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 第一单元 多媒体素材获取 单元方案
展开
第二册第1单元《多媒体素材获取》
单元方案
课程名称: 信息技术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青岛出版社
适用年级:七年级(下)
课 时:4课时
单元方案
教材来源 | 青岛出版社 | 课程类型 | 国家课程 | |||||
所在年级 | 七年级 | 单元主题 | 多媒体素材获取 | 单元课时 | 4课时 | |||
背景分析 | ||||||||
核心素养相关内容 |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要求下,综合考察人与信息技术关系后确定的,它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信息责任四个核心要素,本单元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渗透至其中。 (一)信息意识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多媒体素材的作用和常见的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方法,加深了对传统数字化工具的理解,更新了对信息载体的认识。 (二)数字化学习 本单元通过掌握常见的多媒体素材获取技巧,能使用身边的信息化设备获取多媒体素材,培养了从生活中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意识。 (三)信息责任 本单元通过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合理使用信息工具的习惯,提高了网络安全及创新责任意识。
| |||||||
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的内容遵循项目化的思路来开展设计,一般通过一个有实际应用价
值的任务的实施来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内化与
项目活动相关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本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网
络获取是首选”、“现实采集少不了”、“获取素材办法多”。 | |||||||
学情分析 |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操作性比较强,七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热情高,讨论气氛比较活跃。加之小学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WPS文字、演示文稿编辑、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对本册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还稍有欠缺,操作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导致学生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调研,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培优补差,课上调动学生互帮互助。另外,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自律性较差,大多数学生对教材要求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教师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 |||||||
单元目标 | ||||||||
具体(核心)目标
| (一)单元核心目标 “多媒体”是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主要用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在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高度融合的今天,人们在教育、娱乐等方面离不开多媒体素材。 1.了解生活中多媒体素材的作用和常见的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方法、对传统数字化工具和信息载体有初步认识。 2.掌握常见的多媒体素材获取技巧,能使用身边的信息化设备获取多媒体素材,培养从生活中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意识。 3.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信息工具的习惯,提高网络安全及创新意识。 | |||||||
(二)单元具体目标 1.学会利用搜索引擎寻找多媒体素材的方法; 2.能使用常见网盘或素材网站获取多媒体素材; 3.体会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培养版权保护意识。 4.学会利用手机拍摄图像、视频素材; 5.学会常用的录制声音素材的方法; 6.了解使用扫描仪获取实物信息的方法; 7.体会创建多媒体素材的艰辛,培养版权意识。 8.学会利用文字识别技术获取文字资料,了解常用的光盘格式和复制方法。 9.学会使用播放器软件获取多媒体素材。(用云脉OCR软件进行文字识别的方法) 10.体会人工智能技术给信息处理带来的便利。感受图像处理的效果和乐趣,体验图像处理技术在表达图像信息方面的作用,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力。
| ||||||||
单元评价设计
| ||||||||
指向单元目标 | 评价任务 | 评价标准 | 评价方式(检测、表现性、口头等) | |||||
目标1
| 1.学会利用搜索引擎寻找多媒体素材的方法; 2.能使用常见网盘或素材网站获取多媒体素材; 3.体会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培养版权保护意识。 |
利用搜索引擎找到要求的素材; 利用网盘或素材网站找到素材; 体会到互联网的便利及保护版权的重要性。 |
小组口头检查
当堂检测练习
参与情况的表现性
| |||||
目标2 |
1.学会利用手机拍摄图像、视频素材; 2.学会常用的录制声音素材的方法; 3.了解使用扫描仪获取实物信息的方法; 4.体会创建多媒体素材的艰辛,培养版权意识。
|
利用手机成功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 利用录音机软件录制一段录音; 利用扫描仪扫描一张成绩单; 体会到创建多媒体素材的艰辛及保护版权的重要性。
| 小组口头检查
当堂检测练习
参与情况的表现性 | |||||
目标3 | 1、学会利用文字识别技术获取文字资料,了解常用的光盘格式和复制方法。 2、学会使用播放器软件获取多媒体素材。(用云脉OCR软件进行文字识别的方法) 3、体会人工智能技术给信息处理带来的便利。感受图像处理的效果和乐趣,体验图像处理技术在表达图像信息方面的作用,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力。
