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共17页。
    浙江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2021•宁波)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图:

    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    。
    2.(2021•宁波)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
    (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021•宁波)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4.(2020•宁波)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   。
    (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   。

    5. (2020•宁波)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FeCO3,其流程如图:

    【已知:Fe+Fe2(SO4)3═3FeSO4;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   。
    (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   。
    6.(2019•宁波)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   。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填化学式)组成的。
    7.(2019•宁波)某气体可能由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1)甲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   色。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8.(2021•宁波)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    组成。
    【实验反思】
    (1)C装置的作用是    。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    。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2020•宁波)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
    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镁;②氯化镁;③氢氧化镁;④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
    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
    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反思及结论】
    (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   。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   。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   。
    10.(2019•宁波)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产物主要为Fe2O3•nH2O;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黑色Fe3O4.

    【提出问题】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是否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其中Fe3O4是磁性物质。
    ②FeCl3溶液呈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
    【探究】①按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向试管内加入铁粉,针筒活塞停在A刻度。
    ②加热铁粉的过程中,活塞发生移动。停止加热后,活塞逐渐向左移动,最终停在B刻度。
    ③用细线吊着洁净铁钉靠近加热后的固体粉末,发现没有粉末被铁钉吸上来。
    ④向试管内加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立即出现黄色。
    ⑤另取一些未加热过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盐酸的试管内,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经检验,步骤④、⑤产生的气体相同。
    【实验结论与反思】
    (1)步骤①中“★”处应填:   。
    (2)步骤④、⑤中产生的气体是   。
    (3)本实验探究的结论是:铁粉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   。
    (4)结合已学知识和本次探究分析可得,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受反应温度,氧气的   等因素影响。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1.(2021•宁波)“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    种元素组成。
    (2)7.3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3)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
    12.(2021•宁波)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反应后的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
    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气体总质量/g
    1.1
    2.2
    2.2
    2.2
    2.2
    2.2
    2.2
    2.2
    沉淀总质量/g
    0
    0
    2.5
    5.0
    m
    n
    9.0
    9.0
    (1)表中n=   。
    (2)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    。
    (3)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3.(2019•宁波)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第   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表中m=   。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4.(2020•宁波)覆盆子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少量水杨酸以及钙、钾等元素,有“黄金水果”的美誉。其中的水杨酸常温下稳定,加热易分解,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
    (1)覆盆子果实中的钙、钾等元素是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2)水杨酸(C7H6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水杨酸的上述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15.(2020•宁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8.5g铁,放到含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最终得到9.2g固体。为测定所得固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同学们将62.5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到该固体中,得到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盐酸溶液质量/g
    12.5
    12.5
    12.5
    12.5
    12.5
    剩余固体质量/g
    8.5
    7.8
    a
    6.4
    6.4
    请分析计算:
    (1)表中a的值是   。
    (2)9.2g固体中铁的质量是   。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是多少?
    16.(2019•宁波)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能杀灭细菌,但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液疾病,所以国家严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今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在抽检中发现,有些不法商向黄金贝、花蛤等海产品中添加氯霉素,来延长海鲜的存活期。这种滥用氯霉素的现象引起了市民的警觉。
    (1)氯霉素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这种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氯霉素(化学式为C11H12Cl2N2O5)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浙江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2021•宁波)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图:

    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  氢气(或H2) 。
    【解答】解: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故答案为:氢气(或H2)。
    2.(2021•宁波)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
    (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  不易溶于水 的性质。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解:(1)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实验中可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故填:不易溶于水;
    (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排出的水的体积偏大,即生成的氧气体积偏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偏大,所以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偏大;故填:偏大。
    3.(2021•宁波)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氯化钠 。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氯化钡和碳酸钠(或BaCl2、Na2CO3) 。
    【解答】解: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A,白色沉淀与硝酸反应会生成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B,说明白色沉淀为碳酸盐沉淀,一定不含硫酸钡沉淀,根据提供的物质、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无色溶液A测得pH=7,说明显中性,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钠。且碳酸钠在反应中不能过量。
    (1)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2)通过前边的分析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氯化钡和碳酸钠(或BaCl2、Na2CO3)。
    故答案为:(1)氯化钠;
    (2)氯化钡和碳酸钠(或BaCl2、Na2CO3)。
    4.(2020•宁波)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 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
    (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 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气体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因为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2)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2)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5.(2020•宁波)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FeCO3,其流程如图:

