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展开一、重难点分析
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处的设立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从背景、设立、作用三个方面叙述。
“背景”这一部分,教材讲述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能和地位。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对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一机构的认识,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所学补充讲解。清朝是一个以满洲贵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王朝。满洲社会发展阶段较之关内汉族要低得多,体现在政治制度中,就是保留着满洲八旗旗主干政的浓厚色彩。君主专制政体很不完善,君臣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权力界限,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的军国大事连皇帝都不能改变,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亲政后,为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君权得到加强。
关于“设立”,教师在讲清军机处由临时的军机房发展到常设机构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的《相关史事》,让学生认识军机处的简、速、密等特点,为下一步分析军机处设立的作用作铺垫。简就是陈设简单,人员精少。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事务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密就是机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明确这三点后,再让学生结合《材料研读》分析军机大臣在军机处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从此,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虚设,至乾隆时被撤销;内阁也成为虚设的机构。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作用”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在学习军机处设立的原因、经过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把不同时期的机构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不同点要侧重分析中央权力的归属。
从清朝初期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康熙时南书房的设立,再到雍正时的军机处,这一变化的实质就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在这里,学生逐渐形成对军机处作用的认识:军机处的设立可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巩固清朝统治。但是,它也造成君主独断专行,使国家兴衰成败取决于君主个人品质优劣和能力高下。同时,权力的过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朝中百官、王公贵戚争权夺利,滋生腐败,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是本课的重点。教材分别从清朝实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目的、表现及影响几个方面来叙述。
学习中,学生要重点认识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查找有关清朝文字狱的故事,以及清朝以前各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例;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的《相关史事》,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对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认识。
认识点一:清朝推行文字狱的目的。
认识点二:文字狱的特征。文字狱最大的特征是“冤”,另一特征是“狱”,处罚极其严厉。
认识点三:何谓文字狱? 结合上面认识,引导学生归纳,初步学会给文字狱下定义,提醒学生定义包括对文字狱目的和特征的描述。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并处以严厉的刑罚。
认识点四:清朝文化专制的表现。清朝文化专制除了文字狱之外,还表现在提倡尊孔读经,组织大规模的整理文献和编撰书籍活动,书籍检查制度也使不少珍贵书籍遭到查禁和销毁。
认识点五: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危害。可以结合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明太祖的“八股取士”等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字狱是文化专制的极端表现,是清朝君主专制统治极端强化的必然需要。我国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最为严厉,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作为君主专制强化的严重后果之一,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进行简单归纳。其表现有两个:一是贪腐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二是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本课的学习难点。教材叙述了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具体表现及影响。
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材叙述和《相关史事》《问题思考》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经典史料,让学生充分阅读、思考,或分组讨论,或分队辩论来了解、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来引申为断绝往来;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朝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的防范,也有传统重农抑商、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有三点。(1)限定一口通商。为了防范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抗清势力,清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康熙皇帝曾开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乾隆年间,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2)严格约束外国商人活动。清政府规定,所有对外贸易活动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十三行行商打交道。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3)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为了限制中国商人海外贸易,清政府制定了严密的法令,如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于3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出口;出洋商船载重量必须在500石以下,只许用双桅,船员不得超过28人,只准带铁锅1口;每人只许带铁斧1柄。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 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政策。
二、史料解读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①,而不能稍有赞画②于其间也。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
【注释】①传述缮撰:转述抄写。缮:抄写。②赞画:辅佐谋划。赞:帮助,辅佐。画:谋划,策划。
【解读】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中央行政机构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出清代政治制度的高度集权。军机处成立以后,不仅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而且也削弱了内阁参预国政的权力。军机处虽是凌驾于内阁及各部、院之上的全国政务的总汇机关,军国大计,无不总揽,但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仅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没有议政权,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把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下发执行。
三、问题解答
1.材料研读
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作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记录,然后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成为虚设机构。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2.问题思考
(1)想一想: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从历史上看,吏治的腐败,一方面会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国家财政紧张、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剧,另一方面会造成社会风气败坏。
(2)想一想: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政策,闭关锁国不可能也没有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曾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它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而且它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妨碍中国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课后活动
(1)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诗句的人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诗句大都有“明”或“清”等字眼。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认为这些诗句说明了诗人怀念明朝、不满清朝,要“反清复明”,便把他们下大狱。
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宋朝,并在明朝的话本中多有出现。句中的“清”,非为“清朝”之“清”,而为“清廉”之“清”。此谚又作“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靠各项陋规,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后来含义扩大为: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两银子,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了。
这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贪腐现象严重。
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a href="/ls/tb_c12543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与板书设计,1.作业设计,2.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