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3 诗歌语言题——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特色(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5 诗歌情感题——联系时代背景,恰当理解情感(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 2.5古代诗歌鉴赏抢分提升22诗歌形象题——逐句精准分析,抓住形象特征(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 3.1 语段情景下的组合考查 抢分提升26 词语辨析题——入情入理入境,明察细微差别(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 3.1 语段情景下的组合考查 抢分提升27 选句衔接题——理清语言脉络,前后表达贯通(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学案 0 次下载
2.5 古代诗歌鉴赏(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5 古代诗歌鉴赏(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一、(202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整体阅读]这首词活泼风趣,借与白鹭的对话,表现出作者美好的生活情趣。起句直呼溪边食鱼儿的白鹭,要它前来听自己的劝告。以下作者的劝告说服,藏有数个曲折。他先动之以情,说溪中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再晓之以理,要它体谅主人的心意,推己及人,与溪中的鱼儿泯去物我,浑然相处。这种物我的浑然一处,正是作者在隐居生活中感悟到的理想生存境界。但是,他虽然强调物我浑然,却并没有泯灭美丑与善恶,不然,物我浑然就变成了和稀泥的庸夫哲学。下片他接着劝告白鹭,但在情意上有所转折:他由眼前溪边而想到远浦别渚,由清美的鱼儿想到泥沙中无数舞动的虾鳅,诱导白鹭去那里饱食美餐。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想象饱食归来的白鹭形象时,简直把它设想成了一个头上白羽飘飘的斗士,这充分反映了他对“虾鳅”的厌恶。这样的表情方式,使词中的鱼儿和虾鳅,成了善类和恶类的象征。而他爱恨分明、疾恶如仇的样子,也很像写过“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杜甫。这使得这首词虽似随兴写成,但却有一定的寓意。这首词构思荒诞,但其中藏有天真的生活趣味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在结构上,以人劝鸟构筑全篇的基本骨架,形式上虽打破了词上下片分段的常态结构,但上下片在意思上实有所转折。全词语言通俗,口语化,毫不雕饰,一改辛词中大量用典之风。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读来大有深意。[尝试答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赏析能力。D项,“听觉”是错误的。本词词末中“听”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写,只是从视觉上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答案 D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本词开篇就写到“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就像作者边抚摸着鹭鸶边同它谈话,并且话中称鹭鸶为“汝”“君”,告诉它要去鱼虾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鸿鹄之志。采用这种对话式的描写,营造出了轻松亲切的氛围。本词采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语言,如“鱼儿”“堪数”“剩有”“来”等,这些口语的运用,不加雕饰的语言,使语言更清新自然,表达更加的直白,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词中运用了很多色彩性比较强的词语,如“白鹭”“白沙”“青泥”,这些词语的运用,描绘出一幅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和谐共生的画面。答案 (1)本词运用了口语化描写,语言直白,清新自然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2)采用对话式描写,对鹭鸶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3)运用一些表示色彩的语言,如“白鹭”“白沙”“青泥”,更写出了环境的清新自然。二、(2021·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和南丰先生①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②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 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整体阅读]首联紧扣“出山”二字,写出山路途。在狭窄的山路上,曾巩乘坐着竹轿,眼前一片光明,带着一身清爽。颔联承接上文,写出山路上所见。白云和流水也像是有了人的情态,白云笑我出山是多事之举,而流水却对我情谊颇深,一路随着送我出山。“云”这个意象在诗歌中有两个比较常见的含义,一是指游子,二是指小人。因云无根,随风而飘,身不由己,正如羁旅之人,所以用来指游子。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和古诗《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云又是没有主见的,风往何处吹,云就往何处飘,正如见风使舵之人,所以又可以用来指小人。比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里的“浮云”都是指小人。在这首诗中,联系后文“起为苍生试一鸣”来看,曾巩这次出山应是为百姓而出仕从政的,所以这里的“白云”应是指小人。小人们嘲笑我这次出山是多事之举,殊不知我此行是要为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然而,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尝试答题]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项,“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答案 C4.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答案 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年份试卷选用文本题号与题干涉及考点2021全国卷Ⅰ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第14题: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诗意理解 态度分析第15题: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鉴赏诗歌语言2021全国卷Ⅱ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第14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诗意理解 态度分析第15题: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理解思想内容2020全国卷Ⅰ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第14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诗意理解 态度分析第15题: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概括思想感情2020全国卷Ⅱ王安石《读史》第14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诗意理解 态度分析第15题: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理解思想内容2020全国卷Ⅲ陆游《苦笋》第14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诗意理解 技巧分析第15题: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鉴赏诗歌意象 1.选文特点: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题在选材上一直以唐宋诗为主。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呈现出 “冷” “热”兼顾的态势。“热”是指学生所熟知的著名诗人,如王安石、陆游、陈与义、刘禹锡、李贺。而“冷”一方面指历朝历代“各领风骚”的“一时之英”,如陆龟蒙、杜荀鹤、王建;另一方面“冷”也指“热”作家的“冷”作品。所以备考时应当全面复习,不要只针对某些作家做押注式复习。2.题型特点:全国卷古代诗歌题型一直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有时会涉及和要求背诵的诗歌名篇的比较。选择题难度不大,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四个备选项的表述相当于给诗歌的解读提供了突破口,考生可以借助备选项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为后边的主观题解答作了铺垫。3.考点分布: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难度有所增加。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应该会保持不变。4.命题走向:古代诗歌阅读题,读懂诗歌,是第一步。近三年的古代诗歌阅读题明显地体现了这点,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基本内容就是对诗句的理解,所以读懂诗歌是鉴赏评价诗歌的前提。主观题的解答往往也是基于对诗歌内容的充分理解把握而进行的,单纯地套用答题模板很难拿到关键的得分点。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5古代诗歌鉴赏抢分提升22诗歌形象题——逐句精准分析,抓住形象特征(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5页。
这是一份小题组合练9(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5 诗歌情感题——联系时代背景,恰当理解情感(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十四句借用孔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