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
专题10: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0: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_________,北宋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的_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2)但当涉猎 但:
(3)及鲁肃过寻阳 及:
(4)肃遂拜蒙母 遂:
3.翻译下列句子。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不压正
B.卿言多务,孰若孤/若曲伸呼吸
C.自以为大有所益/香远益清
D.卿今者才略/非学无以广才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有什么作用?
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及鲁肃过寻阳( )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0.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11.文章写吕蒙的学习过程仅用“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而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是什么描写角度?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12.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3)睨之久而不去( )
(4)尔安敢轻吾射(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常以自随
B.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D.康肃忿然曰 处士笑而然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16.本文两个人物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1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亦知射乎”与“尔安敢轻吾射”体现了陈肃公的傲慢无礼。
B.“取”“置”“酌”“沥”等动词,准确地展示了卖油翁精湛的技艺。
C.“康肃笑而遣之”可见卖油翁虽有高超技艺,却遭到陈康肃的嘲笑。
D.文章虽短小,但构思巧妙,“但微颔之”与“无他,但手熟尔”前后照应。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8.诗中最能表现其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诗歌原句填空)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权谓吕蒙曰 ( ) (2)见往事耳 ( )
(3)及鲁肃过寻阳( ) (4)即更刮目相待( )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静以修身 (《诫子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国人道之 (《穿井得一人》)
D.结友而别 温故而知新 (《论语》)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2.以上两文都有劝学之意。两者劝说的方法和目的有何不同?
2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同“无”,不足。④懿:美好。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 见: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等到
C.当日知其所亡 日:每天
D.遂七年不返 遂:才
(2)乙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中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4)《孙权劝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C.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时有益的。
(5)下列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是( )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的解释是“只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往事罢了”。
B.“蒙辞以军中多务”的解释是“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告辞”。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解释是“我难道想让你钻研经书当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D.“何异断斯织乎”的解释是“这和割断织布有什么不同呢”。
【古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①倥偬: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1)但当涉猎
(2)见往事耳
(3)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4)刮目相待
2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装 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2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27.【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议论”后,与吕蒙“___ ”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惊人的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 ”品质。
28.【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寇准读书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③,大为具待④。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⑤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②严:敬重。③供帐:举行宴请。④待:接待。⑤谕:明白。
2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但当涉猎( )
(3)及鲁肃过寻阳( )
(4)谓其僚属曰( )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及鲁肃过寻阳 及准出陕
C.咏徐曰 徐以杓酌油沥之
D.准莫谕其意 为是其智弗若与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32.《孙权劝学》中,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学习的?
33.简要概括《寇准读书》中寇准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迷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共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污池①,水潦②注焉,萑苇③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释】①污池:水池。②水潦:雨水。③萑(huán)苇:芦苇。
3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过寻阳_________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
(3)勇力不足惮_________ (4)孰知其源_________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
3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蒙 辞 以 军 中 多 务
37.乙文划线句子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周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3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射于家圃( )
(2)尔安敢轻吾射( )
(3)及守荆南回( )
(4)杖之( )
3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4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小品文章,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大道理用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B.甲文中“汝亦知射乎?吾射不精乎?”“尔安敢轻吾射?”几个句子,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轻蔑的态度,也表现出他不知悔改的性格。
C.甲文中卖油弱“我亦无他,惟子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充分体现出他朴实、沉稳、谦虚的品格。
D.“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这一句的断句正确。
41.结合卖油翁和陈尧咨对待自己和别人长处的态度,谈谈现实生活中的你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选自《卖油翁》
【乙】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②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③,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④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注释]①鹘(gŭ):一种凶猛的鸟。②郢(yĭng)楚: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阙:止息,终了。④款扉:款,真诚;扉,门。
4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只画一处)
吾 抱 此 半 生 不 谓 遇 知 音 于 此 地
4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或短语在文中的意思。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
(3)尝得异人传授_______________
(4)既阙_______________
(5)山人默然而反。_______________
4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45.下面关于甲、乙两文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B.乙文中“每于断林荒荆间,……凄禽寒鹘,相和悲鸣。”正面表现了乔山人技艺高超。
C.甲文通过对卖油翁动作、神态传神细腻地描写,是为了表现卖油翁的沉着、冷静。
D.甲文中“康肃公”对“油翁”流露的是一种敬佩之情;乙文中“乔山人”对“邻媪”流露的则是一种失望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庖丁①曰:“良庖②岁更刀,割③也;族庖④月更刀,折⑤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⑥于硎⑦。彼节⑧者有间⑨而刀刃者无厚⑩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⑪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庄周《庖丁解牛》)
【注释】①庖丁: 姓丁的厨师。②良庖:技术好的厨师。③割:割肉。④族庖:技术一般的厨师。⑤折:用刀砍断骨头。⑥发:出。⑦硎:磨刀石。⑧节:骨节。⑨间:间隙。⑩无厚:没有厚度,形容刀口薄而锋利。⑪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4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 释担而立( )
(2) 康肃忿然曰( )
(3) 良庖岁更刀( )
(4) 所解数千牛矣( )
4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B.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D.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4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安敢轻吾射!
