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第1页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第2页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2019•山西)合理选择清洁用品,可以营造整洁、卫生的厨房环境。以下是三种去污用品的相关信息。
    (1)它们的用途与   紧密相关。
    (2)洗手时,不慎误用了油烟机清洁剂,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
    (3)洗碗清洁剂去除油污时的现象属于   。
    2.(2019•山西)山西的酒文化、醋文化驰名中外,陈年老酒,醇香四溢,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食醋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它呈酸性,主要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物质是   。
    3.(2019•山西)国家宝藏“绢衣彩绘木俑”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遗存。她们妆容考究、彩绘飘飘、锦衣罗衫,再现了唐代的繁荣、开放和包容。
    (1)以蚕丝为原料可织成绢和绫,再用它们可做成襦裙和间裙。这些服饰的原材料属于   纤维,这种纤维的优点是   (写一点)。
    (2)木俑上的彩绘虽年代久远,仍色彩鲜艳,说明彩绘颜料的化学性质   。
    4.(2019•山西)莲是多年生水生草木,水下的莲藕富含维生素C、铁、淀粉和膳食纤维。有除烦解渴、补心生血和健脾开胃等功效。莲子中钙、磷、钾含量很高。荷叶有减肥瘦身的作用。
    (1)莲藕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预防   病。
    (2)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可选上述中的   进行食补。

    5.(2019•山西)工业上,常采用“盐硝联产工艺”生产高纯度食盐,还可以制得硫酸钠。卤水中主要含有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FeCl3,用火碱和烟道气中的CO2为原料净化卤水,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   (填符号)。
    (2)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是为了除去有害气体    (填化学式)。反应器2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3)下表为NaCl和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32.4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4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Na2SO4
    4.9
    9.1
    19.5
    40.8
    52.0
    48.8
    46.2
    45.3
    44.3
    43.7
    42.7
    42.5
    析盐罐中排出的溶液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每10g水中含有NaCl约   g.为提高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Na2SO4,需采用    (填“升温”或“降温”)结晶方法。
    二.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6.(2021•山西)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装置。
    (1)仪器组装完华,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
    (2)制得所需气体后,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气体的一个化学性质    。

    7.(2021•山西)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该地某校环境监测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监测沙尘暴的成因
    同学们参与当地环境监测。他们在10米高台上,利用“风向风速器”,测得风速为10m/s时,有大量的沙尘被卷入空中,能见度迅速降低。引发这一自然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写1条)。
    任务二:分析沙尘暴的危害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进入到口、鼻、眼、耳中引发各种疾病。除此之外沙尘暴还会产生的危害是    (写1条)。
    任务三:探究沙尘暴的成分
    【信息检索】我国西北地区,含有大量钠盐的干涸盐湖和盐碱地总面积约有50万平方公里,为沙尘暴的形成埋下隐患。
    【猜想假设】此次沙尘暴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等碱性物质。
    【进行实验】取少量盐碱地的土壤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用如图装置完成如下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①挤压胶头滴管a,滴入    
    产生白色沉淀
    沙尘暴中含有Na2CO3,不含NaOH
    ②挤压胶头滴管b,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反思评价】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自然界的土壤中通常不含NaOH,理由是    。
    (3)若加入的X是    (填化学式),则只能证明沙尘暴中含有Na2CO3,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OH。
    任务四:评价雨水pH异常的原因
    【数据监测】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从环保部门获得了当地雨水的pH数据。
    测定时间
    3月5日
    3月17日
    3月28日
    3月31日
    pH
    5.57
    5.73
    5.60
    5.59
    【表达交流】3月17日,雨水pH出现异常的原因是    。
    【检查进度】该项目性学习还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    。

    8.(2020•山西)小红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图1:仪器a的名称是   ,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2: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可收集到的一种气体是   (写名称)。
    (3)图3: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   时,插入集气瓶中。
    9.(2020•山西)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对游泳馆内清澈湛蓝的池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溶质成分、池水处理方法和对环境的影响,展开了连续性问题探究。
    活动一: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水对蓝光的反射作用使水呈现蓝色,水越深蓝色越深。
    【交流讨论】光反射引起池水呈现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子本身   改变。有同学质疑:池水呈现蓝色可能加入了硫酸铜。
    活动二:检验泳池水中是否加入硫酸铜。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有蓝色沉淀产生
    池水中含有Cu2+
    2.另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满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
    池水中含有的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
    【实验小结】泳池水中含有硫酸铜。步骤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调查】同学们咨询了泳馆的管理人员,得知:
    ①池水是定期净化再利用的。
    ②池水中硫酸铜起到抑制藻类繁殖等作用。
    活动三:设计泳池水净化模拟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泳池污水于水槽中,再加入适量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10分钟后,打开水泵使水循环,在此过程中石英砂的作用是   。
    【归纳提升】①为保证净化后的池水安全、卫生,还应增加的一个净水步骤是   。
    ②从爱护水资源角度分析,池水净化再利用的好处是   。

