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温庭筠(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温庭筠(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温庭筠(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温庭筠(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温庭筠(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温庭筠(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温庭筠-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温庭筠-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温庭筠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温庭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温庭筠(学生版)班级: 姓名: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0分)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第二部分: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石麟:陵墓前的石雕的麒麟。③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对陈琳充满仰慕又饱含诗人的感慨,说自己昔日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漂泊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B.颔联中“识”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又有人才之间的惺惺相惜、异代同心。C.诗人自谓生不逢时,颔联中“应”字不单有自负自信,还有世无知音的自伤和愤慨之情;“怜”写出自己与陈琳同命相怜的感伤之情。D.全诗贯穿着诗人和陈琳这样的人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颈联。(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题崔公池亭旧游温庭筠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谁能不逐当年乐,还恐添成异日愁。红艳影多风袅袅,碧空云断水悠悠。檐前依旧青山色,尽日无人独上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A.起句回忆昔日游览崔公池所见之景:水清如镜的池塘里,绽放着芳香红艳的荷花,时节已是初秋了。B.颔联诗人避开对昔游之乐的具体描写,而以抒情之笔写今日之感慨,且饱含人生哲理,读来别有韵味。C.“红艳影多风袅袅”中的“红艳”指荷花,此句是说荷花繁盛,水中倒影与水上花枝一起在风中摇曳。D.诗题曰“题崔公池亭旧游”,末句云“尽日无人独上楼”,可见此次重来,既无主人崔公,亦无他人陪伴。2.清代诗人屈复《唐诗成法》评此诗曰:“情景兼到,照应有法。”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题柳温庭筠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①歌尘起,影伴娇娆②舞袖垂。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注】①静婉:为南朝羊侃的宠姬,善歌舞。②娇娆:为东汉宋子侯诗中所咏的美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杨柳在春天中的美姿:柳丝千条,如绿烟金穗;微风吹过,轻拂人面。B.颔联以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从嗅觉、视觉等角度描写柳絮飘香,柳影婆娑。C.颈联从听觉入手,写到与杨柳有关的乐曲以及栖息在柳树枝头黄莺的婉转啼鸣。D.尾联写千门九陌,柳花如雪,随风飞舞,有的甚至飞入宫墙,足见其体态轻盈。2.有人说,将诗中的“柳”理解为一女子,较含蓄有味,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经西坞偶题温庭筠摇摇弱柳黄鹂啼,芳草无情人自迷。日影明灭金色鲤,杏花唼喋①青头鸡。微红奈②蒂惹蜂粉,洁白芹芽穿燕泥。、借问含颦向何事,昔年曾到武陵溪③。【注】①唼喋:水鸟或鱼吃食。②奈:果树名。③武陵溪:据《幽冥录》记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无法返家。后在溪边遇仙女,仙女款留二人半年。后世遂把“武陵溪”用作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纤弱柳枝、啼鸣黄鹂、明灭日影、金色鲤鱼为全诗营造了声色并茂而又迷离惝恍的意境。B.“芳草”一句诗人将芳草拟人化,意思是虽然人有情,对芳草喜爱欣赏,而“芳草”却我行我素,荣枯生长,不谙作者内心。作者触景生情,抒离家思乡之愁。C.尾联一问一答,借“武陵溪”一典,点明此诗主旨。D.作为晚唐“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这首律诗辞藻华丽,称艳精致。但内容仍以男女离合之情为主。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①,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②,去时冠剑是丁年③。茂陵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⑤。【注】①雁断:指苏武被羁留匈奴后与汉廷音讯隔绝。②“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③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丁年:壮年。④茂陵:汉武帝陵墓。指苏武归汉时武帝已死。⑤逝川:比喻逝去的时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往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魂销”即“销魂”,多形容悲伤愁苦,但此句表现出苏武骤见汉使时的惊喜之感。B.颔联上句借“雁”“胡天”“月”等典型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望雁思归图。C.颔联下句借“羊归”“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在绝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D.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对苏武出使塞外前后人事已非的慨叹。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经五丈原温庭筠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①不由人。象床宝帐②无言语,从此谯周③是老臣。【注】①得鹿: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获得胜利。②象床宝帐:祠庙中神龛里的陈设。③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蜀汉雄壮的铁骑,以排山倒海之势,高举战旗,飞速北进,威震中原。B.颔联“天清杀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了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C.前四句写景,由春到秋,由白昼到夜间,概括诸葛亮运筹帷幄未捷身死的情形。D.后四句夹叙夹议,以史实为据,尖刻而带着几分欣慰,表明了诗人的褒贬之意。2.尾联“老臣”两字有何妙处?请联系杜甫《蜀相》诗句“两朝开济老臣心”作简要分析。(6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回中①作温庭筠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② 别五侯。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注】①回中:回中道。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②燕客悲歌:指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愁”字统摄全诗,后面对景物的描写无一“愁”字,却都围绕“愁”来表情达意。