(2)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49.[甲]文中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评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表现了卖油翁______________的态度,“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乎”表现了陈尧咨________的态度,[乙]文中庖丁的话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的心理。[甲] [乙]两文都意在阐明一个生活道理是: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卖蒜叟》
【注释】①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5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陈康肃公善射( )
②久而不去( )
③旁睨而揶揄之( )
④卒不肯告人姓氏( )
5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52.甲乙两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两个故事中分别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辑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5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2)康肃笑而遣之
(3)但手熟尔
5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大兄何见事之晚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钱覆其口
D.当世无双 但当涉猎
55.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56.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shú)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shú)尔。”康肃笑而遣(qiǎn)之。
【乙】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辽人常越境而汲①,灌亲申画界堠②,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③,敌惊以为神,逡巡④敛去。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⑤,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有删改)
【注释】①汲:取水。②亲申画界堠:亲自划定边界。③镞:箭头。④逡巡:顷刻 ⑤的:箭靶的中心。
5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康肃笑而遣(qiǎn)之 (2)但微颔(hàn)之
58.把语段【甲】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我酌(zhuó)油知之。
59.你还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与卖油翁自钱孔倒油类似的例子?写出2个即可。
60.陈尧咨和何灌都“善射”,请说说二人是如何对待自己“善射”的本领的。
泱泱中华,英雄辈出。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著我旧时裳
(2)公亦以此自矜
6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赏赐百千强 差强人意
B.出郭相扶将 负郭穷巷
C.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冰释前嫌
D.康肃笑而遣之 遣词造句
6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徐以杓酌油沥之。
6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木兰诗》
《卖油翁》
提炼的成语
①
熟能生巧
概括内容
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却谢绝赏赐,请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木兰热爱国家、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优良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机智刚毅的优秀品质。
②
参考答案
1. 司马光 资治通鉴
2.辞:推托;但:只,只是;及:到,等到;遂:于是,就。
3.吕蒙说:“分别了数日后,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哥您知晓这个事情为何那么迟!”
4.启示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我们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学习是有益的。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据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托;
(2)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
(3)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
(4)句意: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遂,于是,就。
3.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三日(虚指,几天),更(另,另外)”“刮(擦拭)”“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此题考查阅读启示。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不再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托,开始学习,才干和谋略有了很大的长进,他的变化告诉我们:要抓紧点滴时间来学习,不能以忙为借口逃避学习;一个人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也不算晚;只要你肯刻苦努力,广泛涉猎,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从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的行为可知,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从而说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点睛】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分别了数日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大哥您知晓这个事情为何那么迟!”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5.D
6.(1)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另眼看待,长兄知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7.①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②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③说明孙权劝学意见的正确。(分别从三人的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5.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
A.邪:通“耶”语气词吗/不正当、不正派;
B.若:比得上/你;
C.益:好处/更加;
D.才:都是“才能,才干”的意思;
故选D。