    10.(2019•山西)冬季雾霾频发,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末,混合、研磨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总结反思】工业上应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农业上应合理施用化肥。
    活动二: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
    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③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   。
    活动三:查阅资料,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   。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项目
    雾霾频发的成因
    控制雾霾频发的做法
    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能源结构不合理
    推广太阳能发电
    人工降雨

    烧散煤取暖
       
    向空中或地面洒水

       
    推广新能源汽车
    私家车限号出行
    【检出进度】小组同学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   。
    11.(2019•山西)小红和小明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了CO2的实验室制取,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块状大理石装入试管内的基本操作是   ;
    (3)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烧杯中溶液变红,他们分析废液呈酸性的一种原因是   。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2.(2021•晋中)在一次作业批改中,王老师发现4位同学在同一题中出现了不同的错误,为帮大家理清思路,老师将错误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1)仔细观察:你发现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有    处。
    (2)纠正错误:老师点拨后,请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13.(2020•山西)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该溶液36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用电子秤称得沉淀质量为14.35g。
    (1)配制选种所用氯化钠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   、溶解。
    (2)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4.(2019•山西)碱式碳酸铜是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可分解生成CuO、水和二氧化碳。
    (1)碱式碳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铜绿分解生成22g的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CuO的质量是多少?
    四.推断题(共2小题)
    15.(2020•山西)A~E是初中化学5种常见的化合物,A、B、C的物质类别不同,“﹣”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A是生产玻璃、洗涤剂和日用化学工业的原料,D是常见的氧化物。
    (1)A的化学式是   ,E的物质类别是   。
    (2)B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3)A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是   。

    16.(2019•山西)A~F是六种不同物质,A是单质,C和E都是酸,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分析辨识,解决问题:
    (1)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D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
    (3)若F与其他物质类别不同,E和F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五.解答题(共9小题)
    17.(2021•晋中)【关注生活现象】
    山西省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着力推进文旅融合,通过转型跨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展示了几个旅游景点,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题。

    (1)图Ⅰ: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曾为全国二青会圣火采集留下了举国关注的佳话。圣火采集,选用主要成分为    的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圣火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Ⅱ:壶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雄姿著称于世,彰显中华母亲河的博大恢宏。黄河已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生活诸多方面都离不开她,黄河水在发展经济方面可用于    。浑浊的河水给牲畜饮用时,事先应进行的简单处理是    。
    (3)图Ⅲ:“万年冰洞”诞生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时期。冰洞内冰的物质成分用化学式表示为    ,与同质量的水相比,其体积变    ,分子间的间隔变    。
    (4)为保护我省地面旅游资源,西侯度遗址上的木制建筑应严禁烟火,理由是    。为保障壶口瀑布等景点的环境卫生,应做到    。
    18.(2021•晋中)【关注生产实际】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传统工艺不断改进。现阶段,利用方解石(主要成分为CaCO3,还含有少量MgO、Fe2O3、SiO2等杂质)造纸已较为普遍,它取代传统的植物纤维造纸,全程无需用水,原料造价仅为传统造纸的。(已知:SiO2、聚乙烯塑料、粘合剂均难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分析生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方解石粉碎成纳米级超细粉末的目的是    。
    (2)混合器内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3)利用方解石作原料生产纸张的优点是    。
    (4)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分析,对使用的原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5)成品纸张在保存过程中应避免与酸接触,若遇到稀盐酸,则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1个)。
    19.(2021•山西)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25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过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    (举1例,下同),能源有    。
    (2)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    。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20.(2021•山西)如图,长方形相邻顶点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A、B、C为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与各自长方形顶点上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A的固体常作制冷剂。

    分析1:A与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分析2:B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3:C的物质类别是    ,它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2020•山西)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请结合图片及文本信息,分析下列各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1)医用双氧水主要成分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    ,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    ,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    。
    (2)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pH≈11,呈    性,常用于家庭、宾馆、   等公共场所消毒。
    (3)可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消毒液是    。喷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    。不能通过饮用或注射消毒液来预防新冠肺炎。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

