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水和溶液-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2048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水和溶液-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2048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水和溶液- 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
展开
第一章 元素化合物专题3 水和溶液考点1 水资源 2.水资源保护(1)途径: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2)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效益。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3)防止污染①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③防止水体污染: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生活上: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不使用含磷洗涤剂等。加强水质监测。考点2 水的净化1.水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自然界的水含有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2.净水方法(1)过滤①仪器和用品: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 铁架台、用品(滤纸)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③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烧杯不干净,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 (3)吸附常用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等可溶性杂质。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沸石(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暴沸(5)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沉淀、过滤、吸附、蒸馏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4.硬水和软水 硬水软水定义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鉴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转化实验室常用蒸馏,生活中常用煮沸硬水危害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考点3 水的组成1.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2H2+O2 2H2O 注意:点燃前必须验纯。验纯方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②还原性 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CuO+H2Cu+ 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用途:冶炼金属(3)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 (4)氢能源优点:产物无污染,环保;热值高。缺点:制取成本太高;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2.电解水实验 电解水装置实验结论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体积比:1:2;质量比:8:1) 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考点4 溶液的形成1.溶液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物质组成。(3)注意: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含有Cu2+蓝色,含有Fe2+为浅绿色,含有Fe3+为黄色溶解性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外因:温度溶解热现象物质溶解时常会伴随热量的变化溶于水放热溶于水吸热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2SO4硝酸铵NH4NO3氯化钠NaCl注意:生石灰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不是溶解,而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放热:CaO+H2O=Ca(OH)2考点5 乳浊液和乳化现象1.乳浊液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2.乳化现象 应用:生活中洗涤剂洗衣物、餐具等.考点6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考点7 溶解度1.气体的溶解度 (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②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固体的溶解度s(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不指明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是根据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划分的。 3.溶解度曲线结晶方法: 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溶质:如硝酸钾②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如:氯化钠考点7 溶液的浓度1.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3.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①固体药品加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②浓溶液稀释配置稀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步骤:计算、量取、装瓶、贴标签③配置溶液常见错误操作5.误差分析(1)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减少,溶剂的质量增多)①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m质↓。②将固体溶质转移到烧杯中时,散落到烧杯外面→m质↓。③固体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m质↓。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m剂↑。⑤烧杯内有残留的水→m剂↑。(2)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增多,溶剂的质量减少)①砝码生锈(比同规格原砝码重)→m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m剂↓。③量好的水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液体酒落烧杯外→m剂↓。(3)质量分数无影响:①完全溶解后液体飞溅到烧杯外。②完全溶解后,转移时洒落在到细口瓶外。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