|
使用文字识别软件将报纸上的文字转换成 图片; 把光盘中的文件复制到电脑中; 使用云脉OCR软件进行图片文字转换; 体会人工智能技术给信息处理带来的便利及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 上传作品
生生互评
师生共评 | |||||
课时安排 | ||||||||
学习内容 | 课时安排 | |||||||
第1课 网络获取是首选 | 1 | |||||||
第2课 现实采集少不了 | 1 | |||||||
第3课 获取素材办法多 | 1 | |||||||
第4课 单元总结与实践活动 | 1 | |||||||
【教学实施】
(一)教学准备
学历案、课件、微课、网络教室等。
(二)教学活动
1.创设情景、提出目标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贴合学生身边生活的问题是学生最了解,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一堂课的导入要自然、要切合实际,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的形式、内容和语言,甚至导课时的情感动作尤为重要。
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展示学习目标,一个有兴趣和目标的任务完成起来,效率一定会特别高的。
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课标要求,又要结合学生实际,应当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把目标确定在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上。学习目标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同时注意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任务驱动、学习探究
坚持“学主教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路径,教师将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转化为问题或任务向学生提出,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课前准备好的学历案、微课等学习资源,再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或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案例并展示,能够解决典型案例的学生充当小老师讲评,如果没有学生能够解决,最终由教师进行精当点拨,随后学生归纳小结新知。
注意: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层次性、适用性的原则,由表及里,逐层深入。教师要考虑学习任务是要学生做什么,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个体差异的学生,因个体差异,同一任务同一主题的深度也应不同,面对全体学生的是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任务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拓展任务,发挥自己的潜力。
3.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生活,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形成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好操作练习,提出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边操作边讨论,进行协作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学生解惑答疑,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技能,提高技能并进行创新学习。
4.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本环节中,教师需要明确评价标准,通过学生将上一环节中问题答案或作品的展示,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教师及时反馈,肯定优点,提出修改建议,发觉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留出完善作品的时间。
5.课堂梳理、拓展延伸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当堂课所学知识与方法,将其内化提升,教师展开拓展,升华情感,进而实现德育知识的内化,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深化,最后达成德育目标。
附:评价表
评价项目 | 评价标准 | 评价等级 | |||
自评 | 组评 | 师评 | |||
课堂表现
| 上机习惯 | 正确填写上机记录、维护公共财物、下课前整理机位及座位。 | ☆☆☆ | ☆☆☆ | ☆☆☆ |
学习习惯 | 尊敬老师,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 | ☆☆☆ | ☆☆☆ | ☆☆☆ | |
自主学习 |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认真学习教材或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对所学知识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探究和创新精神。 | ☆☆☆ | ☆☆☆ | ☆☆☆ | |
合作学习 | 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交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 ☆☆☆ | ☆☆☆ | ☆☆☆ | |
思维能力 | 有独立思考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 ☆☆☆ | ☆☆☆ | ☆☆☆ | |
作品评价 | 作品主题 | 主题突出,在创意中体现(主题符合任务的要求,体现与活动要求相关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 ☆☆☆ | ☆☆☆ | ☆☆☆ |
主题表达完整、可行。 | ☆☆☆ | ☆☆☆ | ☆☆☆ | ||
技术与 效果 | 技术运用合理准确,作品效果美观。 | ☆☆☆ | ☆☆☆ | ☆☆☆ | |
特色与 创新 | 作品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调动受众的感知觉器官。 | ☆☆☆ | ☆☆☆ | ☆☆☆ | |
展示与 交流 | 积极参与小组自评、互评、态度认真、评价客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