    22.(2020•山西)“一棵忘忧草”万户脱贫计。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省大同云州区考察,鼓励农民种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和钙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忘忧草,希望大家提前脱贫致富。食用忘忧草可改善的眼部疾病是   ,骨质疏松病人食用后可补充的是   。

    23.(2020•山西)“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硫酸镁( MgSO4)肥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氧化镁矿粉(主要成分氧化镁,还含有少量氧化铁、烧碱等杂质)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MgSO4的部分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氧化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分析制备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   。
    (2)生产中,稀硫酸与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   (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4)分析图2,使用硫酸的最佳浓度为   。
    (5)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4.(2020•山西)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如图所示)。
    我国能源消耗的70%来自于煤炭。每秒有100吨煤在燃烧,年消耗量超过30亿吨。如果任由煤炭资源在诸多领域利用,将对大气、河流、土地产生污染,温室效应增强。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比如:电厂中的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CO2,每年的排放量大约1600万吨,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这些CO2将不会进入大气。被封存的CO2有许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任务:
    (1)“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   的加剧。
    (2)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分离聚集的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   。
    (4)将CO2封入蓄水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被封存起来的CO2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

    25.(2019•山西)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它是采用桥、岛、隧结合的方案进行建造的。全长约为55km,海中主体工程长29.6km。使用寿命约120年,可抗12级台风和8级地震。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挑战性最强的交通集群工程。大桥钢索、桥面和桥墩等均使用了大量金属材料。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要求,沉管管底深埋于海面以下,最深处可达且44.5m,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工程。隧道内不仅可通车,还可餐饮、休闲和加油等。承载沉管隧道的海床由坚硬的花岗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云母(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铝等)等种矿物组成。
    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材料在被制成桥上的钢索和钢板时体现了金属的   性。
    (2)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的特性是   、   (合理即可)。
    (3)海床矿物中含有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是   ,它属于化合物分类中的   。
    (4)沉管隧道内的加油站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合理即可)(写一个),目的是   。(合理即可)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2019•山西)合理选择清洁用品,可以营造整洁、卫生的厨房环境。以下是三种去污用品的相关信息。
    (1)它们的用途与 pH 紧密相关。
    (2)洗手时,不慎误用了油烟机清洁剂,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可能会腐蚀皮肤 。
    (3)洗碗清洁剂去除油污时的现象属于 乳化 。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去污用品的碱性越大,去油污的能力超强,因此它们的用途与pH(或大小或酸碱度)紧密相关;
    (2)在油烟机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因此洗手时,不慎误用了油烟机清洁剂,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可能会腐蚀皮肤;
    (3)洗碗清洁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将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体,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珠和水不再分层,该现象为乳化。
    故答案为:
    (1)pH;
    (2)可能会腐蚀皮肤;
    (3)乳化。
    2.(2019•山西)山西的酒文化、醋文化驰名中外,陈年老酒,醇香四溢,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食醋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它呈酸性,主要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物质是 醋酸 。
    【解答】解:陈年老酒,醇香四溢,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
    食醋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它呈酸性,主要是因为食醋中含有醋酸。
    故答案为: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醋酸。
    3.(2019•山西)国家宝藏“绢衣彩绘木俑”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遗存。她们妆容考究、彩绘飘飘、锦衣罗衫,再现了唐代的繁荣、开放和包容。
    (1)以蚕丝为原料可织成绢和绫,再用它们可做成襦裙和间裙。这些服饰的原材料属于 天然 纤维,这种纤维的优点是 吸水性强 (写一点)。
    (2)木俑上的彩绘虽年代久远,仍色彩鲜艳,说明彩绘颜料的化学性质 稳定 。
    【解答】解:A、蚕丝属于天然纤维,具有吸水性强的特点,故填:天然;吸水性强;
    (2)彩绘颜料不易褪色,说明化学性质稳定,故填:稳定。
    4.(2019•山西)莲是多年生水生草木,水下的莲藕富含维生素C、铁、淀粉和膳食纤维。有除烦解渴、补心生血和健脾开胃等功效。莲子中钙、磷、钾含量很高。荷叶有减肥瘦身的作用。
    (1)莲藕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预防 坏血 病。
    (2)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可选上述中的 莲子 进行食补。

