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要点突破 素材
第8讲:引议结合 浑然一体·怎样运用引证法-备战2022年高考议论文写作要点突破
展开第8讲:引议结合 浑然一体——怎样运用引证法“引证法” 也称“引证法”、“道理论证法”、“理论论证法”、“理证法”,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之一,即运用道理作为论据来论证论点的一种方法。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哲学原理、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也可以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还可以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格言、俗语、谚语或生活中的一些常理。运用道理论据论证论点,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直接引用时必须核对无误,不得张冠李戴、断章取义;二是引用之后要有必要的分析评论。 时评典范素心做人 美好人生何谓素心?心地淳朴之意。语出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心地纯洁,才能称为素心之人。如此看来,素心做人,古往今来,格外推崇。素心做人,是一种人生品位。“虚心涵泳,切己省察”,这是古人推崇的治学为人之道,更是追求一种真懂的境界。莎士比亚说: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艰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的,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标。素心之人的钱钟书先生,青灯黄卷却趣味盎然。他说:“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物质的最大胜利。”素心之人,物质所需有限,精神之乐无穷。素心做人,是一种人生历练。在人间沧桑风云中,只有经历坎坷的人,才能深谙其理,能耐得住寂寞,坚守精神的高地,不被横流的物欲裹挟,不为利欲所迷惑,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得到赞扬不骄矜,取得成绩不炫耀。一个人,只有知识、阅历、素质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做到不说张扬之言,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才能在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素心做人,是一种人生境界。“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这是清代大儒纪晓岚对素心的解释,境界之高,令人神往。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素心之人,就是不为名利勾心斗角,枉费心机,也不刻意去躲避名利,自命清高。以成熟、理性的心态处事,以豁达、睿智的风格做事,淡泊而明志,宁静而致远。素心做人,是一种人生智慧。《菜根潭》里说得好:“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在纷繁变纪的世道中,只有饱经风霜的人,才能看透事物,破译人性,以成熟、理性的风范处事,以豁达、睿智的风格做事。包龙图有首诗写道:“法立奸胥畏,官清凭素心。”这是他的居官心得,才使他清正廉洁,成为千古名卧,至今仍英名远扬。素心做人,是一种人生哲学。繁华时代,坚守一份简朴,恬静淡泊的人生,其实就是精彩人生。拥有一颗素心,犹如品苟饮酒,或苦或甜,亦辛亦涩,唇舌一番仔细玩味,方能感知人生大志大趣。不为官大官小而烦恼,不为利多利少而计较,上坡时低一低头,多一点谦卑;下坡时昂一昂首,多一点自信。学一学古圣和先贤,小善而愿为,小恶而拒作;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长寂寞;忍得住独清贫,你才能锻造出自己脱俗的风骨,你才能拥有博大的胸怀和气魄。陶潜在《移居》诗中:“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我想,人的一颗素心,就像珍珠项链一样,能让人获得淡然之美——那将是多么温馨而美好啊!【技法点击】本文引证丰富,前后引用名人名言10处之多,但恰到好处,并无累赘之感,究其原因,完全在于引证方法的灵活多变。一、引议结合。作者在引用名言之后,多半要对所引名言进行说明、解释或评议,如第四段引述纪晓岚的话之后,第五段引用《菜根谭》和包龙图的诗句之后,都有一两句对引言的阐释。这些话虽然文字不多,但精当地点明了引言的实质,阐述了自己对这些话的理解,这样就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论证过程之中,不再是孤零零的名言。二、句词结合。在名言运用的形式上,有的是全句直引,先用“某某说”的形式引出名言,然后对其进行说明、阐述,如“《菜根潭》里说得好”“包龙图有首诗写道”就是这种形式。也有并不单独摘引,而是把名言织入自己的语言之中,让名言相当一个词语,成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如“‘虚心涵泳,切己省察’,这是古人推崇的治学为人之道,更是追求一种真懂的境界”,所引名言成了句子的主语。