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陈师道(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陈师道(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陈师道(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陈师道(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2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陈师道(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2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陈师道(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20852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陈师道-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陈师道-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陈师道学生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陈师道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陈师道(学生版)班级: 姓名: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一、(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 第二部分: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寄外舅郭大夫①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注】①外舅:岳父。陈师道写这首诗时因家境贫苦,无力养活妻儿,只好托付给岳父郭概带往四川。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巴蜀”二字使人联想到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妻孥且旧居”中的“且”字是“仍然是”的意思。C.颈联中诗人担心路远情疏,强颜欢笑,自我安慰。D.尾联以自身功名无成、贫病交加的遭际作结,结得深沉。2.本诗感情丰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九日寄秦觏①陈师道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②丛祠欲暮鸦。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③?【注】①此诗为宋哲宗元祜二年(1087)赴任途中所作。秦觏,字少章,秦观的弟弟,即文中的淮海少年,作者的好友。②沙步:水边可以系船供人上下的地方。③“落乌纱”:孟嘉是大将军桓温的参军,重九节与桓温同游龙山,风吹落帽,桓温命孙盛写文章嘲弄孟嘉,孟嘉立刻写了一文回敬,两篇文章都写得很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诗人从见到的当前景物下笔,描绘了舟行一天,泊船投宿时的景色。见到祠庙,不禁使诗人想起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B.颔联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前后两句先“虚”后“实”,一喜一怨,感情复杂,往复百折,极其沉郁。C.诗人逢此佳节多有感慨,更加怀念远方的朋友,自己的心仿佛仿然留在了朋友身边,以此突出自己对朋友秦觏的思念之情.D.诗人以诗寄友,既巧妙地将“吟诗、饮酒、赏花、登高”揉合在诗中,照应题中的“九日”,又抒发了自己的万千感慨,使得诗歌颇具特色。2.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示三子①陈师道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注】①元丰七年(1084),陈师道的岳父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师道家贫,妻子与三子女只得随郭概西行,而陈师道因母亲年老不得同去。将近四年以后,即元祐二年(1087),陈师道因苏轼等人之荐,充任徐州州学教授,才将妻儿接到徐州,得以团聚,于是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诗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B.颔联写离别时儿女尚幼,故有“眉目略不省”的说法,直接表明诗人对儿女思念之深,并寓有亲生骨肉几成陌路的感喟。C.颈联将久别重逢的感喟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D.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悲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挚,语语皆从肺中流出。2.结合全诗,谈谈“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二句写出了诗人什么心理。试分析原因。(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归雁二首(其二)陈师道作计胸怀早,为生去住频。固为阴岭雪,不尽洞庭春。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知时如有信,决起①亦相亲。【注】①决起:断然飞起。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句句围绕着归雁而写,但句句又直切思归之情。B.“作计胸怀早” 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雁对归来早在心中有了打算。C.“固为阴岭雪,不尽洞庭春” 两句用推测的语气来写雁去留的原因。D.“知时如有信” 写雁是知时鸟,人们看到北雁南飞,就有了归家的信心。2.“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两句在形象描绘与情感表达上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除夜对酒赠少章①陈师道岁晚②身何托,灯前客未空③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注】①少章:秦少章,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之弟。时为布衣,与陈师道交往颇密。②岁晚:一年将尽。(3)未空:(职业、事业)没有落空。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师道此时身无所托,而“灯前客”均已得到一官半职,生活有着落。B.陈师道半辈子在忧患中度过,虽有抱负,却无法实现,只好寄托于梦。C.“一梦有无中”,说明梦与现实一样,诗人理想有时能实现有时又搁浅。D.“发短”“颜衰”可视作诗人的自嘲之语,此处着意写当时的窘迫之态。2.白居易有诗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试简要分析此句与本诗尾联在情感态度上的异同。(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陈师道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景叙事不仅工形象,而且注重象外之意,一“荒”字,有咏怀古迹之意。B.颔联抒情,与唐代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感慨截然相反。C.颈联写诗人头巾从头上滑下一半,更觉霜发之多,也更深切地感觉到时节相催。D.陈师道作诗多学杜甫,这首也是学杜甫有得之作,全诗沉郁顿挫、内涵深蕴。2.本诗和杜甫的《登高》皆用到了“落木”“江”这两个意象,请结合本诗尾联和《登高》颔联分析二者的异同。(6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别黄徐州①陈师道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②自不工。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③常蒙今昔同。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注】①本诗写于诗人四十三岁,前一年他在颍州州学因党事牵连而被罢职之后,家居徐州,后为生活所迫,寄食曹州知州郭概处。诗人离徐州时,写了此诗向朋友黄徐州告别。