    【解答】解:(1)莲藕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
    (2)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是因为缺少钙元素造成的,可选上述中的莲子进行食补。
    故答案为:
    (1)坏血;
    (2)莲子。
    5.(2019•山西)工业上,常采用“盐硝联产工艺”生产高纯度食盐,还可以制得硫酸钠。卤水中主要含有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FeCl3,用火碱和烟道气中的CO2为原料净化卤水,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 Mg2+、Fe3+ (填符号)。
    (2)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是为了除去有害气体 SO2  (填化学式)。反应器2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写一个)。
    (3)下表为NaCl和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32.4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4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Na2SO4
    4.9
    9.1
    19.5
    40.8
    52.0
    48.8
    46.2
    45.3
    44.3
    43.7
    42.7
    42.5
    析盐罐中排出的溶液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每10g水中含有NaCl约 3.64 g.为提高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Na2SO4,需采用 升温  (填“升温”或“降温”)结晶方法。
    【解答】解:(1)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铁离子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Mg2+、Fe3+;
    (2)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是为了除去有害气体SO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3)32.4℃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4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度36.4g的氯化钠,所以10g水中含有3.64g的氯化钠,原温度为32.4g,降温的话氯化钠也可能析出,而升温的话,氯化钠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所以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
    故答案为:(1)Mg2+、Fe3+;
    (2)SO2,Na2CO3+CaCl2=CaCO3↓+2NaCl;
    (3)3.64,升温。
    二.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6.(2021•山西)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装置。
    (1)仪器组装完华,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 。
    (2)制得所需气体后,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气体的一个化学性质  若制备二氧化碳,①实验操作: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②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实验原理:CO2+Ca(OH)2=CaCO3↓+H2O;④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备其他气体,实验设计合理即可) 。

    【解答】解:(1)反应有气体参与,因此避免气体泄漏,需要验证装置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反应装置为不加热发生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实验结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另外也可以制取其他气体,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若制备二氧化碳,①实验操作: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②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实验原理:CO2+Ca(OH)2=CaCO3↓+H2O;④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备其他气体,实验设计合理即可)。
    7.(2021•山西)3月16日,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该地某校环境监测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护、治理以及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紧急立项,开启了项目性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监测沙尘暴的成因
    同学们参与当地环境监测。他们在10米高台上,利用“风向风速器”,测得风速为10m/s时,有大量的沙尘被卷入空中,能见度迅速降低。引发这一自然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土质疏松或大气层不稳定等 (写1条)。
    任务二:分析沙尘暴的危害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进入到口、鼻、眼、耳中引发各种疾病。除此之外沙尘暴还会产生的危害是  影响出行或影响户外工作等 (写1条)。
    任务三:探究沙尘暴的成分
    【信息检索】我国西北地区,含有大量钠盐的干涸盐湖和盐碱地总面积约有50万平方公里,为沙尘暴的形成埋下隐患。
    【猜想假设】此次沙尘暴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等碱性物质。
    【进行实验】取少量盐碱地的土壤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用如图装置完成如下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①挤压胶头滴管a,滴入  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沙尘暴中含有Na2CO3,不含NaOH
    ②挤压胶头滴管b,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反思评价】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或BaCl2+Na2CO3═BaCO3↓+2NaCl 。
    (2)自然界的土壤中通常不含NaOH,理由是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
    (3)若加入的X是  Ca(OH)2 (填化学式),则只能证明沙尘暴中含有Na2CO3,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OH。
    任务四:评价雨水pH异常的原因
    【数据监测】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从环保部门获得了当地雨水的pH数据。
    测定时间
    3月5日
    3月17日
    3月28日
    3月31日
    pH
    5.57
    5.73
    5.60
    5.59
    【表达交流】3月17日,雨水pH出现异常的原因是  沙尘暴中含有Na2CO3,导致雨水酸性减弱 。
    【检查进度】该项目性学习还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  防护、治理等 。