这种方法的运用,既打破了“某某说”这一单调的形式,又突出了自己的见解,恰到好处。三、明暗结合。大部分名言都交代出处,用引号标明,让读者一看便知是谁说的,这既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又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有一些名言,既不交代出处,也不用引号标明,而是直接以自己话的形式出现,如“淡泊而明志,宁静而致远”“小善而愿为,小恶而拒作”化用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和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将其直接变成自己的话语,引用而不露痕迹。四、疏密结合。在文章的引论部分和结论部分,各用一句名言;在文章的本论部分,有的段落只用一句名言,有的用两句名言,也有用三句的,还有的段落一句也不用,引用有致,疏密结合,打破单一的引用模式,使文章灵活而不呆板。 技法链接“引用”艺术例谈一、明引诗文出文采例1、现代文明的拥有,使得本已很累的人们更加模糊了诚信的影子,使得本已寂寞的影象隐藏于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中,抽象的尘封在政治课本的某个角落里。罗兰曾说:“人生的大海上,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美貌、健康、才学、金钱、荣誉……生命的小舟上要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不知失掉了诚信的年轻人哪,能否驾驭生命之舟,由此,便想到了林肯最爱读的那首诗:“健康的红晕变成了死亡的惨白,金色的沙龙变成了棺木与尸衣,只在一眨眼,,一吐纳之间。”噢,人类何必骄傲呢?时间是永恒的见证,当时间的翰海吞没了美貌与健康,吞没了金钱与荣誉,狡诈的文明人啊,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哪,你还剩下什么?! (《诚信归去来》)明引名言警句是引用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的引用契机有两条途径。第一种方式,因受语流中某一词或短语的启迪而联想到曾经碰到过的也刚好有这个词或短语的名言警句,如本段作者因题目中有年轻人在小舟上抛弃诚信而联想到罗兰的“人生的大海上,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紧接着再对此事作必要的议论以揭示主题。第二种方式,由于意旨相近而由此及彼,如作者在年轻人抛弃了诚信而为之担心是否驾驭生命之舟时想到林肯的诗,因诗中有生与死“只在一眨眼,一吐纳之间”等句,故而联想引用。由此可见诚信不可抛,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遗恨终生。例2、带着满脑子的问号,我碰到了文学老师。她正品茗吟词呢。啜一口清茶,她略带文化的忧郁,缓缓而道:“风是一种文化,对的,一种文化。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什么桃花文化,青铜文化……风,也是一种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汉高祖刘邦到李煜、王安石,风无不是一种永恒的文化。譬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哦,我明白了,风还是一种深沉妙不可言的文化。(《风是什么》)第三种方式,由相近联想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或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词佳句汇集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本例作者在回答“风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先用语文老师的口说出了风是一种文化。然后明引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句,气势如虹,让读者明确了风是一种有着五千年优秀传统的文化,从而说明了“风是什么”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道理。二、暗引仿作显新意例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年寒窗,九章算术,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五经,四书三德,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德育英才泽神州。(《山村的故事》)其实引用得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这完全决定于作者平日的阅读。本例作者暗引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对诗的典雅故事。要是没有熟背过那段诗文,可以肯定地说在考场上是不能写出如此文采飞扬而又意蕴无穷的句子来的。先将一到十顺说,再倒说,而句句都与山村教师的艰辛密切相联,形神俱备,实乃绝笔。当然像古代这种现象很多。例4、一见倾心,两情相悦,三心三意,四目相对,加上五颜六色,七拉八扯,九思十想,相识相知,绵绵情意,中学生思有情人,还愿终成眷属,岂非神话?