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新高考语文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
- 选择性必修下册Ⅰ 课文4 归去来兮辞并序-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 试卷 试卷 2 次下载
- 选择性必修下册Ⅰ 课文6 石钟山记-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 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选择性必修中册Ⅰ 课文1 屈原列传-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 其他 2 次下载
- 选择性必修中册Ⅰ 课文2 苏武传-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 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 选择性必修中册Ⅰ 课文3 过秦论-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 试卷 试卷 3 次下载
选择性必修下册Ⅱ 点线整合-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
展开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下册Ⅱ 点线整合-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整合
1.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1)(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项均为“有人”。B项你的/像。C项读书/写字。D项应和/响应。
(2)(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本来”。A项果实/事情的真相。B项实在/相信。D项当初,原来/才。
2.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
(1)(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若不过焉则不及
答案 B
解析 B项意为“感触”,与今义相同。A项古义:不会走路。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C项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D项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2)( )
A.悦亲戚之情话 B.亦将有感于斯文
C.空中而多窍 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答案 D
解析 D项古今义都是“认为”。A项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B项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C项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不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第一个“兴”没有活用,第二个“兴”为使动用法。A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项均为名词作动词。C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
(1)( )
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B.而刘夙婴疾病
C.则告诉不许 D.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 D
解析 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被动句。
(2)(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将有事于西畴 D.而大声发于水上
答案 A
解析 A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宴集序、赠序之别。《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送东阳马生序》都属于宴集序。( )
答案 ×
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是赠序。
(2)太守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答案 ×
解析 太守和刺史分别是郡和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3)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纪年和纪日。( )
答案 √
(4)“家叔”是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叔父时的用语。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可以用“家父”“家君”“令尊”等词语。( )
答案 ×
解析 “令尊”是称对方的父亲。
重点突破
一、重点实词
1.除(120个实词之一)
(1)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义项。
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授官 ②清除,除掉,废除 ③殿阶 ④流逝,过去
识记方法 “除”的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成语助记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除暴安良
(2)迁移运用
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吴德基)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
(节选自宋濂《吴德基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
解析 宜:应该,应当。宣布:宣扬传布。除:解除,消除。宁:难道。
参考译文
(吴德基)入朝做官,升任管理莱州府潍州事务。百姓畜养着官家四十头驴,莱州郡守核查驴的繁衍生息情况,发现与登记数目不符合,说:“驴当年产驹,现在养了几年就应该有几头小驴,为什么驴的数量竟这么少呢?”于是想要以欺骗蒙蔽之罪责罚养驴人,并且要索求补偿。各县的县令都已经勒令乡民买驴,只有吴德基告诉乡民不要补偿。郡守发怒,问吴德基:“潍州百姓不补偿驴,有什么理由吗?”吴德基说:“乡民确实没有说谎啊,怎么可以责令他们补偿呢?国家四海之内极为富足,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郡守一时说不出话来。
2.病(120个实词之一)
(1)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义项。
①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偻,隆然伏行(《种树郭橐驼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诟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重病 ②弊病,缺点 ③患了……病 ④担心,忧虑 ⑤疲劳,困苦 ⑥责备,羞辱
识记方法 “病”的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成语助记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2)迁移运用
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节选自杜琼《雪屋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解析 “木处”“土处”要根据“巢于木”“处于穴”来理解;因为住在树上,所以“颠”意为“跌落”;“病”,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生病”。
参考译文
远古的人们,有的人在树上筑巢安家,有的人在洞穴里居住。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圣明的人建造房屋来居住,是希望免去这两种情况的忧患罢了,房屋刚开始出现时,不曾有后世华丽奢侈的装饰。
3.致(120个实词之一)
(1)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义项。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同“麾”)下(《淮阴侯列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意态,情趣 ②得到,取得 ③达到 ④致使,招致 ⑤招致,招引 ⑥表达,表示 ⑦送到
识记方法 “致”的本义是“给予,送给,献出”,引申为“导致”。
关于“致仕” “致仕”,意即“交还官职”,也就是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成语助记 专心致志 格物致知 学以致用 淋漓尽致
(2)迁移运用
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节选自《临川汤先生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
解析 啧啧:赞叹。汗血:珍贵少有的人才。致:达到。蹀躞:小步走路。康庄:通达的大路。
参考译文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从小聪慧过人,卓尔不群。体格挺拔,眉清目秀。见到他的人称赞说:“是汤家的好孩子啊。”五岁就能写文对诗。考验他时就会作答,再考验他还会作答,考验多次没有为难的神情。十三岁时参加督学公试,补为弟子员。每次考试一定会在同辈中称雄。庚午年在乡试中中举,那年才二十岁。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
