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话是先民的神圣叙事,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正如英国神话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论述的那样,神话是为了满足深切的信仰需要、道德渴望、社会服从、社会主张甚至实际需要而经由叙事加以再现的原始现实。中华先民创造瘟疫神话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解决之道,比如解释瘟疫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途径,寻找抵抗瘟疫与解救生命的诸种办法。这些神话不仅在先民与瘟疫抗争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即使在当代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根据《山海经》的记录,先民认为瘟疫是由跂踵、絜钩、蜚等精怪散播到人间的。这些精怪原型涉及一些野生动物,比如跂踵貌若猫头鹰却有着野猪的尾巴,絜钩像野鸭却长着鼠尾等。这和先民在捕猎过程中发现人类身染瘟疫有时与接触猫头鹰、野猪、老鼠、蛇、刺猬等动物有关。先民为了传承经验,创造了这些神话。后来又有瘟鬼散播瘟疫的神话,如颛顼三个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儿子散播瘟疫的神话。瘟鬼散播瘟疫的情节说明先民可能意识到了瘟疫的人际传播特征,瘟鬼喜欢作崇小儿,说明先民已认识到儿童是传染病易感人群。
    中华民族先民对疫病已有一些初级应对措施和医疗手段。汉族叙事长诗《黑暗传》记录了神农尝百草神话:“神农疗病尝百草,为民除病费精神,七十二毒神,布下瘟疫症,神农尝草遇毒药,腹中痛疼不安宁,急速尝服解毒药,七十二毒神,商议要逃生,神农判出我姓名,快快逃出深山林。至今良药平地广,毒药平地果然稀。”这段神话告诉我们,当时先民已对部分传染性疾病有了认知,寻找出了部分疫病的对症治疗草药。
    神话中,神农氏是因对抗疫病而牺牲的中华第一人。
    先民慢慢认识到,比治疗更好的方法是预防。《太平御览》《庄子》都谈到,从前百姓常为传染病所苦,黄帝设立巫咸,使民众沐浴斋戒以通九窍,敲鼓击铎以振奋精神,劳动身体迈开步伐,喝酒吃葱使五脏通畅。这些方法以神话方式相传,造福了不少民众,直到当代还在部分地区保留着年终岁末驱傩仪式。这种仪式,与其说是封建迷信,不如说它是对先民预防瘟疫经验的总结。
    原始先民还创造了一个神——西王母。《山海经》上说,西王母外形像人,却有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之神。“天之厉”就是指瘟疫。西王母的形象更像人类,这意味人类试图通过管理瘟疫来对抗瘟疫,这种设想,后来逐渐变成了现实。“五残”是五刑残杀,和“天之厉”一样均是损人性命之事。先民认为向西王母祈求可避免这些灾祸。我们可以此理解后来在西王母的信仰中所产生的护佑长生的内涵。掌管瘟疫与护佑长生其实是一体两面,健康无忧自然能长命百岁,这是瘟疫管理的终极目标。
    马林诺夫斯基说,神话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的实用宪章。在中华早期抗疫深化中,处处可见先民为战胜瘟疫而付出的努力甚至是牺牲,也充满着他们对于最终战胜瘟疫的信心
    (摘编自毕旭玲《试论中华早期抗疫神话的科学性及其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抗疫神话来自先民对瘟疫的猜测、解释、治疗和预防,表现了与瘟疫斗争的历史。
    B. 神话所述的跂踵、蜚等精怪及瘟鬼散播瘟疫等信息,以今天的知识审视有其合理性。
    C. 为了预防瘟疫,先民以沐浴斋戒、劳形趋步、饮酒茹葱等方式来强健身心。
    D. 关于西王母的瘟神神话表明了人类管理瘟疫的意愿,展现了先民先进的管理方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言论,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华抗疫神话的价值。
    B. 文章主体部分是按照瘟疫的散播、瘟疫治疗、瘟疫预防与管理的顺序展开论证的。
    C. 文章以歌谣形式用神农事例论证中华先民与疫病的斗争,取例典型,有趣味。
    D. 文章多以科学知识阐释神话内容,辨明是非,突出了早期抗疫神话的科学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一般神话满足信仰需要与道德渴望不同,中华早期抗疫神话侧重记录与解释功能。
    B. 神农尝百草神话表明先民在防治瘟疫上努力改变听天由命的状况,自主意识已逐渐鲜明。
    C. 驱瘟逐疫仪式是先民对健康平安的祈望,但其封建迷信色彩减弱了瘟疫预防的作用。
