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共5页。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了解活字印刷术的排版方式,演变和作用。了解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了解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认识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教材分析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的内容。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科技发展灿烂辉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进步,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到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以及发达的中外交通,知识点庞杂,学生对四大发明有一定的了解和初步认识,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初中历史课学习,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宋朝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争取让学生对本课即将学习的宋元科技和中外交通有笼统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以利于课堂教学。
重、难点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2月
(2)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周瀚光、王贻梁:《发明的国度:中国科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月
(5)何成刚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6)《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
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我们来看这四张邮票图片。这是什么图片。对的,这四张邮票是香港为了纪念四大发明而发行的四种面值不同的特别邮票。面值1.4港元、2.4港元、3港元、5港元的邮票分别展示的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发明于汉代,其他的发明是怎么产生的呢?
本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我们先来看面值2.4港元的邮票,这幅邮票以宋朝发明家毕昇、泥活字版和用活字排印的古籍展示印刷术的发明。毕昇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长衫。他右手托着一块活字版,左手拿一块活字,沉浸于忘我的工作状态。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工作精神,才有了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隋唐时期就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我们看这幅图片,这是《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标有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雕版印刷是如何进行的呢?对比一下《梦溪笔谈》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和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了哪些创新和变化?活字印刷术主要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归纳)和雕版印刷相比,它的变化和“创新”表现在两个“变”:一是变死字为活字,二是变死版式为活版。它的优点是:既经济、又省时。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到元朝得到了不断创新。请同学们结合书本,说说这一时期又有哪些创新?是的,从毕昇的泥活字之后又有了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我们再来看面值1.4港元的邮票,以古称“司南”的勺状指向仪配以指南车和郑和下西洋的航船,形象地展示了指南针的产生流程及其作用。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来看这幅战国时的指南工具司南模型图片,它的底盘用青铜制成,内圆外方,中心圆面磨得非常光滑,中心圆外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24个方位。中心的小勺用天然磁铁磨成,磁铁的正极磨成长柄,勺的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使用时将磁勺置于地盘中间,用手转动勺柄,待磁勺停下,勺柄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但是它还不能算是指南针,只是指南针的先驱。到了北宋,人们发现铁片在磁石上磨过以后会带有磁性(“磁化”现象),于是就创造了用人造磁针来指南的方法,这种方法指南的效果更加稳定,人们就把磁针装在刻有方位的罗盘上,造出的才是指南针,又叫做罗盘针(看图)。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面值3港元的邮票展示了火药的发明。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广泛运用于战争。
我们来看这幅图片,这是突火枪,在竹管里装弹丸,点然后弹丸射出。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再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对的,元代的火铳,火铳也就是火炮,是用铜和铁铸成的以火药爆炸产生巨大压力发射弹丸的大型管型武器。
宋元时期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海陆交通也四通八达,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在陆路交通上,宋元时期强化了驿站制度,图片中的鸡鸣驿就是当时的代表,我们看这则材料,思考: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请同学们看元朝交通路线图,演示一下元朝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路线。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等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朝进入鼎盛时期。
在这样发达的海路交通条件下,中国的四大发明纷纷向外传播。我们来看这幅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四大发明往东都是传到朝鲜、日本;往西:都先传到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再传到欧洲或非洲。
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请同学们看两段材料回答。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除四大发明外,中国的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等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本课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发达的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海陆交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传播到欧洲,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及反思,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设计,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