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浏览)、见(了解)、耳(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士(指读书人)、三日(多日)、更(另外)、何(为什么)、见(知晓)”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意图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根据具体内容和写作手法分析作答。从文章内容看,鲁肃过寻阳遇吕蒙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并“拜蒙母”,可见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也能说明了孙权劝学意见的正确;从写作手法看,作者写鲁肃拜蒙母,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表明鲁肃是一个敬才、爱才之人。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点睛】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8. 对……说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等到 知晓事情
9.(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
10.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采用侧面描写的角度//侧面烘托的角度,妙处:(1)“蒙乃始就学”一语带过,使文章详略得当,与文章标题“劝学”更贴合。(2)结尾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写吕蒙的学习成效,表明了吕蒙学习的惊人长进。
12.(1)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2)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坦率真诚。(3)鲁肃:直爽,敬才,爱才。
【解析】
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孙权对吕蒙说。谓:对……说。
(2)句意为: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句意为: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等到。
(4)句意为: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事:知晓事情。
9.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1)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
(2)以为:认为。大有所益:有很大的益处。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以看出,孙权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故答案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主要内容是“孙权劝学”,因此“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选材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是侧面描写,通过写鲁肃的“大惊”“结友而别”可以看出,吕蒙与原先判若两人,从而突出他学习的惊人长进。
1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中的“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可以看出,孙权面对不愿学习的吕蒙,用心劝告,设身处地,现身说法,表明孙权是一个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的君主;结合“蒙辞以军中多务”和“蒙乃始就学”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以看出,吕蒙知错就改,乐于接受劝告,而又勤奋好学,坦率真诚;
结合“大惊曰”和“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可以看出,鲁肃对吕蒙的变化毫不掩饰,表明他是一个直爽的人;与吕蒙结拜,表明他是一个敬才、爱才的人。
【点睛】
译文: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13. 自夸 放下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怎么
14.B
15.(1)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2)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舀起油注入葫芦。
16.卖油翁。因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17.C
【解析】
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自矜:自夸。
(2)句意为: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放下。
(3)句意为: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4)句意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安:怎么。
14.A.以:因为/把;
B.于:都是“在”的意思;
C.尔:罢了/你;
D.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认为……正确;
故选B。
1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1)以:凭,用。之:代词,这个道理。
(2)以:用,把。覆:盖。其:代词,指代葫芦。以:用。
16.本题考查人物分析。
文章通过“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和“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而翁的“取”“置”“酌”“沥”等动词,准确地展示了卖油翁精湛的技艺,验证了这个道理。因此,主人公为卖油翁,陈尧咨在文中起烘托作用。
17.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C.“康肃笑而遣之”的意思是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对“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和“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道理,陈尧咨亲眼所见,心服口服,因此“遭到陈康肃的嘲笑”是不正确的;
故选C。
【点睛】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18.一寸光阴不可轻
19. 告诉,对……说 了解 到,等到 另,另外
20.D
21.(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2)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告别)。
22.古诗先直说其观点“一寸光阴不可轻”,然后通过春、秋两季景物的快速更替,比喻(类比)时光飞逝,从而劝年轻人(或自己)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古文中孙权主要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现身说法,劝吕蒙广泛读书,了解历史。
【解析】
18.本题考查诗歌主旨。
(1)《偶成》翻译: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2)主旨。答题思路:主旨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句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是写景句,描绘了春秋景色的交替。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一联上句是因,下句是果,上句陈述事实,时光容易流失,学问很难成功,下句由这个事实写出作者的思考和结论:要珍惜光阴。
主旨句是表达观点、情感的句子,这首诗中表达观点的句子是:一寸光阴不可轻。
故主旨句是:一寸光阴不可轻。
1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技巧:把握句子翻译,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权谓吕蒙曰:孙权对吕蒙说。谓:告诉,对……说。