    D. 西王母掌管瘟疫的神话是从西王母信仰中的长生内涵派生出来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1~3题答案】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展现了先民先进的管理方式”错误。由原文“西王母的形象更像人类,这意味人类试图通过管理瘟疫来对抗瘟疫,这种设想,后来逐渐变成了现实”可知,人类通过管理瘟疫来对抗瘟疫只是人们的设想,不能说展现了先民先进的管理方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突出了早期抗疫神话的科学性”错误。由原文“马林诺夫斯基说,神话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的实用宪章”可知,早期抗疫神话不能理性解释,也就是说它不具有科学性。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中华早期抗疫神话侧重记录与解释功能”错误。由原文“中华先民创造瘟疫神话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解决之道,比如解释瘟疫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途径,寻找抵抗瘟疫与解救生命的诸种办法”可知,并不能说明中华早期抗疫神话侧重记录与解释功能。
    C.“但其封建迷信色彩减弱了瘟疫预防的作用”错误。由原文“这种仪式,与其说是封建迷信,不如说它是对先民预防瘟疫经验的总结”可知,这里面更强调它是对先民预防瘟疫经验的总结。
    D.“西王母掌管瘟疫的神话是从西王母信仰中的长生内涵派生出来的”错误。由原文“我们可以此理解后来在西王母的信仰中所产生的护佑长生的内涵”可知,原始先民先创造了西王母这一神,并且西王母掌管瘟疫。后来在西王母的信仰中产生的护佑长生的内涵。所以并不是西王母掌管瘟疫的神话是从西王母信仰中的长生内涵派生出来的。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追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并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期待并相信‘嫦娥五号’将平安返回,带给大家来自月球的问候。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并应该为全人类谋福利。中方一直致力于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愿同各国继续携手努力,为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2020年11月24日“国际在线”报道《嫦娥五号顺利升空探月》 )
    材料二:
    “嫦娥五号”探测嚣由四部分组成,从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上升器功能是携带样品从月球表面起飞,着陆器功能是在月球表面进行着陆,返回器功能是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轨道器功能是控制各个不同轨道上的飞行。相比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探测器结构更复杂。
    在月球表面“抓把土”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其采样区域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这一“年轻的”区域,从未有其他国家探测器到访过。据介绍,此前对美国和前苏联获取的月壤样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在35亿年前达到顶峰,然后减弱并停止。但人们观测月球表面发现,某些区域可能含有最近10亿至20亿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岩,这与“嫦娥五号”着陆地区的年龄相仿。如果“嫦娥五号”采回的样本能够证实这段时间月球仍在活动,或将改写月球的历史。
    (摘编自2020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嫦娥五号”发射前,欧洲航天局表示,对于能够参与中国探月工程感到荣幸.为了能够追踪“嫦娥五号”的飞行数据,法属圭亚那地面站已经做好准备,将负责确定航天器的位置,并以此建立通信链接以验证航天任务的执行情况。“嫦娥五号”12月15日返回地球的时候,西班牙- inta所营运的航天站将负责捕获航天嚣信号.对于我们的嫦娥探月工程,欧洲方面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根据欧洲航天局的说法,“嫦娥五号”发射有两个关键阶段,在南美和非洲的两个航天基地,都会为探洲嚣提供数据传输中继服务,以便北京航天控制中心能够实时了解轨道运行状态.
    (摘编自2020年11月26日“国际在线”报道)
    材料四: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颗流星、划破天际,以百米冲刺的姿态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揽月这一刻,中国航天创造了新的历史。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这是21世纪人类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祝贺嫦娥五号回家!