②刻画无盐:《晋书·周觊传》中“庾亮谓觊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觊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③青眼:正视则见青处,斜视则见白处。晋阮籍不拘礼教,能为青自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携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世说新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首句说自己的姓名曾落在当时名流的荐书之中:三、四句,回忆自己自得来名声发迹以来,一晃过了十年,而现在却落得个因党事牵连被罢职的下场、令人感慨。B.“白头未觉功名晚”一句实写自己此时虽生白发,年过不惑,但还是不觉得自己获得功名有什么晚来之感。C.尾联收结到话别,直抒胸臆。诗人感叹时光不肯饶人,自己年衰多病,又逢多悲的秋天,所以临行告别,面对秋风,老泪难禁,凄然泪下。D.全诗写诗人进退之间,难以由人,受到政治上的牵连被罢职,生活在贫穷中,不由得悲叹,做到了情感真挚,尽情倾吐。2.本诗运用“刻画无盐”“青眼”两个典故旨在表达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登鹊山①陈师道②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济泺③,历历数青徐④。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⑤。【注】①鹊山:因扁鹊而得名。②陈师道:元符三年任棣州教授。此诗作于棣州任上。③济泺: 古水名,即泺水和济水。④青徐:指青州和徐州。⑤医卢:这里代指名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开门见山,语言平白洗练,呼应诗题,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诗人登上高处,看到青徐二州风俗淳朴,河流恬静,不由想到舜禹。C.尾联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照应首联,而一个“聊”字,言外有意。D.本诗与陆游《游山西村》的风格一致,体现了“宋诗主理”的特点。2.纪昀评价本诗三四句“有神致”。请简要分析。(6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陈师道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囹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注】①黄楼:元丰年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于徐州城东门,称为黄楼。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仲连的号。②尾联运用了王徽之的典故,指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却在到了后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问及理由,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二句描绘了一幅雪后黄昏空明澄净的图画。向晚时分,林中屋舍已无炊烟缭绕,城垣上的积雪,预示一年将尽。这两句颇切合雪后登楼的情景。B.“鸟度醉吟中”,似乎鸟之飞来亦属有意入诗,平添了一种奇趣。颈联雪地里的行人,空中的飞鸟,城楼上的诗人,都被置于同一个画框之中,物我交融,互为映衬。C.尾联正用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指王徽之因访戴逵而起访问之兴,兴尽之后,忆戴逵的念头亦平息。而诗人宁可不去拜访张仲连,使自己兴不尽,这样就可长忆友人。D.全诗结构谨严,写景则精微细腻,写情则深远绵邈。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在感情的流露及景观的表现上神韵天然,清新淡泊。2.《诗林广记》评“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时说“两句如善画,作诗之妙,至此神矣”,还有人认为这两句的写景更表现出陈师道烹字炼句的功力。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6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和寇十一晚登白门①陈师道②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小市③张灯归意动,轻桂当户晓风长。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白门,徐州城门名。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③小市:徐州地名。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B.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C.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D.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登快哉亭陈师道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水,“江”“城”“泉”“石”,动静结合,将蜿蜒延曲折的江水与飞沫四溅的泉水的动态刻画了出来。B.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间落照图,两句虽然意思略相重复,然而造语工巧,特别是“隐地”、“依山”,形象而具体。C.颈联融情于景,包含了很深的寓意,鸟飞云动,耐人寻味。D.前六句写登所见,由高到低,层次分明,在写景中别具一格。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兴不尽”的原因。(6分) 十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放歌行二首陈师道其一春风永巷①闭娉婷,长使青楼②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其二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③。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④梳洗莫倾城。【注】①永巷:汉代幽禁宫女妃嫔的地方。②靑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指显贵人家的闺阁,即淑女入宫之前的住所。③后生:指年轻女子。④随宜:随从时宜。第一首中“春风永巷闭娉婷”的“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2.有人说,这两首诗语意蕴藉,都含有感慨“国士佳人,一般遭遇”的弦外之音。请结合每首末两句分别简析。(6分)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春怀示邻里①陈师道断墙著雨蜗成字②,老屋无僧③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④。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注】①此诗写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1094年,陈师道被朝廷视为苏轼余党,罢职回家。②蜗成字:蜗牛爬过之处留下的粘液,如同篆文,称为蜗篆。③僧:作者自指,自嘲自己像个游方和尚,经常浪迹在外。④两衙:众蜂簇拥蜂王,如朝拜时两旁站着的侍卫,称为蜂衙。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全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李清照-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清照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清照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李白-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白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李白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专题 名家精练之黄庭坚-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黄庭坚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黄庭坚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