(2)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3)及鲁肃过寻阳: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
(4)即更刮目相待: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另,另外。
2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介词,用/依靠;
B.做,当/为了;
C.结构助词,主谓之间/代词;
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
故选D。
2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翻译,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表现出来,整体流畅。
(1)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今:现在。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才略:才干和谋略。非:不。复:再。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吕蒙的小名,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2)遂:于是。拜:拜见。结友:结成朋友。别:离开。
2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偶成》
本诗首联“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先直接说出了道理,点明了自己的观点“一寸光阴不可轻”,劝导人们珍惜光阴。
本诗第二联“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则是描写春秋两季的景物,上句写春,下句写秋,通过春、秋两季景物的快速更替这一自然哲理,委婉含蓄地说出了光阴易逝的道理,进而劝导年轻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从自然哲理到生活哲理,把自然现象和道理联系到一起,这是比喻或类比的方法。
故《偶成》采用的方式有直接劝告、类比或比喻手法,目的是劝告年轻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2)《孙权劝学》
结合“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可知,孙权是把自己虽然事务繁忙,但是坚持读书,进而获益的事情作为例子,来劝告吕蒙要读书,这是现身说法。
故《孙权劝学》采用的方式是现身说法,目的是劝告吕蒙广泛读书,了解历史。
【点睛】
译文:
《偶成》: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孙权劝学》: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23.(1)D
(2)B
(3)A
(4)D
(5)B
【解析】
(1)A.句意为: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选项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无误;
B.句意为: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了……的时候。选项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无误;
C.句意为: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日,每天。选项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无误;
D.句意为:于是七年没有回来。遂,于是,就;
故选D。
(2)本题考查断句。句意为: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从句法结构上看,“妻跪问其故”一句有完整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结构完整,当与下文断开。“羊子曰”表明主语已经由上句的“妻”变为“羊子”,“羊子曰”后是他所说的具体内容,中间应当停顿。“久行”“怀思”两个动作连接紧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谓结构,是一个整体,与后句“无它异也”四言并举,应在“无它异也”前停顿。故本句断句为“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与B项相符。故选B。
(3)A.孙权对吕蒙读书的要求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让他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并没有要求他钻研经典。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4)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说明了“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的道理。与D项相符。故选D。
(5)B.有误。辞,解释为:推托,推辞。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故选B。
【点睛】
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24.只,只是;了解;因为;擦拭
25.D
26.(1)吕蒙以军中事物多来推辞。
(2)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感到什么苦(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27. 结友 有恒(勤朴)
28.(1)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3)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4)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解析】
2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
②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
③句意:我近来因为军务繁忙,睡觉吃饭都不安稳。以:因为。
④句意: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2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D.错误,根据句意“每天必须了结这些学习内容才感到安心”。从句法成分分析,“日”为时间状语,为一个整体,“了此功课”是一个主谓短语,不应该断开。“为佳”是整个事情的结果,为一个整体。正确节奏应为: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故选D。
2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①辞,推托;以,介词,用;务,事务。
②如是,像这样;数,多;未尝,不曾;亦,也。
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解答时,注意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进行答题。
【甲】文写的是孙权劝吕蒙学习的事,起初吕蒙用各种理由推脱,在孙权的劝说下,终于开始学习。时隔不久,当鲁肃见到吕蒙,鲁肃与吕蒙谈论后,感受到吕蒙才略已非旧时,出于对他的钦佩,于是“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即拜会吕蒙的母亲,并与吕蒙结为朋友。由此可知,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相关的举动是“结友”。
根据【乙】文中“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可知作者认为,自家作为诗礼名门,读书是其立足根本,同时能培养“勤朴”之道,而坚持勤劳朴素的根源在于坚持,即“有恒”,由此可见读书对于培养“勤朴”或“有恒”的品质也有益处。
28.本题考查概括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甲】文中孙权提到“但当涉猎”也就是粗略地阅读,这样能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可以得出泛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借鉴【乙】文中的“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每天写一页字,看二十页书)”“决不肯今日耽搁(我绝不肯今天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也不会因为明天有事,今天提前完成)”可知,在固定时间,给自己布置固定的人物来完成,提高自身。可以得出定量、定时读书法;