    (2020年12月17日新华社新媒体权威快报《凯旋!嫦娘五号,欢迎回家》)
    4. 下列对“嫦娥五号”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成功地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B. “嫦娥五号”探测器共由四部分组成,其结构比我国以往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更复杂。
    C. “嫦娥五号”发射后,欧航局只允许位于南美和非洲的两个航天基地提供相关服务。
    D.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标志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发言人赵立坚的表态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发展航天科技,目的是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B.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采样,若采回样本能够证实最近10亿至20亿年前月球仍在活动,月球的历史将改写。
    C. 欧航局对中国嫦娥探月工程表示极大关注,对能参与中国探月工程感到荣幸,由此可见中国航天科技正以实力赢得西方世界尊重。
    D. “嫦娥五号”闯过多个科技难关,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
    6. 根据材料内容,请简要概括“嫦娥五号”探月成功的原因。
    【4~6题答案】
    【答案】4. C 5. B
    6. ①中国政府支持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②中国航天人敢于技术攻坚与科学探索;③欧洲航天局参与合作。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 “欧航局只允许位于南美和非洲的两个航天基地提供相关服务”,表述错误。据材料三可知,“西班牙inta所营运的航天站”也提供相关服务。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月球历史将改写”,表述错误。材料二表述为“或将改写月球的历史”。“或将改写” 与“将改写”一字之差,意思不同。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期待并相信……”,可知原因之一是中国政府支持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
    其次,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从未有其他国家探测器到访过”。说明中国航天人敢于技术攻坚与科学探索也是“嫦娥五号”探月成功的原因。最后,根据材料三“欧洲航天局表示,对于能够参与中国探月工程感到荣幸,为了能够追踪嫦娥五号的飞行数据,法属圭亚那地面站已经做好准备,将负责确定航天器的位置,并以此建立通信链接以验证航天任务的执行情况。”可知还有欧洲航天局参与合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不换
    刘正权
    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不换。
    看见这行字,他在心底喟叹了一下,面上是微哂的表情。
    表情是稍纵即逝的,却依然被老中医眼角余光捕捉,不愧出身于中医世家,望闻问切乃看家本领。
    “可别小看这三七!”老中医友情提示的口吻很浓。
    “怎么又让人高看呢?区区一味中药而已。”他用话外音质疑。
    “人这一生吧,凭你怎么努力,也不外乎三成收获,七成损失。”老中医并非话外音的回应不亢不卑。
    他是来看病的,口鼻出血,头痛欲裂,谈人生,相比一区区老郎中,他自认绝不逊色。
    教而优则仕,是他这个年龄混迹官场的人最大的共性。
    还有一个任期就到站了,选择见好就收,还是胜勇追寇,成为困扰他官场生涯至关重要的当务之急。
    急惊风偏遇上个慢郎中。老中医对三七青眼相看也就罢了,居然还摆出喋喋不休的架势,直接不把他这个父母官放在眼里。
    爱屋及乌,他理解。但心头,或多或少有了不快。
    三七,一味中药而已,纵是高看,又能看出人生几重境界?
    还金不换,虎皮真能扯,傍上医圣李时珍大旗就猎猎作响了?
    案头发黄的《本草纲目》翻在三七那一章,被老中医悄无声息地合上。
    合不上的,是他心头剧烈翻滚的念头。停,改,关,境内十多个磷化工企业都悄无声息等待着他的决定,确切地说等待着他去与留的决定。
    一企一决策,面对国家环保部大力整治污染企业的要求,他要求那些污染企业,停产一年时间,第二年若还整改不到位,第三个年头直接关停。
    环保,关乎国家民生大计,必须重拳出击,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的把戏,在他这里行不通。
    行不通不怕,有阳奉阴违的污染企业老总私下扬言:“他不怕老了葫芦,我们还怕老了南瓜?”
    本地老话,葫芦老了两个瓢,南瓜越老越上粉。
    污染企业老总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眼前缺失点利润不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依照官场升迁惯例,他是日头薄暮的西由,他们则可东山再起,怎么说这些本土企业根系都扎根在自己的营盘,他这条过江龙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兴风作浪。
    这些污染企业老总的想法他心知肚明,要不然咋会为这事茶饭不思,头昏脑涨,口鼻出血。
    “单单止血散血,三七是配不上金不换这响亮名头的!”老中医目光越过他的肩头,看向高远处。他不顺着老中医视线都知道,高远处是小城几家知名的磷化工企业,林立的大烟筒,已不再吞云吐雾。
    停产当天,多少百姓为政府此举鸣炮相庆。
    要知道,这些污染企业都是小城的利税大户,他这是壮士断腕呢。
    “那三七是如何配上金不换名头的?”他迎上老中医收回的目光,不耻下问。
    他得的是心病,自然不指望老中医能开出心药,跟老人家胡诌几句中药药理,权当分散一下注意力,缓解一下心结。
    “不畏浮云遮望眼呗!”老中医捋一下胡子,竟然扯的不是药理,说,“三七在中草药中除了有补血第一美誉,还有一个特别功效——定痛。”
    “定痛?”他脑海中电光火石一闪。
    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他,何尝不是一种救治之道,非得政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境地?
    “是啊,定痛!这三七,听听名字就晓得,它对成长环境要求可高了!”
    “愿闻其详。”他由衷生出了好奇心。
    “三七的生长土壤必得三分潮湿七分干燥,外部环境须是三层阳光,七层阴凉。而且每株三七只长三茎,每茎七个叶片。至关重要的是,三七只有长到三至七年才有功效。否则,何以定痛?”
    老中医意味深长地望着手中的三七,又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何以定痛?老中医这一诘问如迎头棒喝,他顿时神清气爽,离开诊所时,脚步沉稳了许多。
    痛定才能思痛。
    一周后,上级环评组和考核组如期而至。
    环评过关是毋庸置疑的,考核满意是人心所向。
    偏生,提拔在即,他犯了书生意气,提出留任要求。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面对组织部门的最后征询,他态度很是坚决,搬出了《乐羊子妻》里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向上级明志。
    消息不胫而走,越老越上粉的老南瓜们百思不得其解,他还真不怕葫芦老了两块瓢?
