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3 做个“开心果”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一单元 让我试试看
第3课 做个“开心果”
一、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材分析
《做个“开心果”》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的第3课,是根据《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和“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的要求编写的。“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如果说本单元的第二课主要侧重于自身积极的情绪体验,那么本课则在第二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超越对自我的关注,进入关注身边世界的情境营造中。这不只是愉快、积极的“快乐鸟”的生活向周围世界的横向扩展,更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世界的社会性的进一步提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体察身边人的表现和状态,并尝试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身边人生活中的“开心果”。
“做个开心果”由“这里有个‘开心果’”和“这时我要怎么办”以及绘本《小狐狸找“开心果”》三个栏目构成。第一栏目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开心果”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发现身边的“开心果”;第二栏目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做“开心果”的方法,即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身边人的需要和困难,主动提供关心与帮助,使自己成长为心中有他人的人。绘本《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旨在通过小狐狸寻找“开心果”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明白:爱唱歌、爱运动、喜欢读书、认真听课、懂得陪伴老人、喜欢结交朋友……做到这些,就可能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快乐,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家中受宠,往往无法体会父母亲友的关爱就是幸福;他们虽然能感受到身边家人、朋友情绪的变化,但是对这种情绪变化却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选择什么方式让他们快乐;看见他人遇到困难,主动帮助的习惯还未养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人的表现和状态,并尝试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身边人生活中的“开心果”。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自己或给予他人开心的言行;知道为他人提供帮助时,需选择合适的方式。
2、在体验、探索中,学习“开心果”的言行;在观察、辨析的过程中,学习给他人带去快乐的方法。
3、养成关心身边人和事的习惯,看见他人遇到困难能主动帮助。体会做“开心果”带给别人快乐的成就感,在快乐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养成关心身边人和事的习惯。知道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自己或给予他人开心的言行,为他人提供帮助时,需选择合适的方式。
2.教学难点:在体验、探究中,学习“开心果”的言行,在观察、辨析中,学习给他人带去快乐的言行方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为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带给大家快乐有哪些方式。先了解“开心果”的含义,再找一找身边的“开心果”,通过分析身边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做个“开心果”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他人的动作和表情,了解其遇到的困难,然后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根据这一设计思路,将本课分为2课时。
第1课时通过学习绘本故事、小组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开心果”的特点并寻找身边的“开心果”,体会做“开心果”的那份快乐。第2课时主要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他人的表情和动作,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方法给予帮助,学做大家的“开心果”
五、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
课件:教学所需的相关视频和学生照片
六、教学过程
3.做个“开心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体会做“开心果”带给别人快乐的成就感,在快乐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
2、行为与习惯:养成关心身边人和事的习惯,看见他人遇到困难能主动帮助。
3、知识与技能:了解“开心果”的特点,体会做“开心果”的快乐。
4、过程与方法:通过绘本故事、小组交流,在体验、探索中,学习“开心果”的言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养成关心身边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
歌曲、故事《开心果》、绘本故事《小狐狸找“开心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儿歌,师生互动,请小朋友猜一猜歌名——《开心果》。
歌词:妈妈对我说我是一个开心果,一见到了我心里就开满花朵。爸爸对我说我是一个开心果,一见到了我再苦总是乐呵呵。开心果呀,开心果……
师板书“开心果”。你们知道 “开心果”为什么要标上双引号吗?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就与“开心果”有关。
二、认识“开心果”,分享开心事儿
(一)听故事,初识“开心果”
1、小朋友,你们瞧,这里就有一个“开心果”。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吧!
2、播放录音(P10,做动作):一天,妹妹在客厅里不停地擦汗,妈妈就对妹妹说:“冰冰,把衣服脱了,这样凉快。”妹妹认真地说:“让人家看见了多不好意思!”妈妈说:“咱屋里又没有外人,怕什么!”妹妹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人说:“他们都在看咱们呢!”我听了妹妹的话,忍不住笑了,妈妈也笑得前仰后合。
3、采访:你怎么笑得这么开心呀?(预设:妹妹好有意思,好可爱、好幽默呀……)
4、小结:是呀,多么可爱的妹妹,她就是家里的“开心果”!
