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元好问(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元好问(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元好问(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元好问(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元好问(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元好问(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元好问-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元好问-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元好问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元好问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元好问(学生版)班级: 姓名: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1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第二部分: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秋夜元好问九死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春雷谩说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济水有情添别泪,吴云无梦寄归魂。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与细论?【注】这是1239年秋作者在离开济源返回故乡(太原)途中所作。当时金朝已灭亡5年。坯户:指昆虫所封塞的巢穴。皎日:明亮的太阳。古多用于誓词。覆盆:覆置的盆。比喻社会黑暗或沉冤难雪。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前一句写自己九死一生,后一句如实记录了战后的荒凉景象,街巷萧条,景中含情。B.颔联“谩说”即“休说”,“何曾”即“不曾”,意谓“坯户”未听春雷,“覆盆”未见日光。C.后两联借景抒情,诗人想到了济源的人民,想到了家乡和世事的变迁,不禁感慨万端。D.首尾两联用语通俗,中间两联虽借用典故,但并不艰涩难懂,整首诗语言雅致通畅。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梦归①元好问憔悴南冠一楚囚,归心江汉日东流。青山历历乡国梦,黄叶萧萧风雨秋。贫里有诗工作祟②,乱来无泪可供愁。残年兄弟相逢在,随分齑盐③万事休。【注】①元好问,金代诗人,山西忻州人。金亡之后,元好问被元军俘获,拘留在山东聊城。此诗即为这时期所作。②作崇:捣乱,作怪。③齑盐:细碎咸菜。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冠”“楚囚”,运用战国时期楚人钟仪的典故,不仅表明了诗人拘留异乡的囚徒的身份,也含有怀乡思国、郁郁难欢之情。B.“归心江汉日东流”,运用比喻的手法,化虚为实,将诗人渴望返回故乡的心情比作奔流向东的江汉之水,日夜不息。C.颈联是说生活中的贫困不断干扰,让诗人无法安心写诗,因而离乱造成的愁绪也难以排遣消解。D.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的渴求,余生若能与兄弟相逢共聚,即便是每日粗茶淡饭也心满意足,此外别无所求。2.请对颈联中的“历历”和“萧萧”加以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石岭关①书所见②元好问轧轧旃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戍弓刀。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青云玉立三千丈,元只东山③意气豪。【注】①石岭关:关隘名。位于山西忻州,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②金宜宗贞祐二年(1214年)三月,蒙古军队大举南下,屠忻州城,十万人死难。贞祐四年(1216年)闻蒙古军队又要南下,元好问遂携家人逃难避乱,途经石岭关时,有感作此诗。③东山:石岭关东侧的山,石岭关东西两侧都是崇山峻岭,山势磅礴。1.以下对本诗景物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的“轧轧”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百姓们饱受战乱、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B.第二句的“犹复”一词,透露出对当局兴师动众却仍然徒劳无功的不满之情。C.第三句的“暗”字,形象地揭露了蒙古军队的骄横气焰和屠忻州城的残暴行径。D.第七句的“三千丈”,以夸张手法突出山的挺拔,表达作者对沿途风景的喜爱。2.本诗最鲜明的特点是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郁郁元好问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并州旧日风声恶,怅望乡书早晚回。【注】:诗写于蒙古军攻占山西,作者从三乡移居登封后。华胥梦,黄帝白天寝睡,梦游华胥国,其间没有统治者,人民没有嗜好,没有爱憎,没有利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分)A.诗的首句用叠声词“郁郁”领起,既表达了作者郁闷的心情,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调。 B.诗人运用“华胥梦”和“梁甫吟”两个典故,表达了美梦破碎,悲苦凄切的感情。 C.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通过深秋林子里微薄的影子以及秋晨飞雁的叫声,营造一种清新却又喧闹快乐的气氛。 D.联系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诗人远离家乡,孤单寂寞的心情。 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是如何抒情的?(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外家①南寺元好问②。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注】①外家:作者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父的岳丈家。②元好问:金末元初诗人,金末时期沦为亡国奴,矢志不仕,直到蒙古太宗十一年,他才返回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此诗作于回乡不久。“去国”即故国,指已覆灭的金朝;“衣冠”,士大夫、官绅,元氏家族曾几代为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梧桐繁盛丰茂,但满园的瑟瑟秋风、滴滴秋露依然让诗人感觉到深秋已悄然来临;描写前扬后抑,视觉与触觉相结合,渲染一种悲秋氛围。B.颈联先用自然界地理上高下易位的变化,暗指国破家亡;然后与后一句眼前萧瑟秋景相映衬,虚实相生,沧桑之感中更增沉郁之情。C.诗的后四句侧重叙事,从“衣冠”到“布衣”,地位悬殊;从少年到白头,岁月漫长,时空强烈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巨大的悲痛。D.这首诗既善于运用富有内蕴的意象呈露内心情感世界的震颤,又善于在慷慨悲昂的叙述中寓含深刻丰富的议论,使人强烈感受到诗人内心强烈而复杂的情感。2.尾联“依旧”二字看似等闲,却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9分)甲午除夜①元好问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③?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注】①金天兴三年(1234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B.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C.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D.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6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眼中元好问①眼中时事益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著名诗人,金亡后拒绝仕元。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上句写诗人眼中时事纷然,下句写诗人因为夜晚天气寒凉而拥被难眠,可见诗人处境凄苦。B.颔联中“衣冠今日是何年”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此句意蕴丰富,与《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相似的意境。C.颈联中“枯槐聚蚁无多地”使用了典故,借南柯梦中的槐安国蚁民影射现实百姓“无多地”用以安身立命的情况。D.尾联“何处青山”指的是人向往的生活的地方,其特点是“隔尘土”,即远离尘世纷扰;“华颠”是说头发白了,指年老。E.元好问“诗似杜甫”,其诗歌风格沉郁苍凉。全诗将批判意识与悲怆情怀相融合,使诗作增加了历史深度。2.