    【解答】解:任务一
    在10米高台上,利用“风向风速器”,测得风速为10m/s时,有大量的沙尘被卷入空中,能见度迅速降低。引发这一自然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土质疏松、大气层不稳定等。
    故填:土质疏松或大气层不稳定等。
    任务二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进入到口、鼻、眼、耳中引发各种疾病,除此之外沙尘暴还会产生的危害是影响出行、影响户外工作等。
    故填:影响出行或影响户外工作等。
    任务三
    【进行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①挤压胶头滴管a,滴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沙尘暴中含有Na2CO3,不含NaOH
    ②挤压胶头滴管b,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故填: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反思评价】
    (1)步骤①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 或BaCl2+Na2CO3═BaCO3↓+2NaCl。
    (2)自然界的土壤中通常不含NaOH,理由是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故填: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3)若加入的X是Ca(OH)2,则只能证明沙尘暴中含有Na2CO3,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aOH,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故填:Ca(OH)2。
    任务四
    【表达交流】
    3月17日,雨水pH出现异常的原因是沙尘暴中含有Na2CO3,导致雨水酸性减弱。
    故填:沙尘暴中含有Na2CO3,导致雨水酸性减弱。
    【检查进度】
    该项目性学习还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防护、治理等。
    故填:防护、治理等。
    8.(2020•山西)小红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图1:仪器a的名称是 铁架台 ,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 使酒精灯指的火焰在试管底部下方来回移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
    (2)图2: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可收集到的一种气体是 二氧化碳(或氧气等) (写名称)。
    (3)图3: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 火柴快燃尽 时,插入集气瓶中。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使酒精灯指的火焰在试管底部下方来回移动。
    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采用的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当气体从b端进c端出时,收集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可收集到的一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氧气等。
    (3)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时,插入集气瓶中。
    故答案为:
    (1)铁架台;使酒精灯指的火焰在试管底部下方来回移动;2KMnO4K2MnO4+MnO2+O2↑;
    (2)二氧化碳(或氧气等);
    (3)火柴快燃尽。
    9.(2020•山西)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对游泳馆内清澈湛蓝的池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溶质成分、池水处理方法和对环境的影响,展开了连续性问题探究。
    活动一: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水对蓝光的反射作用使水呈现蓝色,水越深蓝色越深。
    【交流讨论】光反射引起池水呈现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子本身 没有 改变。有同学质疑:池水呈现蓝色可能加入了硫酸铜。
    活动二:检验泳池水中是否加入硫酸铜。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池水中含有Cu2+
    2.另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满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 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池水中含有的离子是 SO42﹣ (用符号表示)
    【实验小结】泳池水中含有硫酸铜。步骤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或Ca(OH)2+CuSO4=Cu(OH)2↓+CaSO4) 。
    【实验调查】同学们咨询了泳馆的管理人员,得知:
    ①池水是定期净化再利用的。
    ②池水中硫酸铜起到抑制藻类繁殖等作用。
    活动三:设计泳池水净化模拟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泳池污水于水槽中,再加入适量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10分钟后,打开水泵使水循环,在此过程中石英砂的作用是 过滤 。
    【归纳提升】①为保证净化后的池水安全、卫生,还应增加的一个净水步骤是 投药,杀菌消毒 。
    ②从爱护水资源角度分析,池水净化再利用的好处是 节约用水 。

    【解答】解:活动一:水在变蓝色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因此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故填:没有;
    活动二:实验步骤1:要证明铜离子的存在,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明池水中含有铜离子,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或Ca(OH)2+CuSO4=Cu(OH)2↓+CaSO4;
    实验步骤2:要证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可以另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满加足量稀盐酸(目的是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存在),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池水中含有硫酸根离子,这是因为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能结合成的硫酸钡白色沉淀;
    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池水中含有Cu2+
    2.另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满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 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池水中含有的离子是 SO42﹣(用符号表示)
    【实验小结】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钙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CuSO4=Cu(OH)2↓+Na2SO4、Ca(OH)2+CuSO4=Cu(OH)2↓+CaSO4;故填:2NaOH+CuSO4=Cu(OH)2↓+Na2SO4(或Ca(OH)2+CuSO4=Cu(OH)2↓+CaSO4);
    活动三:【进行实验】打开水泵使水循环,在此过程中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故填:过滤;
    【归纳提升】①为保证净化后的池水安全、卫生,还应增加的一个净水步骤是投药,杀菌消毒;故填:投药,杀菌消毒;
    ②从爱护水资源角度分析,池水净化再利用的好处是可以节约用水;故填:节约用水。
    10.(2019•山西)冬季雾霾频发,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末,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总结反思】工业上应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农业上应合理施用化肥。
    活动二: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
    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③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 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
    活动三:查阅资料,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 Pb、Hg 。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项目
    雾霾频发的成因
    控制雾霾频发的做法
    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能源结构不合理
    推广太阳能发电
    人工降雨

    烧散煤取暖
     集中供暖 
    向空中或地面洒水

     汽车尾气的排放 
    推广新能源汽车
    私家车限号出行
    【检出进度】小组同学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 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 。
    【解答】解:活动一:要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铵根离子会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故填: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末,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活动二:【实验结论】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是因为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故填: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与氧气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活动三:霾中含有的Pb、Hg、Cd等金属元素是有害元素,故填:Pb、Hg。
    【能力发展】烧散煤取暖会造成雾霾,可以采用集中供暖的方法,汽车尾气的排放会造成雾霾,故填:
    项目
    雾霾频发的成因
    控制雾霾频发的做法
    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能源结构不合理
    推广太阳能发电
    人工降雨