十年寒窗,九九归一,八索文思,七月流火,连日六神无(五)主,四心三意,两两失意,功亏一篑,名落孙山,两眼一翻两腿一伸,后悔当初不应该。这是有感于中学生早恋而作的两段文字。虽然在文字的整齐上不及例3,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中学生早恋的一般过程和早恋的最终结果,只有名落孙山。作者抓住了数字的顺写与倒写规则,实在是把早恋写得淋漓尽致,不失为一段非常优秀的文字。例5、诚信有没有?扪胸问良心。不知为人与否,今朝必有失。欲把诚信找回,却又口是心非,笑里又藏刀。诚交天下客,利从信中来。做人诚,待人信,为人善。不应有恨,为何定要失诚信?人要诚信立身,物非循规蹈距,此事并不难,但愿诚长存,人人信有之。(《水调歌头•诚信》)这是作者填的《水调歌头》词。本“词”虽然在押韵、平仄方面有一些欠缺,但对中学生来讲,本词仍是一首很优秀的仿作词。作者将社会上有些人将“诚信”抛于脑后而为人奸诈。最后在下片提出了“做人诚,待人信,为人善”的观点,并指出“人要诚信立身”而有些人却失去“诚信”,最后作者的愿望是“诚长存”,“人人信有之”。可见本“词”思想格调还是比较高的,有一定的思想性。由此可见,我们如能在作文中常用到这种方法,那作文一定会文采飞扬。另外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暗引了庚信前人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春旗共一色”而显得更绝成为千古名句,同样林逋在《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则是暗引了前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句而情趣顿生,意境横出。当然要做到暗引如流,必须是在熟背众多古典或现当代诗词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运用经验和欲望。三、嵌引显语言生动例6、起风了。风时而拂着柳枝,时而吹皱一池静水,时而卷起狂沙,时而撼得大树乱颤。我知道,“吹面不寒”的是“杨柳风”,我知道“料峭春风”能够“吹酒醒”。(《春夏秋冬》)嵌引的第一种方法:将要引用的一句诗分成几部分嵌入到一句话的不同位置并使其成为句子的某一成分。本段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和“斜峭春风吹酒醒”两句诗,先将其划分为四个小的短语,然后再将其嵌入句子中,并加上引号。这样做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富有朝气。例7、思想火花的迸射。大凡在艺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正是艺术家们对自身艺术生命的一种创新。明明是“月下独酌”,李白偏偏“对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无生机,鲁迅先生却把它比作“光泽照人的”“铜丝”……创新使旧东西有了新生命,创新是一种心灵火花的发射。(《雪化了以后是什么? 》)嵌引的第二种方法:将要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到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这个嵌入的诗句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如“月下独酌”和“对影成三人”嵌入后均成所在分句的谓语部分。嵌引的第三种方法:将要引用的旧事、逸闻、诗句简缩成一个词或短语,加上引号后嵌入句中,让读者一看便想起这个词或短语所包含的旧事、逸闻或诗句或其意思。如“光泽照人的”和 “铜丝”就是属于这类。这种方法就是古人为了求雅而用的雅词这种使用典故方式。当然嵌引时这些方法肯定是综合运用的而不是单一的,这样才能真正的使文章出文采。 精批细改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引用有明引、暗引、正引、借引之分。引用,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能够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作文材料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2岁的小翠每天踩着凳子做饭、独自送弟弟妹妹上学,梦想着去县城看看,看看山的那边究竟有什么。那时,她并没想到自己能走出大山。19岁的小翠独立到省城打拼,卖过衣服、当过服务员,面对城市的繁华和忙碌,她茫然然,但她知道,要凭本事吃饭、要靠力气挣钱。那时,她并没想到能在城里立足。23岁的小翠偶然接下了第一单保洁生意,凭着山里人骨子里的纯朴与坚强,本能地在这个行业挺了下来。那时,她并没想到能从做保洁的小时工变为一家叫“美洁”家政公司的总经理。她也没想到,“美洁”公司从业人员从38人发展到2000余人,年营业额超过2300万元,她能带领1万余人走出大厦山,帮助几千人考取了家政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如今,作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人大代表的小翠回顾自己“没想到”的人生,她发现,其实在每一段经历中,都有“想得到”的。小翠经历中的“没想到”和“想得到”,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妙文品评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一个偏僻山村的小女孩,能够走出大山,在城里立足吗?