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3课《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241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3课《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241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3课《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241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案
展开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23课《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第2课时
课题 | 鸟的天堂 | 单元 | 7单元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5年级 |
学习 目标 | 目标知识与能力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 ||||||
重点 |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 ||||||
难点 | 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陆续 白茫茫 榕树 纠正 不可计数 树梢 应接不暇 画眉 2、回顾一下课文,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鸟的天堂,感受鸟的天堂带给“我”的不同体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 出示课题。
| 思考、讨论问题。 | 通过叙述直接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授新课 |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1-4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 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我们出游的时间? “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山坡”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 。 (2)哪些词写出了水面很静? “自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这是讲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和过往的船只。“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说明四周幽静,没有一点声响,只有木桨拍打水面的声音。 (3)第3自然段中,哪一个动词,写出了我们的心情? “跳” 既表明船与岸有距离,又显出我们的兴奋之情。
(二)学习5-9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5-9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 大榕树 (2)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 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怎样写榕树之大? 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里很宽”,可为什么会变窄呢?“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另外,由于当时离得远,所以当“我”说许多株时,“我的朋友”有的说是一株,有的说是两株,到底是几株呢?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不可计数 的意思:不能计算,形容很多。说明树之大。 (4)课文又怎样写了榕树的美?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写大榕树静态的美,前半句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感觉,“颤动”并非真的在动,那每一片树叶都是那么绿,作者仿佛看到它们在霞光中一闪一闪的。 (5)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6)“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 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当时心情很失望。作者虽然没有见到鸟,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 (三)学习10-12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把作者描写树上变得热闹了、鸟的大小、颜色、动作的句子画一画。 第12自然段,用了“起初”“后来”“便”“起来”表示时间顺序的词,用这几个词写一段话。 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鸟叫,看到了鸟飞。 (2)把作者描写树上变得热闹了、鸟的大小、颜色、动作的句子画一画。 描写树上变得热闹的句子:“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描写鸟的大小、颜色的句子:“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描写鸟的动作的句子:“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第12自然段,用了“起初”“后来”“便”“起来”表示时间顺序的词,用这几个词写一段话。 他首先走进教室,然后坐到座位上,接着拿出课本,读起书来。 4.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这几句中,作者采用怎样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作者采用“到处……到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修辞手法,写出鸟的数量多。 (四)学习13自然段 1.探索交流: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作者看到这么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的鸟后,有什么感受?“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看到这么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的鸟后,有什么感受? “我”由于景色精彩看不过来而感到“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反映“鸟的天堂”的热闹场面,写出了作者迷恋这种景色,看也看不够的心情。 (2)“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既写出了这只小鸟的可爱、机灵、富有生气,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也说明了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鸟儿可以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学习14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 2.探讨、交流,然后回答。 (1)“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 “回头看”,是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因为大榕树的茂盛和众鸟栖息的场面是作者平生第一次看见的,他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点儿也不愿离去。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3)“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这样写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4)思考:为什么这株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①从第2段课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大榕树枝繁叶茂,很适合鸟儿生活。 ②从“当地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看出鸟儿在这里很受保护。 ③从“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可以看出这儿环境幽静。 (5)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 文中写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即描写大榕树的部分)是静态描写;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即描写群鸟活动的部分)是动态描写。 (6)归纳主旨 这篇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 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不破坏美好的自然环境,我们该怎么做? 不乱捕捉鸟,不乱砍伐树木。
|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
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通过探讨、合作,掌握课文的主旨。
通过拓展延伸,唤醒人们保护鸟类的意识,保护自然环境。
|
课堂练习 | 1. 近义词连线。 灿烂 改正 展示 不计其数 颤动 绚烂 纠正 展现 不可计数 抖动 2. 请写几句呼吁保护鸟儿的宣传语。
|
|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
课堂小结 | 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留恋、赞美之情。
|
|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
布置作业 |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熟读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
|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
板书设计
| 鸟的天堂 树:大 茂盛 奇特美丽 赞美 鸟:多 欢快 壮观
|
|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拓展深化主题,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23 鸟的天堂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3 鸟的天堂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回顾导入,学习第2大段,课堂拓展,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