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6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展开15、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课题 | 《我的叔叔于勒》 | 备课人: | |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者,积累文中生字词;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关系,培养我们对亲人以及他人的爱心。
| ||
教学重难点 | 1.了解作者,积累文中生字词;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重点)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难点) 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关系,培养我们对亲人以及他人的爱心。(重点)
| ||
| 学习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有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莫泊桑来到路口,远远看到一座老妇人的雕塑,就回来告诉老师:“是一个老太婆。”老师摇摇头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太婆。”莫泊桑又来到路口,这次走得更近了,回来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 福楼拜听后微笑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东西别人还是可以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没有看到东西。”莫泊桑再次来到路口,看得非常认真,回来后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福楼拜听后苟高兴地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满分了。” 这个小故事,折射了他在创作上的追求:写作要通过细致的观察。这种追求,使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成为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感受经典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他于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羊脂球》等。 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仅43岁。 2、文学常识链接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及其代表作: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美国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3、背景链接 本文发表于1883年,是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这篇小说创作有着它的社会时代背景:当时的法国,小资产阶级的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纷纷踏上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思想上,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腐蚀着社会人际关系。作者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本篇小说。 4、文体知识回顾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 情节、人物、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 (2)小说的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4)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字词积累】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拮据(jié jū) 栈桥(zhàn) 糟蹋(tà) 别墅(shù)褴褛(lán lǚ) 女婿(xu) 端详(xiáng/xiang) 恭维(gōng) 阔绰(chuò) 煞白(shà) 与日俱增(jù) 十拿九稳(wěn) 郑重其事(zhèng) 蚝油(háo) 牡蛎(mǔ lì) 撬开(qiào) 赔偿(chánɡ) 诧异(chà) 赚钱(zhuàn) 嘟囔(dū nang) 牵累(lěi) 永不变更(ɡēnɡ) 2、解释词语 【糟蹋】这里是浪费的意思。 【褴褛】(衣服)破烂。 【端详】仔细地看。 【恭维】为了讨好而赞扬。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本文指由于恐惧、愤怒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莫名其妙】没法说出其中的奥妙。 【狼狈不堪】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四、【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1-4):写菲利普一家人热切盼望于勒的归来。 发展(5-19):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高潮(20-47):巧遇于勒。面对已沦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了他们自私、虚伪、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本性。 结局(48、49):躲避于勒。 2、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按照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结构划分课文层次,请以“——于勒”的形式给每个情节起一个小标题。 明确: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赞于勒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1-4) (5-19)(20-47)(48-49) 3、把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找出来。想一想: 这些称呼的变化和什么有关系? 明确: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人惟一的希望,全家人的恐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小子、贼、讨饭的、流氓。这些称呼的变化与钱有关系。 4、这一切因为什么?请补一个横批。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示例:世态炎凉、唯利是图、钱重于情、钱不如人、金钱至上。 于勒的“称呼”欣赏 人物的称呼表现了人物的命运变化,对人物“称呼”的变化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良心的人”到“一个穷鬼、一个流氓”,既表现出于勒的身世、命运和遭遇,也表现出菲利浦夫妇的为人。而若瑟夫则表现出对叔叔的同情。原来,称呼的变化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五、【细读品味·分析人物】 1、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于勒形象: 早:行为不正、糟蹋钱;中:正直、有良心;后: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2、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 明确:菲利普夫妇形象——菲利普一家生活很拮据,可是每星期日,一家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表现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势利的性格。(行动) 菲利普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他……请女儿女婿吃牡蛎。表现他爱慕虚荣 吞吞吐吐地说话……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 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给这个流氓!”母亲势利、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语言、神态) 菲利普夫妇性格归纳: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冷酷自私虚伪、贪婪、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 3、若瑟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1)若瑟夫,作为一个孩子,目睹了父母对叔叔于勤的冷 酷无情,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明确: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 表现出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对父母六 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讽刺意味的心里话。 (2)若瑟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明确:若瑟夫(“我”)形象:若瑟夫,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3)若瑟夫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①“我”是叙述者,但“我”不是主人公,只是起着穿线的作用。 ②“我”是于勒的侄儿,由“我”来叙述叔叔的遭遇,父母态度的变化,使人感到更真切,意义更深刻。 ③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 爱憎、喜怒和哀乐。通过我与父母的对比揭示主题,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孩子的眼睛是纯真的,用孩子的眼睛来展现他父母那拙劣的一幕幕,这种讽刺意味就非常明显了。另外,在孩子身上是否也寄托着莫泊桑对这个社会、对人类的一种希望?孩子的童心还没有被这个社会所完全沾染,虽然已经有那么一点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 六、【精段选读】 1、阅读1-4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明确:时间、地点、家庭经济状况 (2)第二自然段中用来表示家中经济状况不佳的一个形容词是: 明确:拮据 (3)这一段先用“家里样样都要节省”一句总括家里经济紧张的情况,然后,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举例具体叙述。 明确:吃 用 穿 (4)为什么每星期日全家都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明确:希望“无意”中迎接到于勒。 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心情——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5)“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惊喜”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回来了,就能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2、阅读22----28自然段 (1)父亲请吃牡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方面反映菲利普爱慕虚荣,故作高雅的心理状态; 另一方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吃牡蛎、遇于勒埋下伏笔。 (2)“我怕伤胃……吃多了要生病的”,说得冠冕堂皇,请加以评价。然后说明这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质上是既照顾面子,又节省开支。表现了她吝啬而又爱慕虚荣的特点。 (3) “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一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三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了男主人公_____的心理。 明确:神情、动作、语言,惊恐和失魂落魄。 七、【品读鉴赏·环境作用】 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一读。这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知识链接: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事件发生时间、时令、季节、地点、背景等 ②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③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 ④深化作品主题 ⑤增加文章的美感,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 (1)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明确:此时的景色,明丽而轻快,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给他们带回来一大笔钱,他们可以很体面地生活了。为下文遇到于勒后情绪的变化作反衬。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明确: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形成了鲜明对比。“紫色的阴影”一语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 八、【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暴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 明确:一些人金钱至上,失去人性。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世界,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因贫穷而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小说揭露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婪,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寄予了作者对贫苦人们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关系了。” 2、辨析研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 明确: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不是于勒。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关键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人物。本文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腐败现象,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是菲利普夫妇,而“我”是见证人,记叙者;于勒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 3、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 明确:作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对于这样的弱势群体,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和帮助。而不是嘲笑和冷漠! 课堂小结 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观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需要了健全、美好心灵。 同学们,请相信—— 不是一切大树,都会被暴风雨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发芽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会流失在人心的沙漠。 同学们,也请记住—— 恻隐心,羞恶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皆有之。成长路上,让我们坚守本心,直面人生! 九、【拓展延伸】 1、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示例一: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他人身上,应该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 示例二: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心,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示例三:在亲情和金钱上,应该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2、仿句练习 ●例: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不一定能买到美丽。 ●仿写:钱可以买到_____,但不一定能买到_____。 示例: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温馨; 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不一定能买到气质; 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不一定能买到健康; 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不一定能买到文思; 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礼物,但不一定能买到友谊; 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不一定能买到忠诚; 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不一定能买到和平 ; 【自我总结、反思促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共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叙述视角看情节与主题,从主人公是谁看人物形象和主题,补充环境描写,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