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展开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课文交流了解课文描写事物的不同方法,体味作者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2.结合相关句子,体会其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3.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学会运用词语。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与送别相关的古诗词名句。
重点难点:
1.掌握描写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能进行归纳总结。
2.体会词语不同的语境义,能按要求写句子。
3.积累送别的古诗,感受诗中的送别场面,体会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课时安排:2课时
1.感知课文描写事物、抒发情感的不同方法。
2.体会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1.把握课文描写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归纳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孩童摇桂花树的场景图和珍珠鸟在作者肩上熟睡的图片,代入情境,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了解了状物类文章的不同写法。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交流平台”,看看你们会有什么独特的发现。
2.引导学生自由、轻声朗读教材中几位小朋友的对话,适时提问。
思考:(1)从第一个小朋友的话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状物类文章有多种写法。)
(2)后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告诉我们哪些描写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3)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如: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类似体会。
4.指名说说交流体会,教师适时指导。
示例一:读琦君的《桂花雨》,我不仅感受到她童年“摇桂花”的欢乐,也感受到她浓浓的思乡之情。
示例二:读许地山的《落花生》,我不仅了解了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也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示例三:读冯骥才的《珍珠鸟》,我不仅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也感受到人与鸟相互亲近的和谐与美好。
示例四:读郭沫若的《白鹭》,我不仅看到了作者对白鹭细致的描绘,也感受到了他对白鹭深深的喜爱。
5.出示老舍的《猫》中的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生动、细致地描写猫的。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稿子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连半个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它倔强得很!
示例:
师:这是老舍先生的《猫》中一个脍炙人口的片段。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谈一谈你的体会。
生:这段话写出了猫温柔可亲的具体表现。
生:这段话刻画了猫在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不同情态。
生:这段话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生:这段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让人印象深刻。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到位,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借鉴作者的描写方法,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细致、生动地描绘,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6.教师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对这一板块进行总结。
二、词句段运用(一)
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三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教师指名说说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示例一: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是最主要的相似之处。
示例二:都描写了事物的颜色。
示例三: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
3.教师引导学生参考例句,进行写话训练。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这几个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在诵读的同时,你能进行仿写吗?
4.指名展示自己所写的片段。
示例:秋天的阳光格外有趣,虽然没有春天的明媚多姿,没有夏日的火热酷辣,却似乎另有一种滋味:太阳有些疏懒了,轻闲地在天空巡视一回,带来些许的温暖,很能让人感觉到它的闲情;不过,在秋阳的轻松中,秋高气爽的感觉油然而生,让人感觉到秋天的高远。
三、课堂回顾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了状物类文章的不同描写方法和表达感情的方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从中我们知道了不能仅靠理解句段去品析课文,而要换一种角度,这样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全面、更深刻。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仿写训练,拓展了思维。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希望能继续保持。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积累描写生动、优美的句子。
1.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语境义,根据要求进行造句训练。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积累古诗。
1.学会分析词语不同的语境义。
2.理解诗意,积累有关送别的古诗词名句。
一、词句段运用(二)
1.教师出示一组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学生读句子,揣摩其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教师出示句子。)
①他获得的那枚奖章是他的骄傲。 ②他太骄傲了,我不喜欢他。
③古代四大发明是我们的骄傲。 ④他因为做了一点小贡献而骄傲自满。
⑤骄傲自大是他的一个缺点。 ⑥我真为莉莉的肚量感到骄傲。
示例:
师:同学们,“骄傲”这个词语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们发现“骄傲”一词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表示自豪,有的表示不谦虚。
师:还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的是褒义词,有的是贬义词。
师:它们为什么不同呢?
生: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含义就不同。
师:对,这就是词语的语境义。
2.教师出示课本中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体会词语不同的含义。
过渡:除了“骄傲”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外,还有许多词语也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同学们读一读下面两组句子。
开辟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姿态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3.师生共同探究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生借助查字典的方法分别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
(2)采用替换法理解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的含义替换词语本身,放到句子里读一读,再体会体会,读得通顺的、感觉合理的那个含义就是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明确:第一组句子,前一个“开辟”的意思是“开发”,后一个“开辟”的意思是“开创,创立”;第二组句子,前一个“姿态”的意思是“姿势,样子”,后一个“姿态”的意思是“态度,气度”。
4.引导学生了解“温和”一词的含义,并尝试造句。
(1)用查字典的方法弄清“温和”的含义。
(2)根据提示写句子。
温和①(形容气候)不冷不热。造句: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②(形容性格)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造句:他文质彬彬,待人一向很温和。
5.教师挑选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投影展示,并进行点评。
6.引导学生课外积累类似的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不同的含义。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播放朗诵音频。
过渡: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花鸟关情”,选编的文章都是写事物的。学习这样的文章,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描写事物的不同方法,也体会了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思。而“日积月累”板块所选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描绘了一种我们常见的事物——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体会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
2.学生齐声朗诵,教师指名诵读。
诵读示例:
蝉 [唐]虞世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虞世南(558—638)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他善书法,继承王羲之、王献之传统,笔法外柔内刚,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他的文章婉约,文辞瑰丽,内容则比较空泛,代表作有《出塞》《怨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等。
4.教师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重点词语:
[垂]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流,发出。
[疏桐]高大的梧桐。疏,开阔、稀疏。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
[藉]凭借、依赖。
◆理解诗意: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蝉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不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5.指名读诗句,并说一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示例:“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的认识却很独到,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自能声名远播。
6.小组讨论交流,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诗歌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绝妙之处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7.教师出示其他托物寓意的诗句,引导学生说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赞美梅花高洁的品格)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明]于谦《石灰吟》(赞美石灰忠诚清白的品格)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郑燮《竹石》(赞美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8.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诗句,扩充知识储备。
三、课堂回顾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两个板块的内容——分析词语不同的语境义和学习古诗《蝉》。通过这两个板块的学习,我们丰富了文化积累。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不仅积极思考,而且在课下搜集资料,提前了解了古诗《蝉》的相关知识。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嘉奖。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并在课后积累古诗词名句。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优质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获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