    烧散煤取暖
    集中供暖
    向空中或地面洒水

    汽车尾气的排放
    推广新能源汽车
    私家车限号出行
    【检出进度】根据整个的实验的过程可以看出,该小组同学没有进行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的实验探究,故填:霾中是否含有硝酸盐。
    11.(2019•山西)小红和小明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了CO2的实验室制取,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块状大理石装入试管内的基本操作是 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缓慢竖起,使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
    (3)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4)烧杯中溶液变红,他们分析废液呈酸性的一种原因是 可能盐酸有剩余 。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缓慢竖起,使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可能是剩余的盐酸。
    故答案为:
    (1)集气瓶;
    (2)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缓慢竖起,使大理石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3)CaCO3+2HCl=CaCl2+H2O+CO2↑;
    (4)可能盐酸有剩余。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2.(2021•晋中)在一次作业批改中,王老师发现4位同学在同一题中出现了不同的错误,为帮大家理清思路,老师将错误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1)仔细观察:你发现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有  6 处。
    (2)纠正错误:老师点拨后,请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解答】解:(1)由解题的过程和格式可知,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有:方程式未配平、氯酸钾质量的计算错误、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乘积和氧气的质量(x)的位置放颠倒、未列出比例式、计算的结果、未有答等6处错误。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7g×(1﹣30%)=4.9g;
    设制得的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4.9g x
    解得:x=1.92g
    答:制得的氧气的质量为1.92g。
    故答案为:(1)6;
    (2)1.92g.
    13.(2020•山西)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该溶液36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用电子秤称得沉淀质量为14.35g。
    (1)配制选种所用氯化钠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 量取 、溶解。
    (2)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答】解:(1)因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故填:量取;
    (2)设:36g氯化钠溶液的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14.35g

    x=5.85g
    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6.25%
    答: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25%。
    14.(2019•山西)碱式碳酸铜是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可分解生成CuO、水和二氧化碳。
    (1)碱式碳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22 。
    (2)铜绿分解生成22g的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CuO的质量是多少?
    【解答】解:(1)碱式碳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2+(16+1)×2+12+16×3=222。
    (2)设生成CuO的质量是x
    Cu2(OH)2CO32CuO+H2O+CO2↑。
    160 44
    x 22g

    x=80g
    答:生成CuO的质量是80g。
    四.推断题(共2小题)
    15.(2020•山西)A~E是初中化学5种常见的化合物,A、B、C的物质类别不同,“﹣”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A是生产玻璃、洗涤剂和日用化学工业的原料,D是常见的氧化物。
    (1)A的化学式是 Na2CO3 ,E的物质类别是 氧化物等 。
    (2)B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
    (3)A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现象是 有气泡生成 。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C的物质类别不同,A是生产玻璃洗涤剂和日用化学工业的原料,则A为碳酸钠,属于盐,B、C可以分别是酸和碱,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D是常见的氧化物,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水。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之间可以相互反应,B、C可以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硫酸、碳酸钾等反应,E的类别可能是氧化物、酸、盐等。所以:
    (1)A是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E的物质类别可能是氧化物等。
    (2)B与C的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3)A与B发生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成。
    故答案为:(1)Na2CO3;氧化物等。
    (2)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3)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生成。
    16.(2019•山西)A~F是六种不同物质,A是单质,C和E都是酸,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分析辨识,解决问题:
    (1)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Cl+AgNO3═HNO3+AgCl↓ .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2)D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2Fe+3CO2 (写一个).
    (3)若F与其他物质类别不同,E和F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

    【解答】解:(1)A~F是六种不同物质,A是单质,C和E都是酸,B、C会转化成E,所以C是盐酸,E是硝酸,B是硝酸银,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D会与硝酸反应,生成的A会与硝酸银反应,所以D是氧化铁,A是铁,F可以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和C的反应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是:HCl+AgNO3═HNO3+AgCl↓,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D生成A的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
    (3)若F与其他物质类别不同,E和F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故答案为:(1)HCl+AgNO3═HNO3+AgCl↓,复分解反应;
    (2)Fe2O3+3CO2Fe+3CO2;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五.解答题(共9小题)
    17.(2021•晋中)【关注生活现象】
    山西省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着力推进文旅融合,通过转型跨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展示了几个旅游景点,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题。

