知数?分别是什么?
(2)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后回答.
未知数:甲、乙各自的平均速度
相等关系:(1)同向而行:甲的行程-乙的行程=6㎞ (2)相向而行:甲行程+乙行程=6㎞
例2甲、乙两码头相距60千米,某船往返两地,顺流时用3小时,逆流时用3小时45分,求船在静水中的航速及水流速度.
分析:复习船在顺流航行及逆流航行中的速度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的关系.
顺流航行的船速=在静水中的船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航行的船速=在静水中的船速度-水流速度
2、归纳总结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应注意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所隐含的相等关系,假设未知数,列出合理的方程或方程组。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2)设未知数;(3)找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组;(4)解方程组;(5)检验;(6)确定答案
通过总结,寻求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知识系统化。
(三)、反馈练习
1、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2、抽查板演,分析原因。
巩固强化新知,检验教学实效,及时错误与缺点。
(四)、小结:
1、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
2、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方程组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五)、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6.3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6.3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7.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7.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7.4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7.4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拓展拔高,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