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元好问②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注】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说收到来信,使自己略感宽慰。B.第二句写清晨揽镜,看到自己胡须花白,感慨华年已逝,复国之志难酬。C.在明月普照的高楼上畅饮燕市美酒,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吟诵杜甫的诗篇。D.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景物变化万千,青年男女黛青脂红占尽一时风光。E.全诗虚实结合,首联实写此时此事,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尾联托物言志。2.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九、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9分)台山①杂咏元好问其一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②。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其二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③?【注】①台山,指五台山;其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峰顶平缓如台状,是以得名。②传说渤海之中有五山随波漂动,有巨鳌受天帝之命昂首载之,五山遂屹立不动。③妙高峰,传说中的佛国圣地。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诗次句想象奇特,生动含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B.前诗三、四句与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效果相似。C.后诗首句“吞吐”二字写出了山间云雾时隐时现的美妙景象,空灵活脱,情趣盎然。D.后诗末句用妙高峰作比,以反问语气发出赞叹,展现了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博大的胸襟。2.这两首诗各自突出表现了五台山的什么特点?在主要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元好问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注释】“西北神州”二句:金朝曾占有南宋西北疆域,当时又被元人所占,词人与金朝有志之士痛心国丧,欲救国而不能,只得聚会新亭,一洒忧国之泪。三十六峰:指嵩山。钓鱼坛:在浙江富春山,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起句突兀,写醉中闻鸡起舞,表示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自己心系社稷,欲有所为。B.“古来豪侠数幽并”一句承上启下,既谓己尚存豪侠气概,又引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C.下阕“他日封侯”一句,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体现了词人清雄豪放的风格。D.全词情感多处顿挫起伏,而贯穿其中的基调是理想与境遇的矛盾所带来的深沉痛楚。2.全词两处写景,即上阕“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与下阕“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6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元好问黄河九天上,人鬼①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②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③。不用燃犀下照④,未必佽飞强射⑤,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⑥,挝鼓过银山。【注】①人鬼:三门津黄河河面有人门、鬼门、神门。仅人门可以通船。②一峰 :指黄河中的砥柱山。③秘神奸 :禁闭神异怪物的地方。④燃犀下照:东晋温峤曾在牛渚山用火把窥探怪异。⑤佽飞强射:春秋时楚国勇士佽飞曾仗剑飞入江中刺杀两蛟。⑥骑鲸客 :指李白。⑦银山:比喻涌起的波涛。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怒”字写出黄河咆哮奔涌,天地万物都可能被冲决的逼人气势,反衬出砥柱山昂然挺立的伟姿。B.上片写景由近及远,由大到小,有远景的摄取,也有特写镜头的推现,画面交替出现,层次井然。C.“仰危巢”三句,反用苏轼《后赤壁赋》中“攀栖鹘之危巢”的句意,写出了砥柱山的高峻艰险。D.本词笔力雄健,气势纵横,想象丰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谋篇布局上下回应,环环相扣。2.清代叶燮《原诗》中称此作品“舒写胸臆,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元好问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②,今日春风马耳③,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④侵。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注】①李长源:元好问“平生三知己”之一,有才学大志,然“跌宕不羁……以是多为人所恶”。②神光牛背:晋人王衍为族人所辱,不以为意,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盖自谓风神英俊,不至与人计较。③春风马耳:李白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喻对外界议论漠然无所动心。④二毛:斑白的头发。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善于以雄杰之笔,写阔大气象。首先撮入其笔底的,是“滩声”之壮,“云林”之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B.作者与朋友同游龙门时“回头洛阳城阙”,和辛弃疫“西北望长安”意味相似,都表现了心怀故国的深沉情怀。C.下片以问开端,总写龙门美景丰富多彩,既补充了词人笔下的画面,回应了上片首二句,又使词意含蓄蕴藉,酎人寻味。D.这首词词句清丽自然,意蕴又古朴浑雅,通篇几乎不见雕琢痕迹,用平易晓畅的语言表达了深挚真切的情感。2.这首词抒发了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清平乐元好问溪头来去。坐卧沿溪树,管甚人间无著处。已被白云留住。生平不置肝肠。只今物我都忘。说与山中鱼鸟,相亲相近何妨。 【注】这首词作于金亡后。作为一个忠于金朝的遗民,金亡后,元好问一直没有出仕。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溪头来去。坐卧沿溪树”两句描绘了清闲悠然的生活情景。B.“管甚人间无著处。已被白云留住”两句写词人不怕碌碌尘世中没有安排的地方,自己已经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慰藉。C.“生平不置肝肠。只今物我都忘”两句表明自己一生本不存什么心机,现在更是物我皆忘。D.“说与山中鱼鸟,相亲相近何妨”两句意指自己想出仕却没有机会,于是浑然忘机,认为鱼鸟也可以亲近。E.“已被白云留住”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不再关心政治,只醉心于大自然。2.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江城子·观别元好问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淡无姿。情缘不到木肠儿。鬓成丝,更须辞。只恨芙蓉、秋露冷胭脂。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1.“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淡无姿。”一句颇妙,它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试简析。(5分) 2.李渔《窥词管见》中说:“作词料不过情景二字……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试据此简要分析这首词。(6分)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长寿山居元夕元好问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5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李贺-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贺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贺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李白-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白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白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黄庭坚-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黄庭坚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黄庭坚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