    【已知:Fe+Fe2(SO4)3═3FeSO4;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
    (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 硫酸铁、硫酸亚铁 。
    (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 FeSO4+Na2CO3=Na2SO4+FeCO3↓ 。
    【解答】解:(1)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把液体和固体分离。
    故填:过滤。
    (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硫酸铁和硫酸亚铁,是因为加入的是过量的稀硫酸,即完全反应后硫酸有剩余,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和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因此溶液中还含有硫酸铁和硫酸亚铁。
    故填:硫酸铁、硫酸亚铁。
    (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是碳酸亚铁,是因为硫酸亚铁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SO4+Na2CO3=Na2SO4+FeCO3↓。
    故填:FeSO4+Na2CO3=Na2SO4+FeCO3↓。
    6.(2019•宁波)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H2O+CO2↑ 。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 CaCO3 。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BaCl2、Na2CO3 (填化学式)组成的。
    【解答】解: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钠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
    白色固体加水得到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A溶于盐酸,所以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无色滤液B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于D不能是酚酞变红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所以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碳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CaCO3;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BaCl2、Na2CO3组成的。
    故答案为:(1)BaCO3+2HCl=BaCl2+H2O+CO2↑;
    (2)CaCO3;
    (3)BaCl2、Na2CO3。
    7.(2019•宁波)某气体可能由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1)甲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 浓硫酸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CO (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 红 色。
    【解答】解:(1)甲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防止对氢气检验造成干扰,因为几种气体都和不浓硫酸反应,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甲装置中盛放的物体是浓硫酸;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说明无水生成,原混合气体中没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原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乙装置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
    (1)浓硫酸;
    (2)CO 红。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8.(2021•宁波)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组成。
    【实验反思】
    (1)C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  排净装置中所有的空气 。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Cu+CO2 。
    【解答】解:【实验结论】A装置无现象,说明不含有氧气,B装置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二氧化碳,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且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一氧化碳,故该气体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故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
    (1)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能吸收除去原有的二氧化碳,防止对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故填: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是为了排净装置中所有的空气,故填:排净装置中所有的空气;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与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故填:CO+CuOCu+CO2。
    9.(2020•宁波)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科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
    小科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镁;②氯化镁;③氢氧化镁;④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科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
    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
    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反思及结论】
    (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 镁 。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 除尽滤渣表面的氯化镁 。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 碱式氯化镁 。
    【解答】解:(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中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镁,是氯化镁的不饱和溶液。
    故填:不饱和。
    (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镁,是因为如果还有镁,则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过程中产生气泡。
    故填:镁。
    (3)步骤四中将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除尽滤渣表面的氯化镁,防止对检验碱式氯化镁产生影响。
    故填:除尽滤渣表面的氯化镁。
    (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稀硝酸和碱式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因此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碱式氯化镁。
    故填:碱式氯化镁。
    10. (2019•宁波)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产物主要为Fe2O3•nH2O;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黑色Fe3O4.

    【提出问题】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是否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其中Fe3O4是磁性物质。
    ②FeCl3溶液呈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
    【探究】①按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向试管内加入铁粉,针筒活塞停在A刻度。
    ②加热铁粉的过程中,活塞发生移动。停止加热后,活塞逐渐向左移动,最终停在B刻度。
    ③用细线吊着洁净铁钉靠近加热后的固体粉末,发现没有粉末被铁钉吸上来。
    ④向试管内加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立即出现黄色。
    ⑤另取一些未加热过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盐酸的试管内,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经检验,步骤④、⑤产生的气体相同。
    【实验结论与反思】
    (1)步骤①中“★”处应填: 装置气密性 。
    (2)步骤④、⑤中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
    (3)本实验探究的结论是:铁粉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 氧化铁 。
    (4)结合已学知识和本次探究分析可得,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受反应温度,氧气的 浓度 等因素影响。
    【解答】解:(1)由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步骤①中“★”处应填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④向试管内加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立即出现黄色。⑤另取一些未加热过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盐酸的试管内,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经检验,步骤④、⑤产生的气体相同;可知④、⑤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3)本实验探究的结论是:铁粉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三氧化二铁。
    (4)结合已学知识和本次探究分析可得,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受反应温度,氧气的浓度等因素影响。
    故填:(1)装置气密性;
    (2)氢气;
    (3)氧化铁;
    (4)浓度。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1.(2021•宁波)“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  3 种元素组成。
    (2)7.3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6 g。
    (3)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和水 。
    【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3;
    (2)7.3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3g×=6g;故填:6;
    (3)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填:二氧化碳和水。
    12.(2021•宁波)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反应后的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
    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气体总质量/g
    1.1
    2.2
    2.2
    2.2
    2.2
    2.2
    2.2
    2.2
    沉淀总质量/g
    0
    0
    2.5
    5.0
    m
    n
    9.0
    9.0
    (1)表中n= 9.0 。
    (2)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  氯化钙、氯化氢 。
    (3)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25g碳酸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2.5g碳酸钙,加入175.0g碳酸钠溶液时,产生碳酸钙质量是9.0g,说明m=7.5,n=9.0。
    故填:9.0。
    (2)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氢,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钙,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钙、氯化氢。
    故填:氯化钙、氯化氢。
    (3)设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50g×x 2.2g