    两块瓢就两块瓢吧,一瓢为企业造血,一瓢为百姓定痛,同样是金不换呢。
    口鼻早已不再出血的他,窃笑起来,颇为得意地把玩着手中几粒以铜或铁骨著称的三七籽。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不换”作为对三七药效的概括体现了三七的可贵品质,作为题目概括了文本主要内容和体现的主题,作为“他”品格的概括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B. 从“他”对三七的态度看,小说先抑后扬,这种写法既体现了“他”对三七功能由浅入深的理解,也表现出“他”对人生由浅入深的感悟。
    C. “葫芦老了两个瓢”影射“他”作为官员年纪已很大,加上要换届,“他”在此地做官的时间也不会长了,“他”推行的政策很快就不能再实施。
    D. 环评过关、考核满意的结果,说明“他”为官做实事,也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侧面体现出“他”继续留任的真实原因是感谢当地百姓对“他”的信任。
    8. “三七”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作为父母官的“他”遇到了哪些主要矛盾?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
    【7~9题答案】
    【答案】7. D 8. ①治疗“他”身体病痛的药物。“他”因为焦急,口鼻出血、头痛,中医让“他”服用中药三七治疗。②治疗“他”心病的良药。“三七”在老中医的眼里可寓意人生“三成收获,七成损失”,老中医劝“他”从“三”和“七”的角度看待人生,让“他”受到启发。③助力“他”解决问题的良策。三七能够止血、定痛,让“他”想到“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通过对三七的深入理解,用三七体现的特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9. ①离任和留任的矛盾。“他”此时离退休还有一任的时间,同时此次任期即将结束;离任环保会半途而废,留任会在环保上遇到更多的困难。②“他”与污染企业家的矛盾。“他”关、改、停了境内的污染企业,但那些企业老总阳奉阴违静等“他”离开后继续开工赚钱。③对境内污染企业关停与否的矛盾。这些企业都是纳税大户,但污染严重,是否关停,也是矛盾之一。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真实原因是感谢当地百姓对‘他’的信任”分析错误。依据原文老中医说“三七的……至关重要的是,三七只有长到三至七年才有功效。否则,何以定痛?”以及“老中医意味深长地望着手中的三七,又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何以定痛?老中医这一诘问如迎头棒喝,他顿时神清气爽,离开诊所时,脚步沉稳了许多”等内容可知,“他”“还有一个任期就到站了”,是“见好就收”还是“胜勇追寇”成为他的心病,当“他”听到老中医关于“三七”的分析时,顿时不再困扰,“神清气爽”,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将环保事业进行到底,这样才会收到像三七一样的“长到三至七年才有功效”的效果,于是“他”决定继续留任。“他”继续留任的真实原因并不是“感谢当地百姓对‘他’的信任”,而是“他”想将环保工作进行到底。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物象作用及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首先,由原文“他是来看病的,口鼻出血,头痛欲裂”“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不换”可以看出,三七作为一剂中药是用来治疗“他”的病的。其次,由原文“人这一生吧,凭你怎么努力,也不外乎三成收获,七成损失”“三七的生长土壤必得三分潮湿七分干燥,外部环境须是三层阳光,七层阴凉。而且每株三七只长三茎,每茎七个叶片。至关重要的是,三七只有长到三至七年才有功效”“老中医意味深长地望着手中的三七,又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他顿时神清气爽,离开诊所时,脚步沉稳了许多”等内容可知,老中医以三七喻人生,让“他”深受启发,解了心头之痛,可见“三七”还是治疗“他”心病的一剂良药。最后,依据原文“单单止血散血,三七是配不上金不换这响亮名头的”“三七在中草药中除了有补血第一美誉,还有一个特别功效——定痛”“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他,何尝不是一种救治之道,非得政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境地”等内容可知,当老中医提及三七止血、定痛的功效时,“他”想到了“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是解决了“他”现实中所遇到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见,三七还是帮助“他”解决现实问题的良策。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能力。首先,依据原文“还有一个任期就到站了,选择见好就收,还是胜勇追寇,成为困扰他官场生涯至关重要的当务之急”“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他,何尝不是一种救治之道,非得政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境地”“偏生,提拔在即,他犯了书生意气,提出留任要求”可知,此时的“他”内心有着离任还是留任的矛盾,文章正是围绕“他”因为现实中急需解决的环保无法解决而“头昏脑涨,口鼻出血”,通过“他”看病遇到老中医,老中医用三七喻人生,让“他”茅塞顿开,解决现实的矛盾,为了将环保问题进行到底,“他”决定继续留任。矛盾解决,文章结束。