能够从保洁员的钟点工成为家政公司的总经理吗?能够带领1万余人走出大山,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人大代表?小翠就通通做到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暗引杜甫诗句,突出不曾想到】 小翠的人生经历再一次说明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概述材料,连续设问,然后自答,引杜甫诗句,引出中心论点,一气呵成,气势不凡】 人生有梦,动力无穷。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明引古语,简洁明了】 心已死,梦想也没有了,自然一切归零。梦想产生行动,行动造就未来。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动力,就回有希望。小翠“没想到”的人生过程里,每一段经历中都有“想得到”的,那“想得到”的正是她的梦想。人生活在现实之中,当然必须遵循现实性原则,不能像鲁迅批评的那样,拔着头发而梦想离开地球。【暗引鲁迅名言,化抽象为形象】但是,现实和梦想又不能绝然分开,它们是一枚铜币的两面。【暗引谚语,生动形象】 如果说现实是一栋大楼,那么梦想就是大楼的根基,有了梦想的根基,现实的大楼才能越建越高;如果说现实是一只苍鹰,那么梦想就是苍鹰的羽翼,有了梦想的羽翼,现实的苍鹰才能越飞越远。【比喻兼对偶,假设将对比,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形象地阐述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突出“梦想”的意义】梦想只是目标,还不是现实,要把梦想要变成现实唯一的推手是行动。【“推手”一词用语精妙,变一般叙述为拟人,化腐朽为神奇】 只有梦想,没有行动,梦想就成了空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不交代出处,直接插入名言,引文有变化,行文紧凑】没有“毫末”之积,何来“合抱”之大?没有“累土”之积,哪来“九层”之高?没有“足下”之积,怎至“千里”之远?【连续反问,气势磅礴】 小翠从偏僻山村的小女孩到家政公司的总经理,再到带领万余人走出大厦山,她确实走得很远了,其间的辛苦和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她没有因为辛苦和艰难而放弃自己的行动,困难在行动中克服,梦想在行动中实现,生命在行动中升华,行动是辉煌的创造者,行动是人生的救世主。【散句中有整句,整散结合,突出行动的意义】朱熹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明引】 实践是理想通往现实的桥梁。梦想应当是想得到通过努力也能达得到的设想,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今天的青年缺乏的不是梦想,而是量力而行和脚踏实地。【“应当是”“而不是”,“不是”“而是”,对比鲜明,文意突出】 王健林曾经告诫年轻人要首先确立小目标,他说,你想发财致富,不如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如何赚取一个亿。一言既出,舆论哗然,【妙用文言,言简意赅】一个亿还称小目标,这样的小目标对普通人来说完全是难以达到的“大目标”,难怪网友多加讥讽,也难怪“小目标”入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难怪……也难怪……”,递进句表意丰富】苏格拉底有云:“人不可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明引】虽然生命无法复制,我们绝对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让生命更丰富。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化用古诗句,引用而不留痕迹】面对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只有敢想敢做的义务,绝无躲躲闪闪的理由。【“只有”加“绝无”,斩钉截铁,戛然而止】◎学生点评学生点评一:我感觉这篇文章中心明确,层次清晰,层层深入,结构完整。文章第一段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围绕“梦想”进行阐述,第三段围绕“行动”进行阐述,第四段联系社会现实,第五段总结号召,一段一个中心,段段指向“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学生点评二: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名言诗句。有杜甫的诗句,有朱熹的名言,有鲁迅的话,有老子《道德经》的话,有苏格拉底的话,还有民间谚语,古今中外,应有尽有。在引用的方法上也很多样,有的交代是谁说的,有的不交代,直接引入文中,还有化用的,不留引用的痕迹。学生点评三: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句式多样。如第一段连续使用设问句,第二段运用比喻兼对偶,第三段中间部分连续使用反问句,结尾部分一个散句里却又安排了一组排比句,三个“……在行动中……”极为整齐,散句里面有整句,整散结合,恰到好处。学生点评四: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题目所给的材料运用得好。