根据“用朱笔圈批”可知,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勾画重点语句,做好批注。可以得出圈点批注法等。
【点睛】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我近来因为军务繁忙,睡觉吃饭都不安稳。我们家本来就是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名门贵室,勤劳与朴实是我处世立身之道,“有恒”二字又是勤劳俭朴的根源。我虽在军营里,还每天写一页字,看二十页书。看过之后,用红笔圈点批注,每天必须了结这些学习内容才感到安心。偶尔遇到事务繁忙,即使第二天补写补看也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必须忙里偷闲来做这件事。然而这个办法还是下策,所以必定早起数小时来做这些事。决不肯今日耽搁,说有明天可以补上;也不肯以明天有事,今天预先去做。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感到什么苦。
29. 难道 粗略地阅读 经过 告诉,对……说
30.A
31.(1)士别三日,就要另外拭目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2)张咏将要离开,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
32.先给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再帮吕蒙指出学习的方法和目的;最后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33.礼贤贤士、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
【解析】
2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1)句意: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岂:难道。
(2)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
(3)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过:经过。
(4)句意: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谓:告诉,对……说。
30.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
A.以:用/认为。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
B.及:都解释为:等到。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C.徐:都解释为:慢慢地。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D.其:都解释为:代词,代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故选A。
31.本题考查翻译重点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
(1)士:有抱负的人;三日:概数,几天;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更:重新;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见事:认清事物。
(2)去:离开;何以教准: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教准;教:教导。
3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孙权先说对吕蒙读书的要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不让吕蒙有推托理由;再用“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给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帮吕蒙指出学习的方法和目的,告诉他只要随便翻翻,了解历史就行,消除了吕蒙的畏难心理;又用“卿言多务,孰若孤”打回吕蒙没时间的借口;最后以“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来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孙权处处为吕蒙着想,言辞恳切,又现身说法,终于说服了吕蒙。
33.本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结合人物的言行或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来分析即可。
结合句子“闻准入相”“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可知寇准是个礼贤贤士的人;结合句子“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可知,寇准是个不耻下问的人;结合句子“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可知,寇准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点睛】
参考译文:
《孙权劝学》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寇准读书》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公在教导我啊。”
34. 经过 对朋友辈的敬称 使人害怕 谁,哪一个
35.(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所以君子不能不学习,容貌不能不修饰。
36.蒙/辞以军中多务
37.我们年轻的容貌、强壮的体力、显赫的家族名声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渐渐消逝,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赢得长久的声誉。(意对即可)
【解析】
3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经过寻阳的时候。过:经过;
(2)句意: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3)句意:他的勇武气力(不够)不值得让人忌惮。惮:使人害怕;
(4)句意:谁又知道它的源头?孰:谁,哪一个。
3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罢了;
(2)故:所以;容:容貌;饰:修饰。
3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蒙辞以军中多务”为完整语句,可在“主谓间断句”,可在主语“蒙(吕蒙)”后断句;
故断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37.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
“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意思是:一个人的容貌形体(不美)不值得让人观赏,他的勇武气力(不够)不值得让人忌惮,他的祖先(没有名声)不值得让人称赞,他的家族姓氏(不显赫)不足以让人称道,最终有很大的名气,让天下人显著地听到,名声在子孙后代中流传,难道不是学习的功效吗?可知,一个人的容貌、武力、家族所带来的名声都不足以为人称道,最终有所得,名声流传的原因在于学习;可见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涵养自己的能力,以赢得长久的声誉。
【点睛】
【甲】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乙】译文:
孔子对孔伯鱼说:“孔鲤啊,我听说能够和人整天不停地谈论而不厌倦的,大概只有学问吧。一个人的容貌形体(不美)不值得让人观赏,他的勇武气力(不够)不值得让人忌惮,他的祖先(没有名声)不值得让人称赞,他的家族姓氏(不显赫)不足以让人称道,最终有很大的名气,让天下人显著地听到,名声在子孙后代中流传,难道不是学习的功效吗?因此君子不能不学习,容貌不能够不修饰。不修饰就是不礼貌,不礼貌就会失去别人的亲近,就没有了别人对你的忠诚,没有了忠诚也就没有了礼,失去了礼也就不能自立。能够使人在远处就发出光彩的,是修饰的结果;走近看起来更加耀眼的,是学习的成效。譬如污水池,小水坑的水流到它那儿,苇子长在那里,即使有人看到它,谁又知道它的源头呢?”