其次,由“污染企业老总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眼前缺失点利润不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依照官场升迁惯例,他是日头薄暮的西由,他们则可东山再起,怎么说这些本土企业根系都扎根在自己的营盘,他这条过江龙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兴风作浪”可知,因为“他”对污染企业老总的想法心知肚明,他们是想等“他”这条过江龙走了之后继续赚钱,也因为这才使“他”“头昏脑涨,口鼻出血”,这也是文章中的矛盾之一,即“他”与污染企业老总的矛盾,这也促成“他”继续留任,誓将环保进行到底。最后,由原文“要知道,这些污染企业都是小城的利税大户,他这是壮士断腕呢”可知,在经济利益面前,对这些污染企业的关停与否,也是文章的矛盾之一,但“他”听了老中医的“也不外乎三成收获,七成损失”的谈论后,有所醒悟,特别是想到“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后,这一矛盾也顺势得以解决,最终“他”选择了继续留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上诏耿弇进讨张步。冬十月,张步闻耿弇将至,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又令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之。弇渡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未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喜,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之耳。野兵不击,何以城为!”即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战,大破之。临陈斩邑,既而收首级以示城中,城中凶惧。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复收其积聚,纵兵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时张步都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菑,相去四十里。弇进军画中,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菑名虽大而实易攻,乃敕诸校后五日会攻西安。蓝闻之,晨夜警守。至期,夜半,弇敕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菑城,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攻临菑,西安必救之,攻西安,临菑不能救,不如攻西安。”弇曰:“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方自忧,何暇救人?”遂攻临菑,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惧,遂将其众亡归剧。弇乃令军中无得虏掠,须张步至乃取之,以激怒步。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飞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至暮,罢,弇明旦复勒兵出。耿弇复追张步。步奔平寿,苏茂将万余人来救之。帝遣使告步、茂,能相斩降者,封为列候。步遂斩茂,诣耿弇军门肉袒降。弇传诣行在所,而勒兵入据其城。弇为将,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齐》)
    10. 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 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B. 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C. 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D. 步气盛直/攻弇营/与刘歆等合战/弇升王宫坏台/望之视歆等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泰山,又名岱宗、岱岳、东岳,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
    B. 蓐食,早晨未起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蓐,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席。
    C. 肉袒,去衣露体。专指在战争中失败一方以此表达甘愿受罚、真心投降的行为。
    D. 行在所,也称“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巡行所到之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耿弇攻破祝阿城用时很短,早晨开始没到中午就攻克了,并且故意打开围城一角让这里的守军逃往钟城,使钟城守军恐惧,最终钟城守军弃城逃窜。
    B. 耿弇下令三天后全力攻打巨里城,并私下让俘虏逃回去告诉费邑攻城时间,果然费邑三天后亲率三万多精兵救援,结果被占据有利地势的耿弇斩杀。
    C. 在讨论军队是先进攻西安还是临菑时,耿弇认为,西安守军听说要进攻他们,很是担忧自己的处境,所以他们即便听到要进攻临菑也无暇顾及。
    D. 逃到平寿的张步迎来率领一万多士卒来救援的苏茂,但认为终将失败的张步却斩杀苏茂投降,耿弇就把张步送到光武帝那里,自己整顿军队进驻平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之耳。野兵不击,何以城为!
    (2)弇复收其积聚,纵兵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
    【10~13题答案】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我让部下修理攻城工具的原因,就是想引诱费邑前来罢了。不把野战部队击败,要城池有什么用呢?