(二)开心事,齐分享
1、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生活中有这样的“开心果”。请大家说一说,谁是你们家里的“开心果”,为什么?要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
2、出示: 是我家的“开心果”。有一次……
3、指多名学生进行交流,师及时评价。
4、小结:“开心果”不仅自己快乐,还用机灵幽默的语言给大家带来快乐。(板贴:快乐机灵又幽默)
三、寻找身边的“开心果”
1、走进绘本故事,整体感知“开心果”的特点
2、家里有了“开心果”,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有只可爱的小狐狸也在寻找,让我们一起听听他找“开心果”的故事。
(1)观看绘本故事。
(2)小狐狸找到“开心果”了吗?是谁呢?
(3)为什么小狐狸自己唱歌、跳绳、读书、认真听讲,爸爸妈妈,爷爷和老师会乐呵呵呢,因为他是一个 的小狐狸。(出示绘本故事对应的几幅图片)
(预设:小狐狸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小狐狸很懂事,不让爸爸妈妈和老师操心;小狐狸爱唱歌、爱读书,给爷爷奶奶带来快乐……)
4、小结:是的,小狐狸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给别人添麻烦,他就是家人、老师和朋友的“开心果”。(板贴:做好自己不添乱)
5、寻找身边的“开心果”
小朋友,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小狐狸一样的“开心果”,平时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不断地进步,让父母、老师、同学为他感到开心。那谁是你们小组的“开心果”呢?现在请你在小组中找一找,赞一赞他吧!要把理由说清楚哦。
6、学生交流。
7、小结:看来我们班的“开心果”真不少,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好自己的事,你们的成长和进步会让关心你们的人更加快乐!
8、出示一组学生活动照片:竖起大拇指真诚赞美、分享故事、模仿表演等。
9、师边出示边补充说,你瞧,他写着一手好字,她正竖起大拇指夸赞他呢,她懂得欣赏别人赞美别人,是大家的“开心果”;几个跳绳健将在比赛呢,瞧,旁边的小朋友都在为他们拍手加油呢(板贴:真诚赞美);这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常常分享有趣的故事,给我们带来快乐,他是大家的“开心果”;他是活泼搞怪的“孙悟空”,人人见了乐呵呵,也是我们的“开心果”。真是——板贴:快乐别人我快乐)
10、再次出示绘本故事画面,联系生活感受“开心果”的特点
(1)小狐狸陪奶奶说话,为什么也让奶奶开心了?(出示绘本对应图片)
(预设:奶奶孤单,小狐狸的陪伴让她很开心;小狐狸很关心奶奶,奶奶很感动……)
(2)采访:和长辈住在一起的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没有和长辈住在一起的小朋友,你们又是怎么关心他们的呢?
12、小结:孝顺长辈,关心陪伴会让长辈非常开心。哪怕是陪他们说说话,或者一个问候的电话。也许平时一直都是他们在关心着我们,爱我们,而我们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老师提议,今天回去请小朋友学做暖心的“开心果”,陪爷爷奶奶说说话或者打一个问候的电话,好吗?(板书:孝顺关心常陪伴)
13、小狐狸和朋友在一起,为什么也成为“开心果”了呢?(出示绘本对应图片)
(预设: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小狐狸会安慰他,帮助他;小狐狸会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一起玩。)
14、采访:你平时帮助过别人吗?说一说你当时的感受。
顺势追问得到帮助的那个孩子,当时什么感受?