4.利用结构对称的句式特点推断实词含义。
(1)利用加“ ”的字,推断或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体会这种推断词义的方法。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
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五代史伶官传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没有 ②选择 ③广施/献出 ④安逸享乐 ⑤更加 ⑥看 ⑦腰佩
上述推断或解释词义的方法叫“对称推断法”。它是一种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解释的方法。如上面①②③⑤⑥可以叫相同、相近推断,④叫相反、相对推断。它有时可以先推断词性,然后再推断词义。如上面⑦。使用这种方法有个前提,就是必须结构对称,高考中经常考查利用此法解释词义。
(2)利用对称推断法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讲章句、课文字而已(王安石《慈溪县学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苛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揭傒斯《赠医者汤伯高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利用“胜”可推知“举”,尽 ②利用“诵”可推知“歌”,朗诵 ③利用“亡”可推知“北”,败逃,这里指败逃的军队 ④利用“用”可推知“以”,任用 ⑤利用“讲”可推知“课”,讲授 ⑥利用“得”(得到)可推知“捐”,舍弃 ⑦利用“竭”(尽)可推知“殚”,用尽
二、重点句式——定语后置句
1.指出下面定语后置句的中心语,并翻译句子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中心语: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中心语: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中心语: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中心语: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中心语: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中心语: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中心语: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心语:楚人。译文: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2)中心语:少年。译文: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3)中心语:客。译文: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应和着。
(4)中心语:爪牙、筋骨。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5)中心语:宇宙、品类。译文:抬头观望广大无穷的宇宙,低头细察地上繁多的万物。
(6)中心语:石。译文: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
(7)中心语:白璧、玉斗。译文:我带来一对白璧,打算献给项王;一对玉斗,打算献给亚父。
一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者”字表示,如上面的1~3。
2.用“之”字表示,如上面的45。
3.用“之而+者”表示,如上面的6。
4.数量词后置,如上面的7。
二定语后置句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句式之一,翻译句子时不能准确译出句式特点则会失分。所以,在翻译定语后置句时,一定要把定语提至中心语之前,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如“马之千里者”,需译作“日行千里的马”,而不能译作“马能跑一千里的”。
2.迁移运用
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画线部分的翻译。
(1)帝以芝(鲁芝,人名)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晋书·鲁芝传》,2018年全国卷Ⅰ第13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一方(指药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揭傒斯《赠医者汤伯高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缙绅之交于孟祥(徐孟祥,人名)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杜琼《雪屋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2)(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3)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随堂巩固
1.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1)(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相似,像”。A项经考察后予以推举/观察。B项担任/阻挡。C项怜悯/看重,推崇。
(2)(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项均为“不久”。B项流传/作传。C项导引/举,拿。D项当初/才。
2.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节选自《吕氏春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说服他。”
解析 “始事孔子者”是“鄙人”的定语,该分句的正常语序是“有始事孔子者鄙人”。
参考译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夫把马牵去了。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夫,什么话都说了,那农夫不听他的。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说服他。”(这个人)接着对农夫说:“您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不是在西海种地。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那农夫很开心,对他说:“说话就要这样明白了当!怎么能像刚刚那个人那样?”(农夫)解开缰绳就(把马)给了他。
(2)客有歌于郢(楚国国都)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节选自宋玉《对楚王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一个在楚国郢都唱歌的客人,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
解析 “客有歌于郢中者”中,“客”是中心语,“有歌于郢中者”是定语,其中“歌于郢中”又是状语后置。该分句的正常语序是“有于郢中歌者客”。
参考译文
有一个在楚国郢都唱歌的客人,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后来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他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3)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一个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的乡村老人,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搀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
解析 “有之市而醉归者”是“邑丈人”的定语,该分句的正常语序是“有之市而醉归者邑丈人”。
参考译文
大梁城的北部有座叫黎丘的小山,(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有一个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的乡村老人,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搀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边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的父亲相信了儿子的话,说:“呵!那就肯定是那奇怪的鬼了,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第二天(老人)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第二天早晨(老人)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向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中册Ⅰ 课文3 过秦论-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下册Ⅰ 课文3 兰亭集序-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中册Ⅱ 点线整合-2022新高考语文【步步高】新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统编版word),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