    (2)耿弇又收取他们囤积的物资,并派兵攻打那些未攻下的营垒,又攻下四十多个营垒,于是平定济南。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张步锐气正盛,直接攻击耿弇营垒,与刘歆等交战。耿弇登上齐王宫中残留的高台远望,看见刘歆等人正在与张步交战,于是亲自带领精兵,在东城下横行突破张步的军阵,大破张步。“直”修饰“攻”,作状语,表示攻击状态,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CD;“于东城下”做“横突”的状语,状语后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专指在战争中失败一方以此表达甘愿受罚、真心投降的行为”错误。肉袒,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但认为终将失败的张步却斩杀苏茂投降”错误。由“步奔平寿,苏茂将万余人来救之。常遣使告步、茂,能相斩降者,封为列候。步逐斩茂,诣耿弇军门肉袒降”可知,张步斩杀苏茂是因为光武帝派使者告诉张步、苏茂说,他们中能斩杀对方归降朝廷的,就封为侯爵。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所以”,……的原因;“致之”,前来;“野兵”,野战部队;“何”,什么。
    (2)“积聚”,动词作名词,囤积物资;“纵”,派;“未下者”,未攻下的营垒;“定”,攻克,平定。
    参考译文: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命耿弇进军讨伐张步。冬季十月,张步听说耿弇将要到达,便派遣他的大将军费邑驻扎在历下,又命军队屯驻在祝阿,另外在泰山、钟城也陈列了几十个营垒,等待交锋。耿弇渡过黄河以后,先去攻打祝阿。从早晨攻城,没到中午就将之攻克了。耿弇故意打开围城的一角,让守军能够逃往钟城。钟城人听说祝阿已被击溃,十分恐惧,于是只留下一座空城便逃亡了。费邑派其弟弟费敢据守巨里。耿弇进兵先威胁巨里,严令军中急速修理攻城工具,并向全军各部发布“三天后全力攻打巨里城”的消息,暗中却松开俘虏的绑绳,让他们逃回巨里将攻城的期限告诉费邑。果然,费邑在三天后亲自率领三万多精兵来救巨里城。耿弇很高兴,对将领们说:“我之所以让部下修理攻城工具,就是为了引诱费邑前来。不把野战部队击败,要城池有什么用呢?”于是分兵三千守住巨里,自己则带精兵登上崎岖的山坡,占领高地与敌人交战,大破敌军。耿弇在战场上斩杀了费邑,随后把费邑的头砍下挂在城中示众,城中人十分震恐。费敢率领全部残兵去投奔张步。耿弇又收取他们囤积的物资,并派兵攻打未攻下的营垒,又攻下四十多个营垒,于是平定济南。当时张步以剧县为都城,派他的弟弟张蓝率领二万精锐部队驻守西安县,而各郡太守集合了一万多人守卫临菑,两城之间距离为四十里地。耿弇向画中进军,画中位于西安和临菑之间。耿弇认为西安城虽小但十分坚固,而且张蓝的士兵比较精锐,临菑名气虽大但实际很容易攻取,于是就命将领们五日后会合兵力攻打西安。张蓝听到这个消息,日夜警戒守卫。到了那天,半夜时,耿弇便命将领们在床褥上吃早饭,等到天亮时就到达临菑城。护军荀梁等人争辩,认为“攻打临菑,西安的士兵一定会赶来救援,而攻打西安,临菑的士兵不能来救助,不如攻打西安。”耿弇说:“西安的士兵听说我们要攻打他们,日夜防备,正担忧自己的安全,哪有闲暇援救别人?”于是耿弇便进攻临菑,仅半天时间就将之攻陷,于是大军入城将城占据。张蓝听说以后非常恐惧,于是便率领部下逃回了剧县。耿弇于是命令军中不能抢劫掠夺,必须等到张步到来时才动手掠取,以此激怒张步。张步锐气正盛,直接攻击耿弇营垒,与刘歆等交战。耿弇登上齐王宫中残留的高台远望,看见刘歆等人正在与张步交战,于是亲自带领精兵,在东城下横行突破张步的军阵,大破张步。流箭射中了耿弇的大腿,耿弇拿佩刀截断了箭杆,左右的人都不知道他受了伤。直到晚上才收兵,第二天一早耿弇又带兵出战。耿弇又去追击张步。张步逃到平寿,苏茂率领一万多人来援救他。光武帝派使者告诉张步、苏茂说,他们中能斩杀对方归降朝廷的,就封为侯爵。于是张步杀死了苏茂,到耿弇营门口,脱去上衣,袒露上身请求投降。耿弇把张步送到刘秀当时的住地,而自己整顿军队进驻平寿城。耿弇自担任将领以来,总共平定了四十六个郡,攻破了三百座城池,从来没有失败过。
    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五首(其三)
    杜甫
    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兰摧白露下,桂折秋风前。
    府①中罗旧尹,沙道②尚依然。
    赫赫萧京兆③,今为时所怜。
    【注】①府,相府。天宝年间,京兆尹常被宰相罗致为私党。②沙道,见于《大唐传》:“天宝二载,因箫京兆奏,于要路筑甬道,载沙实之,属于朝堂。”③萧京兆,指萧炅,杜甫的朋友,曾任京兆尹,因杨国忠诬奏而被贬。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颔联“摧”“折”写出了兰草、桂花的衰落,兰草在白露过后而衰败,桂花在秋风吹起时而掉落。
    B. “府中罗旧尹”句交代了萧炅为国为民的为官态度,即他积极在相府中结交能定国安邦的人才。
    C. “赫赫”,昌盛的样子,形象地刻画出萧炅任京兆尹时的盛况,“尚依然”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的“今”。
    D. 末句侧面烘托,从时人对萧炅命运的反应落笔,让人想象萧炅此时的悲惨境况,感染力强。
    15. 诗歌首联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15题答案】
    【答案】14. B 15. 意思:漆因为有用,人们在取它时,漆树就会遭到切割;油脂可以照明,燃烧时它自身必然会消融。情感:表达对萧炅因才遭折的同情(或:表达了对戕害有才能官员的杨国忠之流的愤怒)。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即他积极在相府中结交能定国安邦的人才”错误。由注释可知,天宝年间,京兆尹常被宰相罗致为私党。萧炅在天宝初年为京兆尹,依附讨好李林甫,后来杨国忠得势,被贬为汝阴太守。可见萧炅在相府中结交的并非是能定国安邦的人才。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和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的意思是:漆树因为有用而被人拿刀去把它割,油膏因为能够照明也在灯里被火煎。借用自然现象说明“漆树”“油脂”因为有用而给自身带来灾害,表达了对戕害有才能官员的杨国忠之流的愤怒。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邹忌劝谏后,其他国家对齐国的态度,“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齐国做法的意义。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重视蜀道,避免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3)“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某种心情,比如“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16题答案】