    x=10.6%,
    答: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13.(2019•宁波)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第 16 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表中m= 64.78 。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解答】解:
    根据第16次实验时pH=7,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前两组数据,而第四组数据应该是总质量不变,所以m=69.78g﹣5g=64.78g,即m=64.78。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15g﹣64.78g=0.22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7.3%y 0.22g
    ==
    x=0.53g
    y=5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35.3%
    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15g﹣5g=10g。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NaOH+HCl=NaCl+H2O
    40 36.5
    z 10g×7.3%

    z=0.8g
    故答案为:
    (1)16。
    (2)64.78。
    (3)35.3%,
    (4)0.8g。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4.(2020•宁波)覆盆子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少量水杨酸以及钙、钾等元素,有“黄金水果”的美誉。其中的水杨酸常温下稳定,加热易分解,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
    (1)覆盆子果实中的钙、钾等元素是以 化合物 (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2)水杨酸(C7H6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4 。
    (3)水杨酸的上述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水杨酸微溶于水 。

    【解答】解:(1)覆盆子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少量水杨酸以及钙、钾等元素,钙、钾等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果实中不含金属单质。
    (2)水杨酸(C7H6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3)=7:4。
    (3)水杨酸微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
    (1)化合物;
    (2)7:4;
    (3)水杨酸微溶于水。
    15.(2020•宁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8.5g铁,放到含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最终得到9.2g固体。为测定所得固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同学们将62.5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到该固体中,得到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盐酸溶液质量/g
    12.5
    12.5
    12.5
    12.5
    12.5
    剩余固体质量/g
    8.5
    7.8
    a
    6.4
    6.4
    请分析计算:
    (1)表中a的值是 7.1 。
    (2)9.2g固体中铁的质量是 2.8g 。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是多少?
    【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每12.5g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反应掉的铁的质量为0.7g,所以a=7.8g﹣0.7g=7.1g。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第四次加入的稀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是7.1g﹣6.4g=0.7g。第五次加入的稀盐酸没有反应,说明了铁已完全反应,所以,9.2g固体中铁的质量是:9.2g﹣6.4g=2.8g;
    (3)设12.5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73
    0.7g x
    解得:x=0.9125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4)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是y
    Fe+CuSO4=FeSO4+Cu
    56 64
    y 6.4g
    解得:y=5.6g。
    答: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是5.6g。
    故答案为:(1)7.1。
    (2)2.8g。
    (3)7.3%。
    (4)5.6g。
    16.(2019•宁波)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能杀灭细菌,但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液疾病,所以国家严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今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在抽检中发现,有些不法商向黄金贝、花蛤等海产品中添加氯霉素,来延长海鲜的存活期。这种滥用氯霉素的现象引起了市民的警觉。
    (1)氯霉素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这种性质属于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氯霉素(化学式为C11H12Cl2N2O5)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3:20 。
    【解答】解:(1)氯霉素性质稳定,不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2)氯霉素(化学式为C11H12Cl2N2O5)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6×5)=33:20。
    故答案为:
    (1)化学;
    (2)33:20。

    相关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选择题,共11页。

    浙江省湖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变化,,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