我们写议论文,多半在开头叙述一下题目里的材料,引出中心论点,以后就再不顾及了,本文在开头接触材料引出中心论点之后,在二三段里两次分析材料,这样做法值得学习。◎教师点评文章开篇先简述材料,通过小翠人生经历引出中心论点“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分别就“梦想”和“行动”进行阐述,分析两者对于成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联系社会现实,分析梦想与幻想的关系,指出梦想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文章紧扣材料,观点鲜明,关注现实,或引用,或分析,分析到位,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活泼,句式灵活多变,颇有感染力。◎教师提纯这篇文章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既规范,又与一般同学所写的议论有所不同,在议论文的写作上颇有值得借鉴之处,分述如下。1.转述材料,迅速入题。文章开头根据材料设置了三个问句,然后自己作答,趁势引出中心论点“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融分析于引述材料之中,这就避免了机械摘引材料的毛病。转述材料比机械地摘抄材料要高明,省去对材料的一般叙述,将引述材料和分析材料融为一体,这样的引论更为高明。2.切割用例,注重分析。文章三处涉及问题处理,第一处用来引出中心论点,第二处用来阐释理想的重要,第三处用来阐述行动的重要。切割引例,一例三用,注重分析,恰到好处。文章材料翔实,引例丰富,满天星斗,金碧辉煌,既能显示作者之“富有”,又能夺读者之“眼球”,这固然是上乘之作。然而,身在考场,脑子里一时半刻未必能立即组织许多材料,这时候不妨转换思维,搞“单兵作战”,或就话题本身的材料,或另外精选一个材料,对其进行切割剖析,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复运用材料,以形成一例三议的结构模式。3.讲究语言,注重文采。这篇文章引用诗句、名言、谚语有六七出之多,而五堆砌之感,原因在引用和分析议论紧密结合,为我所用。在语句的选用上,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句式多样,语言活泼。这就启发我们,议论文也需要讲究文采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妙的分析,深刻的道理需要借助恰当的语言形式,才能更有说服力。 精彩语段1.爱国的美德、信念,在平时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而在侵略者侵犯祖国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报效祖国,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不惜“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像曹植报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何等忠贞;像文天祥救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诚挚;史可法殉国,“人在城在,城陷人死”,何等英烈;谭嗣同捐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何等刚烈……这些英雄在国难当头之时挺身救国,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使人感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一种震撼山岳、翻江倒海的气势;为了报效祖国即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因为“在它(祖国)面前,人的贪生之恋,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而对那些不顾国家危亡、民族大义的怕死鬼、可怜虫、癞皮狗,表示鄙夷、唾弃、义愤,他们的变节叛国行为将遗臭万年。2.在李白、杜甫身后寻觅,在王勃、苏轼的履痕上沉思,在自居易、陆放翁的吟诵里屏息,在一个个圣贤的妙思哲喻里凝眸。那字里行间分明是对生命的诠释与修炼,分明是对人与自然的品味与体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怎样的意趣,怎样的人生境界啊!“江间波涛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又是怎样的魂魄,何等的壮观!那天地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在那淡墨浓彩之中。心是一块风动石,只要心不褪色,不沉沦,不苍老,捧卷在手便有一种居高临下满目青山的大气。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连,在“赤壁赋”里沉醉,也可以在“岳阳楼”下凝思,在“滕王阁”前遐想,你可以领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悠远,也可以体会“大漠孤烟”的悲壮。(《开卷读山川》)3.读书是跨越时空的邂逅。