    【答案】 ①. 皆朝于齐 ②.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③. 所守或匪亲 ④. 化为狼与豺 ⑤. 一尊还酹江月 ⑥. 金樽清酒斗十千(或“举匏樽以相属”等,若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廷”“匪”“豺”“尊”“酹”“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多年以来,欧阳中石勤勤恳恳,认真体察生活、感悟自然。在老家泰安,他感叹于泰山拔地而起的高大、巍峨,____________于树木的丰茂葱郁,也深刻认识到它自古以来作为五岳之首的独特象征意义,____________写下《泰山颂》。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的原因,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个例子充分证明,( )。
    文艺表达最忌讳的就是直接的呐喊和生硬的说教。每一个文艺门类都有一整套成熟的技术表现体系,艺术家需要长期____________其中,过刻苦训练和细心揣摩,才能确保文艺作品传情达意的准确、妥帖、雅致和蕴藉。那些不关创作本身的无聊表演与炒作,那些不加节制的人情吹捧,在文艺精品面前必将____________,在时间长河中,唯独留下那些安静、踏实、苦干的身影。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倾心 信笔 沉溺 黯然失色
    B. 倾力 命笔 沉溺 黯然销魂
    C. 倾力 信笔 沉浸 黯然销魂
    D. 倾心 命笔 沉浸 黯然失色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B. 这部作品由于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C. 这部作品由于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的原因,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 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又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有火热的现实生活打底子,文艺作品就有了根基来源和气色魂魄
    B. 现实生活是火热的,有了现实生活的底子,文艺作品的根基来源和气色魂魄就有了
    C. 不管有没有火热的现实生活打底子,文学作品都有根基来源和气色魂魄
    D. 哪怕没有现实生活打底子,文艺作品的根基来源和气色魂魄都会有
    【17~19题答案】
    【答案】17. D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倾心:一心向往,爱慕。也指拿出真诚的心。倾力:倾注全部力量。根据语境,用“倾心”。
    第二组,命笔:指执笔做诗文或书画。信笔: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或画)。根据语境,应用“命笔”。
    第三组,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根据语境,应用“沉浸”。
    第四组,黯然失色: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黯然销魂:多用于描写别离时极度愁苦或悲伤的凄然之情。根据语境,应用“黯然失色”
    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项,“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错误,语序不当,“由于”要放在“这部作品”之后,不然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广泛”要放在“社会各界的”之后。
    C项,“这部作品由于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的原因”错误,句式杂糅,“的原因”要删掉。
    D项,“由于这部作品基于作者的亲身感受……”错误,语序不当,“由于”要放在“这部作品”之后,不然整个句子缺少主语。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本题,前面所举实例强调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排除C、D项;整个段落的叙述主体是“文艺作品”,排除B项。故选A。
    【点睛】病句题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总体上,德尔塔毒株有两个特征值得注意:首先,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病人核酸病毒载量是比较高的,说明 ① ,这也是病毒传播了这么多病人的原因之一。第二,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它的临床特征跟以往的不一样。新冠肺炎的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而 ② 。以前的很多新冠肺炎病人没有发烧症状,这次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发烧的比例更低了,尤其早期发烧的病人更低,病人的症状更不典型,这就导致 ③ 。
    针对有人对国产疫苗的质疑,钟南山坚定地说:“有效,非常安全。”他用了一组经过验证的科学数据来说明,基于今年5月份广州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暴发疫情的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目前我国打疫苗的数量是最多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每100人中打疫苗的比例不高。在中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钟南山认为,接下来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以及加速研发对德尔塔变异株感染更有针对性的疫苗。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21题答案】
    【答案】20. ①它的传播力和传染性比较强(更强);②德尔塔毒株临床特征更不典型;③有的病人对它的认识不够
    21. 因为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有效而安全,而我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所以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并加速研发对德尔塔变异株更有针对性的疫苗。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讲“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病人核酸病毒载量是比较高的”,后面讲病毒传播的病人数量多,那么病人核酸病毒载量高造成传染病人数多,也就是说该病毒的传播力和传染性较强。