B.颔联借典抒怀,诗人通过对“燕客悲歌”这一悲情场面的描写,抒发自己难以排解的愁绪。C.全诗寓情于景,诗人有意识地只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诗的意蕴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D.较之于温庭筠辞藻华丽、浓艳精致的“花间”词作,此诗语言清新爽利,意境含蓄深远。2.《唐诗评选》评本诗为“纯净可诵”,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从情景角度对其“纯净”加以赏析。(6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盘石寺留别成公①温庭筠槲叶萧萧带苇风,寺前归客别支公②。三秋岸雪花初白,一夜林霜叶尽红。山叠楚天云压塞,浪遥吴苑水连空。悠然旅榜③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偈④同。【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归乡途中,离开盘石寺告别寺僧成公之作。②支公:支遁,东晋高僧,玄言诗人。③榜:船桨。④偈:佛经中“半偈”为两句。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内涵丰富:点明了别离之事、别离之地、别离之人,透露出惜别之情。B.首句以萧萧秋景起笔,开篇点明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照应题目。C.尾联上句写诗人在客舟频频回首,朋友间的深情于细节描写中展露无遗。D.尾联下句展望未来,惋惜不能再和成公于松窗之下联句赋诗,满腹遗憾。2.本诗中间两联写景独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题卢处士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指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居”一词,与处士的身份相呼应。B.“樵客”一词,表明砍柴者并非俗人。C.“遥指”一词,描写了居住环境的幽静。D.本诗景物物描写层次清晰,错落有致。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6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利州南渡温庭筠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因越王难共安乐乘舟离去。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忘机:忘却俗念。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点和时间:日暮时江边渡口。因为诗写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联从此着笔,起得非常自然。B.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C.尾联写诗人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D.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景物描写江中、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动中有静,栩栩如生。2.本诗颈联“万顷江田一鹭飞”一句,与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神韵同出,请从写景的角度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6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赠蜀府将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6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蔡中郎①坟温庭筠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②。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注】①蔡中郎:著名文士蔡邕,生于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朽的时代,遭遇悲惨。后因董卓专权,欣赏他的文才,被迫任侍御史。②《太平御览》载,张衡死的那一天,蔡邕的母亲刚好怀孕。张、蔡二人,才貌非常相似,因此人们都说蔡邕是张衡的后身。这里诗人在传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想:既然蔡邕是张衡的后身,那么蔡邕死后也应该有后身。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正面写蔡中郎坟。历史的风雨,人世的变迁,使这座埋葬着一代名士的古坟已经荒凉残破不堪。B.第二句暗含着一则故事,原是人们对先后辉映的才人文士传统继承关系的一种迷信传说,诗人却巧妙地利用这个传说进行推想。C.三、四句中诗人感慨蔡邕的后身生活在“今日”,即使用尽心力写作,也没有人来欣赏和提拔,根本不需要去白白抛掷自己的才力。D.后两句委婉而含蓄,但这并不妨碍它内涵的丰富与深刻,这是一种由高度的概括、尖锐的揭发和绝望的愤激所形成的耐人思索的艺术境界。2.诗歌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菩萨蛮温庭筠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注】①画罗:有图案的丝织品,或指罗帐。金翡翠:画罗上成双的金色翡翠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楼明月长相忆”点明时间、地点和主人公身份,给全词笼上离情别绪的氛围。B.“春无力”三字描写春柳柔媚,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深,暗示思妇心神恍惚的情态。C.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是当初送别情景在梦境中的再现,加重了凄凉的氛围。D.“花落子规啼”以景铺叙,以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的凄迷景色,反衬人的痛苦情怀。2.这首诗写景层次分明,叙梦脉络清晰。请分别简要分析。(6分)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塞寒行温庭筠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①下千蹄马。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晚出榆关②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心许凌烟③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④泪成血。【注】①白龙堆:沙漠名。②榆关:即山海关。③凌烟: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为其画像并悬挂于凌烟。④青楼:涂饰青漆的楼房,这里指其妻子居住的阁楼。1.诗中划线句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分析。(5分) 2.本诗的最后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李清照-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清照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清照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李白-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白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白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黄庭坚-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黄庭坚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黄庭坚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