    (1)图Ⅰ: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曾为全国二青会圣火采集留下了举国关注的佳话。圣火采集,选用主要成分为  甲烷 的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圣火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2)图Ⅱ:壶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雄姿著称于世,彰显中华母亲河的博大恢宏。黄河已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生活诸多方面都离不开她,黄河水在发展经济方面可用于  灌溉(合理即可) 。浑浊的河水给牲畜饮用时,事先应进行的简单处理是  沉降(合理即可) 。
    (3)图Ⅲ:“万年冰洞”诞生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时期。冰洞内冰的物质成分用化学式表示为  H2O ,与同质量的水相比,其体积变  大 ,分子间的间隔变  大 。
    (4)为保护我省地面旅游资源,西侯度遗址上的木制建筑应严禁烟火,理由是  木材具有可燃性 。为保障壶口瀑布等景点的环境卫生,应做到  不乱扔垃圾(合理即可) 。
    【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甲烷;CH4+2O2CO2+2H2O;
    (2)黄河已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生活诸多方面都离不开她,黄河水在发展经济方面可用于灌溉、发电等。浑浊的河水给牲畜饮用时,事先应进行的简单处理是沉降,除去其中的泥沙;故填:灌溉(合理即可);沉降(合理即可);
    (3)冰是固态的水,其化学式为H2O;与同质量的水相比,其体积变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填:H2O;大;大;
    (4)为保护我省地面旅游资源,西侯度遗址上的木制建筑应严禁烟火,理由是木材具有可燃性,以防发生火灾。为保障壶口瀑布等景点的环境卫生,应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故填:木材具有可燃性;不乱扔垃圾(合理即可)。
    18.(2021•晋中)【关注生产实际】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传统工艺不断改进。现阶段,利用方解石(主要成分为CaCO3,还含有少量MgO、Fe2O3、SiO2等杂质)造纸已较为普遍,它取代传统的植物纤维造纸,全程无需用水,原料造价仅为传统造纸的。(已知:SiO2、聚乙烯塑料、粘合剂均难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分析生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方解石粉碎成纳米级超细粉末的目的是  提高纸张质量 。
    (2)混合器内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搅拌 。
    (3)利用方解石作原料生产纸张的优点是  成本低、节约木材等 。
    (4)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分析,对使用的原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改用可降解塑料等 。
    (5)成品纸张在保存过程中应避免与酸接触,若遇到稀盐酸,则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或Fe2O3+6HCl═2FeCl3+3H2O或MgO+2HCl═MgCl2+H2O (写1个)。
    【解答】解:(1)将方解石粉碎成纳米级超细粉末的目的是提高纸张质量。
    故填:提高纸张质量。
    (2)混合器内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搅拌,是因为搅拌能使原料均匀混合。
    故填:搅拌。
    (3)利用方解石作原料生产纸张的优点是成本低、节约木材等。
    故填:成本低、节约木材等。
    (4)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分析,对使用的原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改用可降解塑料等。
    故填:改用可降解塑料等。
    (5)成品纸张在保存过程中应避免与酸接触,若遇到稀盐酸,则可能发生的反应: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Fe2O3+6HCl═2FeCl3+3H2O,MgO+2HCl═MgCl2+H2O。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或Fe2O3+6HCl═2FeCl3+3H2O或MgO+2HCl═MgCl2+H2O。
    19.(2021•山西)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25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过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  鱼类(合理即可) (举1例,下同),能源有  潮汐能(合理即可) 。
    (2)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  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海洋环境立法(合理即可) 。

    【解答】解:(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鱼类、虾、海带等;能源有潮汐能,海底蕴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可燃冰”;故填:鱼类(合理即可);潮汐能(合理即可);
    (2)海洋吸收热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填:CO2+H2O=H2CO3;
    (4)“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3.6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故填: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海洋环境立法(合理即可)。
    20.(2021•山西)如图,长方形相邻顶点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A、B、C为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与各自长方形顶点上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A的固体常作制冷剂。

    分析1:A与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生成白色沉淀 。
    分析2:B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
    分析3:C的物质类别是  金属单质 ,它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符合条件就行) 。
    【解答】解:分析1:A的固体常作制冷剂,且A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以与氢氧化钡反应,所以A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水,所以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
    分析2:B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钡反应,所以B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析3:C可以与盐酸反应,也可以与硫酸反应,且不能是酸、碱、盐,氧化物,所以C可以是金属单质,C可以是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分析1:生成白色沉淀;
    分析2: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析3:金属单质;Fe+H2SO4=FeSO4+H2↑(符合条件就行)。
    21.(2020•山西)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请结合图片及文本信息,分析下列各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1)医用双氧水主要成分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  H2O2 ,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  氧气 ,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  无污染(或安全) 。
    (2)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pH≈11,呈  碱 性,常用于家庭、宾馆、 学校 等公共场所消毒。
    (3)可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消毒液是  医用酒精 。喷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不能通过饮用或注射消毒液来预防新冠肺炎。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加热或蒸煮 。