38. 曾经 轻视 等到 用棒子打
39.(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这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40.B
41.示例:我们要把自己的长处当作我们工作学习中的一种资源优势,要谦虚、低调,不应像陈尧咨那样进行炫耀张扬(表现得傲慢无礼)。对待别人的长处,我们应学会取长补短(真诚地称赞),而不应对别人进行诋毁嫉妒(不将别人放在眼里)。
【解析】
3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确定词义。
(1)句意:(他)曾经在家里的园子里射箭。尝:曾经。
(2)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
(3)句意: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及:等到。
(4)句意:(他的母亲)用棒子打他。杖:用棒子打。
39.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作答时应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及句式:
(1)其:代词,代指陈尧咨。发:射。矢:箭。但:只是。微:略微。颔:名词用作动词,点头。之:代词,代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件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是省略句,正确的是“(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2)岂:疑问词,难道。汝:你。先人:死去的人,这里是指陈尧咨死去的父亲。志:心意。邪: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
4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也表现出他不知悔改的性格”表述错误,根据【甲】文最后面“康肃笑而遣之”可看出他并没有不知悔改,故选B。
41.本题考查谈看法。
例如:根据【乙】文“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以及冯夫人说的话“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可知,陈尧咨把自己的技艺当作宣扬自己的资本,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的工具,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根据【甲】文“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以及卖油翁所说的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卖油翁对待陈尧咨的长处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把自己的长处也解释为只是手熟练,可看出他不嫉妒别人,因此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点睛】
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曾经在家里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陈晓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晓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他的母亲)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42.吾 抱 此 半 生 ╱不 谓 遇 知 音 于 此 地
43. 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打发 曾经 已经 同“返”,返回
44.(1)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地没有离开。
(2)现在我听见你在这里弹琴声,像极了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罢了。
45.B
【解析】
4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句意为:我弹琴大半辈子,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知音!题干限制只画一处。“吾抱此半生”与“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是两层意思,故断为: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4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句意:陈尧咨笑着打发他走了。遣:打发。
(3)句意:曾经得到过奇异的人传授。尝:曾经。
(4)句意:已经弹奏完了。既:已经。
(5)句意:山人听了后默默地离开了。反:同“返”,返回。
4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释,放下;睨,斜着眼看;去,离开。
(2)重点词:鼓,弹琴;酷类,极像。
4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
B.乙文中“每于断林荒荆间,……凄禽寒鹘,相和悲鸣”,是通过禽鸟的反应,侧面表现乔山人技艺高超。本项中“正面表现”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B。
【点睛】
译文:
甲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
在开国初年,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奇异的人传授。他常常在荒山野岭,多次地弹奏,使飞鸟凄凉,使鹘鸟寒冷,一起应和着悲哀地鸣叫。一次他游历到楚国,在旅店独自弹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曲子)已经弹奏完了,乔山人说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敲门问她。老妇人说道:“我的丈夫活着的时候,是把弹棉花当作职业的。现在听见你在这里弹的琴声,极像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罢了!”山人听了后默默地离开了。
46. 放下 气愤的样子 更换 几
47.B
48.(1)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但是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49. 无他,但手熟尔 不以为然 傲慢无礼 自得(得意) 熟能生巧
【解析】
【分析】
4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释:放下;
(2)句意:陈尧咨气愤地说。忿然:气愤的样子;
(3)句意: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更:更换;
(4)句意: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数:几。
4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
“而”为连词,应在“而”前断一处;“以”为介词,用来介绍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译为“用”,应在“以”前断一处;
故断为: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故选B。
4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尔:代词,你;安:副词,怎么;轻:轻视;射:指射箭的本领;
(2)而:表转折,可译为“但是”;若:像;发:出;硎:磨刀石。
49.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
根据【甲】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可知,在陈尧咨询问卖油翁怎样看待他的射箭本领时,卖油翁以“无他,但手熟尔”来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第二空:
“无他,但手熟尔”意思是: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可见卖油翁认为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的射箭本领没什么了不起,是不以为然的。
第三空:
“尔安敢轻吾射乎”意思是: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联系“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可知,陈尧咨认为自己的射箭本领高超无人能比,见卖油翁不以为然,陈尧咨不禁忿然,可见他的傲慢无礼。
第四空:
根据【乙】文“良庖岁更刀,割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可知,庖丁说连技术好的厨师都因割筋肉每年更换一把刀,自己却用一把刀宰牛几千头,连用十九年,刀还像新的一样锋利;表现了庖丁的自得之意。
第五空:
根据【甲】文“无他,但手熟尔”“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可知,甲文展现卖油翁熟练的往葫芦里倒油的技艺,乙文通过庖丁懂得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来杀牛的技艺,来表现“熟能生巧”这一生活道理。
【点睛】
【甲】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译文:
姓丁的厨师说:“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刀是因为)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刀是因为)砍断骨头而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是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50.①善于,擅长 ②离开 ③斜着眼看 ④最终
51.(1)(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52.甲文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乙文告诉我们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骄傲大,否则就会吃亏。(扣住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5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善:善于,擅长。
(2)句意:很久也不离开。去:离开。
(3)句意: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睨:斜着眼看。