    第二处,语境讲“临床特征跟以往的不一样”,用一个连词“而”,前面讲“新冠肺炎的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后面讲“发烧的比例”“病人的症状”等和新冠肺炎相比更不典型,此处可以概括讲德尔塔毒株临床特征更不典型。
    第三处,前面讲“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病人的症状更不典型”,也就是德尔塔毒株感染后,病人的早期临床特征更不典型,这样就会造成人们难以辨别,或者难以发现等。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一句主要讲钟南山回复有些人对国产疫苗的质疑。第二句讲他用科学数据来说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后面为钟南山的一些认识,针对中国的国情分析的,中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最后提出做法,就是需要“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加速研发对德尔塔变异株感染更有针对性的疫苗”。
    题干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可以用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根据第二段材料分析,主要因为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有效而安全的,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的接种率才行,所以需要“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加速研发对德尔塔变异株更有针对性的疫苗”。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州地方有一只蜗牛,它觉得自己太软弱无能了,就自我责备一番,决心振奋起来,有所作为。它制定了两项计划,一是向东去攀登泰山,总计路程要走三千多年;二是向南到长江和汉水去,总计路程也要走三千多年。可是估算一下自己的寿命,不过早晚之间就要死去。于是它万分悲愤,枯死在蓬蒿秆上,为蚂蚁所讥笑。
    上述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感触?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登泰山,三千年,到汉水,三千年,一只早晚便要死的蜗牛定下如此计划,难怪会被蚂蚁讥笑。蜗牛如是,我们有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衡量自己能力,定下鸿志,不去行动,无法实现,被人耻笑。我以为:当梦想变成空想时,不妨量力而行,适当降低梦想的高度,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是制定目标时对自我的正确定位。
    《吕氏春秋》曰:“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要认清自己。蜗牛就是无法认清自己,最终枯死。夸父不自量力,与“日”赛跑,结果渴累而死。纸上谈兵的赵括无法认清自我,终致长平兵败赵国削弱;鲍叔牙认清自己,荐管仲为相,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人要有自知之明,凡事三思且量力而行。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梦想太高,易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如量力而行,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如此反而能实现理想。
    尽力而为是为实现梦想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行动。
    莎士比亚说:“凡事皆需尽力而为,半途而废者永无成就。”曾国藩把尽力而为做到了极致,他说“莫问收获,只问耕耘”并为之行动,终成晚清中兴名臣。南仁东尽力而为,让中国睁开“天眼”看穿星辰。袁隆平尽力而为,让“禾下乘凉”梦变为现实。无数的医务人员尽力而为,使祖国山河无恙。“凡事当尽力而为,方能无愧于心”。有了切合实际的梦想固然可喜,尽力而为更显可贵。
    我们在确定目标时要“量力而行”,在行动时要“尽力而为”,在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做最好的自己。
    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把崭新的桌椅捐给乡村学校,已经捐献近八万套。“自己淋着雨,还想着为别人撑伞”。俞敏洪说:“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受这个苦就会受那个苦。一个人如果从苦中能找到快乐和幸福,那他就是幸运的。……我深刻地意识到什么也不做的痛苦比任何其他痛苦更加深刻,所以我一定要做事,做事的标准就是必须做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以最大的努力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我们能够从中感到一份尊严,一种品行,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他就在做最好的自己,有梦想,更有行动。
    让我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去做最好的自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题。材料译自《於陵子》。此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需整体感知寓言故事情节,梳理来龙去脉,找出事件的因果逻辑链条。
    中州蜗牛何以最终枯死?关键在于其好高骛远,夙有鸿志,而实力不逮,终致自怨自艾,悲愤而死。“知己识彼,百战不殆。”中州之蜗,其自我认知与理想定位,存在严重缺陷。登泰山,抵江汉,路远时长,非极其有限之生命所能实现。主观的理想定位与其客观的实力水平存在巨大落差,然而它未能理性正视“力不能及”的缺憾,未及时改正自身眼高手低的毛病,调整奋斗目标,调适奋斗心态,终于陷入“枯死”的悲惨结局。这是该寓言故事的哲理内涵。
    “少年心事当拏云”,年轻人固然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要志存高远,但也不可好大喜功,不切实际。
    立意:
    1.确定目标、树立志向,要符合客观实际。
    2.与其自怨自艾,不若自知自强。
    3.人生要有规划,规划须与时俱进,灵活调整。
    4.“志”“力”“物”三者并具,才能抵达理想的巅峰。
    5.要理性审视自己“能为、可为”的是什么,才能有所作为。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2021-2022学年广西贺州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西贺州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