    【解答】解:(1)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氧气,消毒时,过氧化氢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安全、无污染;故填:H2O2;氧气;无污染(或安全);
    (2)含氯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pH≈11,大于7,呈碱性,常用于家庭、宾馆、学校、图书馆、超市等公共场所消毒;故填:碱;学校(合理即可);
    (3)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消毒液是医用酒精。喷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既有物理变化(酒精挥发等),又有化学变化(杀菌消毒)。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加热、蒸煮;故填:医用酒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加热或蒸煮。
    22.(2020•山西)“一棵忘忧草”万户脱贫计。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省大同云州区考察,鼓励农民种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和钙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忘忧草,希望大家提前脱贫致富。食用忘忧草可改善的眼部疾病是 夜盲症 ,骨质疏松病人食用后可补充的是 钙元素 。

    【解答】解:忘忧草中富含维生素A,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所以食用忘优草可改善的眼部疾病是夜盲症;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所以骨质疏松病人食用后可补充的是钙元素。
    故填:夜盲症;钙元素。
    23.(2020•山西)“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硫酸镁( MgSO4)肥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氧化镁矿粉(主要成分氧化镁,还含有少量氧化铁、烧碱等杂质)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MgSO4的部分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氧化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分析制备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 石墨不能和硫酸反应 。
    (2)生产中,稀硫酸与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
    (3)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 放出热量 (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4)分析图2,使用硫酸的最佳浓度为 66%左右 。
    (5)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硫酸和水 。
    【解答】解:(1)图1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不能和硫酸反应。
    故填:石墨不能和硫酸反应。
    (2)生产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故填:2NaOH+H2SO4═Na2SO4+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是因为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形成酸雾和水蒸气。
    故填:放出热量。
    (4)分析图2,使用硫酸的最佳浓度为66%左右。
    故填:66%左右。
    (5)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硫酸和水。
    故填:硫酸和水。
    24.(2020•山西)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如图所示)。
    我国能源消耗的70%来自于煤炭。每秒有100吨煤在燃烧,年消耗量超过30亿吨。如果任由煤炭资源在诸多领域利用,将对大气、河流、土地产生污染,温室效应增强。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比如:电厂中的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CO2,每年的排放量大约1600万吨,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这些CO2将不会进入大气。被封存的CO2有许多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任务:
    (1)“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 温室效应 的加剧。
    (2)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
    (3)将分离聚集的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 变小 。
    (4)将CO2封入蓄水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5)被封存起来的CO2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 。

    【解答】解:(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的加剧;故填:温室效应;
    (2)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在点燃的条件下,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填:C+O2CO2;
    (3)将分离聚集的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压强增大,所以分子间隔会变小;故填:变小;
    (4)将CO2封入蓄水层中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填:CO2+H2O=H2CO3;
    (5)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被封存起来的CO2用于冷藏食物;故填: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
    25.(2019•山西)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它是采用桥、岛、隧结合的方案进行建造的。全长约为55km,海中主体工程长29.6km。使用寿命约120年,可抗12级台风和8级地震。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挑战性最强的交通集群工程。大桥钢索、桥面和桥墩等均使用了大量金属材料。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要求,沉管管底深埋于海面以下,最深处可达且44.5m,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工程。隧道内不仅可通车,还可餐饮、休闲和加油等。承载沉管隧道的海床由坚硬的花岗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云母(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铝等)等种矿物组成。
    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材料在被制成桥上的钢索和钢板时体现了金属的 延展 性。
    (2)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的特性是 耐腐蚀 、 强度大 (合理即可)。
    (3)海床矿物中含有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是 SiO2 ,它属于化合物分类中的 氧化物 。
    (4)沉管隧道内的加油站应张贴的安全标志是 禁止吸烟 (合理即可)(写一个),目的是 防止产生火灾 。(合理即可)
    【解答】解:(1)金属材料在被制成桥上的钢索和钢板时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故填:延展。
    (2)沉管在海洋环境中应具备耐腐蚀、强度大的特性,故填:耐腐蚀;强度大。
    (3)海床矿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的化学式是 SiO2,它属于化合物分类中的氧化物,故填:SiO2;氧化物。
    (4)沉管隧道内的加油站应张贴禁止吸烟的安全标志,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火灾,故填:禁止吸烟;防止产生火灾。

    相关试卷

    云南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的溶解度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示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卷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共2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