(4)句意:最终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卒:最终。
51.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但,只是;颔,点头。
(2)重点词:良久,很久;纵,放开;之,他。
5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甲文中的陈尧咨擅长射箭,乙文中的杨二擅长拳法,两人都因为自己的特长而轻视别人,最终都落得自讨苦吃的下场。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有一些长处,也不能骄傲,一定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只有认真勤学苦练,熟能生巧,才能有所成就;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不能因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要保持一颗谦虚求教的诚心,时刻准备倾听别人的建议和看法,不能目中无人;强中自有强中手,惟有不断努力进取才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根据以上分析,选择其中一两点,概括作答即可。
【点睛】
译文
甲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地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观看的人像一堵墙一样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能够用我的死成全你的名声,死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于是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奋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坚固得出不来,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地背着他的蒜回去了,最终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53.(1)自矜:自夸(2)遣:打发;(3)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54.A
55.(1)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56.示例:【甲】文,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诉我们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乙】文,我领悟到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操练。
【解析】
53.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自夸、夸耀;
(2)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打发;
(3)句意: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54.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和辨析。
A.但:均为只,只是;
B.见:知晓/看到;
C.以:认为/用;
D.当:处在某个时候/应当;
故选A。
55.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句重点词语:矢,箭;但,只;颔,点头。
(2)句重点词语:日,每天;居,居住;则,于是;道,方法。
56.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围绕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进行叙述。甲文,写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故事,表现其倒油技艺的高超和熟练,却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告诉我们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乙文,“南之没人,日与水居,十五可没”这是因为他们熟悉水性,经过长年累月与水打交道,才一点一点掌握了水性。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知识,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验证,都是纸上谈兵,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勤奋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据此作答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方法。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即便是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死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57.(1)打发(2)点头
58.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关键词“以”翻译正确,句子通顺,符合原句意思即可)
59.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能够体现“熟能生巧”的例子即可。
60.陈尧咨恃才傲物,沾沾自喜,自命不凡;何灌朴实、谦逊、自信且毫不骄矜。(意思对即可)
【解析】
57.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①句意为:陈尧咨笑着打发他走了。遣:打发。
②句意为:只是微微点点头。颔:点头。
5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的意思,再初步翻译,然后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
以,凭借;酌,倒。
59.本题考查拓展应用。卖油翁自钱孔倒油而钱不湿,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在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例子有很多,如:①炒菜放盐多少,炒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知道每次多少菜加多少盐最合适。②织毛衣,刚开始要看着一针一针织,熟练了以后就可以边看电视边织。③切菜,开始切菜速度慢、频率慢,还切得奇形怪状,但是经常切菜的人就熟能生巧啦,切丝要多细有多细,切片要多薄有多薄。
60.本题考查分析比较人物形象。
陈尧咨“善射”,从“以此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等句子中可以看出他恃才傲物,沾沾自喜,自命不凡。而何灌“发辄中”“皆没镞”,也很善射,但他“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整弓复中之”,这并不是他射不中,而是“以礼让客耳”。说明了何灌朴实、谦逊、自信且毫不骄矜。
【点睛】
译文:
甲:
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何灌,字仲源,是开封祥符人。辽国人经常越过边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告诫并划定边界,禁止辽国人前来。辽国人愤怒地兴兵进犯。何灌面对敌军高高地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射中山崖,箭头都能没入到岩石之中。敌军大惊,把他当做神人,迟疑徘徊了好久,终于退缩离去了。
何灌曾陪同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第二次射却没有射中。辽国使者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是出于礼节让让客人你。”他整理弓箭再次射中了靶心,观看的人赞叹(不已),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
61.zhuó jīn
62.B
63.(1)将士们经历了很多次的战斗,有的战死在沙场,有的转战多年后胜利归来。
(2)(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
64.①扑朔迷离;②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
【解析】
6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字音。
(1)句意:穿上以前的女儿装。“著”有“穿”的意思,应读“zhuó”。
(2)句意: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矜”有“自夸”之意,应读“jīn”。
6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有余/振奋;
B.外城/外城;
C.放下/在此是指消散,误会全部消除;
D.打发/运用;
故选B。
6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应注意: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互文句;归:胜利归来,凯旋归来;
(2)徐:慢慢地;杓:同“勺”,勺子;酌:斟酒,这里指倒油;沥:滴。
6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意思是: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后来用“扑朔迷离”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卖油翁》中卖油翁在面对陈康肃公“尔安敢轻吾射”的质疑时,“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及卖油翁倒油技术展示,最后点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巧、学无止境)的道理;根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尔安敢轻吾射”可知:陈尧咨因为射箭本领高强就以此自夸,轻视卖油翁,结果出丑;告诫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该戒骄戒躁,虚心向他人学习。
【点睛】
(一)译文: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二)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部编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