15、小结:“开心果”热心帮助别人,收获别人真诚的感谢,同时自己也会收获更大的快乐。(板贴:多助人),这真是——快乐别人我快乐。
四、总结升华
1、小朋友,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自己就是“开心果”呀!(板贴:我是一个“开心果”)老师希望小朋友不仅要让自己成为“快乐鸟”,还能带给身边的人快乐,成为大家的开心果。
2、最后,齐读板贴:
板书:
我是一个“开心果”
快乐机灵又幽默
做好自己不添乱
孝顺关心常陪伴
真诚赞美多助人
快乐别人我快乐
教学反思:
3.做个“开心果”(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会做“开心果”带给别人快乐的成就感,在快乐别人的同时也快乐自己。
2、行为与习惯:养成关心身边人和事的习惯,看见他人遇到困难时,能选择合适的方式主动帮助。
3、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动作,知道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自己或给予他人开心的言行;
4、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辨析的过程中,学习给他人带去快乐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养成关心身边人和事的习惯,看见他人遇到困难时,能选择合适的方式主动帮助。
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
歌曲《开心果》、情景图片、情景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 播放儿歌《开心果》
一、谈话导入,了解成为“开心果”的方法
1、小朋友,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让自己开心,做个“快乐鸟”,还要带给别人快乐。
要想让家人开心,不了解家人,能行吗?为什么?(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就不可能做爸爸妈妈的“开心果”;不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也不会让爸爸妈妈开心……)
那你们了解他们吗,怎样才能把家人逗笑呢,怎样才能成为同学的“开心果”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做“开心果”吧。
(出示课本P12图片)看,图上的这些人怎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开心果”又是怎么做的呢?四人小组交流。
2、指名交流。预设:
情境一:妈妈一边扶着腰,一边说好疼,察觉到妈妈身体不舒服。小女孩主动上前安慰帮助。
情境二:小男孩低着头,眉头紧皱,眼含泪水,察觉到他心情不好。小女孩主动上前询问,陪伴。
情境三:通过观察老师的表情,感觉老师不开心。小男生主动关心。
3、总结:要做一名暖心的“开心果”,就要留心观察别人的表情和动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想办法帮助他人,这样的“开心果”人人喜欢。(板书:留心观察 了解需求 主动关心)
二、创设情境,学做“开心果”
1、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做个“开心果”呢?
瞧,小弟弟眉头紧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发现身边的人都有些不开心,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办。谁愿意帮帮他们,让他们开心起来呀。(出示四个情景)
通过观察动作,我发现……,然后我会……
通过观察表情,我发现……,然后我会……
指名交流,师相机评价。
2、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你们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呢?请你也来分享一下你帮助别人,让他快乐起来的故事吧。交流
小结:我们班有爱心的“开心果”真不少,看到别人有困难,小朋友能主动关心与帮助,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有了你们,我们的班集体才更加团结友爱。(出示班级图片)
三、行为辨析,了解助人要合理合适
播放两段视频,观看后交流:
视频一:小烨小朋友晕血,一次在校抽血后,回到教室的他忍不住还是哭了起来。旁边的小睿大声地说:“不要哭了小烨,抽点血怕什么,我们都不怕的。”谁知他还在哭,这时坐在前排的小悦转身,递给小烨一张纸巾,并小声地安慰道“别哭了,没事了。”这时小烨抬起头,对她说了声“谢谢”,小烨便不再难过了。
视频二:小肖同学做数学练习题时,遇到了难题,改了几次都没改对。他在座位上小声嘀咕起来。这时同桌小峰看到了,忙问“小肖,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难了?”“你来教教我吧,这道题我就是做不对。”小峰说:“好的,让我来看看”,说罢,就把答案直接写上去了。
(1)视频中的同学怎么了?主动关心与帮助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小结:“开心果”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方愿意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给他人带来温暖与快乐的“开心果”。
四、活动总结
小朋友,想让身边的人快乐其实有很多方法,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用真诚的心去关心别人,大家都会成为一名“开心果”。
板书 学做“开心果”(2)
留心观察
了解需求
主动关心
方式合理
教学反思:
政治 (道德与法治)3 做个“开心果”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14043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做个“开心果”教案及反思</a>,共4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3 做个“开心果”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3 做个“开心果”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3 做个“开心果”一等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3 做个“开心果”一等奖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长出“开心果”,我要做个“开心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