在书中,你可以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红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梅子黄时雨,和她在荷花丛中争渡;你也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桥上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桥下河中的水草;你还可以和海明威帮助老渔夫桑地亚哥抗拒鲨鱼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崇高的精神境界;你还可以和孔子、司马迁、曹雪芹、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成为知心朋友,和鲁迅、贾平凹、沈从文、巴金、钱钟书在书中进行一次畅谈。拥有这么多的朋友,你的腰板也会挺得特别地直。4.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每天晚上,做完功课我便咬一枚青果,捧一本心爱的书,与作者“秉烛夜游”。 我与书中人物一起赏花,听雨,观海,望云,也会“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还会为琼瑶的千古情节“泪湿春衫袖”,更会被钱钟书的幽默睿智逗得掩卷遐思。 渐渐地,有了“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才气,有了“坐看云起,傲视群雄”的豪气,也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傲气…… 我开始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感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震撼,赞佩“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豪迈;心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 走进书的世界,轻柔,缥缈,真像我一个人在做梦;走在空中,拨开前面挡住视线的白云,看到一个又一个海阔天空的新境界(《走进书的世界》)5.当汉字载负起厚重的中华文明时,它也在史书上留下了别具风韵的一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打得响”的灵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吟咏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大江东去”的开阔,“海棠依旧”的含蓄,“山抹微云”的感伤,“关河冷落”的凄凉,仿佛世间一切感情都可以寄寓于汉字。能够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板轻唱离愁别恨、闺情阁怨的是汉字,能够让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试问哪国文字有如此之内涵。丰富多彩的汉字,见证兴衰的汉字,美韵悠远的汉字……6我喜欢诗,喜欢那凝练的句子,喜欢那如画的意境,喜欢那深奥的哲理,更喜欢那特有的灵气。 诗,绮美,瑰丽;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金清石怨,吟风花雪月;天下只应我爱,世上唯有君知。 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迷人胜景,也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萧瑟孤寂;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不屈不挠,也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忧愁;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也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狂;有…… 在这里,你可以遨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是,在遨游之后,你便成了富翁,知识与精神的富翁。 于是,我常独坐斗室角窗之旁,在孤灯的守候中把自己融入那千年前的唐风宋雨,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或静坐于烟波湖畔看水天相接处渔舟唱晚;抑或在如豆灯光下读情爱绵绵,伤感于那幽幽古筝…… 其实,读诗或如茶之愈品愈香,抑或如酒之愈酿愈醇,也是一种享受。读久了,便能读出些滋味来。醒时读,似深山上的泉水,清澈而又甘甜;醉时读,如雾霭中的大山,迷离而又难辨。忧郁时读到开心,迷惘时读到友爱,彷徨时读到真诚,悲伤时读到欢乐,失意时读到自强……在这里,不仅读懂了欢乐与甜美,也读懂了悲哀与苦涩。 (《我喜欢诗》)7.你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是的,你是个勇士,你可以扛鼎,你可以拔山,可以在巨鹿之战将三千敌军一口吞下,连李清照都赞扬你:“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可是,你没有成为君主,时代对你不利吗?不,新丰鸿门的四十万大军足以平治天下。你败了,只因为你沽名钓誉,不懂民心难抗。烧杀抢掠带来的是什么?民怨沸腾!知道秦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下场么?你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么?“力拔山兮”就可以统一天下么?面对你,太多的无可奈何。我无语。 你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可是你做了么?范增“急击勿失”的劝说,举玉嗷“以示之者三”的行动,你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听信项伯而无视范增?想过放走刘邦的后果了吗?范增的出走,垓下的被围,乌江的兵败,早就埋下了祸根。试想,如果刘邦在鸿门宴上被杀,秦王朝的天下不是唾手可得吗?你不早就带着虞姬,骑着乌骓,和着江东父老的楚歌“履至尊而制六合”了吗?你不就元需再承受失败的凄怆,听着四面楚歌而心如刃绞了吗?面对你,太多的悲伤遗憾。我无语。(《我无语,歌,亦无声——面对项羽》)8.如梦的年华。有诗的青春。 有诗的青春源于懵懂的童年里那场和煦的风。当二月的春风剪绿了细细的柳叶,春江水暖,碧玉满树,万条丝绦。一遍遍地感受贺知章的柳色如烟,我的梦想也在那个春天里吐出了新芽。当正午的骄阳照射农夫的锄头,那黝黑的皮肤,闪烁的汗水,泥土的清香,一步步开启我通往诗歌的大门。 有诗的青春,美化了心中的风景。曾随一袭白衣、傲岸清高的谪仙人,观飞瀑直泻,银河倒挂,笑看风起云涌;曾随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的东坡居士看赤壁风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任千堆雪在心头澎湃;曾看明丽的南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曾看壮阔的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曾看神秘的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曾看月下春江,月下赤壁,月下康桥……有诗的青春,天是碧云天,地是黄叶地,水是烟波横,山是眉峰聚。有诗的青春,七彩斑斓,风景无限!有诗的青春,演绎了多彩的人生。真善美在诗中升腾,“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鸣唱着古代人古朴纯洁的爱恋;代父从军的红装,英姿飒爽,跨关山,赴平原,让人相信天下的女子原来也可以是天下英雄;相思的两只钗头凤相向和鸣,原来,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背后,也有一世的柔情;原来啊,石壕吏中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有诗的青春,我洞察社会,磨砺思想,我懂得了爱。 有诗的青春,我用心和古人、名人、伟人对话,我拥抱他们的心灵,在心中给他们定位。李白是仙,一袭白衣,凌空飞举,清俊飘逸;杜甫是圣,野老村夫,民生疾苦尽在心中;王维是佛,空山新雨,焚香独坐,忘却前缘,让明月柔柔地照在心上,让清泉轻轻地从身边流过;刘禹锡是豪,高风亮节,寄寓深远。两游玄都观,他豪气冲天,前度刘郎,今又重来,他留给后人一个打不垮的背影,立地而顶天。 有诗的青春,我品出了“人”字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笔画,站直了,撑起一片天,彪炳史册;站歪了,践踏一方土,遗臭万年。敬佩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赞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感叹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烈;讴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热忱。有诗的青春,我品出的是人间的大爱、真爱。 有诗的青春就有了飞翔的梦想。向往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跨进那座神圣的殿堂,挥毫泼墨,写人间风情,抒心中万丈豪情。像艾青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如花的祖国;像舒婷在雪白的起跑线上,含泪诉说时代的沧桑;像纪弦的那片槐叶,带上淡淡的乡愁;像徐志摩的那片雪花,静静地在天地间自由飞翔。有诗的青春,理想的双翅也曾陷在现实的沼泽地里无法自拔。是伟大的诗人带我走进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当凋碧树的西风吹起,独自一人品尝着望尽天涯路的迷茫时,那枝千年的寒梅带着它独特的清香拂在了我的心上,是啊,梅总是在风雪中酿出缕缕清香,剑总是在磨砺中绽放出灼灼光芒!于是,我又开始了挑灯夜读,衣带渐宽,人已憔悴,但我绝不后悔,内心反觉更加充实。灯火阑珊时,蓦然回首时,我的心一片明朗,在黑暗和暴风雨中,青春的心早已化作了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展翅飞翔! 风/不能使我惆怅/雨/不能使我忧伤/风和雨/都不能使我的心/变得不明朗。坎坷/是一双耐穿的草鞋/艰险/是一枚闪亮的纪念章/我是一片叶/筋脉是森彬我是一滴水/魂魄是海洋。有诗的青春,踏遍祖国江河,览尽三山五岳;有诗的青春,看尽人生百态,悲欢离合;有诗的青春,彷徨的斜风,迷离的细雨,羁绊不了我前进的脚步;有诗的青春只为心中那份爱,在艰辛中涅槃,在奋斗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